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9课PPT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 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 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 “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 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 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 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 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 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 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 宋最盛。
“烛影深”、“长河落”、“晓 星沉”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 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 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 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 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 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 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 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 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谁来说一说?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 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 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 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 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 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 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 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 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 “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 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 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 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 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 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 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 宋最盛。
“烛影深”、“长河落”、“晓 星沉”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 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 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 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 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 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 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 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 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谁来说一说?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 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 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 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 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 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 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29课《乞巧》PPT课件

假如今天就是七月初 七,你有什么愿望, 你想乞取什么呢?
后 羿 射 日
盘 古 开 天 地
女 娲 补 天
精 卫 填 海
古 诗 两 首
乞 气
乞
气。乞字中间少一横
七月七鹊桥会,七夕乞巧女儿节。“乞巧节”,源于我国四大
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传在七月初七,也就是
七夕这天,牛郎和织女要在银河鹊桥相会…… 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
qǐ
乞 巧
林杰 xiāo
七夕 今宵 牵牛 织女 家家 乞巧 穿尽 红丝
看碧霄, 渡河桥。 望秋月, 几万条。
xiāo
牵 牛 织 女 渡 河 桥 。
注释: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 这天晚上 碧霄:浩瀚的晴天
七 夕 今 宵 看 碧 霄 ,
宵—霄在字形上和含意上有什么不同?
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早得子。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 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
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
相同,各有趣味。
请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朗读 诗歌的要求及目标:
A 读准字音; B 把诗句读得流利、有节奏; C 边读边想像诗中的情景,读出 感觉来。
“宵”字是宝盖头,宵”是晚上; “霄”字是雨字头“霄”是天空
牵 牛 织 女 渡 河 桥 。
七 夕 今 宵 看 碧 霄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桥相会
放声朗读三四句,想一想凡间的人
们是怎样过乞巧节的。结合拼音认读生
字,同学间可互相交流。
注释: 家家:每家 红丝:一种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 贝、刺猹、 观鱼 2、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根据阅读 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 外貌、动 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 最深的、最感兴 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理解诗句]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 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 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 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 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 嫦娥应该 后悔偷吃了 灵药,
• 眼望着碧海 青天,夜夜 心情孤寂。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 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 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 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 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 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 地,都种着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 么呢?谁能把这幅 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 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生字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理解诗句]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 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 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 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 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 嫦娥应该 后悔偷吃了 灵药,
• 眼望着碧海 青天,夜夜 心情孤寂。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 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 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 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 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 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 地,都种着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 么呢?谁能把这幅 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 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生字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三年级语文29古诗《嫦娥》课件

品读
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这首诗呢?
孤栖无伴的嫦娥,独处月宫的仙子,清高
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相隔,但在高洁 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 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 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评读
《嫦娥奔月》的故
事给人们带来了的 启示? -----飞天梦想
布置作业
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嫦娥为什么会孤单、寂 寞呢?
嫦娥偷吃了灵药,一个人 在月宫中,心里十分后悔, 所以会感到孤单、寂寞。
如果嫦娥没有偷吃灵药,她 会孤单、寂寞吗?她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她不会感到孤单、 寂寞。她在人间的生 活会是幸福的、美满 的……
嫦
娥
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1、嫦娥是怎样飞到 月宫的呢?
2、嫦娥飞到月宫高兴 吗? 3、他为什么后悔呢?
音读
zhu xiao tou
烛
晓
ping
偷 (屏障) (屏息)
屏
bing
意读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明星 沉: 消失
意读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应:应该 悔:后悔 碧海青天:像大海
一样碧蓝的天空 心:心情孤寂。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 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 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背诵这首诗。
学讲神话故事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课件共17页文档

▪ 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 都羡慕,羡慕的不得了,它们羡慕什么呢?
嫦娥
嫦娥奔月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 ……
▪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 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 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你曾经在七夕的夜晚遥望天空吗? 可曾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与织女?
天琴座的主星:织女星
▪ 织女星就是天 琴座的主星, 略带蓝白色, 位于银河的西 岸
牛郎星:天鹰座α星
▪ 在银河东岸与 织女星遥遥相 对的地方,有 一颗比她稍微 暗一点儿的亮 星,它就是天 鹰座α星,即牛 郎星
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 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 2.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 3.不理解“来说一说?
▪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 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 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 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 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嫦娥
嫦娥奔月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 ……
▪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 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 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你曾经在七夕的夜晚遥望天空吗? 可曾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与织女?
天琴座的主星:织女星
▪ 织女星就是天 琴座的主星, 略带蓝白色, 位于银河的西 岸
牛郎星:天鹰座α星
▪ 在银河东岸与 织女星遥遥相 对的地方,有 一颗比她稍微 暗一点儿的亮 星,它就是天 鹰座α星,即牛 郎星
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 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 2.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 3.不理解“来说一说?
▪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 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 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 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 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生回答:安全原则。 师答:好,那怎样才是安全的呢? 请学生看书后回答:
一、室内布线:水平布线——上火下零,竖直布线——左零右 火(看幻灯片 5)对图讲解,区分相线和零线,以及开关的位置和 这样安装开关的原因。
二、插座和接地 现在家庭使用、更新家电非常普遍,好多家用电器都不是在固 定 位置而是靠插座接到线路上去,(准备一些小型的家电,如:电 吹风、小电风扇,电饭煲、电熨斗等) 让学生分别插到教室里的 插 座上去,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各种插座和插头(看幻灯片 6 ) (再 点击观看幻灯片 7、8、9)
筋,拉伸
能!
〔问〕被拉伸的橡皮筋
有 没有能量?如果有,
它又 具有什么能?
学生(回答):电
〔演示 3〕闭合教室日光 能 转换成电灯的
灯开关,日光灯发光 光
〔问〕我们知道,电流 能和热能。 流
经电灯,电灯发光,那 么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理解诗句]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 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 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 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 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四、用测电笔会触电吗? 提问使用测电笔会触电吗(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测电笔的使用原理: 火 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 电阻 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 光 )(看 幻灯片 14)
五、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接上文提出人体在那种情况下会触电以及原因,让学生看书明确触 电 的概念和它的危险(看幻灯片 15 点击观看幻灯片 16)让学生对触 电有 一个感性的认识。
一、室内布线:水平布线——上火下零,竖直布线——左零右 火(看幻灯片 5)对图讲解,区分相线和零线,以及开关的位置和 这样安装开关的原因。
二、插座和接地 现在家庭使用、更新家电非常普遍,好多家用电器都不是在固 定 位置而是靠插座接到线路上去,(准备一些小型的家电,如:电 吹风、小电风扇,电饭煲、电熨斗等) 让学生分别插到教室里的 插 座上去,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各种插座和插头(看幻灯片 6 ) (再 点击观看幻灯片 7、8、9)
筋,拉伸
能!
〔问〕被拉伸的橡皮筋
有 没有能量?如果有,
它又 具有什么能?
学生(回答):电
〔演示 3〕闭合教室日光 能 转换成电灯的
灯开关,日光灯发光 光
〔问〕我们知道,电流 能和热能。 流
经电灯,电灯发光,那 么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理解诗句]
穿尽红丝千万条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 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 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 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 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四、用测电笔会触电吗? 提问使用测电笔会触电吗(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测电笔的使用原理: 火 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 电阻 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 光 )(看 幻灯片 14)
五、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接上文提出人体在那种情况下会触电以及原因,让学生看书明确触 电 的概念和它的危险(看幻灯片 15 点击观看幻灯片 16)让学生对触 电有 一个感性的认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 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 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 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 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
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生字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乞 巧霄渡 屏 烛晓偷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李商隐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 去掉“慢慢”,体会意思有什么 不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号?这里的“……脸” 说的是 什么?“身边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阳的云染成了黄色、 红色、紫色, 这景象美不美?这样的美景是谁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读。 4. 小结。齐读 。 第四段 1. 默读。
5. 小结。 6. 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 “刺眼 ”是什么意思?
3. 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 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 理解“ 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 让学生说说自 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 小结。齐读。 第三段
生字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乞 巧霄渡 屏 烛晓偷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 对照课
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5. 小结。 6. 布置作业: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课文 第二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 “刺眼 ”是什么意思?
3. 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4. 第三句话写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来画“连绵起伏的西山”? 理解“ 余辉”的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 让学生说说自 己的感受。相机理解“壮丽”。 5. 小结。齐读。 第三段
生字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乞 巧霄渡 屏 烛晓偷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 对照课
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 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 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经 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 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 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么样 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 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 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 象故事。
一、我会选择。(给正确的打勾)。
1.七夕今宵看碧霄。 .. A.绿色的天空。 2.穿尽红丝几万条。 ... A.很多很多条。 B.指数目上万条。 B.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李商隐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理解]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 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 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 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 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 向织女乞取智巧。)
[相关知识]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 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 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 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 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 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 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 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 都羡慕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 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 个节日——乞巧节。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字词注释]
1 . 云母屏风: 用云母做的屏风。
2 . 长河: 银河、天河。
[思考讨论]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 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 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 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 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 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听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1.自由朗读古诗。
[自由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自由朗读古诗。 2.学习生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首跟民间习俗有关的 古诗——《乞巧》 (板题,齐读)
执教:夏治瞻
乞 气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生字学习]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qǐ
qiǎo
xiāo
dù
乞
pí ng
巧
zhú
霄
xiǎo
渡
tōu
屏
烛
晓
偷
[正音正字]
乞 ( qǐ ) (乞巧 ) (天气 ) (今宵) (碧霄)
气 ( qì)
宵 (xiāo) 霄 (xiāo)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 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 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 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 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认识拓展]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 • • • 元日 清明 寒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 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 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 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 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 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诗句意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屋里的烛光慢慢地弱下了,在用云母镶嵌 的屏风上留下了深深的暗影,遥望夜空银 河渐渐地垂落,晨星也悄悄地归隐。 这时候美丽的嫦娥想必也懊悔自己偷吃了 仙药吧!以至自己年年月月、日日夜夜。 孤悬在碧海青天,只有那一轮明月陪伴着 自己 熬过孤寂的折磨。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节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记念春秋的介子推的。介 子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 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 的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子推,但是时 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子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 隐居在山中。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子推,想起自己忘了奖 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 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子推的影子。他想,介子推是个 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 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子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 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子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记念他, 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 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宵:晚上 霄:天空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1.范读《乞巧》。
2.画节奏朗读。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句注释]
穿尽红丝千万条
一、我会选择。(给正确的打勾)。
1.七夕今宵看碧霄。 .. A.绿色的天空。 2.穿尽红丝几万条。 ... A.很多很多条。 B.指数目上万条。 B.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李商隐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1)这句里把是不是真的写一千条、 一万条呢? 这里是虚指,是说很多很多的意思。
[诗句理解]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 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 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 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 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 向织女乞取智巧。)
[相关知识]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 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 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 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 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 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 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 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 都羡慕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 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 个节日——乞巧节。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字词注释]
1 . 云母屏风: 用云母做的屏风。
2 . 长河: 银河、天河。
[思考讨论]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 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 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 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 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 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听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1.自由朗读古诗。
[自由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自由朗读古诗。 2.学习生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首跟民间习俗有关的 古诗——《乞巧》 (板题,齐读)
执教:夏治瞻
乞 气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 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 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 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 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 最盛。
[生字学习]
乞 (qǐ) (乞巧) 霄 (xiāo) (云霄) 烛 (zhú) (蜡烛)
晓 (xiǎo) (破晓)
qǐ
qiǎo
xiāo
dù
乞
pí ng
巧
zhú
霄
xiǎo
渡
tōu
屏
烛
晓
偷
[正音正字]
乞 ( qǐ ) (乞巧 ) (天气 ) (今宵) (碧霄)
气 ( qì)
宵 (xiāo) 霄 (xiāo)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 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 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 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 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认识拓展]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 • • • 元日 清明 寒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 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 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 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 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 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 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诗句意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屋里的烛光慢慢地弱下了,在用云母镶嵌 的屏风上留下了深深的暗影,遥望夜空银 河渐渐地垂落,晨星也悄悄地归隐。 这时候美丽的嫦娥想必也懊悔自己偷吃了 仙药吧!以至自己年年月月、日日夜夜。 孤悬在碧海青天,只有那一轮明月陪伴着 自己 熬过孤寂的折磨。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节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记念春秋的介子推的。介 子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 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 的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子推,但是时 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子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 隐居在山中。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子推,想起自己忘了奖 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 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子推的影子。他想,介子推是个 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 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子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 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子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记念他, 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 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宵:晚上 霄:天空
[字词理解]
1.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2.今宵:这天晚上。 3.碧霄:浩瀚无际的青天。
1.范读《乞巧》。
2.画节奏朗读。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句注释]
穿尽红丝千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