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实用6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实用6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实用6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第1篇生物与环境1、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

3、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对环境也是有影响的。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中学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镜臂、镜柱等等。

6、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方法,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7、(1)显微镜使用方法。

(2)现有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x,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5x,、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你有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还是在物镜上。

答:移动装片,污点也移动,说明污点是在装片上。

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是在目镜或物镜上。

换一个物镜镜头,污点没了,说明污点是在物镜上;换一个物镜镜头,污点还在,说明污点是在目镜上。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第2篇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形态不同,种类多样,整个身体有一个细胞组成,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动,可以在水中旋转前进。

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食物泡: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伸缩泡:排泄废物表膜:呼吸和排泄单细胞生物:变形虫、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衣藻、带藻、甲藻单细胞生物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是生物的应激性,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组织,更没有神经系统。

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完整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一、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吸收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

(大多数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少数的生物进行无氧呼吸)3动物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的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排出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5、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6、生物的分类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7、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人和体内的蛔虫是寄生关系。

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改变自己。

例:荒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夜晚的蛾;傍晚的蝙蝠。

(2)影响:生物改变环境。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调节空气湿度。

5、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产者(植物) 构成生物消费者(动物)食物链生态系统分解者(细菌、真菌)环境(非生物)阳光、水、空气、温度等1。

定义: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2。

食物链以生产者绿色植物为起点:草→蝗虫→鸟箭头由弱指向强,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6、食物链 3。

营养级越高(越强大的生物),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越多。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第1节走进生物实验室一、显微镜1.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了早期最出色的光学显微镜。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能发达1500倍,目前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2.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共同决定的,即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4.目镜没有螺纹口,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有螺纹口,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5.粗准焦螺旋调节幅度大,细转焦螺旋调节幅度小。

6.视野中看到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细胞在视野右上方,移到视野中央往右上方移动,最快移出视野是往左下方移动。

7.当光线暗时,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亮时,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8.(1)光线依次通过显微镜的结构:反光镜→遮光器(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2)换用高倍镜的操作方法:第一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第二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第三步,若光线较暗可换用大光圈或凹面镜;第四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和玻片。

②判断方法:移动法。

9.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成像: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全相反,如d→P。

(2)物像移动:物像移动方向和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如视野中物像在左下角,想要让该物像出现在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物像、视野的关系放大倍数物像大小物像数量视野范围视野明暗越大越大越少越小越暗越小越小越多越大越亮步骤操作细节取镜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的左边,并距桌边7厘米左右/一手掌宽距离,放置倍数低的目镜(如10x)和物镜(如10x)二、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解剖器具:解剖盘,剪刀,镊子,刀片等。

计量器具:量筒,托盘天平(含砝码)等。

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等。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 除变量外,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生物分类: 按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 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 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 同种生物: 竞争、共生、合作等不同生物: 竞争、捕食、寄生等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空气、阳光、水等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 以生产者开始, 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没有分解者。

箭头指向捕食者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有很多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 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 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生物种类越多, 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生态系统越稳定。

8、能量随食物链逐级递减物质在生物圈中是循环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富集)(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 不易分解, 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 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 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沼泽;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农田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支配者: 人生产者: 人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范围: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①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 表现:②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一、我们周围的生物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的生命现象:①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②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③都能新陈代谢;④生殖、遗传、变异;⑤都有应激性;⑥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

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

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第二章探索生命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 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生命的特征:生命具有物质性、结构性和自我更新能力。

生物的分类: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可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显微镜的使用: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认识并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的形态与类型:细胞有球形、扁平形、长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主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组成。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具有物质转运、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等功能;细胞器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

消化系统的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消化系统中进行,该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新陈代谢的类型:新陈代谢可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大类,有氧代谢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有机物,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动物的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来调节机体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动物的激素调节: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第五章:生物的繁殖与发育生物繁殖的方式:生物繁殖主要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有性生殖是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最终发育成新个体。

发育的类型:发育可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类型,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完全变态发育则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
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18、人体的基本组织
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9、人体的结构层次
.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
系统:能够共同构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0、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21、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包括:保护组织、分升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2、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看书P70图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植物的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
化,全身都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营养、运输和光合作用的器官。

关系:释放氧、可食用、可供药用和可作鱼类饲料
苔藓植物的特征: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叶的分化,然而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关系:可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
蕨类植物的特征: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关系:可供药用、可做绿肥和饲料,形成煤。

25、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看书P 85
果皮
结构 种皮
胚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胚乳:单子叶植物所有 、
2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
27、*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条 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
件 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被昆虫咬过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休眠的种子等。

过程: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芽的发育、根的生长过程

芽:形成新的枝条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而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花的结构,受精与果实的形成
结构:

受精和果实——看书P 102
3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水 根尖成熟区 导管 植物各处
32、*植物的蒸腾作用
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料。

柱头 < 子房
花托
萼片
花瓣 花药 花丝 雌蕊
雄蕊
3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将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地进行。

34、*绿色植物地光合作用
CO 2+H 2
35、*呼吸作用
有机物+O 2O+能量 36、*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原料——见光合作用的公式
37、*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O 2,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O 2的需要,其余的O 2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消耗大气中的CO 2,这样就维
持了生物圈中CO 2和O 2的相对平衡简称碳——O 2平衡。

38、*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植农作物时,即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