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概况
云南地理

云南地理一、云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范围大小1、地理位置: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亚热带。
2、邻省: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与四川省相连;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
邻国: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交界。
面积大小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
(二)行政区划: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行政中心是昆明,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云南又称彩云之南。
(三)地形、地势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盆地(俗称坝子)。
两大地形区,东为滇东高原(属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西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2、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平均海拔为2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6740米;海拔最低点──河口的元江与南溪河汇合处76.4米(四)河流湖泊1、主要河流(1)特点:河川密布、水系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大,落差大。
(2)主要河流: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
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共称为“三江并流”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
金沙江在丽江的石鼓镇形成了“长江第一湾”。
澜沧江因流经国家众多(流经5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2、主要湖泊滇池云南省最大,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洱海云南第二大湖泊抚仙湖云南省第三大,中国第二深淡水湖星云湖、阳宗海、程海、泸沽湖(与四川共有)、杞麓湖、异龙湖(五)气候1、气候类型:大部分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2、主要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2)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显著(立体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3)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
(四季如春、一天分四季、一雨成冬)(4)降水充沛,干湿明显,分布不均。
(六)丰富自然资源1、生物资源(1)植物:有“植物王国”之称。
种类多,主要分布于滇西南、滇西北地区。
云南中草药也丰富,有“药材之乡”之称。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060公里,是国内连接东南亚与亚洲腹地的枢纽和通道。
二、地形地貌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
云南省的最高点位于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位于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海拔76.4米。
三、气候特征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
冬夏温差不大,干湿两季分明,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
省内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在13~20℃之间,年温差一般为10~15℃。
云南省的年平均降雨量大致为:澜沧江以西1250毫米,毕节、六盘水、宣威、曲靖一带1000毫米,其余地区1125毫米,横断山一带少于1000毫米。
四、自然资源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其中,红壤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壤资源,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因此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此外,云南省地质资源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
五、交通运输云南省的交通运输网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云南省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文化特色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云南地理位置介绍

云南地理位置介绍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中国大陆的最南部省份之一。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边界横跨了三个国家,分别是缅甸、老挝和越南,与中国的其他省份相隔遥远。
以下是对云南地理位置的介绍:1. 地理坐标云南位于北纬21°8′3″至29°15′3″,东经97°31′7″至106°11′7″之间,总面积约为394,000平方公里。
它的狭长形状从北到南延伸,与缅甸和老挝接壤的部分地区被称为“金三角”,与越南接壤的地区则被称为“金角”。
云南的地理位置主要由西纵、东横两个重要地理构造组成。
2. 地势地貌云南地势较高,地貌复杂多样。
它包括了多个山脉、高原和盆地。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横亘于云南全境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是地球上最高的山脉之一。
此外,还有滇池、洱海等大型湖泊与世界著名的怒江和澜沧江等河流。
3. 气候特点云南气候温和,气候类型多样。
由于其地处靠近赤道的南部,夏季相对凉爽,冬季相对温暖。
然而,由于地势的变化,云南也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带,如低纬高原性气候、低纬高海拔性气候等。
这个特殊的气候使得云南成为了一个全年适宜旅游的地方。
4. 自然资源云南地处中国南方边境,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云南是中国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它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丰富的煤炭、锌和铅等矿产资源,以及巨大的水力资源。
此外,云南还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物种多样性热点之一,拥有大量珍稀植物和动物。
总结:云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其成为了一个地理、气候、文化和生态上多样的省份。
其地处边境地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注入了巨大活力。
神奇的地理环境,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使得云南成为国内外游客探索的热点之一。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魅力,云南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
乡土地理——云南省·彩云之南

乡土地理——云南省·彩云之南1.云南概况(1)省区形状:(2)云南省,简称云南滇,省会昆明。
(3)纬度位置:介于北纬21°~29°,东经97°~106°之间,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临省: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邻国: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4)民族: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
2.地形西部是南北走向横断山脉,东部是云贵高原。
3.气候云南兼具寒温热三带气候。
主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西部高山有寒带气候。
4.动植物的王国影响因素: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地形复杂。
5.横断山脉(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褶皱山脉—横断山脉。
(2)冰川成因: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进入横断山脉峡谷,受地形抬升,在高山降水形成冰川。
(3)动物:滇金丝猴、牦牛。
(4)怒江大峡谷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
6.金沙江虎跳峡金沙江是长江的干流,位于上游,是玉树到宜宾之间的河段。
至四川宜宾纳岷江始名长江。
7.旅游资源(1)泸沽湖:特色是湖水清澈(对着水面,看白云流过,看时光流逝)。
(2)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最佳搭配。
(3)苍山洱海:露天摄影、婚纱照。
(4)香格里拉:“永恒的和平宁静之地”,特色景观有多变的云朵、阳光、海子和草原。
8.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选址:峡谷处,利于减少工程量,减少工程难度;中国水电站建站技术进步快。
9.纳帕海—依拉草原湖泊、草原之间转换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每年6月,西南季风开启了香格里拉的雨季,一年80%的雨水在此时降下,水面渐渐膨胀为原来的5倍,形成纳帕海。
3个月后,季风退去,旱季降临,同样的地方,就成了依拉草原。
10.千湖山、拉姆冬措(仙女千湖)成因: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形成。
云南综合基础知识

云南综合基础知识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融汇多样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地方。
在云南,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高山峡谷、神秘的森林湿地和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
本文将为您介绍云南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加深对云南这片土地的了解。
一、地理概况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
云南总面积为45.2万平方公里,辖14个地级行政区。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等地貌类型。
云南还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滇池和怒江。
二、历史文化云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的居住痕迹,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云南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云南的历史文化受到多个民族的影响,其中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苗族等等。
这些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宗教、服饰、习俗和传统手工艺,为云南增添了丰富的多元文化。
三、旅游资源云南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首先,云南有着壮丽的高山峡谷,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和怒江大峡谷,吸引了大批登山和徒步爱好者。
其次,云南的森林湿地如西双版纳和泸沽湖,则是观赏动植物和享受宁静环境的理想之地。
此外,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等古镇古村代表了云南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峨眉山、泸沽湖、普者黑等,这些地方都是探索云南自然风光的极佳选择。
云南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方,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无论是探索自然风光,还是体验不同民族文化,云南都能为游客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
我们诚挚欢迎您来云南,探索这片迷人的土地!。
【精品】云南地理概况

【精品】云南地理概况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濒越南和老挝,西隔滇池与缅甸相望,北界四川省。
云南省总面积约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4.1%。
云南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山脉纵横交错,河流众多。
全省主要地形特征有高山、高原、丘陵和盆地。
云南境内最高峰是神山,海拔6740米,位于中缅边境,是中国境内最高峰之一。
同时,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云南省境内还有许多河流,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这些河流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方流淌,注入长江。
云南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地形的影响,云南省境内气温和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性,从南向北、从低海拔地区到高山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降水逐渐增加。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也被誉为“春城”,因为昆明的气候四季如春,温暖而宜人。
云南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境内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的存在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多样性,各民族之间保持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云南省还有许多著名的民族村寨,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少数民族的风情。
云南省还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云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元阳梯田和三江并流等自然景观,被誉为“人间仙境”。
此外,云南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国内外游客。
总的来说,云南省地理概况可以概括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样化、少数民族众多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云南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一、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40″至29°15′7″、东经97°31′53″至106°11′47″之间,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西连缅甸,北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主导地势。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著名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高峰为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
二、气候特点云南省气候附有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点。
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较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云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则相对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
这种地理气候条件给云南的土壤和生态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三、人口和民族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超过5700万人。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6.7%。
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包括汉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四、经济发展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
近年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云南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云南省的基础产业,以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养殖业也很发达。
工业方面,云南省的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行业具有竞争力。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锡、铁等。
服务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古镇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五、旅游资源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石林等。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
一、云南省的自然环境概况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106°12′,北纬21°08′-29°15′之间。
云南省是高原山地省区,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4%,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属副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全省年平均气温17.2℃,年温差一般10~12℃。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季节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一年中84.2%的雨量集中在5-10月的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地带全年无霜。
此外,云南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余条,干流总长度达5000多公里,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珠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均由地势高的滇西北顺势而下。
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内着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区,受大断裂影响,湖泊多呈南北向分布,
以断陷型构造湖居多。
3、
3.1干旱
原因。
3.2
数的66
3.3
3.4
冰雹灾在全年每月均有发生,其中以春季3~5月最多,分析冰雹灾产生的原因,绝大多数
都与地面的冷空气有关,而冷空气的活动,又受地形的影响。
一般说,位于冷空气活动路径上和迎风坡地区多为雹灾区。
主要受灾区域是最多冰雹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的昭通、镇雄,玉溪地区的江川,大理
州的鹤庆。
来源于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地理概况一、位置和面积云南简称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 -29°15'8" ,东经97°31'39" -106°11'47" 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 864.9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990 公里,总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4.1 %,居全国第 8 位。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越南、老挝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相连,北部同四川省为邻,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
国境线长4061 公里,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之一。
云南有 8 个边境地州, 26 个边境县,已开通 11 个国家级口岸、 9 个省级口岸和近百条边境通道,与周边国家乃至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交往便捷,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沿边开放条件极其优越。
二、人口、民族及行政区划2001 年末,云南省总人口 4287.4 万人。
除汉族外,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 25 种,其中 15 个为云南独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1/3 。
云南不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少数民族种类在全国最多。
此外,云南还是国内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
25 个少数民族中,有 13 个民族分别跨越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境外分布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广大地区,有些民族还延伸到泰国、柬埔寨和印度。
跨境民族多,与周边国家的人民增添了一种亲戚关系,对云南扩大对外开放很有好处。
云南省辖 16 个地、州、市,其中 8 个民族自治州, 8 个省辖市, 3 个地区,共有县级行政单位 128 个,其中 29 个民族自治县。
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大理、楚雄、保山、丽江、思茅、景洪、瑞丽等。
三、地形和地貌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
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 6740 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 76.4 米。
两地直线距离为 900 公里,高低相差 6000 多米。
云南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地形小波状起伏,平均海拔 2000 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西南部海拔一般在 1500 —2200 米,西北部一般在 3000 — 4000 米。
西南部只是到了边境地区,地势才渐趋和缓,这里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 800 —1000 米,个别地区下降至 500 米以下,形成云南的主要热带、亚热带地区。
云南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波状起伏。
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 10% ,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和缓的高原面。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滇西北有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伊洛瓦底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为澜沧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极其雄伟壮观的地貌形态。
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 1000 米,其中怒江峡谷南北长 300 余公里,人称“东方大峡谷”。
在 5000 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
金沙江“虎跳涧”峡谷,与两侧山岭相对高差达 3000 余米,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澜沧江的西当铁索至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顶,直线距离约 12 公里,高差竟然达到 4760 米,在 10 余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呈现出亚热带干热河谷和高山冰雪世界的奇异景观,自然景色相当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这全国所罕见。
三是地势阶梯递降。
全省分三个梯层,滇西北徳钦、香格里拉县一带为第一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没公里递降 6 米。
四是断陷盆地错落。
盆地和高原台地,西南地区俗称“坝子”,这种地貌云南随处可见。
云南有面积在 1 平方公里的大小坝子 1442 个,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 49 个,最大的坝子是陆良坝子,其次是昆明坝子。
五是江河纵横、湖泊棋布。
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湖泊棋布的特色、山系主要有乌蒙山、横断山、哀牢山、无量山等。
云南有大小河流 600 多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和南盘江(珠江)六大水系。
这些河流分别注入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多数具有落差大、水流急的特点,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其中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为国际河流。
云南有 40 多个高原湖泊,较著名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程海、泸沽湖等。
天然湖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群山之间,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四、气候类型及特点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气候主要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
由于地形复杂和垂直高差大等原因,立体气候特点显著。
最突出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差异明显。
夏季,阴雨天气多,太阳光被云层遮蔽,温度不够高,最热天一般在 19 - 22 摄氏度之间。
冬季,受干暖流控制,晴天多,日照充足,温度较高,最冷月均温度在 6 - 8 摄氏度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 10 - 12 摄氏度,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从一天的温度变化看,早晚较凉,中午教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 12 - 20 摄氏度。
全省大部分地区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但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分配极不均匀。
85 %的雨量集中在 5 - 10 月的雨季,尤其以 6 、 7 、 8 三个月最多。
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降水只占全年 15 %。
降水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达 2200 - 2700 毫米,最少的地方年降水量只有 580 毫米。
由于水平方向纬度增加与海拔增加相吻合,全省 8 个纬度间呈现出寒、温、热三带气候。
一般来说,高度每上升 100 米,温度即降低 0.6 ℃ 左右。
因此,“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成为云南气候多样性的生动写照。
云南无霜期长。
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 300 - 330 天,中部的昆明、玉溪、楚雄等地 250 天,比较冷的昭通和丽江也可达 210 - 220 天。
此外,云南光照条件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 90 - 150 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区。
云南的上述气候特点,适宜多种生物生长,为全省创新农业,开发生物资源和生产特色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高原在云南省境内,以哀牢山界,大体上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哀牢山之西为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区,哀牢山之东即为云南高原。
云南高原的地形地势,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逐渐降低,高原中央的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整个云贵高原,加为地理位置偏南、地理纬度较低,所以都属于亚热带高原。
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优越而又奇特,它的地理纬度偏南,使它具有低纬度亚热带的气候特色,但是它的海拔高度较高,又使它不完全同于亚热带的气候。
高原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大大的丰富了云南的自然景观和它的气候状况,使云南高原的气候别具一格,另有特色。
从温度特征来说,云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总的可以说是: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温度适宜,四季台春,一年之中分不出明显的四季变化。
昆明在我国的气候中更一向享有春城的美称。
高原上平均气温大致在15-22℃之间,四月份的平均气温一般都比十月份高,也就是说春温高于秋温,春季多晴朗天气,秋季多阴雨天气。
比降水特征来说,云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在一年之中也分不出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而嗵划为干、湿两个季节,每年从十一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是干季,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是湿季。
五月份的雨量比四月份的雨量要多出3~10倍左右,而十月份的雨量比十一月份的雨量也要多出3~10倍左右,因而有四月是“干季尾”,五月是“湿季头”,十月是“湿季尾”,十一月是“干季头”的说法。
云南高原每年从五月起开始进入湿季,从五月至十月的半年湿季里。
云南各地在雨量、雨日和阴天日数方面都比干季半年(十一月至四月)显著增多。
例如昆明湿季雨量为980.4毫米,雨天是98天,阴天日数是114天,晴天日数只有16天,而干季的雨量是109.8毫米,雨日是25天,阴天日数只有31天,晴天日数是97天。
云南高原基本上是半年湿季,半年干季。
干、湿季节气候上的一种显著差异,显然是我国冬、夏季风进退变化的结果。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
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海拔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
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
自然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矿产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
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
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水资源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
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
旅游资源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人口人口统计2005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4.72‰,死亡率为6.75‰。
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45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2.9万人,乡村人口313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