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传说故事

合集下载

泰山有什么传说故事

泰山有什么传说故事

泰山有什么传说故事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常常成为作家笔下的神奇之山,也有很多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泰山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泰山传说故事:望人松五大夫松以上的山坡上,还有一棵袅袅亭亭的松树,一枝长长的树干斜向下伸展着,好像殷殷热情的泰山在企盼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许多年轻的情侣,更是将她作为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在树下留影,因为她向上凝聚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朝阳洞附近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亲相爱,乐善好施。

一天,一位外地的花匠到泰山采集花草,不慎失足掉下山崖,被丈夫救回家中,二人悉心照料,花匠很快恢复了健康。

花匠为了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拿出许多奇花异草的种子相赠,说是撒在山间,来年泰山将会漫山花香,分外妖娆。

他们照做了,第二年泰山果然花繁草茂,十分美丽,又一次,一位石匠来他们家避雨,他们倾其所有,热情款待,石匠为了感谢他们的盛情,一夜之间凿通了上山下山的所有盘道,引来了大批的游人,使他们夫妻大开眼界,后来,丈夫为了把泰山打扮得更美丽,决心出到外面学习技艺。

然而丈夫走了一年,两年,三年,却迟迟不闻归期,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年轻的妻子站在山坡上焦急的望着,执蓍地期待着,漫天的大雪掩没了她的身体,来年春天,冰雪消融了,年轻的妻子却不见了,在她站过的地方长出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树,像那少妇首望远方,企盼着丈夫的归来。

有一天,她的丈夫终于回来了,见妻子变成了一棵松树,悲痛异常,于是在树下筑了一间石屋,日夜守护着他的妻子,把对妻子满腔的爱,都献给了泰山,为妆扮泰山,建设泰山,为来泰山的游玩的客人,做了许多的好事。

泰山传说故事:姊妹松从前,泰山山后的马家庄有个马员外,他勾通官府,霸占周围的名山大川,有钱有势,肆意欺压百姓,强占民女,坏事做绝,横行乡里,庄里的人都恨透了他。

因为他姓马,又如此狠毒,所以人们都叫他“大马蜂”。

大马蜂有个佃户马老大,马老大有一对黄花闺女,年方二十八,姊妹俩虽说生在穷家,自幼丧母,却长得浓眉大眼,如花似玉,庄里的人谁不夸马老大的这两只金凤凰。

关于泰山的中国民间故事

关于泰山的中国民间故事

关于泰山的中国民间故事
泰山的中国民间故事一:泰山来源
泰山,相传是盘古的头颅幻化而成,当初盘古开天辟地时,由于太过劳累而倒下,盘古身体倒下后,其头颅幻化为泰山,其腹部、左右臂、双脚分别幻化为五岳中的其他山脉。

因此作为头颅幻化而成的泰山在我国的山川中有非常独特的影响力,许多朝代的祭天活动都会选在此处。

泰山的中国民间故事二:泰山石敢当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泰山的什么传说故事,那么泰山石敢当这个词你一定有所耳闻,相传泰山脚下有个名为石敢当的人,在泰山一带颇有威望,同村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孩突然被妖物惦记上,日渐消瘦,于是人们请来石敢当帮忙解决。

只见石敢当带着12童男童女智斗那妖物,后来妖物仓皇逃走,但是逃走途中,一路还在祸害人间。

奈何这石敢当终究是人追不上这一路逃窜的妖物,于是想出一个点子,从泰山取石,刻上泰山石敢当几个字,谁家闹妖怪,就让那户人家把石头放在门前,这样妖物看到石敢当的大名,就不敢为非作歹。

于是家家门前那块石敢当的石头,就作为镇宅保佑一方平安之物流传了下来。

泰山的中国民间故事三:泰山何首乌
想要一夜白发变黑发吗?那么何首乌这个药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传当初有个何氏父子常年采中草为生,一日采药途中突遇大雨,在赶往山洞躲雨时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哭,于是抱着这个小男孩在山洞中一起躲雨。

可一觉醒来,怀中仅剩下一个黑黑的像地瓜一样的东西,不见孩子的踪影,而父亲实在饿了,饥寒交迫间咬了一口那黑黑的东西后,竟白发变黑发,儿子都差点认不出来,下山后找到医铺才知道这是仙草,而因为是何氏父子发现的,于是命名何首乌,就这样,作为不错的药材何首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泰山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哪些

泰山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哪些

泰山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哪些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泰山传说是山东省的民间传说之一,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

下面小编介绍两个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希望对你们有用!泰山的传说故事:碧霞元君的传说传说姜子牙辅佐击武王攻下殷商的都城镐京,灭伐了荒淫无道,沉溺酒色的纣王,建立了周氏王朝。

天下统一,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有赏。

可是,想来想去,却找不出合适的礼物,金银财宝这些东西太俗气了,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用过就完了。

最后,武王还真想出了个绝顶的好主意,把全国的领地都封给大臣们。

这样一来,既显示了他武王的慷慨,又能说明他对大臣们的信任;既能考验大臣们是否真的忠君何国;再者,武王这样也就轻省自在,光做他的天子就行了。

主意一定,武王便把封神大权交给了军师姜子牙,让他分封诸侯。

却说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

姜子牙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军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封给他不可。

两人正在商榷,不知谁又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

黄妃是武王最宠爱的妃子,莫说武王已经允诺,就是黄妃自己开口,也得赶快给她。

这下可好了,三人都看中了泰山这块宝地,可总不能都去坐呀,这到底如何是好呢?事到如今,只黄氏兄妹就够姜子牙缠的了,自己便不得不打消了坐泰山的念头,不过放弃了也怪可惜,他见黄氏兄妹一个凭护驾有功,一个仗武王后台,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就堵气对他们说: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凭自己的本事,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

黄飞虎一听,不禁拍手叫绝。

他想,作风我这一身气力,泰山还能有黄妃的份?可是身单力孤的黄妃,也没有一点惧色,一口应允了。

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便骑上了他的玉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传说故事,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篇一“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

这是明人王锡爵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撰写的<<东岳碧霞宫禅记>>中的一段记载。

碧霞宫即今泰山碧霞祠,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女神、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她如同沿海地区的妈祖一样受到尊崇,被誉为北方地区的“女皇”。

和蔼慈善的形象与东岳大帝“圣像庄严”的形象相比,泰山奶奶的形象可用“和蔼慈善”四个字概括,有位外国人这样描述道:她“有着美丽而丰满的面庞,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庄重的感觉。

我理解人们的心情,他们怀着极大的心愿,认为这种心愿不到泰山顶上就无法祈祷”。

泰山奶奶的这种形象与其身世不无关系。

关于泰山奶奶的身世,虽有种种不同说法,或东岳大帝的女儿,或黄帝的女儿,或华山玉女,或太真夫人,但民间认为她就是平民百姓的女儿:“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

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

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

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

泰山以此有玉女神。

”(<<玉女卷>>)“奶奶”姓“石”,“奶奶”入泰山修炼而成女神,联想到泰山上曾有原始社会时期的“五女圈石”遗迹,这岂不是远古山石崇拜的延伸吗?玉叶由人而神后,人们刻石像以供奉,不知何故,唐宋时期石像沦于山顶水池(玉女池)内,“至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

命有司建祠安奉,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帝京景物略>>。

宋真宗出于政治目的而封泰山玉女为碧霞元君,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那你知道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探海石探海石,又叫拱北石,是泰山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它像一只报晓的雄鸡,气宇轩昂地伫立在泰山之巅,道以待,为世人迎来辉煌的黎明。

关于探海石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原来,中天门有座二虎庙,二虎庙供奉着黑虎神,虎为百兽之王,它奉碧霞元君之命整天在山上山下巡视,哪里有猛兽作浪,妖孽兴风,它就在哪里去惩治,保卫着泰山的安宁。

有一年春天,春暖花开,游人如织,东海龙宫有个守门的海妖见自家门前冷冷清清,门可落雀,而泰山顶上却热闹非凡,便生了嫉妒之心,偷偷地到泰山顶上施放妖气,刹那间,山顶那如诗如画的云海,缭绕而至仙雾,即刻变得乌烟瘴气,山上顿时大乱。

海妖见后,却在一帝幸灾乐祸地放声大笑。

黑虎神正在山下巡视,见乌云笼罩着山顶,便知定有妖孽作怪,便提上元君赐给它的镇山之宝-擎天神棍真奔山顶,它见那妖孽还在山顶作法,便气不打一处来,狠狠持一棍打去,那海妖只听身后一阵冷风袭来,知道大事不好,急忙化作一缕青烟夺路而逃,山顶复又出现一派仙山琼阁的美景,但是,黑虎神由于用力过猛,那擎天神棍打在石上,一片火光散后,神棍断为两截,那断掉的一截顿时化作一块巨石,直指东海,怒目而视。

从此,那东海妖孽远远看见擎天神棍立在山顶,便再也不敢到泰山作孽了。

有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岱宗坊相传,当年碧霞元君为了独占泰山,用各种方法,战胜了很多对手,终于成了一山之主。

虽如此,碧霞元君仍贪得无厌。

她依仗自己父亲玉皇大帝的权势,不断将管辖范围向四周扩张。

这样便引起了各方神仙的愤慨,大家纷纷到掌管封神大权的姜子牙那里去告状。

一天,姜子牙带着《封神榜》来到泰山,给碧霞元君划定管辖范围:从泰山极顶算起,四周各管五十里。

碧霞元君嫌管的地面小,当场就和姜子牙争吵起来。

姜子牙不气不火,好言劝道:"元君!你若嫌地面小,咱们可以再作商量嘛!""怎么商量法?"碧霞元君问。

泰山的神话传说

泰山的神话传说

泰山的神话传说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东部。

泰山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和宗教象征,被称为“东岳”,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巡视之地,也是众多神话传说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关于泰山神话传说的一些相关内容。

1. 伏羲划定四方:相传在古代的伏羲时期,人们对于天空的方位和地域分布并没有准确的概念,在人间事物和地域位置间没有明确界定。

而伏羲则,在泰山上借助大地间断痕迹,观察太阳的升降,将腾蛇纳背、地脉弥天之象划定为东南西北的分界,并且树立起了天地结合的信仰和宇宙观念。

2. 泰山之神:泰山被奉为天地之门,是古代中国与天界相连的重要通道,因此被视为众神之中的主宰。

其中最重要的神明是山神泰山,被称为“东岳大帝”、“东岳官吏天下师”,并且维持天地之间的稳定秩序。

3. 黄帝封山:相传,黄帝曾亲自坐镇泰山,并且在此封禅,将其视为治理世界、保护民众的象征。

黄帝的登临泰山,也象征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理念。

4. 文王问卜:周文王在封泰山前,对于是否召见天子,向泰山发出了卜问。

经过泰山的卜筮,文王听到了碧震丹声,被视为吉兆。

因此,文王在此决定召见天子,成就了周朝的建立。

5. 孔子登泰山: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数次登临泰山。

这次旅程成为了许多神话传说的背景,但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孔子与泰山之神的对话。

传说中,孔子认为即使山河巨变,泰山仍会屹立不倒,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和真理不变性的信念。

6. 司马相如与泰山神仙:相传,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游历泰山时结识了一位神仙。

在这段经历中,司马相如与泰山神仙的对话成为了著名的传说故事,强调了学问、品德和与神仙对话的意义。

泰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与无数神话传说相关联。

这些传说在传承中使泰山更加神秘和崇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索历史和文化的方式。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泰山,那可是咱中国名山之一呀!它有着超级多有趣的传说和古代故事。

一、泰山的传说1. 泰山老奶奶的传说泰山老奶奶可是深受人们敬仰的神仙。

传说她神通广大,能保佑人们平安幸福。

据说她常常显灵帮助那些在泰山遇到困难的人。

有一次,一个小孩在泰山上走失了,他的家人焦急万分。

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小孩突然出现在一个山洞前,他说有一位老奶奶给他指了路,还给他吃的。

人们都相信这是泰山老奶奶在显灵。

2. 盘古开天辟地与泰山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

这也让泰山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它承载着天地之初的力量。

3. 泰山石敢当的传说泰山石敢当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传说人物。

人们相信在房屋的某个角落放上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就能辟邪镇宅。

传说石敢当非常勇敢,他能够战胜各种妖魔鬼怪。

有一个村庄经常受到妖怪的侵扰,村民们苦不堪言。

后来,他们请来了石敢当,石敢当用他的智慧和勇气赶走了妖怪,村庄从此恢复了平静。

二、泰山的古代故事1. 帝王封禅泰山古代很多帝王都喜欢到泰山进行封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曾到泰山封禅。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功绩,祈求上天保佑自己的江山社稷。

汉武帝也多次到泰山封禅,他在泰山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这些帝王的封禅活动,不仅让泰山的地位更加崇高,也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和故事。

2. 文人墨客与泰山泰山也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

李白就曾写过“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诗句来赞美泰山的雄伟。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

这些文人墨客在泰山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让泰山充满了文化气息。

泰山的传说和古代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让我们对泰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泰山的神秘和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座历史名山。

泰山传说故事

泰山传说故事

泰山传说故事泰山是一座名山,不仅以其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色闻名,而且以其灿烂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被命名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那你知道泰山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泰山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泰山传说故事:泰山罗汉崖的传说在泰山红门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山崖,叫罗汉崖。

崖上有一条两丈多长、一乍多长的车辙沟。

据传,那是十八罗汉推车时留下的车辙沟。

泰山共有大小山峰六十九座。

为啥是这个数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当初,碧霞元君刚当上泰山神主的时候,泰山还是一座孤立高耸的山峰。

为扩大自己的地盘,碧霞元君曾同天宫封神侍官姜子牙吵了一架,也毫无结果。

为此,碧霞元君整天闷闷不乐。

这天,她闻听玉皇大帝来泰山巡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她命令王灵官用震山金鞭把泰山削成了一座孤仞千丈的独峰,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棵草。

这一天,玉皇大帝来到了泰山,只见泰山周围悬崖四立,正觉得惊奇,碧霞元君赶了过来,说:“大帝呀,亏了我还是你的女儿,你把我封到这里,名为五岳之长,可这孤零零的一座山,老百姓连进香朝供的路也没有,我可怎么熬呀!”说着便哭闻起来。

玉皇大帝被哭动了心,说:“元君呀!我派人给你修条天梯不就行了吗?”碧霞元君听了,哭得更厉害了,边哭边说:“那上天梯是凡人百姓走的吗?你这不是哄我吗?”玉帝一想,也是啊,可怎么办呢?这时,只见太上老君走了过来,说:“大帝,泰山即为五岳之长,何不从其他四岳均一些小的山峰给她,既助了岳长之威,又为泰山搭了天梯。

”玉帝一听,对呀!可均多少呢?咳,上天七十二神位,就给泰山均出七十二座山峰来吧。

今后我再来泰山,文武神官也都有个座位了。

于是便下旨让十八罗汉推着神车,从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各选了十八座山峰,推到泰山来。

御旨一下,碧霞元君可高兴啦!这样一来,不仅扩大了地盘,还增峰添岭,壮了自己的威风呢!然而。

姜子牙却不高兴啦。

他细细一算,这样一来,岂止是五岳之长,按碧霞元君所管辖的范围,当个天下众山之长也差不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传说故事
风月无边石刻
以下这个石刻是古人拟下的一个有趣的谜语,你能猜出它的谜底吗?
这是登山路旁的一块摩崖刻石,位于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是清朝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这实际是个字谜,是繁体的“風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隐喻“风月无边”之意,意指泰山的自然风景优美奇特。

这虽然不是典故和传说,但是十分有趣,故而放在这里了~
五大夫松的故事
中天门往上,过云步桥,就到了五大夫松。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封泰山,行到此处遇到暴雨,躲避于大树之下,因树护驾有功,于是封该树为“五大夫”。

“五大夫”本是秦朝爵位第九级,并非指五颗松树,到了唐代,由于陆贽在《咏五大夫松》诗中有"不羡五株封"之句,遂演义成五棵松树。

明万历年间,泰山两次特大雷雨和山洪,将松树毁坏和冲走。

清雍正八年,雍正帝登临泰山,命郎中丁皂保在原处又补栽五棵松树,现存还有两棵,至今也有近300年了。

虽然这两棵松树不是秦朝所种,但它们“荣幸”地世袭了祖先的爵位,仍然称为“五大夫松”。

探海石的来历
探海石,又叫拱北石,是泰山著名的标志景观之一。

关于探海石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原来中天门有座二虎庙,二虎庙供奉着黑虎神。

虎为百兽之王,它奉碧霞元君之命整天在山上山下巡视,哪里有猛兽作浪,妖孽兴风,它就到哪里去惩治,保卫着泰山的安宁。

有一年春天,春暖花开,游人如织,东海龙宫有个守门的海妖见自家门前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而泰山顶上却热闹非凡,便生了嫉妒之心,偷偷地到泰山顶上施放妖气。

刹那间,山顶上如诗如画的云海,缭绕而至的仙雾,即刻变得乌烟瘴气,山上顿时大乱。

海妖见后,在一旁幸灾乐祸地放声大笑。

黑虎神正在山下巡视,见乌云笼罩着山顶,便知定有妖孽作怪,便提上元君赐给它的镇山之宝擎天神棍直奔山顶,它见那妖孽还在山顶作法,便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一棍打去。

那海妖只听身后一阵冷风袭来,知道大事不好,急忙化作一缕青烟夺路而逃,山顶复又出现一派仙山琼阁的美景。

但是,黑虎神由于用力过猛,那擎天神棍打在石上,一片火光散后,神棍断为两截,那断掉的一截顿时化作一块巨石,直指东海,怒目而视。

从此,那东海妖孽远远看见擎天神棍立在山顶,便再也不敢到泰山作孽了。

无字碑的由来
在泰山极顶玉皇庙前,有座无字碑,碑身略呈梯形,顶覆石盖,通碑无一字痕,据考证为汉武帝封禅时立。

据说,汉武帝登基以后,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

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仅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封禅之礼便行了七次之多。

公元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帝王来泰山都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他认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便别出心裁,立此无字碑于泰山极顶,让后世崇拜,以示他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