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IP地址与网络参数的设置及应用

合集下载

IP地址与网络参数的设置及应用

IP地址与网络参数的设置及应用

IP地址与网络参数的设置及应用、常用网络命令一、实验内容及目的1、掌握对等网的建立方法;2、学会网络参数查看与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3、学会建立并应用用户类别、用户权限及组的方法;4、学会建立网络访问及资源共享的方法;5、熟练掌握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对等网的组建学会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对等网络指网络中所有计算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主从之分不存在谁管理谁,谁控制谁的问题。

每台计算机都可以为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

我们这里每台PC在同一网段上(192.168.1),每台计算机管理本身的用户和资源,经过正确的权限设置每台计算机之间都可以访问网络共享资源和打印。

由于各个计算机只是简单地连接在网络中不存在核心服务器,因此这种网络不存在大量的网络管理。

同时通过对一些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掌握网络连接、网络连通性测试、网络参数查看、访问、共享的设置等一系列技术。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计算机若干台;2、交换机1台;3、Windows服务器软件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PC机与交换机与PC机组网:2、对每台PC机的TCP/IP属性进行设置:例:3、用网络命令查看网络连通性测试:.Ping:使用该实用程序验证配置、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IP连接。

Ping 从源计算机上发送ICMP请求,目的计算机用一个ICMP回答作为回应。

.Tracert:使用该实用程序跟踪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Nbtstat:使用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

.Ipconfig:使用该实用程序显示和更新当前TCP/IP配置,包括IP地址。

.Hostname:使用该实用程序显示计算机的名称。

.Arp:使用该实用程序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ARP)缓存。

1.Ping命令的原理与作用Ping命令可以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IP地址,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通过向计算机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and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消息/错误报文协议)回应数据包并且回应数据包的返回时间,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实验2 IP子网规划与划分

实验2 IP子网规划与划分

实验二IP子网规划与IPV6一、实验目的1.掌握计算机的TCP/IP协议配置2.掌握IP地址的设置3.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4.能够判断网络中的各主机所属的子网5.能够求出各子网的IP地址范围6.能够为计算机配置需要的IPV6协议二、实验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四台机算机。

为各计算机设置初始IP地址,在设置IP地址前,先对各计算机的IP 地址进行规划。

IP地址的设置为192.168.22.学号(学号后两位,唯一,不冲突),子网掩码采用默认,如果不连互联网,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可以不设。

设置完成后进行连通性测试。

假如四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该局域网的网络地址为200.200.组号.0,将该局域网划分为两个子网,求出子网掩码和每个子网的IP地址,并重新设置该组计算机的IP地址,测试结果。

三、实验内容(一)IP子网规划1.初始IP地址的配置1)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络”→“属性”,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

2)用鼠标右键单击“本地连接”,打开本地连接状态对话框。

3)选中“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列表框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V4),选择属性命令,进行TCP/IP配置。

4)按照分配的IP地址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5)单击“确定”完成IP地址的修改和配置。

2.划分子网以2组为例,对IP地址进行规划和设置,也就是对于网络200.200.2.0,拥有的4台计算机,若将该局域网划分两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和每个子网的IP地址改如何规划?1)求子网掩码。

a)根据IP地址200.200.2.0确定该网络是C类网络,主机地址是低8位,子网数是2个,设子网的位数是m,则2m-2>=2,即m=2。

b)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出子网掩码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即255.255.255.192.2)求子网号。

a)将200.200.2.0转化成点分二进制形式:11001000.11001000.00000010.00000000b)如果m=2,划分2个子网,子网号由主机号的前2位决定,主机数由IP地址的后6位决定,所以子网号分别为:子网1: 11001000.11001000.00000010.00000000 即200.200.2.0子网2:11001000.11001000.00000010.10000000即200.200.2.1283)分配IP地址。

设置网关和ip地址的实验报告

设置网关和ip地址的实验报告

设置网关和ip地址的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二_配置网关篇二:IP通信基础实验总结排错命令:show running-config、show vlan、show ip interface brief、show ip route有一些Cisco软件实验中使用2620M路由器,初始只有1个接口,但可以通过添加NM-2FE2W模块增加2个接口。

路由是指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默认网关的意思是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网关也有很多种。

TCP/IP协议里的网关是最常用的,在这里我们所讲的“网关”均指TCP/IP协议下的网关。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

网关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

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有路由器、启用了路由协议的服务器(实质上相当于一台路由器)、代理服务器(也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一般来说,静态路由的优先级比OSPF、RIP高。

路由配置中的通配符在路由器的配置中,经常出现通配符。

和子网掩码一样,都是以“0”或“1”表示,不过与子网掩码所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

子网掩码所表示的是IP的网络位和主机位,而通配符则表示与IP是否匹配。

通配符同样是32位,和IP地址一一对应,“0”位代表精确匹配,而“1“位代表不许匹配。

例如路由器EIGRP的配置中:RouterA#router eigrp 100RouterA#networkRouterA#network说明只要接口的IP地址是以“10”开头就参与EIGRP进程。

同理的,说明只要IP是以开头的IP就符合。

交换机的端口一般不需要配置ip地址(三层交换机除外)。

使用VLAN的目的:1、在路由器的层次上阐述VLAN的目的:VLAN本质就是指一个网段,之所以叫做虚拟的局域网,是因为它是在虚拟的路由器的接口下创建的网段。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IP地址配置及直连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IP地址配置及直连网络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XXXX年 XX 月 XX 日
实验目的:
(1)理解IP地址;
(2)掌握路由器端口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理解路由器的直连网络。

实验器材:
路由器、交换机及PC机,双绞线。

实验内容:
本实验通过配置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以此来进一步理解路由器的直连网络。

实验步骤:
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并打开:方法一如图输入IP地址,方法二在协议处输入需要的内容,进入模式enable—>configure terminal—>interface—>ip address 打开接口no shutdown
如图分别配置两台主机的IP地址即网关地址(注:网关地址是两台互传的主机的地址,可以推断下一跳的位置,但不是写下一跳的地址)
使用ping命令或右侧验证是否联通。

实验结果(附数据和图表):。

实验二 IP地址规划

实验二 IP地址规划

实验二IP地址规划、配置与实验二拟通过讲解、图片与表格说明有关IP地址的基本知识,同时通过视频演示来说明网络命令的使用。

2、1 IP地址的分类与表示IP地址就是一个唯一的32位二进制数,它能分配给一台主机,用于与主机的所有通信。

从概念上讲,每个IP地址都就是有两部分构成:网络号,主机号。

其中,网络号标识某个网络,主机号标识在该网络上的特定的主机。

IP地址分为A 、B、C、D、E五类:A类: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就是0B类:第一个字节的前两位就是10C类:第一个字节的前三位就是110D类:第一个字节的前四位就是1110E类:第一个字节的前五位就是11110各类网络中主机IP的有效范围2、2 IP地址分配的几点准则• 网络ID 唯一• 网络ID 不能全为1(全为1为广播地址)• 网络ID 不能全为0(全为0表示本地网)• 网络ID 不能以127开头(127就是为回送测试而预留的)• 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即使没有主机)也就是一个网络,也需要一个唯一的网络ID • 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有相同的网络ID• 同一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必须分配有唯一的主机ID• 最后8位组全为1时用于广播2、3 子网划分与子网编址子网划分把单一IP 网络划分为几个物理网络。

之所以要进行子网划分的原因有如下几1. 提高地址的利用率:A 类、B 类网络地址空间太大,一个网络不可能用完所有地址,为有效使用地址空间,有必要把它们分配给更多较小的网络使用2. 易于网络管理:小的网络易于管理,大型网络按其中各主机的工作联系或地理位置划分成一些小的网络更易于管理3. 提高网络性能:通过划分成不同的物理网络,使得网络通信量尽可能局部化,减少广播风暴的出现。

4. 提高安全性:通过子网来隔离网络或对于特殊要求独立组网。

5. 减少Internet 核心路由的数目。

所有子网对外只有一个网络号,子网对网外部就是不可见的,只有子网内部的路由知道子网划分。

6. 子网编址的途径:在一个网络ID 下,把主机ID 再细分为子网ID 与主机ID二级地址层次图1-7 可以瞧到:为子网ID 保留的位数越多,则该网络可以划分成的子网就越多,但相应的每个子网中可容许的主机就越少。

实验二 IP地址配置和DHCP动态地址分配

实验二 IP地址配置和DHCP动态地址分配

实验二 IP地址配置和DHCP动态地址分配一、实验目的1、掌握IP地址的结构及其分类,子网的划分,子网掩码和网关的配置。

2、了解DHCP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环境下DHCP客户机的配置方法。

3、掌握Ping命令和IPconfig命令在网络测试过程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联网的多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并且安装了TCP/IP协议,要求分组操作完成。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想要访问网络,必须要有IP地址等网络配置信息。

获得IP地址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从网络上的的DHCP服务器中自动获得动态的IP地址等信息,另一种方式是手动指定IP地址等网络设置。

本实验练习这两种IP地址配置方式。

在实验之前首先要理解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HCP和DNS等概念。

(1)IP地址:为了使连入Internet的众多电脑主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Internet中的每一台主机都分配有一个唯一的32位地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

IP地址由4个十进制数组成,每个数值可取值0~255,各数之间用一个点号“.”分开,如210.44.144.44。

实际上,每个IP地址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的,网络号表明主机所连接的网络,主机号表明该主机在该网络上的编号。

(2)子网掩码:按照整个IP地址的位模式使用32位二进制,其中的1代表网络部分,0代表主机地址部分。

子网掩码的功能是向网络设备说明一个特定IP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

网络路由设备只要识别出数据包目的地址中的网络号,就可以正确进行路由寻址;IP地址的主机部分不参与路由器的寻址操作,只用于在网段中唯一标识一个网络设备的接口地址。

(3)默认网关:网关(Gateway)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它网络的IP地址。

网关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

默认网关的意思是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

实验二参考资料 IP地址和常用网络命令

实验二参考资料 IP地址和常用网络命令

实验二IP地址和常用网络命令实验参考资料1.查看网络配置通过本次实训,你会学到以下内容:(1)学会查看PC 中网卡协议(TCP/IP)的配置(2)理解PC 的网络功能与协议的关系,了解配置网络所需的软硬件。

本次实训的环境如下:(1)运行Windows XP /win7操作系统的PC 机一台,并安装有TCP/IP 协议。

PC 机联入Internet。

(2)每台PC 机有一块网卡。

请按如下步骤进行:(1)查看协议配置①单击“程序| 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②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网络连接”图标,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③在网络连接窗口中,右击“本地连接”图标,单击“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④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常规”选项卡。

“常规”选项卡用于配置连接网卡所需的基本参数。

其中的“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部分列出了操作系统自动选取的几种重要协议。

·Internet 协议(TCP/IP)这是默认的广域网协议,能够提供跨越多种不同通信网的通信。

⑤查看Internet 协议(TCP/IP)协议。

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项目,打开“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的对话框。

如果选中“自动获得IP 地址”项,则本机就能通过DHCP 协议自动获得IP 配置。

如果选中“使用下面的IP 地址”项,必须手工配置各项参数。

查看你使用的计算机的TCP/IP 协议的配置,记录以下项目: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 服务器的IP 地址、备用DNS 服务器的IP 地址:请将以上项目记录至你的实验报告。

其中:“默认网关”是指本局域网与互联网连接的出口路由器的地址。

“首选DNS 服务器”通常是权威DNS 服务器的地址。

(2)通过命令查看协议配置①打开开始菜单,单击“运行”,输入“cmd”,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②在打开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ipconfig -all”。

路由器IP地址配置实验指导书

路由器IP地址配置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路由器IP地址配置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教师评分:一、实验目的:熟悉路由器以太网接口和广域网串行接口的IP地址配置,为后续路由试验做准备。

二、试验指导书:本试验为2个学时。

本次试验采用Cisco网络设备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 5.0进行,要求用Packet Tracer5.0搭建一个简单的互联网。

熟悉路由器以太网接口和广域网串行接口的IP地址的配置。

三、试验内容:(要求同学将你试验的整个步骤及终端显示都记录在试验内容中,要求详细记录到每一步操作,包括拓扑图,命名操作及显示结果。

)●试验准备1.启动Packet Tracer 5.0软件,在窗体中拖入两个1841路由器。

打开路由器,进入到Physical界面,在左边的MODULES中选择模块WIC-1T。

并请仔细阅读此模块的英文说明和物理界面样式。

2.将1841关闭电源,拖动WIC-1T模块的图片到1841模块插口处。

启动1841电源。

如果不关闭电源就拖动W1C-1T到1841模块插口处会出现什么提示?3.另一个1841路由器也做同样的操作。

4.按图所示将线连接起来。

5.配置好电脑的IP地址掩码及IP地址。

6.试验图中有几个网络?这些网络的网络地址分别是?4,10.0.0.0/8 202.115.80.4/30 192.168.0.0/24 192.168.1.0/24●以太接口IP地址配置1.Router0>enable2.Router0#config terminal3.Router0(config)#interface fa0/04.Router0(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255.0.0.05.Router0(config-if)#no shutdown6.Router1也请按Router0进行配置。

7.请用PC0测试一下是否能够PING通Router0的fa0/0接口●广域网串口接口配置1.Router0>enable2.Router0#config terminal3.Router0(config)#interface se0/0/04.Router0(config-if)#clock rate 8000005.Router0(config-if)#ip address 202.115.80.5 255.255.255.2526.Router0(config-if)#no shutdown7.请用PC0测试一下是否能够ping通Router0的se0/0/0接口能8.注意因为Router0的se0/0/0在图上画了个小时钟,所以是DCE端,所以必须配置时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IP地址与网络参数的设置及应用、常用网络命令一、实验内容及目的1、掌握对等网的建立方法;2、学会网络参数查看与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3、学会建立并应用用户类别、用户权限及组的方法;4、学会建立网络访问及资源共享的方法;5、熟练掌握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对等网的组建学会网络常用命令的使用。

对等网络指网络中所有计算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主从之分不存在谁管理谁,谁控制谁的问题。

每台计算机都可以为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

我们这里每台PC在同一网段上(192.168.1),每台计算机管理本身的用户和资源,经过正确的权限设置每台计算机之间都可以访问网络共享资源和打印。

由于各个计算机只是简单地连接在网络中不存在核心服务器,因此这种网络不存在大量的网络管理。

同时通过对一些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掌握网络连接、网络连通性测试、网络参数查看、访问、共享的设置等一系列技术。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计算机若干台;2、交换机1台;3、Windows服务器软件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PC机与交换机与PC机组网:2、对每台PC机的TCP/IP属性进行设置:例:3、用网络命令查看网络连通性测试:.Ping:使用该实用程序验证配置、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IP连接。

Ping 从源计算机上发送ICMP请求,目的计算机用一个ICMP回答作为回应。

.Tracert:使用该实用程序跟踪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Nbtstat:使用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

.Ipconfig:使用该实用程序显示和更新当前TCP/IP配置,包括IP地址。

.Hostname:使用该实用程序显示计算机的名称。

.Arp:使用该实用程序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ARP)缓存。

1.Ping命令的原理与作用Ping命令可以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IP地址,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通过向计算机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and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消息/错误报文协议)回应数据包并且回应数据包的返回时间,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对于每个发送报文,默认情况下发送4个回应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包含32字节的数据,计算机安装了TCP/IP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Ping命令可以通过“Ping网站网址”得到该网站的IP,通过“Ping网站IP”可以得到该网站的域名。

2.运行Ping命令的方法●Windows9x中:单击【开始】→【程序】→【MS-DOS方式】命令。

●Windows2000中: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

●在Windows下也可以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Ping命令及相关参数即可。

3.Ping命令的使用及其参数Ping[-t][-a][-n count][-l length][-f][-I ttl][-v tos][-r count][-s count][[-j computer-list]|[-k computer-list]][-wtimeout]destination-list●Ping不带参数只显示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情况,默认向目标机发送4个报文。

格式是:Ping目标地址,如图2-1和2-2所示。

图2-1 不含参数的Ping命令图2-2 不含参数的Ping命令图2-1所示是通过Ping网址来反映其IP地址。

图2-2所示的是直接使用IP地址对目标计算机进行Ping操作。

●-t-t的作用是向指定计算机不停地发送数据包,按Ctrl+Break快捷键可以查看统计信息并继续运行,按Ctrl+C快捷键可中止运行,如图2-3所示。

图2-3 Ping命令参数-t的使用●-a-a的作用是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就是以IP的格式显示网络地址,如图2-4所示。

图2-4 Ping命令参数-a的使用●-n count指发送count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默认发送4次,其中count为正整数,如图2-5所示。

图2-5 Ping命令参数-ncount的使用●-l length指发送包含由length指定的数据量的ECHO数据包,就是指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最大值是65527,如图2-6所示。

图2-6 Ping命令参数-llength的使用●-f指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

使用-f,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是一种快速方式Ping,使得Ping输出数据包的速度和数据包从远程主机返回一样快,或者更快,达到100次/s。

在这种方式下,每个请求用一个句点表示。

对于每一个响应打印一个空格键,如图2-7所示。

图2-7 Ping命令参数-f的使用●-i ttl指定Ping分组时限域,ttl是指在停止到达的地址前应经过多少网关,如图2-8所示。

图2-8 Ping命令参数-ittl的使用●-v tos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tos指定的值。

●-r count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就是说记录路由的去和回,count可以指定最少1台,最多9台计算机,如图2-9所示。

图2-9 Ping命令参数-rcount的使用●-s count指定当使用-r参数时用于每一轮路由的时间。

●-j computer-list利用computer-list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IP允许的最大数量为9。

●-k computer-list利用computer-list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

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IP允许的最大数量为9。

●-w timeout指定超时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默认为1000,如图2-10所示。

图2-10 Ping命令参数-wtimeout的使用2.4.2 Tracert命令及用法详解1.Tracert命令的原理与作用Tracert命令诊断实用程序通过向目标计算机发送具有不同生存时间的ICMP数据包,来确定至目标计算机的路由,也就是说用来跟踪一个消息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所走的路径。

该诊断实用程序将包含不同生存时间(TTL)值的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显数据包发送到目标,以决定到达目标采用的路由。

要在转发数据包上的TTL之前至少递减1,但必须经过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所以TTL是有效的跃点计数。

数据包上的TTL到达0时,路由器应该将【ICMP已超时】的消息发送回源系统。

Tracert先发送TTL为1的回显数据包,并在随后的每次发送过程将TTL递增1,直到目标响应或TTL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路由。

路由通过检查中级路由器发送回的【ICMP已超时】的消息来确定路由。

有些路由器会悄悄地下传包含过期TTL值的数据包,但tracert看不到。

2.Tracert参数及使用tracert[-d][-h maximum_hops][-j computer-list][-wtimeout]target_name如果不使用参数,将显示连接情况,如图2-11所示。

图2-11 没有参数的Tracert命令提示:图2-11显示的是从本地计算机到这台服务器所经过的计算机。

●-d指定不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如图2-12所示。

图2-12 Tracert命令参数-d的使用●-h maximum_hops指定搜索目标的最大跃点数,如图2-13所示。

图2-13 Tracert命令参数-hmaximum_hops的使用●-j computer-list指定沿computer-list的稀疏源路由。

●-w timeout每次应答等待timeout指定的微秒数,如图2-14所示。

图2-14 Tracert命令参数-wtimeout的使用2.3.3 Nbtstat命令及用法详解1.命令的原理与作用该诊断命令使用NBT(TCP/IP上的NetBIOS)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

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TCP/IP协议之后才可用。

2.Nbtstat命令的使用及其参数nbtstat[-a remotename][-AIPaddress][-c][-n][-R][-r][-S][-s][interval]●-a remotename使用远程计算机的名称列出其名称表,如图2-15所示。

图2-15 Nbtstat命令参数-a remotename的使用从上面就可以知道计算机当前的NetBios名为bgj01,属于YLGZ组或域,当前由bgj01登录的该计算机全都显示出来了。

当然也可以把计算机名换为IP,也就是netstat –a 192.168.100.17,效果和上面的一样。

这就有点像UNIX/Linux的finger了,如果经常去netstat -a一台主机,就可以收集到一些对方计算机中的用户列表。

2.3.4 Ipconfig命令及用法Ipconfig:使用该实用程序来验证而不是设置主机上的TCP/IP配置选项,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

要开始Ipconfig实用程序,在命令行提示下键入Ipconfig。

此时显示三个主要的配置参数的值。

但使用这个实用程序,不能确定分配该IP地址使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方法。

Ipconfig/all:通过指定开关all,可以使用Ipconfig实用程序来获得更多的详细信息。

要使用带有这个开关的Ipconfig实用程序,在命令行提示下键入Ipconfig/all。

屏幕显示所有关于配置选项的信息。

此时可以确定是否启用了DHCP。

如果DHCP启用参数为是,并显示了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则隐含该IP地址是使用DHCP获得的。

DHCP服务器租借一条IP地址给一台客户机一段时间。

标签LeaseObtained和LeaseExpires分别显示何时获得租借及何时到期的信息。

2.3.5 Hostname命令及用法Hostname:使用该实用程序的语法为hostname。

要访问该实用程序,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hostname,系统将显示出你的计算机的名称。

2.3.6 ARP命令及用法1.命令语法ARP命令可显示和修改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表,语法参考如下:ARP-s inet_addr eth_addr [if_addr]ARP-dinet_addr [if_addr]ARP-a [inet_addr] [-N if_addr]-a显示当前的ARP信息,可以指定网络地址,不指定显示所有的表项-g跟-a一样-d删除由inet_addr指定的主机.可以使用*来删除所有主机-s添加主机,并将网络地址跟物理地址相对应,这一项是永久生效的eth_addr物理地址if_addr网卡的IP地址InetAddr代表指定的IP地址2.命令使用例举(1)显示高速cache中的ARP表:命令arp -a(2)添加ARP静态表项:Arp -s inet_add ether_addr在ARP缓存中添加项,将IP地址inet_addr和物理地址ether_addr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