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情况报告
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汇报(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车作为学生上下学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于近期开展了校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二、排查背景近年来,全国各地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我校决定对校车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三、排查范围本次排查范围包括我校所有校车,包括接送学生的接送车、通勤车以及临时租用的校车。
四、排查内容1. 校车车辆状况:检查车辆外观、轮胎、刹车系统、灯光、喇叭等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 校车驾驶人员:核查驾驶人员资质、驾驶经验、交通违法记录等,确保驾驶人员具备安全驾驶能力。
3. 校车安全设施:检查安全带、灭火器、急救箱、安全锤等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4. 校车行驶路线:核实行驶路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交通事故多发路段。
5. 校车管理制度:检查校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学生管理、应急处理等。
五、排查方法1. 检查车辆:对每辆校车进行逐一检查,记录车辆状况,对存在问题的车辆进行整改。
2. 检查驾驶人员:核查驾驶人员资质,对不符合要求的驾驶人员进行处理。
3. 检查安全设施:检查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对损坏或缺失的安全设施进行更换或补充。
4. 调查行驶路线:实地考察行驶路线,对不合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提出整改建议。
5. 检查管理制度:对校车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对不健全或存在漏洞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六、排查结果1. 校车车辆状况:经检查,我校校车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车辆存在轮胎磨损、刹车系统老化等问题,已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整改。
2. 校车驾驶人员:经核查,我校校车驾驶人员均具备驾驶资质,但部分驾驶人员存在交通违法记录,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加强交通法规学习。
3. 校车安全设施:经检查,我校校车安全设施基本齐全,但部分车辆存在灭火器过期、急救箱缺失等问题,已进行更换或补充。
校车安全调研报告

校车安全调研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车平安调研报告,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校车平安调研报告1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中学校生上下学乘车平安教育的状况,现就我校同学上下学时乘坐车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状况1、我校地处大云山脚下,蒸水河畔,班级11个。
2、我校现有同学645人,由于条件有限,学校没有配备校车接送同学。
为了同学平安,学校联系镇联营公司专车作为同学专车。
坐专车人数为55人,还有27人常常性坐三轮车,其它状况包括步行的骑自行车的,家长接送的为563人。
二、排查结果1、排查摸底,建立台帐。
全面摸清全学区同学上下学状况。
2、强化教育,增加意识。
为了有效地杜绝道路交通平安隐患,保证同学的生命平安,我们一是督促学校强化平安教育,教育同学珍爱生命,拒乘不合格车辆,拒乘超载车辆,增加同学的交通平安意识: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同学的交通平安意识和自护力量;三是充分利用校内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宣扬,营造良好的`交通平安氛围。
3、发放致家长信。
和同学家长签订共同责任书。
4、层层落实,明确责任。
中心学校宁建民老师在我校召开同学家长会。
我校为了让同学乘坐合格车召开了同学座谈会二次三、问题分析由于我学区地域广、村庄分散,各项交通平安设施不能准时配套,加上农村的交通平安和交通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些都为同学上下学的交通平安管理埋下不少隐患。
尽管各级领导、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同学上下学交通平安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平安隐患依旧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缘由:1、家长的平安意识薄弱。
部分家长漠视同学搭乘机动车辆的危急性,对同学搭乘车辆过问不够。
2、家长接送同学用简易车辆,家长易用电动三轮车、摩托车来接送。
3、农村“三无车辆”多。
近年来,农村车辆管理不到位,“三无车辆”在农村横行。
加上村民的交通平安意识淡薄,对同学的上下学交通平安造成极大的隐患。
小学校车隐患排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出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校车作为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为切实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我校对校车进行了全面隐患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二、排查范围及内容1. 排查范围:我校现有校车10辆,本次排查覆盖所有校车。
2. 排查内容:(1)校车车辆状况:包括车辆外观、发动机、底盘、悬挂、制动、转向、灯光、轮胎等部分。
(2)校车安全设施:包括安全带、安全锤、灭火器、急救包、应急指示灯等。
(3)校车行驶记录:包括行驶路线、行驶时间、车辆维护保养记录等。
(4)校车驾驶员资质:包括驾驶证、行驶证、行驶记录等。
三、排查结果1. 车辆状况经检查,10辆校车外观整洁,无明显损坏。
发动机、底盘、悬挂、制动、转向等部分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校车轮胎磨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2)部分校车灯光系统存在故障,如刹车灯、转向灯等。
2. 校车安全设施(1)安全带:10辆校车安全带数量充足,但部分安全带存在磨损、损坏现象。
(2)安全锤、灭火器、急救包:10辆校车均配备有安全锤、灭火器、急救包,但部分安全锤、灭火器存在过期现象。
(3)应急指示灯:10辆校车应急指示灯完好,但部分指示灯亮度不足。
3. 校车行驶记录(1)行驶路线:10辆校车行驶路线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行驶时间:10辆校车行驶时间均在规定范围内。
(3)车辆维护保养记录:部分校车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存在安全隐患。
4. 校车驾驶员资质经核查,10辆校车驾驶员均具备驾驶证、行驶证,但部分驾驶员行驶记录存在异常,如超速、违章驾驶等。
四、整改措施1. 对轮胎磨损严重的校车,及时更换轮胎,确保行车安全。
2. 对存在故障的校车灯光系统,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灯光系统完好。
3. 对磨损、损坏的安全带进行更换,确保安全带有效。
4. 对过期的安全锤、灭火器进行更换,确保校车安全设施齐全。
2024年学校校车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2024年学校校车安全工作总结报告根据2024年学校校车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校车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下面是2024年学校校车安全工作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一、工作概况:2024年,学校校车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持续加强了校车驾驶员培训,完善了校车运营管理制度,加强了校车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了学生的校车乘车安全。
二、取得成绩:1. 驾驶员培训:我们加强了校车驾驶员的培训工作,对新司机进行了专业培训,提高了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2. 运营管理制度:我们完善了校车运营管理制度,对校车的日常运营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校车的安全运营。
3. 安全设施保障:我们加强了对校车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了校车的安全性能。
4. 安全宣传教育: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和家长普及校车的安全知识和乘车规范,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存在问题:1. 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我们加强了驾驶员培训工作,但仍有一些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培训和考核。
2. 安全设施不完备:部分校车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配备安全设备,提高校车的安全性能。
3. 安全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们组织了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四、改进措施:1. 加强驾驶员培训:继续加强校车驾驶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驾驶员的考核和监督。
2. 完善安全设施:配备更多的安全设备,改善校车的安全性能,确保学生乘车的安全。
3.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内外广泛宣传校车的安全知识和乘车规范,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五、展望未来:2024年学校校车安全工作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工作,提高学生的乘车安全水平,确保校车运营的安全和稳定。
校车安全总结报告

校车安全总结报告
背景
校车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许多家庭孩子上学的主要方式。
然而,校车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事故频发。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安全,我们进行了一次校车安全总结报告。
调查与分析
我们对多家学校的校车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一些普遍问题:
1.超载情况:部分校车在载客时超载现象严重,超载会增加车辆的运
行风险。
2.驾驶员素质不高:一些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在驾驶中存在违规行
为,如超速、疲劳驾驶等。
3.校车维护不及时:部分校车长时间未进行维护保养,存在安全隐患。
4.缺乏安全设备:一些校车未安装安全带等安全设备,降低了乘客在
事故中的安全保障。
建议与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严格实施载客标准:对校车的载客标准进行细化,加大对超载情况
的检查力度,确保校车合理载客。
2.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
规范驾驶行为,杜绝违规驾驶行为。
3.定期维护检查:建立校车定期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
4.安全设备配备:要求各校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等,保
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结论
通过本次校车安全总结报告,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只有高度重视校车安全,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率,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重视此问题,切实加以改进,全力保障学生校车出行安全。
校车安全工作总结(精选17篇)

校车安全工作总结校车安全工作总结(精选17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车安全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车安全工作总结篇1今年开学以来,我校依据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方面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我校上一年校车工作管理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健全制度,确保校车运营安全。
健全制度,是校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我校在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始终坚持制定各项校车管理制度,使我校校车的整治工作健康发展。
1、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
校车管理工作是上级领导高度关注,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我校成立了校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蒋纯良校长担任;工会主席姜德春担任副组长。
2、确保制度上墙、管理规范。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确保校车安全运营的有效前提和根本保证。
自专项工作整治以来,我校制定了《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校车考核方案》、《接送学生车辆重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
3、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
在规范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
与校车司机、随车人员签订《校车行车安全工作责任书》,对在没有按规定行使职责并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4、学校领导根据季节的变化定期召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如雨季来临时的路面状况要引起重视,冬季冰雪路面的注意事项,是否及时更换雪地胎等,强化校车司机、随车照管员的安全意识。
二、排查隐患,加大整治校车违章力度。
(一)预防措施:1、加强对师生、家长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家长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定期检查对校车灭火器、救生锤的设施配置。
3、严格要求校车相关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组长和副组长组织相关人员随时进行抽检。
校车隐患排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为确保学生出行安全,保障校园交通安全,根据我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我校于近期组织开展了校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本次排查旨在全面了解我校校车运行状况,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的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二、排查范围及内容(一)排查范围本次排查范围包括我校所有校车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包括校车车辆、校车司机、校车管理人员、校车行驶路线、校车停放场所等。
(二)排查内容1. 校车车辆状况:包括车辆外观、内饰、制动系统、灯光系统、轮胎、安全带等。
2. 校车司机资质:包括驾驶证、行驶证、校车驾驶资格证等。
3. 校车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资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4. 校车行驶路线:包括路线规划、交通状况、安全隐患等。
5. 校车停放场所:包括场所安全、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等。
6. 校车维护保养:包括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
三、排查方法(一)现场检查1. 对校车车辆进行逐车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外观、内饰、制动系统、灯光系统、轮胎、安全带等。
2. 对校车司机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持有有效驾驶证、行驶证、校车驾驶资格证。
3. 对校车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4. 对校车行驶路线进行实地考察,评估交通状况和安全隐患。
5. 对校车停放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所安全、消防设施齐全、监控设备正常。
(二)资料审查1. 审查校车车辆维护保养记录,确保车辆定期保养。
2. 审查校车司机档案,确保其资质符合要求。
3. 审查校车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其完善可行。
四、排查结果(一)校车车辆状况1. 部分校车轮胎磨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2. 部分校车灯光系统存在故障。
3. 部分校车安全带损坏。
(二)校车司机资质1. 所有校车司机均持有有效驾驶证、行驶证、校车驾驶资格证。
2. 部分司机存在疲劳驾驶现象。
(三)校车管理人员1. 校车管理人员均具备相应资质。
2. 校车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较为完善。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总结7篇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校车安全管理是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本学期,我校高度重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车辆维护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二、制度建设1. 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校车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操作流程等,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制定校车应急预案。
针对校车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三、人员管理1. 加强校车驾驶员管理。
学校对校车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驾驶校车。
2.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学校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程、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车辆维护1. 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和保养。
学校严格按照车辆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2. 加强校车安全检查。
学校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车辆刹车系统、轮胎磨损情况、安全带等设备的安全性等,确保车辆安全无隐患。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学期的努力,我校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上下学过程中的交通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未发生任何重大交通事故。
同时,学校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然而,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对校车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违规乘坐校车、不系安全带等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教育和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学校也将继续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校车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学校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力度,共同维护学生的交通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存在的问题
(一)车辆及驾驶人状况令人担忧
从调查的情况看,接送学生的车辆大部分是政府禁止营运的报废车或带“病”车,安全性能很低,且车主又没有购买交强险,令人十分担忧。驾驶人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安全意识不强,又因接送学生不同于一般乘客,所以根本没有具备从业资格的,个别驾驶人甚至连驾驶证都没有。
(二)超员现象严重
从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检查来看,超员现象十分严重。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车主及驾驶人为了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能上多少上多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特别是幼儿园的接送车,认为学生所占空间小,超载不会影响安全,如定员七人的面包车挤十几个人甚至更多。二是学生乘车时间集中。学生上、下学的时间都是在规定的一个时段内,搭乘车辆的学生只要看到有车,就会争着上车,而驾驶人也不拒载;三是时间紧。接送学生的车辆,由于接送时间的特殊性要求,在实际接送中几乎是“一次到位”,增加了超载现象发生的概率,每逢学生放学和上学生返校时间,超员现象更为突出。
(四)安全设施缺乏
保证学生乘车安全不仅要做好学生乘车途中安全管理工作,也要做好学生候车时的安全工作,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设施保障学生候车时的安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交通标志、标线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人行横道线、振荡减速标线及停车泊位等,这些安全设施的缺少,不仅给学生候车带来不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修建了相当规模的水泥路,但是,交通安全设施也不健全,很多道路缺少、甚至全段路无任何交通标志、标线,路面较窄,路况较差,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能力
对学生乘“安全车”的问题,交警联合教育部门通过播放宣传光盘、悬挂宣传横幅、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发放交通安全宣传画册、宣传单、温馨提示卡等方式,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宣传超员、超速、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教育广大学生及家长不乘无牌无证车、不上超员车、不坐带“病”车,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特征,开展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并通过召开家长会、教师进行家访以及通过孩子们给亲属、父母的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增强家长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示范感,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做到如自行车接幼儿一定要有安全座椅,摩托车接送小学生一定要戴安全头盔等,不得超速、超载,不得违章行驶。同时公安交警部门要安排足够警力,维护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及时纠正和制止危及孩子们交通安全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病”车接送学生的现象。
二、几点要求
(一)明确职责,综合管理
当前,学生出行所暴露出的安全问题,我们要建立以公安交警管理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防控体系,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建立完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政府:主要是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进行责任划分,加强对各部门落实管理措施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单位-和领导进行惩戒,保证管理措施倒位。加大对学生乘车安全的协调和督查工作力度,严格督促各部门、各校学生接送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对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经常性地检查和监督。公安交警部门:要认真做好接送学生车辆的检测工作,严禁不合格车辆接送学生。定期组织接送学生车辆的驾驶员集中学习和培训,对学习和培训情况做好记录整理存档。促使驾驶员限速、低速行驶,加强对接送过程的检查,及时查处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在学生上、下学等重要时段和路段科学部署警力,加大查处力度,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中心学校:要加强与各部门及小学、幼儿园的联系和协调,督促各校和幼儿园做好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工作,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计划,制定相关的考核方案。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建设,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路段均要设置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使校园及周边交通环境明显好转。派出所:要切实担负起辖区内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对接送学生车辆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决不能手软,更不能姑息迁就,坚决从严从重处罚。
(二)严格审批,规范管理
一是实行审批制度。凡是接送学生的车辆,在接送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取得道路运输许可证,且仅限于在规定的道路或相应的行政区域范围内接送学生。并通过调查交警部门的事故记录、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和安全驾驶情况以及现实表现,对驾驶员进行审核,确保接送车辆和驾驶员符合相关规定;二是健全检查制度。成立由镇安办、教育、公安、交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集中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逐校、逐车、逐个驾驶员检查。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掌握接送学生车辆的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当即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责任人,实行跟踪督查,直到整改到位;三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中心学校、交警三中队要分别与幼儿园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到实处,特别是对因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不及时消除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综合管理不够
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安全究竟怎么管理,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交警部门的事。在调查中发现,我们时常提醒学生上下学不乘坐“病”车,但效果不明显,从我镇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学校、幼儿园比较分散,学生出行乘坐不合格车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交警查扣一些不合格接送学生的车辆,但学生按时到校、准时回家受到影响,所以对此类车辆可能出现的交通危害也无可奈何。还有些车辆采取“游击战”刻意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管,形成了“教育部门管不了,职能部门抓不着”的局面。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问题既事关诸多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排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镇中小学生及幼儿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