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原则

合集下载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0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02、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

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原则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原则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原则电路简化原则是指根据电路的特性和等效电路的定义,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形式。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主要涉及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简化处理。

首先来看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以流过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因此,串联电路可简化为一个等效电阻,其大小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和。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串联电路,其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R2,电源电压为Vs。

根据串联电路的简化原则,可得到以下等效电路:一个电阻R(等效电阻),其大小为R1+R2接下来来看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电压相同,电流分别流过多条通路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大小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电阻的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

因此,并联电路可简化为一个等效电阻,其大小为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并联电路,其中有两个电阻分别为R1和R2,电源电压为Vs。

根据并联电路的简化原则,可得到以下等效电路:一个电阻R(等效电阻),其大小为1/(1/R1+1/R2)。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简化原则。

例如,如果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一个电阻非常大(接近无穷大),则可以忽略这个电阻,将其简化为只有一个电阻的并联电路。

同样地,如果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一个电阻非常小(接近零),则可以忽略这个电阻,将其简化为只有一个电阻的串联电路。

总之,电路的简化原则可以通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进行简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简化过程中要保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对关系不变,以保证等效电路的准确性。

电路简化原则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实践,我们可以掌握电路的简化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电路设计和分析的难题。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 “标 法”简化电路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 “标 法”简化电路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标号法”简化电路图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

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可以说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

先看口诀,就两部分,很简单:标号和画图:1、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1)从正极开始标1;(2)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3)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注意:不包括电流表,电流表看成导线,电路图画好后引入即可),数字+1;(4)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5)同一节点出现不同标号,取小标号;相等则表示短路;(6)要求所有点的标号要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负极的标号。

2、画图(1)在平面上画出节点号(2)根据原图画出节点之间的用电器或电表(3)整理,美化注意事项(1)当用电器两端标号不等时,电流从小标号点到大标号点,因为小标号更接近正极(2)当用电器两端标号相等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因此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

下面我们看几道例题:例题1、如下图1,分析电阻R1、R2、R3之间的联系方式。

图 1这道题太典型了,估计每个老师都要讲。

答案估计大家都知道,但是确实不好理解,很多同学老师讲过一遍还是搞不清楚为啥,最后背下结论了事。

现在轮到我们的标号法上场了,为了说明方便,先用字母对每个点进行标记,如图1。

第一步:标号。

我们的标号用红色数字表示,从电源正极出来a点标1,同样在一条导线上的b、d点也标1;检查所有该标1的都标了,那就过一个电阻吧!例如从b点过到c点,这样c点标2。

同一导线上的e、f、g点都标2,这样我们惊奇的发现已经到电源负极了!标号结束!见图2图 2 图 3进入第二步画图阶段。

先画出节点号1,2,其中1节点电源正极,2节点接电源负极,如图3;然后再原图中查找每个电阻两端的节点标号,放到简化图中对应标号之间,我们看到R1、R2、R3都在1、2点之间,所以把它们仨依次连接在1、2点之间,就形成了图4,很清纯的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简化法举例

初中物理简化法举例

1、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第六步:在原电路中利用原则七、八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第七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分析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利用原则七)2、经典例题选讲☀例1:在如下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1V,如果A2的示数是0.2A,那么A1的示数是多少?试求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

分析:第一步:将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将电压表去掉。

第四步(略)第五步:判断用电器连接方式很显然,电路中两个灯泡是串联的。

第六步:根据原则四,知道电压表V2处断开,所以没有电流从A1流过,示数为零;根据滑移法知道V1和电源并联,测电源两端电压。

V2和L2并联,测L2两端电压。

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根据等效电路图,可知所求I1=I2=0.2A U1=2.5V-1V=1.5V U2=1V☀例2 :如图示,开关s闭合后下列各电压表示数的关系是,各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___。

分析:第一步:把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把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第四步(略);第五步:判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第六步:根据原则七和原则八以及滑移法或去源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自所测量的对象。

①在原电路中,去掉电压表,可以发现电流表A1和A2都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示数相等;②用滑移法可以判断出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V3测L2两端的电压。

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例3 : 电路开关闭合后,v1、v2、v3的示数分别是8V、9V、4V,则L1、L2、L3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所求的电压关系式为:U2=U1+U3 I1=I2解:根据“十原则,七步骤”可以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下:从等效图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UL1+UL2=8VUL2+UL3=9VUL3=4V解得:UL1=3v UL2=5v UL3=4V☀例4: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标号法”简化电路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标号法”简化电路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标号法”简化电路图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

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可以说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

先看口诀,就两部分,很简单:标号和画图:1、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1)从正极开始标1;(2)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3)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注意:不包括电流表,电流表看成导线,电路图画好后引入即可),数字+1;(4)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5)同一节点出现不同标号,取小标号;相等则表示短路;(6)要求所有点的标号要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负极的标号。

2、画图(1)在平面上画出节点号(2)根据原图画出节点之间的用电器或电表(3)整理,美化注意事项(1)当用电器两端标号不等时,电流从小标号点到大标号点,因为小标号更接近正极(2)当用电器两端标号相等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因此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

下面我们看几道例题:例题1、如下图1,分析电阻R1、R2、R3之间的联系方式。

图 1这道题太典型了,估计每个老师都要讲。

答案估计大家都知道,但是确实不好理解,很多同学老师讲过一遍还是搞不清楚为啥,最后背下结论了事。

现在轮到我们的标号法上场了,为了说明方便,先用字母对每个点进行标记,如图1。

第一步:标号。

我们的标号用红色数字表示,从电源正极出来a点标1,同样在一条导线上的b、d点也标1;检查所有该标1的都标了,那就过一个电阻吧!例如从b点过到c点,这样c点标2。

同一导线上的e、f、g点都标2,这样我们惊奇的发现已经到电源负极了!标号结束!见图2图 2 图 3进入第二步画图阶段。

先画出节点号1,2,其中1节点电源正极,2节点接电源负极,如图3;然后再原图中查找每个电阻两端的节点标号,放到简化图中对应标号之间,我们看到R1、R2、R3都在1、2点之间,所以把它们仨依次连接在1、2点之间,就形成了图4,很清纯的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四步法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四步法

初中物理电路简化四步法简化电路就是将复杂的电路简化成可以一眼看出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的简单电路。

简化电路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

在许多情况下,将复杂电路简化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将电路进行了简化,才能更加直观地认识串联还是并联,才能更加容易地认识电流表与电压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与电压,才能利用串、并联的基本特点对电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

下面介绍一种“开关——拆除——电流——装表”四步简化电路法。

一、“开关”即按要求闭合或断开开关。

闭合了的开关在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起连接电路的作用;断开了的开关所在的电路为断路,该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算做“废弃”的电路,可以在下面的步骤中被拆除。

二、“拆除”这一步中要拆除的电路元件有三个:断开的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断开的开关所在的电路因为没有电流通过,该电路可以被拆除:以开关两端为起点,分别沿电路向开关外侧滑移,直到与另外的电路相连接处,这部分电路中无节点,完全由该开关来控制,所以皆为“废弃”之路,应做全部拆除(可用橡皮在原电路图中擦除)。

电压表因为内阻很大,所在电路几乎无电流通过,可以做为一个断开的开关来处理:以电压表两端为起点,分别沿电路向电压表外侧滑移,直到与另外的电路相连接处,这部分电路中因有电压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也应全部拆除(同样可用橡皮在原电路图中擦除)。

电流表因为内阻很小,可以看做一根导线,在电路中起到连接作用,直接拆除后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如同一个开关在此处闭合。

在拆除时,为了明确被拆除电流表原来的位置,可以在原电流表处用标有字母的点来做记录。

三、“电流”在做了以上拆除后,原电路图已显“空旷”,电路的连接较原来清晰多了,这时,再来分析电流路径,使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路回到电源的负极,此时要注意电路的分支以及有无短路。

如此分析之后,电路的连接方式就完全了然于胸了。

关于物理简化电路图的方法讲解

关于物理简化电路图的方法讲解

关于物理简化电路图的方法讲解初中物理简化电路图的方法讲解关于物理学中电路图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电路图其实就是看看串联还是并联。

第1步:所有电压表以及它左右两边直至节点的导线遮去不看。

第2步:寻找有没有其他节点,如果有再看两两节点之间的东西,比如电流表测什么电流(与之串联)之类的。

(电源到节点的电阻或者电流表是在干路上的,这点要明白,先用铅笔描干路)第3步:复查,重新走一遍电路,还是电压表遮掉。

第4步: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抱”着哪(几)个用电器或者电阻,就是测哪个的电压。

结束。

(PS. 这都是我当初学电路初探时候的心得,但愿对你有用)希望上面对物理中电路图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初二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讲解下面是对电流流向法的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学习。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就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到电源的负极结束,顺着电流的方向,连接电路,或分析电路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判断一个电路是纯串联还是纯并联,还是混联。

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其他颜色(如:红色)的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如图1所示),电流没有分支,此电路为串联电路。

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电流出现了三个分支,分别经过三个电阻,故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又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电流经过开关S、灯泡S3后,分为两支,上面的一支经过灯泡L1、电阻,下面的一支经过灯泡L2、电流表A2,两分支电流汇合后又经过电流表A1,回到电源的.负极。

故此电路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混联电路。

由此分析可知,开关S、灯泡L3和电流表A1串在干路上,上面的支路中灯泡L1和电阻串联,下面的支路灯泡L2和电流表A2串联,两支路之间为并联。

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下面的支路经过灯泡L2中的电流。

用电流流向法分析电路,电路的连接情况、元件仪表工作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初中物理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

初中物理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

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一。

“拆除法”突破短路障碍短路往往是因开关闭合后,使用电器(或电阻)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而造成的,初学者难以识别.图1即为常见的短路模型。

一根导线直接接在用电器的两端,电阻R被短路。

既然电阻R 上没有电流通过,故可将电阻从电路中“拆除",拆除后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图1图2二。

“分断法"突破滑动变阻器的障碍较复杂的电路图中,常通过移动变阻器上的滑片来改变自身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影响我们对电路作出明确的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一般情况如图3所示。

若如图4示的接法,同学们就难以判断。

此时可将滑动变阻器看作是在滑片P处“断开”,把其分成AP和PB两个部分,即等效成图5的电路,其中PB部分被短路.当P从左至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AP部分逐渐变大;反之,AP部分逐渐变小。

图3图4图5三. 突破电压表的障碍1。

“滑移法”确定测量对象所谓“滑移法”就是把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两根引线顺着导线滑动至某用电器(或电阻)的两端,从而确定测量对象的方法,但是滑动引线时不可绕过用电器和电源(可绕电流表)。

如图6,用“滑移法”将电压表的下端滑至电阻R1左端,不难确定,电压表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将电压表的上端移至R3右端,也可确定电压表测量的是R3两端电压,同时也测的是电源电压。

2. “用拆除法”确定电流路径因为电压表的理想内阻无穷大,通过它的电流为零,可将其从电路中“拆除”,即使电压表两端断开,来判断电流路径。

如图6所示,用“拆除法"不难确定,R1和R2串联,再与R3并联。

图6四。

“去掉法”突破电流表的障碍由于电流表的存在,对于弄清电流路径,简化电路存在障碍。

因电流表的理想内阻为零,故可采用“去掉法”排除其障碍,即将电流表从电路中“去掉”,并将连接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连接起来。

如图7,去掉电流表后得到的等效电路如图8所示。

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看清电路的结构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
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 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
电路简化步骤
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
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第六步:在原电路中利用原则七、八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第七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分析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利用原则七)
经典例题选讲
例1:在如下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
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1V,
如果A2的示数是0.2A,那么A1的示数是
多少?试求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

分析:第一步:将开关变成导线;第二
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将电压表
去掉。

第四步(略)第五步:判断用电器
连接方式
很显然,电路中两个灯泡是串联的。

第六步:根据原则四,知道电压表V2处断开,所以没有电流从A1流过,示数为零;根据滑移法知道V1和电源并联,测电源两端电压。

V2和L2并联,测L2两端电压。

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
根据等效电路图,可知所求
I1=0 A I2=0.2A
U1=2.5V(电源电压 U2=1V(灯L2两端电
压)
则灯L2两端电压位为1.5V
例2 :如图示,开关s闭合后下列各电压表示数的关系是,各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_ __。

分析:第一步:把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把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第四步(略);第五步:判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第六步:根据原则七和原则八以及滑移法或去源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自所测量的对象。

①在原电路中,去掉电压表,可以发现电流表A1和A2都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示数相等;
②用滑移法可以判断出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V3测L2两端的电压。

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
所以I1=I2
U2=U1+U3
例3 : 电路开关闭合后,v1、v2、v3的示数分别是8V、9V、4V,则L1、L2、L3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解:根据“十原则,七步骤”可以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下:
从等效图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UL1+UL2=8V UL2+UL3=9V UL3=4V
解得:UL1=3v UL2=5v UL3=4V
例4: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 ①和
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将A答案的各表填入
三个位置中,根据“十原则,七步骤”电路图简化为
很明显,不符合题意。

将B答案各表填入图中,电路可简化为:
这种填法符合题意。

把C答案各表填入电路中,电路L1被断路,简化后的电路图和A答案相同,不合题意。

把D答案各表填入图中,电源短路,两个灯泡没有电流流过,不合题意。

所以选择答案B。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