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案例二:《欧洲旅游区》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1.知识与能力(1)从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四方面掌握欧洲地理特点。

(2)归纳欧洲五大旅游区的特点。

(3)具有良好的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

(5)提高讲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欧洲地形图、欧洲气候图、欧洲水系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系特点。

(2)通过分小组课前学习,各小组运用讲解技能介绍欧洲各旅游区,并归纳各旅游区特点。

(3)通过框图的形式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填充欧洲空白地图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欧洲旅游大区基本概况的学习,对欧洲各旅游区的优美风光和人文古迹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欧洲各国旅游状况的热情,也促使学生放眼看世界,对中国乃至亚洲以外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导游这一职业,热爱旅游行业。

4.教学重点(1)欧洲地理特点(2)欧洲各旅游区特点5.教学难点(1)看图归纳欧洲地理特点(2)归纳欧洲各旅游区的特点(二)学生情况分析1.心理特征高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高中学习,基本明确了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旅游恰好是满足他们这一需求的一剂良方。

因此,本节课注重通过欧洲与亚洲地理及旅游的迥异风格,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此外,本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强,因此,教学中采用丰富的图片,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

2.知识背景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旅游大区,上一个学期学习了中国旅游地理,目前,学生已经对中国及其所在的亚洲地区的旅游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欧洲旅游区,可以沿袭以前所用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可以和以前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三)教学策略分析鉴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传统的启发引导教学法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具体主题或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具体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围绕……(具体主题或内容)展开。

2. 教学重点:……(列举教学重点)3. 教学难点:……(列举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具体导入方式)(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提出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问题)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按照教学目标,逐一讲解教学内容)(2)学生互动:……(设置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环节)(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3. 巩固练习(1)课堂练习:……(设计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练习题)(2)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4. 总结提升(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2)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课后作业)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2. 小组互评:……(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2. 教学不足:……(分析本节课存在的不足)3. 改进措施:……(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下是一个具体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示例:课时:小学语文三年级《秋天的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秋天的雨》展开,通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袁玲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6课。

教学目标1.会认“叽、喳、蓬、棱、跃、崭、牌、巢”8个生字。

2.会写“领、跃、捉、蹦”4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指导朗读课文,学读问句。

4.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读课文1.师:孩子们,班上多数同学可以用身上佩带的一个标志来称呼,这个标志是什么呢?(红领巾)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红领巾来代指少先队员。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配得上胸前这鲜艳的红领巾,才是真正的少先队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红领巾”真好》。

2.板书课题,学写“领”字。

(1)师范写“‘红领巾’真好”,生书空。

师边写边讲:这个“领”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并要会写的一个生字,左边是令字旁,右边是个“页”。

(2)交流写“领”字的要领:孩子们,写“领”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令”为了给“页”让位置,就把自己的捺变成了点,这样,“领”字就和睦了。

咱们的汉字宝宝也懂得谦让,多有趣呀!(3)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领”字,师相机纠正错误的写字姿势。

3.再读课题,质疑。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题吧!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板书问号,学生质疑。

)请同学们听老师渎课文,答案就藏在课文里面呢。

师(范读课文后):孩子们,知道红领巾指的是谁了吗?是少先队员,不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所以课文就给“红领巾”加上了双引号。

(擦掉一个问号)4.自由读文。

师:孩子们,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读课文吧!把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结合课题让学生认识、书写标题中的生字,学生轻松自然。

结合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

】二、随文识字●学习“叽叽喳喳”“蓬松”。

1.学习“叽叽喳喳”。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小鸟是怎样叫的吗?(课件出示:叽叽喳喳。

拼读,抽生读,齐读。

)小鸟叽叽喳喳地唱歌要用什么唱呀?(点击课件,口字旁变红色)一张小嘴巴,两张小嘴巴,这么多小嘴巴一起唱歌,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多热闹、多有趣呀!(师范读,提醒学生把第二个字读轻一点,更能表现出小鸟的活泼可爱。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5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教材简说】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

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

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

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

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

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

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

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__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发展想像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⑴ 配乐教师范读。

⑵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⑶ 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二、自读课文、讨论交流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模板《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郭仕红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6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备、诸葛亮的情况有基本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三国演义》?师:课前,老师也对《三国演义》的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课件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字简介及有关人物图片,师配乐介绍。

)师: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十七回的一个小故事,它就是《三顾茅庐》。

(板书课题,指导写“顾”“茅”。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巧学字词1.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同学们都读好了吗?生字都会读了吗?(出示两个加拼音的生字:晌、恭)哪些同学可以提醒我们学习这两个生字该注意些什么?怎么区别它们?(“晌”和太阳有关,因此是日字旁;“响”和声音有关,因此是口字旁。

)我们今天回答问题声音可得一(响亮)还有发现吗?(都是后鼻音)同学们看看生字表中还有是后鼻音的字吗?(堂)读一读这个字。

(出示:冈,比较“冈”与“岗”,“冈”是第一声。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五个是后鼻音的字。

(指导写“恭”)2.出示生字“晌、诸…尊、辰”,用喜欢的方法记住其读音、字形。

学生描红、临写。

3.出示课文中词语。

辅助潺潺悠然时辰策略三顾茅庐诚心诚意恭恭敬敬茅塞顿开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1)读一读词语。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

师:再读课文,这次不是朗读,而是默读。

默读的时候思考:“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回答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打碎的蛋壳、剪碎的布片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

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边默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说一说*的主要内容。

板书:发现、假想、假说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四、细读课文,深化感悟1.观察世界地图和地球仪,了解课文中的地理名词,特别是找到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的形状,看看是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吻合,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借助两个蛋壳来演示相互吻合。

讨论、交流:鸡蛋壳的相互吻合是可以理解的,而地球上两个板块的吻合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3.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纳格的假想是什么?“大陆漂流”是什么意思?魏格纳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一假想的?4.默读第7自然段,理解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

讨论、交流: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说成立,都做了哪些工作?(1)利用剪碎的布片,理解什么是推理。

“这几块布原本是一大块儿,现在支离破碎了,你们将怎样去证明呢?”如果几大洲是一块陆地,魏纳格将会从哪些方面去证明呢?(2)魏纳格找到的有力证据是什么?结果如何?(课件理解中龙的推理过程)五、总结布置魏纳格在地图上的重大发现,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想跟魏纳格说什么?课后阅读《新阅读》中《童年的发现》练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Unit 1 Hell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题目:Unit One Hello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 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用语I’m …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教学过程:1.热身 (Warm-up)(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

内容为“迪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 ,边看卡通边说英语。

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

[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

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 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

《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一粒种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套1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叶燕芬设计金明东修改、评点一、教材简析《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

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三、教学过程㈠课前准备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㈢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⑴听录音读课文,圈生字,划新词。

⑵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小节号。

⑶检查:a.生字读音,b.文章节次,c.指名读课文。

3.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⑴尝试学习“挺”。

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并说出重要意思。

②学生字“挺”,认识字形。

A.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a.仔细观察,b.分析结构,c.找重要笔画,d.写一写。

B.根据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挺”。

③文中写了几个“挺一挺",分别在哪几节?(用“|”划开)⑵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温度)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⑤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欧洲地理概况。
3. 欧洲五大 旅游区
组织四个小组学生介绍欧洲四 个主要旅游区。
在学习页上归纳欧洲地 理概况。 运用讲解技能介绍欧洲 各旅游区。
1. 锻炼学生良好 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组长单位: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
1
国家级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题编号 zykc201107
归纳北欧旅游区特点:

气候
水系

欧洲五大旅游区
北欧:冰雪童话 海盗故乡 西欧:风车绅士 时尚浪漫 中欧:高山森林 音乐之乡 南欧:阳光海岸 古老文明 东欧:浩瀚林海 红色摇篮
提高导游讲解技 能。 2. 提高归纳总结 的能力。
对本节课内容有 全局把握。 巩固和拓展学习 内容。
二、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课题组长单位: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
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旅游恰好是满足他们 这一需求的一剂良方。因此,本节课注重通过欧洲与亚洲地理及旅游的迥异风格, 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此外,本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更强,因此,教学中采用丰富的图片, 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 2. 知识背景
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旅游大区,上一个学期学习了中国旅游地理,目 前,学生已经对中国及其所在的亚洲地区的旅游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欧洲旅游区,可以沿袭以前所用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可以和以前的知识 进行对比学习。
第一组学生介绍北欧旅
冰雪童话 海盗故乡。
游区。
归纳西欧旅游区特点:
第二组学生介绍西欧旅
风车绅士 时尚浪漫。
游区。
归纳中欧旅游区特点:
第三组学生介绍中欧旅
高山森林 音乐之乡。
游区。
归纳南欧旅游区特点:
第四组学生介绍南欧旅
阳光海岸 古老文明。
游区。
东欧主要的旅游国家是俄罗斯。
归纳俄罗斯旅游特点: 浩瀚林海
(三)教学策略分析 鉴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传统的启发引导教学法与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欧洲地理特点”的学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地图,教师 引导学生归纳出欧洲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特点,这一过程采用了启发引导的 方法。对“欧洲各旅游区特点”的学习,通过各小组将课前准备的各旅游区简介进 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欧洲五个旅游区的特点。
形图,按照老师的提示回
(从平原、 山脉、海岸线、 岛屿、 答问题。 半岛、地貌等方面归纳)
出示欧洲气候图,提问:
第三组学生观察欧洲气
欧洲的气候特点。
候图,回答问题。
出示欧洲水系图,提问:
第四组学生观察欧洲水
欧洲的水系特点。
系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竞猜的形式 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学习兴 趣。 1. 通过读地图的 方法,让学生学会 利用地图学习, 同 时根据地图上丰 富的内容, 用文字 归纳出欧洲地理 特点,提高归纳总 结的能力。 2. 通过与亚洲地 理特点的对比, 让 学生对欧洲地理 特点的学习更深 刻。
(1)欧洲地理特点 (2)欧洲各旅游区特点 5. 教学难点 (1)看图归纳欧洲地理特点 (2)归纳欧洲各旅游区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1. 心理特征
高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高中学习,基本明确了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这个
课题组长单位: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
3
国家级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题编号 zykc201107
红色摇篮
4. 总结
通过框架图的形式对本节课所
完成学习页的相应内容。
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5. 作业和练
1)完成学习页上的欧洲旅游区的特点?(通过
课后再学习、 再思考, 可以从其他角度重新概括各旅游区特
点)
七、板书设计
欧洲旅游大区
欧洲地理特点


位置
地形

国家级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题编号 zykc201107
教学案例二: 《欧洲旅游区》教学案例
一、案例情景
课例名称
欧洲旅游区概况
学校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班级
旅游与地理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一
授课教师
杨新侠
教学过程 1. 导入
2. 欧洲地理 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猜一猜这是哪里的风景? 观看风景图,回答问题。
这种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基于以下原因: 1.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 学生间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小组间 的良性竞争,促进学习的深入细致。 2.传统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能将学生活跃的思维始终沿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延展, 更有利于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习丰富的知识。 3.各小组介绍欧洲各个旅游区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讲解能力的过程, 对于未来的 职业发展十分重要,同时,这种方法也使“旅游与地理”与“讲解服务”这两门课 程相互贯通、相辅相成,达到专业知识和技巧的融会贯通。 4.各旅游区特点的总结并不是完全固定的, 可以通过课后作业, 让学生进一步学 习和思考,用自己的词汇重新概括,既方便记忆,又开拓思维。
2
国家级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题编号 zykc201107
1. 知识与能力 (1)从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四方面掌握欧洲地理特点。 (2)归纳欧洲五大旅游区的特点。 (3)具有良好的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 (5)提高讲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欧洲地形图、欧洲气候图、欧洲水系图,在教师的引
导下,归纳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系特点。 (2)通过分小组课前学习,各小组运用讲解技能介绍欧洲各旅游区,并归纳各
旅游区特点。 (3)通过框图的形式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填充欧洲空白地图
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旅游大区基本概况的学习,对欧洲各旅游区的优美风光和人文古迹 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欧洲各国旅游状况的热情,也促使学生放眼看世 界,对中国乃至亚洲以外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导游这一职业,热爱 旅游行业。 4. 教学重点
出示一些欧洲著名风景图, 请学
生回答是哪里。
与亚洲地理概况做对比, 进行学 各组学生回答问题时注
习。
意对比亚欧地理概况的 区别。
出示世界地图,提问:
第一组学生观察世界地
1)欧洲的地理位置; 2)世界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
图,回答问题。
的顺序排列。
出示欧洲地形图,提问:
第二组学生观察欧洲地
欧洲的地形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