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论文重大历史事件论文:浅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名之原因
为何选定西施等人做四大美女

为何选定西施等人做四大美女中国传统观点认为四大美女乃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现在有人爆出一种观点,为何武则天不是四大美女之一,其实这种观点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
武则天的有没有资格当选四大美女之一。
其实不知道,入选四大美女是谁确定的,为何要选择她们,而不是别的女人。
其实中国的美女何止千万,前有苏妲己、褒姒、夏姬、喜妹诸人,似乎都有倾国倾城之容,后有李师师、陈圆圆,董小宛,也有闭月羞花之貌。
与她们相比,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似乎一点不比他们强。
那么为何千百年来一直选定他们做四大美女,江湖以为她们入选,有以下原因玉成:其一,她们都很漂亮。
外表美是入选四大美女的首要原因,长期引来,流传下来,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闭月、杨贵妃羞花,老百姓通过大千世界最美好的事物与她们相比,都自惭形秽,来尽情讴歌他们的美丽。
其次,她们都有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大敌当前,她们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保全自己的国家,甚至要瓦解对方的斗志。
所以西施祸乱吴国,引诱吴王享乐;貂蝉麻醉董卓,拉大与吕布之间的关系;王昭君依然出塞,但其和亲的重任;杨贵妃在安史之乱后,选择自缢,想为大唐王朝苟延残喘另外一些时间。
第三,都是悲剧色彩。
西施把吴国给灭亡以后,不知所终,也有的说是被越王沉入湖水中;貂蝉挑起董卓与吕布的内讧后,也找不到下落,有的说是被关羽杀害;王昭君千里独行,远嫁他乡异国;杨贵妃极尽大起大落,马嵬坡下孤独憔悴,烟消玉殒。
第四,都有不平凡的爱情经历。
西施先与范蠡关系不同寻常,再与吴王假意成双入对;貂蝉本来是虚构的人物,先和吕布假意承欢,又与董卓同床共枕;王昭君和汉元帝因为毛延寿的画像,和汉元帝仅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事实;杨贵妃先嫁给儿子寿王李瑁,再和儿子的老子匹配,极尽荒唐之举。
第五,后面都有巨大的推手。
西施成名得益于《吴越春秋传》或《东周列国志》,貂蝉成名无异于《三国演义》的传播,王昭君和当时的和亲的故事有关,见于《西京杂记》,还有两宋时期欧阳修、王安石等人诗歌的推崇吟诵;杨贵妃她的故事太多,比较著名的就是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
【初中作文素材】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关键字】初中作文素材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1.西施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
天生丽质。
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
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句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
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后吴国终被句践所灭。
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
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西施浣纱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
天生丽质。
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
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
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
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
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
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2.王昭君西元前33年,匈奴贵族呼韩邪单于到长安与汉元帝要求和亲。
但宫女们都不愿意;有个宫女叫王嫱,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没有昭君本人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裏去听候挑选。
因王昭君不愿送那画工礼物,所以他没把她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汉元帝一气之下便把那画工杀了。
王昭君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
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
之后,匈奴和汉朝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昭君最后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
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昭君出塞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关于四大才女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四大才女的研究报告作文
蔡文姬,那可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才女!你知道吗?她的《胡笳十八拍》真是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掉眼泪。
每次听都觉得她好像在诉说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还有对那战争的无奈。
那时候的女人能这样有才,真是让人佩服。
李清照?那可是南宋时候的女词人,大家都说她是“千古第一才女”呢!她的词啊,读起来就让人觉得特别温柔,就像是闺房里的小姑娘在诉说心事。
那种离别的思念,那种深深的情感,都藏在她那清丽动人的词句里。
说到上官婉儿,那可是唐朝宫廷里的一位大才女。
你知道吗?她不仅政治上有头脑,文学上也是一流的。
她的诗啊,读起来就觉得特别清新脱俗,情感也很真挚。
在古代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能有这样的成就,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黄娥?那可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她的诗啊,读起来就觉得特别自然,情感也很真挚。
她的作品里,经常描绘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读起来就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感觉她就像是个热爱生活的小姑娘,总是能把生活里的美好都写出来。
古代四大美女形象与女性地位变迁

古代四大美女形象与女性地位变迁1. 引言1.1 概述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四位被誉为“四大美女”的女性形象,分别是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和西施。
这四位美女不仅具备绝世的容貌与风华绝代的才情,更因其对当时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探讨这四大美女形象与女性地位变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
引言部分进行了概述和文章结构的介绍。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古代四大美女形象,包括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和西施。
然后,第三部分将探讨女性地位变迁的背景与原因,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女性教育与知识普及以及法律与制度改革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接着,第四部分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关系分析,即美女形象对女性地位的塑造和影响以及女性地位变迁对古代四大美女形象的演变和解读。
最后,第五部分将对研究内容和发现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女性地位变迁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四大美女形象与女性地位变迁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古代女性地位变迁与美女形象塑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
同时,通过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动因,探讨社会环境、教育、法律以及制度改革等因素对女性地位产生的影响。
希望通过此文探讨,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为今后促进性别平等、保护妇女权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古代四大美女形象:2.1 貂蝉:貂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传说中的美女形象,她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据说,貂蝉在王莽时期出生,相貌极美,有着令人倾慕的容颜和娇柔的性格。
她成为了曹操的宠姬,并且被称为“国色天香”。
许多文艺作品都描述了貂蝉无比动人的形象,比如《西游记》中所描写的。
2.2 王昭君:王昭君是汉朝时期的美女,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于匈奴部落,后来被汉朝使者挑选为贵族与和亲,并成为了贵妃。
王昭君以其高雅端庄、明丽姿态而闻名,被称为“河伯神仙”。
她们为什么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她们为什么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提起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许多人会不服气地说,妲己应该算中国古代第一美女呀,别说中国,就是在全宇宙也应该是第一美女,一是论资深,妲己的资格最老距今已3000岁,四大美女中最年长的西施才2500岁;二是论美貌,人家妲己可是千年狐狸精变的,是全宇宙整容最早而且最彻底的的美女,女人身上最美的零件都可以安装到她身上,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比例都是0.618的黄金分割,并且随时更新,颜值永远保持着最大的美丽状态,而四大美人都是天然的凡人,颜值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当时又没有整容术,各人还都有明显的缺点,西施有心脏病,发作时整天皱着眉头哼哼着,貂蝉耳垂偏小需带着大耳环坠着,王昭君脚太大需穿着长裙高跟鞋铃铛叮当响着,杨玉环太胖还有狐臭需香料熏着,所以说认定这四个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反对意见还是不小的。
各位看官,你们认为妲己应该位于四大美女之首,我还认为褒姒应该属于四大美女的第二位,美丽过人是当然的,不然他的国君丈夫不会为逗她一笑而身死国灭的,史书记载她是周朝的一个宫女碰到蜥蜴后怀了孕未婚生女,抛弃到褒国,被人养大后献给了周幽王,这是个具有神物血统的整容度较次于妲己的美女,有碍于母体框架的束缚,身体的某些部位可能达不到黄金分割,但颜值肯定高于凡人出身的公认的四大美女的。
还有著名的“环肥燕瘦”组合的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刚出生时父母弃养了她3天,虽然又被父母捡了回来,但免不了营养不良,却也因祸得福,意外长成了窈窕淑女,不仅卧蚕眉、丹凤眼、樱桃小口一点点、纤柳细腰如笔杆,而且歌舞天赋非凡,看来看去只有飞燕可以与之媲美,遂起名赵飞燕,她也应该有资格进入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列。
但是我们的观点不是主流的观点,主流观点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就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个中原因我思前想后,她们之所以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因为评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有标准的,是传统价值观的体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体现了如下特点:第一、必须长相非常美。
初中议论文作文:四大美女,四大悲剧(一)

四大美女,四大悲剧(一)古代,西施,王昭君,貂禅,杨玉环被誉为四大美女,她们个个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
可是,在她们光彩照人的外表后,却有着,一份深深的,深深的悲哀。
西施,四大美女之首,可是,这样一个弱女子的身上,却要担负着国家兴亡的重任。
且不说这副担子究竟有多重,处于青春年华的她,本可以找到一个爱她的人,幸福的生活,可是勾践,为了报仇雪恨,把她当作了一件礼物送给了夫差。
勾践自然是无所谓,他连夫差的粪便都尝过了,区区一个女人,而且是他领土里的女人,对他来说,何足挂齿?!西施当时究竟是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肯定,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她生来,就是服从男人们的指挥的。
她即便是想抗争,也无力抗争。
她的身上,还担负着国家重任。
她必须忍辱负重,忍气吞声,才能完成勾践交给她的使命。
可是,我想,西施的心里,一定时时刻刻都备受煎熬。
毕竟,夫差,已经成为了她的丈夫呀!而且,她还冒着生命危险,事实都有可能被人发现他们的计划,她来吴国的目的。
最后,越国的确是胜利了,她,这个头号功臣,需要的不是对她爱国的赞颂,而是一种慰籍,她的心里,一定也充满了创伤。
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她最需要的。
最终,她带着对人世间的无尽失望,离去。
我想,范蠡多半,是没有带走她,她多半,还是带着她的哀伤,带着她的传奇,化作一汪清泉,或许那水,就是她的泪。
王昭君,步入深宫,相貌出众的她,却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只因为,她生得一身傲骨,不愿做贿赂之事。
苦等多年,却等不来自己想要的。
无奈的她,只得选择远稼他乡,去为国家谋和平。
如花似玉的人儿,从此背井离乡,不得不忍受思乡之苦,也不得不克服塞外的种种艰难。
她没有怨言,把痛苦和眼泪,全都咽进了肚子里。
全心全意为匈奴发展作贡献。
多年后,丈夫死了,按照部落的习俗,她却要稼给新的单于。
这对于她的身心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折磨啊!可是,她依旧没有怨言,依旧为匈奴的发展作着贡献。
读中国四大美女_高一写人作文

读中国四大美女本文是关于高一写人作文的读中国四大美女,感谢您的阅读!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
每个人都是貌若天仙,风华绝代,但每个人也美的各有千秋,功德也各不同。
西施,本名施夷光,位于中国四大美人之首,天生丽质,禀赋绝伦,连皱眉捂胸的病态,都被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她走在湖边,湖水照出她的身姿,湖中鱼儿看见她的倒影竟然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入水底,故此有了’沉鱼落雁‘中’沉鱼‘的美称。
她16岁到吴王夫差身边执行美人计,将吴王迷惑得倾尽国库,众叛亲离,吴国被灭,夫差自刎时知道她是间谍后仍然感谢能遇见她,古红颜祸水,美人很难有善始善终,西施结局却圆满,功德兼备。
王昭君,本名王嫱,号王昭君,中国四大美女之一,风华绝代,丰容靓丽,她弹奏着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得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沉鱼落雁’中‘落雁’由此而来,‘落雁’也成了王昭君的雅称。
她入宫多年,不得见御,她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了民族和睦的重任,为结汉匈两族之好,王昭君出塞,熄灭边塞烽火半世纪。
王昭君民族友好的典范不辱国名,深得人心。
貂蝉,本名任红昌,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美若天仙,身姿俏丽,能歌善舞,色技俱佳。
月吓死焚香告天时,月总嫦娥窥见她的容貌,羞愧地扯一朵云彩躲了起来,‘闭月羞花’中的‘闭月’也由此而来。
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辗转于各诸侯之间,上演可歌可泣的连环计,成功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吕布杀死了董卓,结束了董卓的黑暗时期。
貂蝉,奉献青春,在国难之际,力挽狂澜,留名青史。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倾国倾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精通音律,擅长歌舞。
在未成为妃时,困于宫中,游园赏花时,感叹青春虚度,声泪俱下,她一触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故‘闭月羞花’的‘羞花’就由此而来。
她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至高无上的皇帝身边,无形中卷入错综复杂的权利漩涡,显赫一时,奢靡一时,繁华梦未醒来,就被白绫系颈。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名之原因

浅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名之原因摘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可谓光彩照人,他们的成名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总结了三点:美貌是她们成名的基本条件,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文人的演绎是他们成名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四大美女;成名;原因;美貌;重大历史事件;演绎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人选,文学界至今仍有争议,但在众多的版本中,最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当是“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对此人们已几无异议。
本文就用这四位人物作为论述的对象。
四大美女因何成名?这疑问似乎觉得可笑。
美女自然因“美”而成名,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而笔者认为,她们的“美”只不过是其成名的一个基本因素,置身于家国兴亡的历史关头,她们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后代文人对她们的关注和演绎才是成就其美名的主要原因。
四大美女的美,民间有“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观花”的故事流传,这些故事经后世文人的润饰,使她们享有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
西施位居“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历史记载的。
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吴王大悦。
”“东施效颦”的故事也使西施的美从侧面得到了印证;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
在《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中记载:“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貂蝉,古籍虽无记载,民间传说尤为动人,传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谢。
到罗贯中《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刻划,影响颇大,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集美貌和胆识于一身的奇女子。
杨玉环,在《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
白居易在其《长恨歌》里用极其生动和强烈的对比来描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美女论文重大历史事件论文:浅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名之原因摘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可谓光彩照人,他们的成名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本文总结了三点:美貌是她们成名的基本条件,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文人的演绎是他们成名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四大美女;成名;原因;美貌;重大历史事件;演绎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人选,文学界至今仍有争议,但在众多的版本中,最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当是“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对此人们已几无异议。
本文就用这四位人物作为论述的对象。
四大美女因何成名?这疑问似乎觉得可笑。
美女自然因“美”而成名,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而笔者认为,她们的“美”只不过是其成名的一个基本因素,置身于家国兴亡的历史关头,她们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和后代文人对她们的关注和演绎才是成就其美名的主要原因。
四大美女的美,民间有“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观花”的故事流传,这些故事经后世文人的润饰,使她们享有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
西施位居“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历史记载的。
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吴王大悦。
”“东施效颦”的故事也使西施的美从侧面得到了印证;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
在《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中记载:“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貂蝉,古籍虽无记载,民间传说尤为动人,传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谢。
到罗贯中《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刻划,影响颇大,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集美貌和胆识于一身的奇女子。
杨玉环,在《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
白居易在其《长恨歌》里用极其生动和强烈的对比来描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使人仿佛看到杨贵妃一出场,娇艳无比,光彩照人,六宫三千佳丽一下子就黯然失色了。
这些传说、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虽不完全可信,但她们的经历验证了她们的美貌是不容质疑的。
正是因为西施的美貌,越国的“美人计”才得以成功;正是因为美貌,昭君才有了远嫁匈奴、出塞和亲的佳话;正是貂蝉的美貌,才使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也正是因为美貌,杨玉环才成为了唐明皇的宠妃。
总之,没有了美貌,就不会有她们后来的故事。
美貌是她们成名最基本的条件。
要名垂后世,光有美貌是不够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貌美之人恐怕远不止这四人,且不说国色天香、娇美绝伦的小家碧玉,更何况金屋藏娇佳丽成群的历代后宫,美女不可谓不多,但大多都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试想,如果西施一直在苎萝村若耶溪边终老,而没有被送到吴国作吴王夫差的宠妃,她何以成名?昭君如果一直在香溪边弹琴,而没有出塞和匈奴和亲的经历,她何以成名?貂蝉如果没有被王允当作离间董卓和吕布的手段,她何以成名?杨玉环如果不是唐玄宗的贵妃,没有安史之乱,她何以成名?一句话,她们的成名必须是与当时的政治、历史有深刻的关系,她们的绝世姿容对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她们青史标名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施生于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吴越交战,越败于吴,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被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受尽屈辱。
为了报仇,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志。
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但军事实力还远远不敌吴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施的出现成为双方胜负转折的一个重要因素。
昭君的出现有着更深远的历史背景。
汉宣帝时,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这对于中原的意义非比寻常。
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之后汉宣帝还帮助呼韩邪单于摆脱了缺少粮食的困境,巩固呼韩邪单于的地位。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但宫里的公主和宫女没有一个愿意远嫁匈奴,汉朝是否和匈奴和亲,不仅关系到大汉朝的和平,边防的稳固,更重要的是它会对汉朝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貂蝉生活在政局混乱的东汉时期,其时各地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朝中董卓杀死皇帝,另立陈留王,一手遮天。
东汉大臣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决心用计除去董卓,于是貂蝉身负使命,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吕布将董卓杀死,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代。
杨玉环生于唐玄宗统治时期,被封贵妃,玄宗亲自为她谱了《霓裳羽衣曲》,玄宗曾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
杨贵妃的三位姐姐、兄弟甚至远房亲戚杨国忠,或应召入宫或赠赐高官,足见玄宗对她的宠幸。
但她和玄宗的享乐,已到了唐朝要发生“安史之乱”的火山口上,她的命运也要和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四人所处的时代,都是在国家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历史把她们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她们的出现使事态发生了转折,这成就了她们,使她们名垂后世。
在这四人身上,美色、爱情、政治、战争、死亡,种种的文学因素无一不备,而她们虽拥有绝色的姿容,但又不是褒姒、妲己式祸国殃民的女性,她们本人并没有作恶,惟其如此,她们的故事才引起了后世无数诗人、小说家、戏剧家长达千年的创作兴趣,这使得她们非但没有被历史厚重的尘埃所埋没,相反,她们的故事经文人的演绎形象被塑造得越发光彩夺目。
历代的文人根据现实的需要,以史实为基础,在主题思想上融入了各个时代的思潮和观念,并以个人的视角在情节上进行了虚构和增饰,应该说,她们的故事之所以能世代流传下来并成为后世永不衰竭的热门题材与文人的欣赏和关注关系密切。
关于西施,历史上留下了众多关于她的评书、史传、小说、民间传说和戏剧,这些作品在情节上出入不大,但她的结局及世人对她的评价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
在大多数作品中西施被作为一个勤劳朴实、美丽动人和具有爱国情怀的妇女形象加以歌颂;但也有人持有“红颜祸水”的观点,把吴亡的根由归于西施的美色;还有许多作品是感叹她的结局的,唐代的宋之问、李商隐、皮日休等都写过类似的诗,对西施的命运表现出同情和惋惜。
后世写西施的戏剧也比较多,最具有代表性且成就最高的是创作于明中后期的《浣纱记》,在内容上它远远超越了史实,以文学的形式借西施和范蠡爱情演绎了一出沉重的政治悲剧,在剧作中,作者梁辰鱼把西施的命运和国运的兴衰紧紧的维系在一起。
“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乃至极为崇高的政治品位,都是以爱情悲剧作为前提而铺展开来的……”在此作者也是借吴越的兴亡,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对明朝内忧外患现实的担忧。
后世写昭君的作品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从古到今反映昭君的诗歌就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故事的著名作者就有500人之多,古代的有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戴叔伦、苏轼、王安石、虞集、耶律楚材、王夫之等人,近现代的有郭沫若、老舍、翦伯赞、曹禺、田汉、费孝通等人。
这大概缘于后人对昭君的赞赏和爱戴以及对其历史功绩的肯定。
由于昭君远嫁匈奴有其曲折的原因,一直以来她迫不得已离开汉宫的怨恨和在匈奴的孤寂,成为古人写作昭君诗词的一个传统主题。
这样的诗很多,例如李白的《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白居易的《王昭君》:“满面胡沙满鬃风,眉销殊熏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等等。
如果说大多数作品都是沿袭历史所记载昭君的故事的话,那戏剧《汉宫秋》就是独树一帜的一部作品,在情节上它一反正史的记载,把元帝时代的民族矛盾的形势描绘为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把昭君出塞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
这使剧本的情节更生动、丰富,而且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思想内涵,也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民族情绪和国家兴亡的感慨。
应该说敢于突破历史的真实去写历史剧是《汉宫秋》的一大贡献。
貂蝉,是四大美女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女子,文学作品中关于她的描述很多,写她的戏剧也为数不少,如昆剧的《斩貂》、元杂剧的《关公月下斩貂蝉》、元代杂曲《连环计》、明剧《关公与貂蝉》,这些作品在内容和情节上都不一致,但都肯定了她在连环计中所起的作用。
到了《三国演义》,罗贯中把她塑造成一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毅然加入到这场由男人主导的政治利益的角逐中,表现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罗贯中笔下的貂蝉是他在《三国演义》塑造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它为后世写作貂蝉的故事定了基调。
后世写杨玉环的作品也很多。
有诗歌,如李白的《清平调词》、杜牧的《过华清宫》和白居易的《长恨歌》。
戏剧有元朝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明朝有屠隆隆的传奇《彩毫记》、吴世美的传奇《惊鸿记》,清朝有洪升的传奇《长生殿》,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马嵬坡》等,其它地方剧种也有许多演杨贵妃的故事,数不胜数。
小说有《杨太真外传》、陈鸿《长恨歌传》等。
在这些作品中,值得一提的当属白居易《长恨歌》,它“一举奠定了李杨情缘的悲剧基调,后来的作者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却再也跳不出它所划定的框架”就是被历代学者奉为经典之作的《梧桐雨》和《长生殿》也毫不例外。
所不同的是《长生殿》的前一部分写实,写李杨爱情的悲剧,后一部分写幻,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情,唐明皇和死后的杨贵妃在虚幻的世界里交流、忏悔,最后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这就将《长恨歌》里无法实现的幻景化做了幻想中实现了的美好愿望,以精神的‘长生’消解了现实的‘长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历代的作品,作者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根据所处时代和个人的经历、观点的不同,围绕着四大美女的历史故事分别进行了演绎,这种演绎使得她们的故事在后世不断的得到阐发并源远流传。
应该说,历代文人的演绎成就了她们的美名。
参考文献:[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110-111.[2]张国风.无意中的贡献[j].文史知识,20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