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合集下载

多发伤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病例分析

多发伤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病例分析

【病例简介】患者陆子鹏男性,50岁,住院号:125684,因车祸胸腹部、四肢外伤紧急入院,查体:神志模糊,面色青紫,左胸部塌陷,有骨擦音,腹部膨隆,双上肢肿胀,有骨擦音,左下肢有皮肤青紫。

血压80/66mmHg,心律140次/分,SPO2 84%。

急送手术室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问题】1、请对该病人进行术前评估及处理?检查骨折处(出血量?)、听诊双肺、心脏、腹部(视触叩听)监测:有创血压、静脉压、自体血回收机、插胃管、体温、加温、尿量、血气分析、凝血系列失血量的判断、允许性低血压策略2、气管插管全麻后气道阻力增大,SPO2继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处理?胸部损伤无论是开放型或是闭合型,通气功能都受影响,即使单纯肋骨骨折,亦可因疼痛而妨碍呼吸。

多发肋骨骨折可导致连枷胸,因胸壁塌陷可出现明显的反常呼吸。

胸部伤合并颅脑外伤者,因中枢抑制,可进一步削弱通气而致严重低氧血症。

气胸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并发症,可因纵隔移位而严重干扰呼吸和循环,如系张力性气胸则影响更甚。

麻醉前必须先施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否则可因正压通气而加剧胸腔积气和纵隔移位,甚至猝死。

3、该患者选择麻醉方法?药物选择?吸入全麻绝大部分吸人全麻药高浓度时均抑制循环功能,其程度与全麻的深度成正比。

对创伤患者应采用低浓度静吸复合麻醉以减少对循环的抑制。

相比较氟烷和安氟烷,异氟烷与地氟烷的心肌抑制作用轻;七氟烷对心肌抑制作用较小,且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依托咪酯理论上对交感神经和压力感受器影响小,可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人的诱导,但也需注意掌握推注速度和剂量。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均可用于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维持。

休克病人应用肌松药,不仅能使麻醉保持在较浅水平,从而减轻全麻药对循环的影响,而且使体腔内手术区显露更好,有助于手术顺利施行。

罗库溴铵、维库溴铵与顺式阿曲库铵在临床应用剂量范围内,不阻断交感神经节,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的影响轻微,麻醉诱导和维持均可应用。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等外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救治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在这类病人的救治中,麻醉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做好麻醉处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就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急危重症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泛指生命威胁大,病情转变迅速的病人。

有些急危重症患者突发病情,如心源性休克、原发性脑出血等。

有些人则是由于意外而导致重大创伤,如高空坠落、车祸、爆炸或火灾等。

这些意外创伤往往会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极易引发休克和内脏衰竭等生命威胁性并发症。

对于这些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麻醉处理,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关键。

麻醉处理的目的麻醉处理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让患者在手术操作或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同时防止患者进行不适当的身体活动或抵抗。

当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麻醉处理还有如下目的:•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提高患者的容忍度;•为治疗提供安静和合适的操作环境;•防止患者意外痛感或休克;•调整患者的生理和代谢状态,提高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麻醉处理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麻醉处理的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状况在麻醉处理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状况,包括既往病史、最近的用药和过敏史等。

同时,还需明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和情况变化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风险。

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状况,需要选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处理一般使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具体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应避免使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麻醉方法,如神经阻滞麻醉、表面麻醉等。

监控生命体征的变化在麻醉处理过程中,应保持严密的监控,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保持良好的通讯在急危重症患者麻醉处理中,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通讯,进行有效的协作与配合。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疼痛性操作中无感觉或无意识。

对于创伤病人来说,麻醉处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能面临严重的疼痛和紧急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的标准格式。

一、麻醉前评估在给创伤病人进行麻醉处理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

这包括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风险,可以确定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

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等,特别关注与麻醉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基础生理状态。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血液状况。

4. 心电图和胸片:对于需要手术的创伤病人,进行心电图和胸片检查,以评估心脏和肺部功能。

二、麻醉方式选择根据创伤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腰麻等。

1. 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大面积手术或对患者要求无痛感的情况。

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静脉药物给药或吸入麻醉剂来实现。

2. 局部麻醉:适用于小手术或局部区域的疼痛处理。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射或表面麻醉来实现。

3. 腰麻:适用于下肢手术或腹部手术。

腰麻通过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期间无痛感。

三、麻醉药物选择根据创伤病人的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镇痛药、镇静药、肌松药等。

1. 镇痛药:用于控制术后疼痛。

常见的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2. 镇静药:用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见的镇静药物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3. 肌松药:用于放松患者的肌肉,便于手术操作。

常见的肌松药物有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

四、麻醉监测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监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麻醉效果。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若干麻醉问题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若干麻醉问题

气道处理的目标及挑战
气道处理的基本目标应重点围绕三个要点: 1 ) 确保呼吸道通畅; 2 ) 确保病人足够的氧合; 3 ) 确保及时的呼吸机支持。
气道处理面临的挑战 1)呼吸抑制 2)困难插管 3)饱胃与误吸的风险 4) 潜在的不稳定的颈椎
气道救治器材的常备
在任何可能发生紧急插管的地方,都应当具备必要 的设备和器材(包括氧气、带活瓣的呼吸囊和面罩、机 械通气机、吸引器、各种型号与规格的喉镜片和气管 导管、以及处理困难插管的各种器具)。
②术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增强生命器官功能 ③尽量选用病人能耐受的麻醉方式与麻醉用药 ④麻醉全程进行各项监测,随时纠正生命器官活动异常(防微杜渐,
防患以未然 ) ⑤积极防治术后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和多器官衰竭(大医治未病)
三、气道管理
呼吸道障碍所致的缺氧对生命的威胁十分迅速,可在极短的时间 内导致病人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但是,如果能及时发现、及时 而且正确处理则也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使病人转危为安。
给予支持。 插不进管是不会死人的,无法通气才会死人。
创造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在保持病人清醒的情况下实行气管插管操作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 “安全”的做法,其实并不然。
适当应用镇静药或麻醉药、肌松药能使首次接近病人气道时的插 管条件变的更好,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缺氧、误吸的病人,或者人 员较少等情况时更为有利。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若干麻醉问题
一、时间概念与绿色通道
严重创伤对病人受伤部位的损害 严重创伤对其他脏器系统的“远达效应”: 凝血障碍和DIC、低
温、酸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和多 器官衰竭等,后期的救治十分困难 。 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重点 :早期救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严重创伤手术患者麻醉处理要点有哪些

严重创伤手术患者麻醉处理要点有哪些

严重创伤手术患者麻醉处理要点有哪些【术语与解答】由于创伤后患者其病情可多变,尤其小儿和年老体弱患者,其不确定因素更为复杂多变,既给麻醉实施带来难度,又使麻醉术中加重患者风险,这就需要麻醉技术、麻醉技巧与麻醉用药灵活性综合运用和调控,其目的以使患者两大生命体征(即呼吸与循环功能)平稳渡过围术期。

【麻醉与实践】创伤患者因其损伤的部位不同其麻醉处理要点也有差异,但务必严格按创伤患者麻醉处理原则行事。

1. 麻醉选择①凡中度以上创伤患者其呼吸与循环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麻醉与手术可能更加影响乃至干扰呼吸与循环功能,故选择气管插管全麻较其他麻醉方法相对安全;②全麻诱导用药应综合性考虑,如严重创伤患者因显著低血容量,通常处于休克状态,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可只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肌肉松弛剂(如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即可,甚至单独使用小剂量或适宜剂量肌肉松弛药则足够,以防止麻醉用药后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降低,甚至心搏停止。

中度低血容量患者麻醉诱导用药可选择适量氯胺酮或依托咪酯与芬太尼类以及肌松药复合。

而轻度低血容量患者可应用适宜剂量的咪达唑仑或缓慢泵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类麻醉性镇痛药与肌松药。

总之,气管插管全麻可保障机体充分供氧,有利于呼吸管理,可使麻醉医师具有充分的时间用以处理血流动力学异常问题;③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期间密切观察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控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④多数严重创伤患者大都选择较浅、甚至很浅的全身麻醉,以减轻剧烈疼痛刺激、维护呼吸道通畅、保障机体重要脏器组织的氧供和维持基本的血流动力学。

2. 麻醉处理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不能肯定某一种麻醉方法或麻醉相关用药较其他方法或药物优越。

麻醉方法选择与麻醉药物的选用取决于:①患者的全身状况;②创伤程度、创伤特点、手术方法及要求;③对某一麻醉药物是否存在禁忌;④麻醉医师的经验与技术水平,以及用药习惯与操作熟练程度;⑤严重创伤患者耐受麻醉与手术的能力极差,尤其存在血容量严重不足时,应将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放在首位,即使选用对循环抑制轻微的全麻药如咪达唑仑、依托咪酯与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也必须减量使用;⑥有时创伤性休克患者不需要任何麻醉药物即可完成气管插管,一般情况下,全身状况差者可在表面麻醉下实施气管插管,甚至依靠少量芬太尼与肌肉松弛药复合即能完成手术;⑦如果需全身麻醉,通常所用的静脉全麻药可经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以及微量泵注入来完成麻醉诱导,如此可防止或避免稍不留意药物注射过快而引起循环抑制或骤降;⑧创伤患者一般常用麻醉诱导药物为小剂量咪达唑仑或依托咪酯与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以及肌松药组合,而通常麻醉维持药常用小剂量吸入麻醉药或小剂量丙泊酚微量泵注入与肌松药及芬太尼等复合。

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
末 C O扒体 温 、 量 、 尿 中心静 脉压 监 测 及 术 中 间断 动 脉血 气分 析 。 结 果 : 组 病 例 麻 醉及 围术 期 管理 效 果 满 全
意, 生命 体 征平稳 。 结论 : 面积 烧伤 病人 的手 术, 醉风 险大 , 亡率 较 高。 手术 及麻 醉前 的精 心治 疗 与准 大 麻 死 备 , 术时机 的正 确选择 , 测 手段 的齐 全及 围术期 对病 情 的正 确 判 断和处 理 是 病人安 全渡过 麻 醉 手术 的 关 手 监
[ 要 ]目的 : 讨大 面积 烧伤 病人 的麻 醉 选 择 与 围术 期 管 理 。方 法 : 择 1 摘 探 选 5例 大 面积 烧伤 病人 , 有 均
头面部及 不 同程度 的躯 干 和四肢 烧伤 , Ⅱ~ Ⅲ度 烧伤 面积 3 %~8 %; 醉方 法 采 用静吸 复合 全麻 , 导 用 5 5 麻 诱 药为咪 唑安 定 0 1 . / g 、 . ~0 2mg k ) 芬太 尼 2 ~4/ / g 维 库溴铵 0 1 . 5mg k 、 _ k、 t g . ~0 1 / g 丙泊酚 0 5 / g 维 . ~1mg k ; 持麻 醉 采 用瑞芬 太尼 0 1 . 5/ / k ・ n , . ~0 1  ̄ ( g mi) 丙泊酚 5 - 1 0b / k ・ n 、 巴胺 2 g ( g mi)微 g 0 0 g ( g mi) 多 t ~5 / k ・ n 量泵 持 续泵 入,维 库溴铵 间断追 加 , 同时吸 入 1 0 . %~2 0 . %异 氟 醚 。 常规 行 心 电 图、 创 动 脉 压 、 p 、 有 S O2 呼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 r noi Me 2 1 n e Mo gl dJ 0 0年第 4 卷 第 6期 a z

创伤休克病人96例手术中的麻醉处理

创伤休克病人96例手术中的麻醉处理
3 讨 论
稳定为基础, 以纠正 氧代谢紊乱和防止 MO S为 目的, D 纠正 低氧血症, 改善组织供氧及利用【] 2。手 术紧迫, 时间刻不容 缓, 应在抗 休克的同时立 即手术止血修 复, 因为术前 的输液 输血速度不一定 能超 过出血速度, 尽管 大量输血, 亦难使患 者脱离休克状态 。在 内出血较剧 的情况下如过 多的强调麻 醉 的危险性, 延误手术时机, 况手术本身 即是根本 的抗 将 何 休克措施 。此时应一面抗休 克一 面手术【 。 3 ]
1 临床 资料
1 一般情况 : 7 , 2 , . 1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9~7 岁 。其 中严 1 重复合伤 3 4例f 合并颅脑 损伤) , 肝脾破 裂出血 1 例, 8 多发性 骨折 2 7例,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严重肺挫伤 8 肾挫伤合 例, 并 后 腹膜 巨大 血 肿 9例 伤后 等待 救 治 时 间 1 ~5 时不 / 2 小 等, 中重度休克 6 例 , 人室 2 轻度休克 3 例 。 4 1 麻醉选择 : . 2 本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2 麻 醉 管理 21 麻醉前用药:多采用静脉注射 ,减量给药 ,阿托 品 0 . . s , mg非乃更 1. 、 2s 杜冷丁 2 m 。可消除疼痛 、 mg 5g 镇静 , 对老 年 、 重 休 克 或 有 呼 吸 困难 的病 人 , 酌 情 减 量或 免 用 。 严 应 22 麻醉及急救处理: . 本组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
中国中医药咨讯

21 0 0年 1 月上 第 2卷 第 3 期 1 l
No e e 2 0 v mb r 01 Vo . N . 1 2 o3 l
21 8・
Jura f iaT a iin l h n s diieI fr t n o n l n rdto a ie eMe cn nomai o Ch C 0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

严重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
本 的基 因 表 达研 究 发 现 , : E E患 者 , 所仃 o 包括 无食 物 过 敏反 应 者 , 存在 基 因异 常I 共有 5 4个与 常人 不 都 7 l , 7
同的基 因 。
基 酸要 素 饮 食可 使 9 %的 E E患儿 症 状及 组 织 学 改 5 o 善 o 巾于食 管 黏膜损 伤时 可发生 继发性 酸反 流 , ] 。 故 抑 酸 剂 应用 必 要 而有 效 。皮 质激 素 可 全身 与局 部 用

3 ・ 2
一 _ _ 一

至塑 鲞萤 塑
i 0 a 2 1,o3 。o c l 01V 10N . J , . 1
a, )促进 淋 巴细胞 浸洲 。患儿 除对食 物 易过敏外 , 多伴
细 胞拈抗 剂 、 细胞 因子抑 制剂 等 。国外 认 为严 格 的氨
药 物 或 家 族 遗 传过 敏 史 , 程 中可 与哮 喘 、 敏 性 鼻 痫 过 炎 、 膜炎 、 结 皮炎 等疾病 相随 外~项对 E E食 管标 o
但 不对 称增 厚 。浸润黏 膜肌 层可形成深 大溃疡 或隆起 病 变 , 缘僵 硬 、 边 管腔狭 窄而 误为食 僻癌 。发病 部位既
s d J. u,0 7 5 ( )6 5 6 0 t y[ ]G t20 ,6 5 : 1— 2 . u
2 孙苏安 , ] 嘲兆方 , 巧群. 李 嗜酸粒细胞性食 管炎临床病理 分析[] J.
[ ] 赵伟 , 7 张维溪 ,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 J. 临床 儿科杂志. 0 ,53 —4 2 72: 3. 0 0 【 ] 赵德育 , 8 顾海燕 ,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的诊断与治疗 [ ] L J J 科药学杂
志 ,0 9 3 :4 — 4 . 20 ,0 7 5 7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急诊科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5例严重创伤患者治愈30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5.9%。

2例因严重胸部刺伤心脏破裂在术中死亡,2例为颅脑并胸腹复合伤在术后3小时死亡,1例术前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严重创伤患者的麻醉和麻醉前准备必须做到迅速,果断,准确,根据病情,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以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严重创伤;麻醉;抢救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死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年轻人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严重创伤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复杂,疼痛激烈,病死率高[1,2]。

靠单纯输血输液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需立即手术止血,所以如何尽快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以及选择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3]。

本文总结了我院急诊科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2~56岁,平均25.6岁。

车祸伤12例,刀刺伤6例,其他伤17例。

伤后3h内就诊19例,3-8h就诊9例,8--24h内就诊5例,24h以上就诊2例。

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存在。

1.2 麻醉方法
1.2.1麻醉前准备
创伤为暴力强大的急性损伤,它发病急,伤情严重,变化快,有的患者处于休克和昏迷状态,实质性脏器损伤或大血管损伤患者可在几分钟内出现生命垂危情况,因此接诊抢救应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确定性治疗。

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禁止随意搬动及禁食,禁水,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对光反射,呼吸,脉搏,血压,末梢循环,肢体活动,有无畸形,活动性出血等,做出伤情的初步诊断。

若立即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手段,则应在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立即进行手术。

如无立即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可先抓紧时间进行有效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行手术治疗,则麻醉危险可减少[4]。

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丧失主动调节呼吸道通畅能力,可紧急行气管内插管,吸净气道分泌物及误吸的呕吐物,以确保气道通畅。

开放静脉通路是及时补足血容量的可靠保障,应用塑料外套管留置针能确保静脉路通畅,避免了静脉切开,对补充血容量起到了保证作用。

1.2.2麻醉方法
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低血容量和意识障碍的患者可免用镇静镇痛药物,但是不宜省略抗胆碱药物,有些外伤患者可能十分烦燥,需术前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对于头部外伤患者不能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以免影响意识和瞳孔的观察,一般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监测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全组病例作右颈内静脉或锁骨下穿刺置管监测cvp,选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

诱导用药:阿曲库铵0.5mg/kg、芬太尼2μg/kg、氯胺酮1.5mg/kg~2mg/kg。

麻醉维持吸入0.8%~2.0%异氟醚和50%氧化亚氮氧气维持麻醉或微泵恒速持续注射氯胺酮0.6mg/(kgh)~1.0mg/(kgh),呼吸频率14次/min~16次/min,保证每分通气量在5l左右。

吸呼比,氧流量1.5l/min。

记录麻醉期间的sbp、dbp、hr、cvp、spo2,尿量的变化。

有文献报道,在休克纠正之前即使小剂量的局部麻药施行硬膜外阻滞亦可导致严重循环衰竭。

椎管内麻醉可减少静脉回流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前后负荷而导致低血压,原则上应禁忌。

全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且能保证充分的氧供,可为首选[5]。

安氟醚对循环有抑制作用,应慎用。

咪唑安定对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用于麻醉诱导,氯胺酮和芬酞尼对循环影响不明显,可用于休克患者的麻醉维持。

休克患者应用肌松剂得当,可使麻醉维持浅水平,减轻全麻对循环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操作。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术后可用新斯的明对抗,
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2结果
本组严重创伤患者治愈30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5.9%。

5例死亡患者中,2例因严重胸部刺伤心脏破裂在术中死亡,2例为颅脑并胸腹复合伤在术后3小时死亡,1例术前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严重的创伤伤势复杂,病情严重且变化快,患者术前是否做到充分准备,决定着手术的成败。

所以,应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要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搬动,以免延迟手术时间而加重休克。

由于无法得到患者详尽全面的资料,全麻甚至局麻引起的改变可能超过患者可耐受范围。

为将麻醉风险降至最低,麻醉医生尽可能了解伤情尤其是补充血容量,开放气道等情况,同时了解合并存在的疾病,还需了解手术性质和风险。

使用麻醉方法、药物和监测等麻醉计划均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术前补液不足和难以预料的病情改变,掌握正确的补液、输血尤其重要。

在手术开始前,应做好各种准备。

即使在病情似乎稳定的情况下应提高警惕,切勿疏忽大意。

麻醉医生的素质及操作管理水平、必要的监测和综合处理技能,对提高创伤急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愈后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娟. 创伤病人急症手术的麻醉处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3):126.
[2]徐贵森, 刘合年, 吴畏, 李军, 郁振帮. 500例地震伤员的麻醉处理[j]. 西南国防医药, 2010, (09):67-68.
[3]王永剑. 急诊严重创伤早期救治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 2008, (07) :54.
[4]曹利田,张艳群. 急救绿色通道治疗多发伤伴休克3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17) :78.
[5]王雪山,徐业凯. 急诊室救治严重创伤528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 (16) :86-87.
作者单位:116003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