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示例

合集下载

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简介本文将以一份典型的案例分析报告为范例,介绍案例分析的步骤、格式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介绍本案例是关于一家名为“XYZ公司”的制造业企业,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高端某款电子产品。

在过去的几年中,XYZ公司的销售额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在最近几个季度中,该企业的销售额却突然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面对这一现象,该企业的高管们迫切希望能够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分析过程步骤一:搜集资料和信息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信息:•该企业的销售额数据(最近几个季度)•相关的市场和竞争对手数据•该企业的产品和业务模式•过去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数据步骤二:制定假设借助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我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些假设来解释这个问题,例如:•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导致该企业的销售额下降。

•该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了饱和市场,导致销售逐渐下降。

•该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不够优化,导致销售下降。

步骤三:分析数据和信息基于制定的假设,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和信息来验证这些假设,例如:•对比该企业和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并比较产品功能和特点。

•分析行业趋势和市场份额变化。

•对比该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营销计划和销售策略。

步骤四:得出结论基于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竞争对手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导致该企业的销售额下降。

•该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不够优化,营销和促销的效果不如竞争对手。

步骤五:提出建议根据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设计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重新制定市场营销计划,优化促销策略和渠道。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和快速响应。

案例报告格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案例报告示例:报告标题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案例介绍对被分析的案例进行简要的提要和描述,包括业务或情境的历史、目标和挑战。

第3节 典型案例分析示例

第3节  典型案例分析示例

一、事故案例分析提示
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
素有(8条) 2)触电。由于设备漏电、未采取必要的安全 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 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操作人员的 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 3)起重伤害。由于起重设备质量缺陷、安全 装置失灵、操作失误、管理缺陷等因素均可发生 起重机械伤害事故。
据施工单位一位负责人称,事故将会按工伤 处理,具体赔偿事宜与当事人的亲属协商解决。 这名负责人强调,该工人在施工时虽没系安全绳, 但戴有安全帽,事故发生纯属意外,工地方不负 有直接责任。 据随后赶来的老李亲友说,老李今年51岁, 刚来工地干活两三天,其直系亲属正在来京途中。 目前,双方就赔偿事宜正在协商。
一、事故案例分析提示
4)冲压工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前仔 细检查并进行试车;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 伸入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 必须使用手用工具;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 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都必须在设备启 动开关旁挂警告牌;工作结束时关闭电动机,直 到设备全部停车,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把脚踏 板移到空挡或锁住。
二、多项选择题
1.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B.机械伤害C.爆炸D.振动危害E、触 电 2.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A.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B.设备运转时,严 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C.在冲模 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D.冲模安装调整、 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设备 启动开关旁可以不挂警告牌E.工作结束时关闭电 源,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
1.事故的性质? 2.事故的原因? 责任人? 4.事故的类别? 3.事故的
冲压事故 (p174)

典型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典型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1. 案件来源:简要介绍案件来源,如诉讼、仲裁、行政处罚等。

2. 当事人信息: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等。

3. 案件起因:概述案件发生的原因,涉及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

二、案件事实1. 事实经过:详细叙述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当事人之间的互动。

2. 争议焦点:明确指出案件中的争议点,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等。

3. 相关证据:列举案件中的关键证据,如合同、协议、证人证言、鉴定报告等。

三、法律分析1. 法律依据: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政策文件等,作为分析案件的法律依据。

2. 法律关系:分析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如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劳动关系等。

3. 责任认定:根据法律依据和案件事实,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进行认定。

4. 判决理由:结合法律依据和案件事实,阐述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判决的理由。

四、案例分析1. 案件特点:分析案件的特点,如新型法律问题、社会影响、行业监管等。

2. 争议解决:探讨案件争议的解决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

3. 启示与建议:从案件分析中提炼出的法律知识、经验教训,对类似案件的处理提出建议。

五、案例总结1. 案件结果:简要概括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如判决结果、调解结果等。

2. 法律适用:总结案件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如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3. 社会意义:指出案件对社会的影响,如对法律的完善、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等。

以下为具体案例分析示例:案例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业主的合同纠纷案一、案例背景1. 案件来源:原告业主与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

2. 当事人信息:原告为业主,被告为房地产开发公司。

3. 案件起因:业主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开发商未按约定交付房屋,业主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二、案件事实1. 事实经过:业主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开发商于2022年1月1日前交付房屋。

法律案例分析模板通用版(3篇)

法律案例分析模板通用版(3篇)

第1篇一、案件基本信息1. 案件名称:2. 案件类型:3. 案件发生时间及地点:4. 当事人基本情况:(1)原告: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住址:________(2)被告: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住址:________(3)第三人: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住址:________二、案件事实及争议焦点1. 案件事实:(1)原告主张的事实:①时间: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③具体事件:________④涉及法律关系:________(2)被告答辩的事实:①时间: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③具体事件:________④涉及法律关系:________(3)第三人陈述的事实(如有):①时间: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③具体事件:________④涉及法律关系:________2. 争议焦点:(1)关于事实的争议:①原告主张的事实是否成立?②被告答辩的事实是否成立?③第三人陈述的事实是否成立?(2)关于法律的争议:①适用哪个法律条文?②法律条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③法律条文是否适用于本案?三、法律分析1. 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条文:(1)法律依据一:文号:________标题:________关键词:________(2)法律依据二:文号:________标题:________关键词:________2. 法律分析:(1)关于事实的认定: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对照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

对照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

对照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正面和反面的案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某些行为或决策的正确与否,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以下是一个正反面典型案例的剖析示例:正面典型案例:案例描述:某公司推出了一项新产品,该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该产品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创新的研发理念、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营销策略。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的成功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市场需求,并针对这个需求推出了新产品。

2. 创新的研发理念:公司在产品研发阶段就注重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设计,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特性和竞争优势。

3. 严格的质量控制:公司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控,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4. 有效的营销策略: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产品推广,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反面典型案例:案例描述:某公司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重大损失。

该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导致产品上市后销量不佳,最终导致了公司的亏损。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的失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前,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产品的定位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2. 风险评估不足: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防,导致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应对。

3. 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尽管产品本身没有问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导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无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4. 决策失误:公司的高层在决策时过于自信,没有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导致了决策的失误。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正面典型案例的成功和反面典型案例的失败都源于多个方面的因素。

正面典型案例的成功得益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的研发理念、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营销策略;反面典型案例的失败则源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风险评估不足、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决策失误。

法律案例分析万能模板(3篇)

法律案例分析万能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案件名称】【案情简介】简要描述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主要当事人、案件的主要争议焦点等。

二、案件事实1. 当事人基本情况详细列出涉案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

2. 争议焦点具体分析案件中的争议焦点,包括但不限于:(1)法律关系的认定(2)法律事实的确认(3)法律责任的承担(4)法律依据的选择3. 证据材料列举案件中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书证(2)物证(3)证人证言(4)当事人陈述(5)鉴定意见(6)勘验笔录三、法律分析1. 法律关系的认定根据案件事实,分析涉案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如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劳动关系等。

2. 法律事实的确认结合证据材料,分析案件中的法律事实,如合同成立、违约行为、侵权行为等。

3. 法律责任的承担根据法律事实,分析涉案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赔偿责任等。

4. 法律依据的选择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选择适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

四、案例分析1. 案件性质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判断案件的性质,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劳动争议等。

2. 法律适用结合案件事实,分析法律依据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有疑问,可进行进一步论证。

3. 责任认定根据法律事实,分析涉案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

4. 案件处理根据案件性质、法律适用和责任认定,提出案件处理的建议,如判决、调解、仲裁等。

五、结论1. 案件处理结果总结案件的处理结果,如判决结果、调解协议、仲裁裁决等。

2. 法律启示从案件处理结果中提炼出对法律的启示,如法律规定的适用、法律责任的承担等。

3. 案件反思对案件进行反思,总结案件中的经验教训,如证据收集、法律适用、责任认定等方面的不足。

以下为案例分析模板的具体示例:【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背景【案件名称】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某业主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被告某业主(以下简称“业主”)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业主购买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一套房屋。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6篇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6篇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6篇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分析之一:“小画家”的成长之旅》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室里,小朋友们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的绘画活动。

“老师,我要画一只大大的恐龙!”小明兴奋地喊着。

“老师,我想画漂亮的花朵。

”小红也迫不及待地说道。

这时候,角落里的小刚却默默地坐着,一脸的不知所措。

我走过去,轻轻地问小刚:“小刚,你怎么不说话呀?你想画什么呢?”小刚低着头,小声说:“老师,我不会画。

”我笑着鼓励他:“没关系呀,小刚,你就随便画,想画什么都可以。

”小刚犹豫了一下,拿起了画笔,开始在纸上慢慢地涂着。

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小刚的画,发现纸上只有一些杂乱的线条。

我蹲下来,指着那些线条问小刚:“小刚,能给老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小刚摇摇头,说:“老师,我也不知道。

”我想了想,说:“小刚,你看这些线条,像不像风吹过的小草在跳舞呀?”小刚眼睛一亮,说:“真的像!”于是,我接着引导他:“那我们再给小草加上一些花朵朋友怎么样?”小刚点点头,又开始认真地画了起来。

在绘画的过程中,小刚时不时地抬头看看我,我总是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

最后,小刚完成了他的作品,虽然画面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这不就像一颗小种子,在我们的悉心呵护下,慢慢发芽长大吗?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爱,让他们茁壮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分析之二:“搭积木的挑战”》“哎呀,这个积木怎么搭不好呀!”小宇着急地叫了起来。

旁边的小美说:“别着急,小宇,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教室里,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搭积木的活动。

小宇拿着积木,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搭出他想要的城堡。

我走过去,问小宇:“小宇,怎么啦?遇到困难啦?”小宇一脸苦恼地说:“老师,我想搭一个高高的城堡,可是总是倒。

”我看了看他搭的积木,说:“小宇,你看,下面的基础是不是不太稳呀?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不牢固,房子可容易倒哦。

”小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公基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公基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1. 案例来源:简要介绍案例的来源,如法院判决书、新闻报道等。

2. 案例时间:明确案件发生的时间,包括具体日期。

3. 案例地点:描述案件发生的地点,包括城市、区域等。

4. 案例涉及人员:列出案件涉及的主要人员,包括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

二、案情简介1. 事实经过:详细叙述案件的基本事实,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2. 争议焦点:概括案件中的争议焦点,如法律适用、责任认定等。

3. 证据情况:介绍案件中的证据情况,包括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

三、法律分析1. 相关法律法规:列举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

2. 法律适用:分析案件适用的法律条文,解释其含义和适用条件。

3. 责任认定: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件事实,分析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 案件定性: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定性,如刑事犯罪、民事侵权等。

四、案例分析1. 案件争议点分析:针对案件中的争议焦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法律适用分析:结合法律法规,对案件的法律适用进行详细阐述。

3. 责任认定分析: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件事实,分析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 案件启示:从案件中提炼出对法律实践、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启示。

五、结论1. 案件结论:根据法律分析,对案件进行最终定性,明确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 案件启示总结:总结案件中的启示,对法律实践、社会生活等方面提出建议。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示例:【案例背景】1. 案例来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 案例时间:2019年5月。

3. 案例地点:某市。

4. 案例涉及人员:原告甲、被告乙、第三人丙。

【案情简介】1. 事实经过:甲与乙于2018年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乙将位于某市的房屋出售给甲,价格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向乙支付了定金10万元。

然而,乙在交付房屋时,房屋存在质量问题,甲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但乙拒绝赔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工作厦门西港是呈哑铃型的半封闭海湾(图1),北面基本封闭,南面湾口为鼓浪屿岛。

属于暖水内湾生态环境。

潮流和潮波经由鼓浪屿东侧的厦鼓海峡和西侧的嵩鼓海峡进出厦门西港。

厦门西港为正规半日潮,农历初三和十八为大潮。

潮流为往复流,驻波。

最大涨落潮流流速每秒1.0米左右。

北部内湾具有环流性质。

图1 厦门西港监测站位图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工作围绕厦门西港的主要排污口见图1,包括:1#厦门旧市区排污口,排向厦鼓海峡;2#市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排向西港南部;3#湖里工业区排污口,排向西港北部东侧;4#杏林工业区排污口,排向西港北部西侧;5#海沧工业区排污口,排向西港外嵩屿西侧。

2#排污口为大型(每天40万吨污水)、位于主航道中央的深海扩散器排污口,其余排污口均为岸边浅水水下排放口。

厦门西港海洋环境质量监测(趋势性监测)水质监测站位见图1。

2010年5月4日的采样记录以及主要监测数据见表1。

拟定厦门西港执行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第三类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2。

表1 2010年5月厦门西港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水质报表采样当日最高气温30.2°C,天气晴朗,气压较低(<99000 Pa),风力1~2级,海况1级,海面平静。

2问题:1、说明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的目的;2、采用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对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得出完整的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评价结果;3、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监测的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评价结论;4、根据评价结果,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当天可能出现什么环境问题?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5、指出现有监测方案及其结果评价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6、根据厦门西港的自然环境特征、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目的和类型,在不成倍增加工作量和监测经费的前提下,拟定新的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水质监测)的合理方案(注:按照目前一年四季,每季度监测一个航次)及其评价方法,并逐一说明理由;若有可能增加监测频次,应如何设计监测方案?案例分析示例参考答案1、说明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的目的;答: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

2、采用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对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得出完整的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评价结果;答:按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第三类标准计算,各项目的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

注:由于未给出饱和溶解氧含量,用简单比较法估算溶解氧的指数。

评价结果表明,在2010年5月4日的海域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中,厦门西港海区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活性磷酸盐(DRP)出现超标现象,其余项目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第三类标准。

其中COD严重超标,超标频率为25%(四个站位中的一个站位超标),超标倍数为2.55倍,超过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第四类标准;DRP的超标频率也是25%(四个站位中的一个站位超标),超标倍数为0.37倍,但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第四类标准。

超标站位均出现在XM09站位。

3、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监测的海域水质环境质量评价结论;答: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的监测结果表明,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活性磷酸盐(DRP)出现超标现象,超标频率均达25%,已不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第三类标准;按照COD的超标现象,厦门西港海区的环境质量已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所有超标现象均出现在内湾的XM09站位;该站位位于厦门西港的内湾,水动力条件较差,靠近杏林工业区排污口。

评价结论: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的水质为劣四类海水水质。

4、根据评价结果,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当天可能出现什么环境问题?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当日监测数据表明,尽管营养盐含量并不高(XM09站的活性磷酸盐略高于其他站位),但根据XM09站出现高pH、低盐、高溶解氧、高COD、高悬浮物质的状况(特别是异常高的DO和COD含量),判断XM09站当日可能发生了赤潮。

从其他站位监测结果基本正常判断,赤潮尚属于初发期,尚未大面积蔓延。

厦门西港2010年5月4日的监测结果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活性磷酸盐(DRP)出现超标现象应该是由于发生赤潮现象所致,属于异常现象。

5、指出现有监测方案及其结果评价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答:(1)监测站位布设不合理厦门西港北部的监测站位较为合理,基本符合西港北部的水动力特征(环流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和污染源情况。

三个站位中的北部两个站位能较好地监控西港北部东、西两部分内湾的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的影响;南面一个站位能监控西港北部内湾的南部及潮流通道的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源的影响。

但西港南部只有一个监测站位,难以全面、及时、准确地体现西港南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①仅有一个监测站位的代表性差,难以体现厦门西港南部的整体环境状况,特别是无法体现厦门西港最主要的两个潮流通道——厦鼓海峡和嵩鼓海峡的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影响的状况;②厦门西港北部三个站位,而南部仅有一个站位,站位布设不均匀。

由于内湾的环境质量一般略低于外湾,这样的站位布设将导致实际监测结果所得的评价结果劣于厦门西港的真实的环境质量状况;③XM07站位太靠近2#大型排污口(深海扩散器),在涨潮时段有可能就在该排污口的扩散区内,可能影响采集的样品的代表性。

(2)监测时段不合理①监测日期为中潮时段,非小潮期。

由于海湾内小潮期的环境质量一般较差,在每个季度只有一个航次采样监测的情况下,应选择小潮期的低平潮实施采样监测,以表征海域环境质量较差的环境状况,确保海域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需求。

2010年5月4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一,属于中潮期,不属于小潮期,实施监测的代表性不理想;②采样时间在低平潮之前,非小潮低平潮时刻。

对于属于驻波类型的港湾,采样时刻应选择在高平潮或低平潮时刻(即潮流流速趋近于零),以确保采集的样品的波动性小,代表性强。

现场记录的采样时间尽管接近低平潮时刻,但并不在低平潮时刻左右,采集样品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值得怀疑。

(3)采样方式不合理①未考虑采用低平潮时准同步采样方法。

如前所述,采样时间应尽量控制在低平潮时刻左右,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最佳的采样方式应采取同步采样。

即使在仅有一条采样船的情况下,也应该根据潮波传递的时间滞后现象,采取准同步采样,即在低平潮前夕从湾口向湾内逐个站位采样,这样由于内湾的潮波传递时间滞后现象,各个采样点近似于低平潮同步采样。

但厦门西港的此次采样却是由内湾向湾口的顺序开展采样,违反了同步采样的原则,可能造成样品代表性差的问题。

②采样时XM09#站位应该已发生赤潮,应属赤潮初期,采样记录未体现。

环境趋势性监测未避开赤潮区采样,歪曲了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状况。

(4)评价方法不合理由于将赤潮区的样品作为环境趋势性监测的样品参与环境质量评价,造成厦门西港本次监测结果的环境质量严重超标,歪曲了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状况。

6、根据厦门西港的自然环境特征、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目的和类型,在不成倍增加工作量和监测经费的前提下,拟定新的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水质监测)的合理方案(注:按照目前一年四季,每季度监测一个航次)及其评价方法,并逐一说明理由;若有可能增加监测频次,应如何设计监测方案?答:(1)在厦门西港南部增加两个监测站位。

①海洋环境质量趋势性监测必须考虑海区的水动力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和污染源情况。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体现厦门西港南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在厦门西港南部增加两个监测站位,使西港南部和北部各设三个监测站位,平衡南北两部分的监测站位的分布;并使整个西港的监测站位达到六个,即使有一个站位的数据出现异常,其所占比例也小于20%;②厦门西港南部所增加的两个站位应分别布设于厦鼓海峡和嵩鼓海峡靠湾内一侧(即海峡北部),以分别监控两个潮流通道的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周边污染源(1#和5#排污口)对海湾的影响状况;③XM07站位略为北移,避开2#大型排污口扩散区的影响范围,至少在排污口以北1.5 Km以上。

(2)监测频率和时段①在现有每个季度只有一个航次采样监测的情况下,应选择小潮期的低平潮实施采样监测。

对于厦门西港,应选择阴历每月的初十至十一,或二十五至二十六作为采样日期;②在现有每个季度只有一个航次采样监测的情况下,采样时间严格控制在在低平潮时刻,确保采集样品的稳定性和代表性;③在今后条件许可,每个季度增加一个航次采样监测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增加小潮期的高平潮实施采样监测,以确保真实反映小潮期(环境质量较差的潮周期)的一个完整的潮周期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3)采样方法①采样方法必须严格采取低平潮同步采样或准同步采样方法,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鉴于同步采样所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仅有一条采样船的情况下采取准同步采样。

厦门西港潮波传递使湾顶的潮时比湾口滞后20分钟至半小时。

若使用快艇采样,厦门西港六个站位有望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水质采样,则可在低平潮前20分钟开始从湾口向湾内逐个站位采样;②当发现出现赤潮或油污染事故等突发事件时,若污染面积较小,还未涉及大部分海区时,环境趋势性监测应尽可能避开突发事件区采样,而另增加突发事件区的采样作为应急事件采集的样品处理。

(4)评价方法环境趋势性监测的评价应避开赤潮区等突发事件区域样品开展评价,正确表征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将已采的XM09#站位样品作为突发性事故的样品另行评价和处理,不作为环境趋势性监测的样品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