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欧姆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欧姆定律》课件

U
A
I
B
k=R B
k 1 RA
I
U
O U-I图线
O I-U图线
2、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 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 U-I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a、b、c、d 四个点.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U a
c b
RU k I
d
O
I Ra>Rb=Rc>Rd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U/V
数据处理:作U-I图象
1、U-I 图像是一条过原
2.5 2.0
点的直线;
1.5
2、同一导体,电压与电
1.0 0.5
流的比值为定值.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 2.3《欧姆定律》课件(共24张PPT)
0.1 0.2
U/I 5 10
A
B
IA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 2.3《欧姆定律》课件(共24张PPT)
解:由电阻定义得
R
U1 I1
8 2 10 3
4 103
I2
U2 R
50 4 103
A 12.5mA 10mA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 2.3《欧姆定律》课件(共24张PPT)
2.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 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3. 一般灯泡的“冷电阻 ”与“热电阻”的阻值 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 2.3《欧姆定律》课件(共24张PPT)
下图是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你根 据这条曲线说出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和二极管两 端的电压的关系
结论:1、二极管是非线性元 件。 2、二极管加反向电压,一般 电压下电流为零。即二极管具 有单向导电性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3节 欧姆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A.由R=
U I
知,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
栏
流有正反比关系
目
链
B.比值UI 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即电阻R=UI
接
C.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电阻即为零
D.由I=
U R
知,通过某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精品
14Biblioteka 解析: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自身,与U、I无关,故A、C错
D.对给定的导线,比值
U I
是个定值,它反映导体本身的一
种性质
解析:正确理解欧姆定律R=UI .
精品
7
知识点二 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1.伏安特性曲线.
(1)定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纵轴表示电流I,用横轴表
示电压U,画出的导体的I-U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栏
(2)特点:伏安特性曲线上每一点的电压坐标与电流坐标的比值
栏
目
③I=UR表明同一导体两端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
链 接
精品
6
►尝试应用
1.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电流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
电流增大
栏
C.由
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目 链 接
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第3节 欧 姆 定 律
精品
1
学习 目标
1.经历探究导体电压和电流关系的过程,体会利用U-I图象
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阻的定义,理 栏
1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1) (2) (3)
电压U/V
2 10
15
电流I/A 电阻R/Ω
4
0.5
25Leabharlann 353.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示数为 8V,闭合开关S后,V2的示数为5V, 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Ω,求R2的阻值 是多少?
R1V1
R2
V2
I=?R=32Ω
U=36V
已知: U=36V R=32Ω
求: I
解:I=.
U R
=
36V 32Ω ≈
1.13A
答:车床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 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13A.
应用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 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 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 两端的电压。
R I1=0.5A U1=5V
已知:U1=5V,I1=0.5A
求:R=?
解:R=
U1 I1
=
05.5VA=10Ω
R=? I2=? U2=20V
已知:U2=20V,R=10 Ω
求:I2=?
解:
I2=
U2 R
=
20V =2A 10 Ω
二、欧姆定律
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R=20Ω R′
A I=0.6A
已知: R=20Ω, I=0.6A 求: U 解:U=IR =0.6A×20Ω =12V
答: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2V。
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 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 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3《欧姆定律》ppt

•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应该置于________端(选填“A”、“B”或 “AB中间”)
• 答案:(1)如图
• (2)A • 解析:(2)电键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到
A端,使测量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起到保护 作用。
课堂知识构建
考点题型设计
•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
解法二:由R=UI00=ΔΔUI11=20U.40A/5 得I0=1.0A 又R=UI00=ΔΔUI22,所以ΔI2=I0,I2=2I0=2.0A 解法三:画出导体的I-U图象,如图所示,
设原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为I0。 当U=3U5 0时,I=I0-0.4A 当U′=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I0-35U0.04A=UI00=025.U4A0 =2IU20 所以I0=1.0A I2=2I0=2.0A
• 答案:(1)见解析图
• (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联 考)下图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的实物连线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 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________;
•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________;
灯光
• (1)在图上画出I-U图线。
•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电压逐渐增大时, 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线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 解析:(1)根据U、I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找出 对应的点,连成平滑曲线,即I-U图线,如 图所示。
• 3.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________,符号是Ω,
• 答案:(1)如图
• (2)A • 解析:(2)电键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到
A端,使测量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起到保护 作用。
课堂知识构建
考点题型设计
•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
解法二:由R=UI00=ΔΔUI11=20U.40A/5 得I0=1.0A 又R=UI00=ΔΔUI22,所以ΔI2=I0,I2=2I0=2.0A 解法三:画出导体的I-U图象,如图所示,
设原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为I0。 当U=3U5 0时,I=I0-0.4A 当U′=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I0-35U0.04A=UI00=025.U4A0 =2IU20 所以I0=1.0A I2=2I0=2.0A
• 答案:(1)见解析图
• (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联 考)下图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的实物连线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 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________;
•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________;
灯光
• (1)在图上画出I-U图线。
•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电压逐渐增大时, 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线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 解析:(1)根据U、I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找出 对应的点,连成平滑曲线,即I-U图线,如 图所示。
• 3.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________,符号是Ω,
1欧姆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 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 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_变__小_,电流表 示数_变__小_,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 示数的比值不__变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4分)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 A;现
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 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
为( A )
A.0.25 A 20 Ω
8.(8分)(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6 V,R1=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根据所给条件求解三个相关的其他物理量。
解: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故 U1=U2=U=6 V;由 I=UR可得,电阻 R2 的阻值: R2=UI22=06.4VA=15 Ω;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I1=UR11=160VΩ=0.6 A
解:(1)当滑片在 a 端时,电路中只有电阻 R1,由 I=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6 A×5 Ω=3 V
(2)滑片在 b 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电阻 R1 串联, R1 两端的电压:U1=U-U2 =3 V-2 V=1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UR11=UR22,即51 VΩ=2RV2 ,解得:R2=
16.(铜仁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 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电压表 V2的示数为8 V,电流表A的示数为 0.5 A,电源电压是12 V,则R2两端的 电压为_2_V,R1=_8_Ω。
15.(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 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 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_变__小_,电流表 示数_变__小_,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 示数的比值不__变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4分)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 A;现
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 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
为( A )
A.0.25 A 20 Ω
8.(8分)(毕节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6 V,R1=10 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根据所给条件求解三个相关的其他物理量。
解: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故 U1=U2=U=6 V;由 I=UR可得,电阻 R2 的阻值: R2=UI22=06.4VA=15 Ω;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I1=UR11=160VΩ=0.6 A
解:(1)当滑片在 a 端时,电路中只有电阻 R1,由 I=UR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6 A×5 Ω=3 V
(2)滑片在 b 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电阻 R1 串联, R1 两端的电压:U1=U-U2 =3 V-2 V=1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UR11=UR22,即51 VΩ=2RV2 ,解得:R2=
16.(铜仁中考)如图所示,闭合开 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6 V,电压表 V2的示数为8 V,电流表A的示数为 0.5 A,电源电压是12 V,则R2两端的 电压为_2_V,R1=_8_Ω。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二章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当外电路断开时,R=∞,I=0,Ir=0,U=E, 此为直接测量法测电动势的依据.当外电路短路时,R=
0,I= (称E 为短路电流),U=0.由于通常的电源内阻很 r
小,短路时会形成很大的电流.这就是严禁把电源两极
不经负载直接相接的原因.
如右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当可变电阻的滑片P向b移动时,电压表 的V1读数 U1与电压表 的V2 读数U2的变化情况是( )
答案:(1)E=6 V,r=1 Ω
(2)1 Ω,9 W
变式迁移
3.一电源与电阻R组成串联电路,电源的路端电 压U随电流的变化图线及外电阻的U-I图线分别如右图 所示,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源的路端电压; (3)电源的输出功率.
解析:(1)由题图所示U-I图线知:电源电动势
E=4
1.闭合电路
(1)闭合电路的组成:①内电路:电源________的电 路,其电阻称为________,内电阻所降落的电压称为 ________.
②外电路:电源________的电路,其两端电压称为 ________.
(2)内、外电压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并联电路分流知道通过 R2 的电流 I2=I′2 =3ER,故 I2=23I. 答案:B
变式迁移
1.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当K闭合时,电压表和电 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各为1.6 V和0.4 A.当K断开 时,它们的示数各改变0.1 V和0.1 A,求电源的电动 势.
解析:当K闭合时,R1、R2并联接入电路, U=E-Ir即E=1.6+0.4 r① 当K断开时,只有R1接入电路,外电阻变大, 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由U=E-Ir有 E=(1.6+0.1)+(0.4-0.1)r② 由①②得: E=2 V,r=1 Ω. 答案:2 V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2.3欧姆定律教学课件4

三、确定常数k: I kU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I/U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0.1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0.2
4.怎样改进才能方便地反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1/k即用U/I比值反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强
又因为 R U0 2U0 I0 I2
所以 I2= 2I0= 2.0 A
R U1 U2 I1 I2
U1 I1 U2 I2
U1 U2 I1 I2
U2
I2
U I
U2 I2
R U U2 U1 适用线性元件 I I2 I1
解答二: 由 R U0 U1 2U0 / 5
得 I0=1.0 A
I0 I1
0.4
又 R U0 U2 I0 I2
所以 I2 I0 , I2 2I0 2.0A
解答三:
画出导体的I—U图像,如图所示,设本来导体两端的
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I0.
当
U 3U0 5
时, I=I0-0.4 A
当U' =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
I0 0.4 I0 0.4 I2
4、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等纯电阻导电。
气体导电、半导体导电及含电动机、电解槽电器不适用
画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5.0
A组能力训练题7
7.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是800Ω,已知通过人体 的电流为50mA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 不能自主摆训练题8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I/U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0.1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0.2
4.怎样改进才能方便地反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1/k即用U/I比值反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强
又因为 R U0 2U0 I0 I2
所以 I2= 2I0= 2.0 A
R U1 U2 I1 I2
U1 I1 U2 I2
U1 U2 I1 I2
U2
I2
U I
U2 I2
R U U2 U1 适用线性元件 I I2 I1
解答二: 由 R U0 U1 2U0 / 5
得 I0=1.0 A
I0 I1
0.4
又 R U0 U2 I0 I2
所以 I2 I0 , I2 2I0 2.0A
解答三:
画出导体的I—U图像,如图所示,设本来导体两端的
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为I0.
当
U 3U0 5
时, I=I0-0.4 A
当U' =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
I0 0.4 I0 0.4 I2
4、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等纯电阻导电。
气体导电、半导体导电及含电动机、电解槽电器不适用
画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5.0
A组能力训练题7
7.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是800Ω,已知通过人体 的电流为50mA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 不能自主摆训练题8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PPT--欧姆定律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2、决定式: I U
定义式 I q
t
R 决定式 I nqsv
3、合用: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回目录
三、伏安特征曲线(I-U图线)
1、伏安特征曲线(I-U图线):
导体中旳电流I随导体两端旳 电压U变化旳图线
I
B
图线斜率旳物
理意义是什么?
A
电阻旳倒数
U
O
比较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1k 103 1M 106
回目录
二、欧姆定律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5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1、内容:导体中旳电流I 跟导体两端旳电 压U成正比,跟导体旳电阻R成反比.
不符合欧姆定律旳导体和器件,电流 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征曲线不是直线, 这种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
I
O
U
回目录
一、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旳电压与经过导体旳电流旳比值.
2、定义式: R U I
R反应导体对电流旳阻碍作用. R只与导体本身性质有关.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旳电流I 跟导体两端旳电压U成正比,
数据处理
做U-I图象
UA1、U-I 图源自是一条过B原点旳直线;
2、同一导体,电压
I
与电流旳比值为定值. O
一、电 阻
1、物理意义:反应导体对电流旳阻碍作用
2、定义:
导体两端旳电压U与 经过导体旳电流 I 旳比值
3、定义式: R U (R只与导体本身性质有关)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3节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 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2.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和I-U图象,知道什 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3.知道电阻的定义式,理解电阻大小与电压 和电流无关.
重点难点: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易错问题: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 中才有电流.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探究3 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1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 体在某状态的电阻 B.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课堂训练
3、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 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 U-I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a、b、c、d 四个点.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U a
c b
RU I
d
O
I Ra>Rb=Rc>Rd
课堂训练
4、图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求
(1)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 R1:R2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 ,导体
某电压下的电阻?
I/A
过原点的直线(割线)的斜
率表示导体的电阻的倒数。
3:请分析说明电阻随电压如 何变化?
随电压升高,导体的电阻单 0
调增加。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3V U/V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说出通过二 极管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变化的图线.
I
B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A 是什么?
1= I
RU
O
U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I
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 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 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从 U 可 知IR,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
的增大而增大
D. 从 R 可U 知/ I,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
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课堂训练
2、某电流表可测量的最大电流是10mA, 已知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8V时,通过的 电流是2mA,如果给这个电阻加上50V的 电压,能否用该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 的电流?
加正向电压时,
二极管电阻较小,
I/μA
通过二极管的电
20
流较大;加反向 电压时,二极管
10
的电阻较大,通
U/V 过二极管的电流
-40
-20
0 -2 0.4 0.8
-4
很小。 当反向电压很大 时,二极管击穿,
-6
反向电流很大。
表明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性: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 U
R
3.适用条件:
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公式 R=UI 与 I=UR的区别
R=UI
I=UR
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所 欧姆定律表达式,适用于金
有导体
属、电解质溶液导电
不能说 R∝U、R∝1I,R 由导体本身性质(材料、长
可以说
I∝U、I∝R1 ,I
的大小
短、粗细)决定,与 U、I 由 U、R 共同决定
大小无关
测量了 U,测量了 I,便 知道了 U、R,便可确定 I,
可确定 R,为我们提供了 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为我们提供了除 I=qt 之外的 另一种计算电流的方法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导体中的电流I 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
数据处理:作U-I图象
U/V
1、U-I 图像是一条 2.5
过原点的直线;
2.0
2、同一导体,电压 1.5
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1.0 0.5
RK = U
O
I
0.1 0.2
I /A
0.3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一、电 阻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 (3)若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不为零),导体
中的电流之比 I1:I2
R2
(1) 3:1
(2) 3:1
R1
(3) 1:3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课堂训练
变式训练2 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 示,已知R1=1 Ω,则R2的阻值为_____.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1.什么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叫做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的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
2:如图是一个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何求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电路
测量电路:
测导体A的
V
电流、电压
A A
R
E
S
分压电路:(控制电路)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
数据测量、记录及处理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R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U
O
伏安特性曲线不
I
是直线,这样的电学元件叫
做非线性元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O
U
课堂训练
1、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A )
A. 从 I U可/知R ,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它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 从 R U可/知I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
2、定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 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
3、定义式: R U I
(R只与U、I无关与导体本身性 质有关)电阻定义式,适用于一 切电路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欧姆(Ω)
千欧(kΩ) 兆欧(MΩ)
1k 103 1M 106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第3节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 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2.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和I-U图象,知道什 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3.知道电阻的定义式,理解电阻大小与电压 和电流无关.
重点难点: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易错问题: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 中才有电流.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探究3 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图象如图1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所以不能用欧姆定律计算导 体在某状态的电阻 B.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课堂训练
3、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 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 U-I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a、b、c、d 四个点.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U a
c b
RU I
d
O
I Ra>Rb=Rc>Rd
课堂训练
4、图为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求
(1)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 R1:R2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 ,导体
某电压下的电阻?
I/A
过原点的直线(割线)的斜
率表示导体的电阻的倒数。
3:请分析说明电阻随电压如 何变化?
随电压升高,导体的电阻单 0
调增加。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3V U/V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说出通过二 极管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变化的图线.
I
B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A 是什么?
1= I
RU
O
U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I
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 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 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从 U 可 知IR,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
的增大而增大
D. 从 R 可U 知/ I,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
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课堂训练
2、某电流表可测量的最大电流是10mA, 已知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8V时,通过的 电流是2mA,如果给这个电阻加上50V的 电压,能否用该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 的电流?
加正向电压时,
二极管电阻较小,
I/μA
通过二极管的电
20
流较大;加反向 电压时,二极管
10
的电阻较大,通
U/V 过二极管的电流
-40
-20
0 -2 0.4 0.8
-4
很小。 当反向电压很大 时,二极管击穿,
-6
反向电流很大。
表明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性: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 U
R
3.适用条件:
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公式 R=UI 与 I=UR的区别
R=UI
I=UR
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所 欧姆定律表达式,适用于金
有导体
属、电解质溶液导电
不能说 R∝U、R∝1I,R 由导体本身性质(材料、长
可以说
I∝U、I∝R1 ,I
的大小
短、粗细)决定,与 U、I 由 U、R 共同决定
大小无关
测量了 U,测量了 I,便 知道了 U、R,便可确定 I,
可确定 R,为我们提供了 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为我们提供了除 I=qt 之外的 另一种计算电流的方法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导体中的电流I 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
数据处理:作U-I图象
U/V
1、U-I 图像是一条 2.5
过原点的直线;
2.0
2、同一导体,电压 1.5
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1.0 0.5
RK = U
O
I
0.1 0.2
I /A
0.3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一、电 阻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两端的电压之比 U1:U2 (3)若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不为零),导体
中的电流之比 I1:I2
R2
(1) 3:1
(2) 3:1
R1
(3) 1:3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课堂训练
变式训练2 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 示,已知R1=1 Ω,则R2的阻值为_____.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1.什么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叫做线性元件;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的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
2:如图是一个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何求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电路
测量电路:
测导体A的
V
电流、电压
A A
R
E
S
分压电路:(控制电路)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
数据测量、记录及处理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R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U
O
伏安特性曲线不
I
是直线,这样的电学元件叫
做非线性元件.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
O
U
课堂训练
1、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A )
A. 从 I U可/知R ,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它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 从 R U可/知I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
2、定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 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
3、定义式: R U I
(R只与U、I无关与导体本身性 质有关)电阻定义式,适用于一 切电路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欧姆(Ω)
千欧(kΩ) 兆欧(MΩ)
1k 103 1M 106
人 教 版 高 中 物理选 修3-1第 二章第 3节欧 姆定律 课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