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

9、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一)级最危险。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考试试题试题一:选择题1.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的核心目的是()A.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B. 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C. 增强企业经济效益D.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答案:B2. 以下哪个不属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的主要内容?()A. 风险识别B. 隐患排查C. 风险评估D. 安全生产投入答案:D3. 风险等级分为几个级别?()A. 三个级别B. 四个级别C. 五个级别D. 六个级别答案:C试题二:判断题1.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是一种被动式安全管理方法。

()答案:错误2. 企业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正确3.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需在企业内部进行,不需要与外部相关部门沟通协作。

()答案:错误试题三:简答题1. 简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的基本原则。

2. 简述企业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二、考试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B2. D3. C试题二: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试题三:简答题1.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突出重点,分类管理;(3)落实责任,全员参与;(4)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2. 企业在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2)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保工作落实;(3)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明确风险等级;(4)定期开展隐患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5)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6)加强与外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以下为补充内容,以满足900字以上要求: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是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考试题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考试题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两个体系建设》考试题姓名:单位岗位: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B )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C)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B )A.危险源 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A )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C)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A )A.红色 B.黑色C.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B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考试试题姓名:职位:成绩:时间: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和,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和实施的伴随风险的,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危险源:可能导致和(或)和(或)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危险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不当的、以及。

4.危险状态是指不良的的状态和的状态等。

5.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并确定其的过程。

6.风险评价是对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予以确定的过程。

7.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8.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管控、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9.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当前状况以及伴随风险、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0.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章、、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和上的缺陷。

11.隐患排查是组织、、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1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可以分为和。

13.隐患治理就是指或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4.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可能导致后果及其、治理目标、、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15.为方便事故隐患管理,将事故隐患划分成两大类,即类事故隐患和类事故隐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以下属于危险作业行为的是()A.未佩带劳动保护用品B.设备地基强度不够C.带电部件裸露D.指挥失误2.以下属于危险作业状态的是()A.操作错误B.高温环境C.带电部件裸露D.监护失误3.本单位采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是()A.安全检查表法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C.工作作业危害分析法D.事故树法4.以下选项属于工程控制措施中消除或减弱危害的是()A.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B.采用隔声罩C.采用机械提升装置D.移开或改变方向.5.以下选项属于管理控制措施的是()A.防护服、耳塞B.减少暴露时间C.培训D.风险转移(共担)三、简答题(共37分)1.本单位采用的隐患排查的方式。

2024版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_试题

2024版民航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_试题

2024版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管理规定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民用航空器事故、民用航空器征候以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

A、条件B、物体C、条件或者物体D、以上都不对2、按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

A、较大安全隐患B、重大安全隐患C、非常重大安全隐患D、特重大安全隐患3、()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安全风险。

A、剩余风险B、未整改风险C、重大风险D、新风险4、民航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A、责任范围内B、一线岗位C、驻场单位D、SMS 框架下5、()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分级,拟订或组织其他业务部门拟订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的安全管理措施。

A、职能部门B、安全管理部门C、班组D、生产一线部门6、民航生产经营单位的()应当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负责人B、从业人员C、分管安全人员D、班组长7、民航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发现安全隐患时,有权()。

A、采取措施B、制定措施C、处罚当事人D、提出解决的建议8、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综合使用()的方法,识别与其航空产品或服务有关、影响航空安全的危险源。

A、问题导向B、被动和主动C、事件轻重D、系统分析9、对重大危险源应当专门(),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A、部门管理B、人员管理C、登记建档D、制度管理10、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标准,对其所识别的、影响航空安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分级。

A、安全隐患B、隐患排查C、安全风险D、安全风险分级11、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价分级结果,按()原则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工作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是()A. 风险识别B. 隐患排查C. 风险评估D. 隐患治理答案:C2. 以下哪个不属于风险分级管控的级别?()A. 重大风险B. 较大风险C. 一般风险D. 无风险答案:D3.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主体是()A. 政府部门B. 企业C. 社会中介机构D. 广大人民群众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内容?()A. 人的不安全行为B.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C. 设备的不安全因素D. 安全管理的不完善答案:D5.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安全第一B. 预防为主C. 综合治理D. 全员参与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6.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被动的事故处理方法。

()答案:错误7. 风险分级管控的关键在于风险评估。

()答案:正确8. 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

()答案:正确9.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风险管控责任。

()答案:正确10.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消除事故。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含义。

答案:风险分级管控是指通过对企业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分级,明确风险管控责任,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隐患排查治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和治理,以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双重预防机制是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全面、系统、主动的安全管理模式。

12. 简述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步骤。

答案: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识别: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等。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D)
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施
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B)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
C.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四、简述题(30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质和内容是什么?需要把握的要点知识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答:两个体系的实质和内容:
(二)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使各类企业知道如何围绕风险点排查什么隐患,怎么查、怎么改,使隐患排查治理更加精准、更加科学。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监控、监察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试题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试题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10分)1.双重预防机制的第一重预防机制是()。

答案解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双重预防机制的第二重预防机制是()。

答案解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20分)1.()是指可能导致民用航空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民用航空器征侯(以下筒称“征候”)以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条件或者物体。

()A.危险源(正确答案)B.危险品C.安全隐患2.()是指风险分级评价中被列为“不可接受”的风险,或者被列为“缓解后可接受”但相关控制措施多次出现失效的风险。

()A.一般风险B.较大风险C.重大风险(正确答案)3.常态化“日周月”隐患排查:员工上岗前“自查”(查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工具设备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

班组长()至少开展一次排查,部门经理()至少开展一次排查,单位负责人()至少开展一次排查O()A.每日每日每周B.每日每周每月(正确答孽C.每周每月每年4.动态的危险源识别触发启动条件时,原则上应不晚于()个工作日内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个工作日内完成风险分析、评价分级、制定控制措施等工作。

()A.110B.310(正确答案)C.315三、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L安全隐患: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风险控制措施失效或弱化可能导致事故、征候及一般事件等后果的()、()和()。

()A.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答案)B.物的危险状态或物的不安全状态(i ।C.管理的缺陷(正确?D.人的精神状态2.安全风险:危险源后果或结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根据容忍度不同,分()、()、()三级。

()A.一般风险B.可接受风险(正确答案)C.缓解后可接受风险(止确?D.不可接受风险(正确答案)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程序:系统描述一(),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价分级-()t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体系建设》考试题车间:姓名:成绩:一、判断题(每题2分)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风险点就是隐患。

()5、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6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7、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9、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10、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11、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

(12、在安全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书。

()13、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14、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5、公司第一责任人应对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16、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公司综合办公室报告。

()17、按检查周期分为年检、季检、月检、周检、日检和巡回检查。

()18、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危险因素情况,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19、公司的定期检查和各项安全检查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安全检查。

()20、安全检查按“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分析判断”一“检查处理整改落实”程序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 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Q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A.红色B. 黑色C. 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 班前会C.班后会11、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计划,通过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给予资金保障,系统开展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进行隐患治理。

A.风险管控措施B.班前会C.班后会12、“四新”项目包括: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

A.新设备B.新人员C. 新领导13、事故隐患分为()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A. 一般B.较大C. 特别重大14、查整改是查各类安全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是否下达整改通知单,各单位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三定”管理,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是否按期完成整改工作。

A.整改措施 B.领导 C. 经费15、查事故处理是查各职能科室及生产车间以及各类伤亡或非伤亡事故,是否能按照()的原则,对事故进行事故经过的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等。

A.四不放过B. 三不放过C. 五不放过《两个体系建设》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V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V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V )4、风险点就是隐患。

(X )5、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V )6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X )7、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X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V )9、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V )10、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 JHA法”(V )11、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

(V )12、在安全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书。

(V )13、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X )14、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X )15、公司第一责任人应对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V )16、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公司综合办公室报告。

(V )17、按检查周期分为年检、季检、月检、周检、日检和巡回检查。

(V )18、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危险因素情况,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V _____________19、公司的定期检查和各项安全检查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安全检查。

(V )20、安全检查按“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分析判断”一“检查处理整改落实”程序进行。

(V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B )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C )的核心。

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B )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A)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 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C )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Q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A )A.红色B. 黑色C. 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B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 )A.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 班前会C.班后会11、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 A )计划,通过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给予资金保障,系统开展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进行隐患治理。

A.风险管控措施B.班前会C.班后会12、“四新”变化,新工艺、新材料、( A )、新技术。

A.新设备B.新人员C. 新领导13、事故隐患分为( A )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A. 一般B.较大C. 特别重大14、查整改是查各类安全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是否下达整改通知单,各单位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三定”管理,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定( A ),是否按期完成整改工作。

A.整改措施 B.领导 C. 经费15、查事故处理是查各职能科室及生产车间以及各类伤亡或非伤亡事故,是否能按照(A )的原则,对事故进行事故经过的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等。

A.四不放过B. 三不放过C. 五不放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