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传播正能量策划书

传播正能量策划书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播正能量变得尤为重要。
正能量可以让人们更加乐观向上,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策划,积极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二、目标。
1. 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从而改善他们的心态和情绪。
2. 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唤起人们对正能量的关注和重视,让正能量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三、策划内容。
1. 举办正能量主题活动,组织正能量主题的演讲、讲座、展览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分享正能量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制作正能量宣传材料,设计制作正能量海报、视频、宣传册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3. 发起正能量行动,号召大家参与正能量行动,如志愿者活动、公益捐赠等,让正能量得到实际的体现。
4. 利用社交媒体传播正能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正能量内容,引导人们关注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的力量。
四、预期效果。
1. 提升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受益。
2. 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唤起人们对正能量的关注和重视,让正能量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五、实施计划。
1. 策划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时间节点。
2. 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3. 联系相关的合作伙伴和赞助商,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4. 宣传推广工作的具体安排和执行计划。
六、风险预案。
1. 人员调配不足,提前做好人员调配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资金不足,加强与合作伙伴和赞助商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3. 活动宣传不足,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七、总结。
通过本次策划,我们希望能够积极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从而改善他们的心态和情绪,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策划活动的顺利进行,让正能量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让正能量成为社会主流作文

让正能量成为社会主流作文
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总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但你知道吗?
这繁华背后,大家都渴望一股清新的风,那就是正能量!这能量啊,就像早上的阳光,暖暖地照进心里,把阴霾都赶跑了。
就说公园那边吧,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笑声一串接一串的,
听得人心都跟着乐了。
这种简单的快乐,就是正能量的魔力啊!它
告诉我们,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很美好。
再瞧瞧图书馆那边,大家都安安静静的,看书、做笔记,那股
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
这就是正能量在发挥作用,它让我们明白,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值得我们去追求。
现在啊,网上也流行分享正能量了。
大家用文字、图片、视频
记录生活的美好,互相鼓励,传递正能量。
看到这些故事,你会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力量去面对,去克服。
当然啦,我们也会有低谷的时候。
但你知道吗?一句简单的鼓励、一个拥抱,就能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这些小小的善意,就像
春天的风,吹走我们心头的烦恼。
正能量啊,它不只是一个人的事,它是整个社会的力量。
当大家都积极向上,互相传递正能量时,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描写传播正能量氛围的句子

描写传播正能量氛围的句子1. 纷纷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这个社会中蔓延。
2. 乐观向上的态度在人们之间传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3. 人们相互鼓励,传递着正能量,激励彼此前进。
4. 积极的言行举止成为社会风气的代表,传递着正能量。
5. 正能量在社交媒体上蓬勃发展,让人们感受到了希望与幸福。
6. 每一个微笑都是传播正能量的种子,温暖着他人的心房。
7. 每一个助人为乐的行为都在传递着积极与正面的力量。
8. 乐观的人们在困境中展现出坚韧的品质,给他人注入正能量。
9. 幸福的人们总是散发着正能量,照亮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10. 人与人之间的鼓励和支持,让正能量在社会中不断传播。
11. 富有正能量的言论和行为成为社会各界的榜样,影响着更多人。
12. 正能量的传播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13. 正能量的传递源于心灵的温暖和善意,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14. 乐观与积极的态度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座右铭,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15. 意志坚定的人们用他们的努力和行动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16. 纯真、善良的人们的存在让这个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17. 从小事做起,传播正能量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18. 利用正能量激励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
19. 用真诚的笑容和友善的举止传递正能量,营造和谐的社交环境。
20. 和谐的社会氛围中蕴含着传播正能量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
21. 通过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传递正能量,鼓舞他人勇往直前。
22. 奉献与服务成为社会主流,传递正能量让人们更加关怀他人。
23. 在每一个困境中都能找到乐观的一面,这是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一步。
24. 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传播正能量。
25. 在人际交往中用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去传递正能量,化解矛盾。
26.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助人行为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7.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向他人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
28.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人,传递正能量,让社会更加美好。
2013高考优秀作文:让“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2013高考优秀作文:让“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在危难时刻克服身体严重不适,用生命最后力气刹住车,靠在路边让乘客安全下车,哈尔滨市32路公交车司机郑新鑫被追授为三星级公交驾驶员称号。
冰城再现最美公交司机。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邢台最美女医生余文丽……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农民……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正释放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
他们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悄然形成了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何谓“正能量”?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
或者说,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温馨幸福的动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高考作文素材”和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恰如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本意,而已上升为充满象征意义的一种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它表达着我们扭转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吗?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知识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强。
假如这种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会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无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负能量”,不仅一生一事无成,还可能害人害己,祸殃无穷。
为什么有人满眼“灰暗”,有人却“阳光明媚”?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伤不起”,有人却能乐观豁达地恬然一笑?为什么有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却满脸洋溢着知足的微笑?笔者认为,其中有心态问题,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负面信息入侵较多。
要知道,负面信息产生的负能量,也会击溃一个人,甚至感染一个社会。
所以,我们应把内心负能量华丽转变为正能量,并尽量缩短转化时间。
事实上,每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也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
让“正能量”永驻校园 胡文忠

让“正能量”永驻校园胡文忠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正能量”是近两年年最受大家关注的流行词。
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它让我们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更加美好。
“正能量”本是一物理名词,而心理学家则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当今中国社会,各种新闻媒体频频推出一些和正能量有关的人和事,于是就有人给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与期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宣传、传递、培养“正能量”,对推进学校发展、引导教师和学生成长,有着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也担当着教书育人、传递正能量的光荣任务。
本人仅以个人体会对弘扬“正能量”谈一些初浅的体会和看法。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营造校园“正能量”校园本是一方净土,但近些年来,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一些价值观的取向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有些老师和学生不再把考试弄虚作假舞弊当做可耻的事,只要能出所谓的成绩或政绩,“一好遮百丑”,这样还可以名利双收;有些教师对领导“阳奉阴违”、对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不专注于教育教学,仍然在教育界自在逍遥;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视党纪国法、大政方针为儿戏肆意笑谈嘲讽。
言谈举止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教师的职业操守被抛之脑后;有些学生谈恋爱,自认为有魅力,抽烟喝酒自认为酷。
比吃比穿比玩,唯独不比学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日子。
于是,在一定范围内,坚守本分与职责、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与相关制度规定,不再受人尊崇;踏踏实实干事或学习、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被人笑话是“傻帽”等等。
社会陋习在教师身上出现、歪风邪气在校园里蔓延。
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

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申论范文:新时代呼唤正能量一、引言新时代是我们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我们发扬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新时代对正能量的期待,并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中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个人层面:正能量源自自我修炼在新时代,个人的修养和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只有通过自我修炼,培养良好的品德、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才能真正传播正能量。
首先,个人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新时代强调奋斗精神,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拼搏向前。
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其次,个人要有专注和付出。
只有在自己感兴趣并具备长期坚持的领域中努力付出,才能修炼自己的才华和技能。
只有专注和付出才能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向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
最后,个人要有感恩之心。
新时代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是关键词。
个人应该将感恩融入日常生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通过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个人的正能量才能得到更好地传递。
三、社会层面:正能量呼唤社会共建共享新时代要求社会各方面共同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孕育正能量的传播。
首先,教育是培养正能量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正能量的基础。
在新时代,教育应该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同时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正向能量。
其次,媒体是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平台。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体传播的内容对社会影响非常大。
在新时代,媒体应该积极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积极向上的事迹和正能量的传播,为社会打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信息环境。
凝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凝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演讲稿篇一:共筑中国梦演讲稿篇一:践行核心价值共筑中国梦演讲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升旗仪式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
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还信仰什么?还有什么传统美德在我们身上被发扬光大?还有什么时代精神可以深入人心,传承未来?在2014年的春晚上,有一个名叫郝建的人主演了一个叫《扶不扶》的小品,小品中他说了一句触动全国人民心灵的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要是人心倒了,可就相扶也扶不起来了”。
一句朴实的没有任何华丽字符修饰的话,却道出了当今社会人心扭曲,道德沦陷,信仰缺失。
“人倒了,不敢扶”、“放心肉,不放心”、“地沟油,到处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我们同学们当中也存在“没有理想懒散成性无所事事”、“不能吃苦”、“不知勤俭节约”、“男女生交往过密穿着打扮成人化”等现象,这都反映了浮躁迷茫,信任缺失,价值颠倒的现状和心态。
新的时代,急切地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
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价值追求,既深刻影响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行为。
只有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有希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
只有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才会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营造和谐社会关系,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
弘扬主流价值观 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

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作者:贡雪梅来源:《记者摇篮》2018年第11期【摘要】生活需要正能量,主流价值观需要弘扬。
在众声喧哗的当下,葫芦岛日报坚持“向上、向善、向美”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内容建设,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担负起“成风化人”的责任。
【关键词】传递; ;助力; ;引领“成风化人”,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的重要内容。
所谓“成风”是指树新风、扬正气、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时代正能量与主旋律;而“化人”则重申新闻舆论的启迪、教化作用。
新闻舆论不只是传播信息、沟通资讯,更应用人们普遍认可的道理、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效果。
为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2016年9月,《葫芦岛日报》在原有栏目基础上创办了《成风化人》专版,旨在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挖掘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闪光点,以传播正能量为着力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报道,积极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氛围。
一、围绕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策划报道,诠释讲仁爱、重诚信、崇正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约定俗成的节日风俗、纪念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百姓割舍不掉的情怀,也是“成风化人”的重要载体。
《成风化人》版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以立意鲜明的言论做头条。
自创办以来,编辑部始终围绕传统节日、纪念日做好策划,挖掘旧俗,倡导新风。
2017年的春节是1月28日,在年前,我们推出《说说过年那些事儿》专版。
刊登言论文章《以现代方式过好传统年》,引导人们用健康方式过祥和年;推出5篇读者发来的过年感受文章《过年礼物:要与时俱进》《花钱挨累:图的是乐儿》《糖块饺子:甜蜜的念想》《坚守岗位:最难忘的年》《用心陪伴才是最大的孝》,他们以自身经历谈过年的种种感受,特别接地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中国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在危难时刻克服身体严重不适,用生命最后力气刹住车,靠在路边让乘客安全下车,哈尔滨市32路公交车司机郑新鑫被追授为三星级公交驾驶员称号。
冰城再现最美公交司机。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邢台最美女医生余文丽……
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农民……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正释放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
他们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悄然形成了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何谓“正能量”?
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
或者说,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温馨幸福的动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恰如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本意,而已上升为充满象征意义的一
种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
它表达着我们扭转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知识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强。
假如这种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会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无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负能量”,不仅一生一事无成,还可能害人害己,祸殃无穷。
为什么有人满眼“灰暗”,有人却“阳光明媚”?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伤不起”,有人却能乐观豁达地恬然一笑?为什么有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却满脸洋溢着知足的微笑?笔者认为,其中有心态问题,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负面信息入侵较多。
要知道,负面信息产生的负能量,也会击溃一个人,甚至感染一个社会。
所以,我们应把内心负能量华丽转变为正能量,并尽量缩短转化时间。
事实上,每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也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
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有正有负,不生不灭,相辅相成,并可相互转换。
你不可能凭空从外
界抓来一把正能量贴在身上,也不可能把负能量完全地赶出你的世界。
但可做的是,找回并发掘自己的正能量,坚定我们的信心。
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一些正面的事去做。
对于一个单位、一个社会而言,“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就少了,就没立足之地。
比如,积极向上、善良诚信、公平公道多了,悲观无聊、猥琐阴鸷、贪婪自私就会少,等等。
前者是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
与这样的人交往,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能让人感受到浩然正气,让你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
激浊扬清的“正能量”,能为整个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
而后者正好相反。
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
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扬善抑恶,蔚然成风。
只有“正能量”被积聚、被点燃、被运用,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力量和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