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18
• 塞内加尔的渔民为了争夺渔业资源敢于 冒险在近海水域通宵作业,常常发生木 船与欧洲拖网渔船相撞的事故; • 日本渔船一旦进入俄罗斯方面认定的领 海,俄罗斯警备队的直升飞机就开枪扫 射;俄罗斯边防军开枪打死打伤日本渔 民和中国渔民的事情发生过多起; • 最引人注目还是 1994 年欧盟成员国争夺 金枪鱼之战和1995年的欧加渔事纠纷。
32
• 开发养殖了东北银鲫、团头鲂、彭泽鲫、鳜鱼、 乌鳢、甲鱼、河蟹、青虾等野生种。
• 这些品种的开发、培育推广,使单产水平大大
提高。
国外
• 德国的镜鲤品种,40年代乌克兰镜鲤和乌克兰
鳞鲤,
33
• 前苏联罗普莎鲤是育种史上最成功的突破性成 果,该品种的育成使该国的养鲤业向北推移了 10个纬度,发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取得了十分 显著经济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 • 前苏联在鲟、鳇鱼的属间杂交方面获得了具有 杂交优势的欧洲鳇和小体鲟的杂交种,它兼有 欧洲鳇生长快和小体鲟能在淡水中生活的优点, 也较为成功。
26
• 又如,日本是一个水产养殖发展较早、 速度快、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 渔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许多 方面和美国类似,如工业化程度高, 资金雄厚且自有化,生产专业化、 社会化,产供销加分工明确。加之 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特别 是栽培渔业,从而使日本在远洋渔 业受挫后,能够很快走上更具发展 前景的养殖之路。
14
二、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 60年代,我国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对我国及 世界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一些优良增养殖种类,如牡蛎、扇贝、鲍、海 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 鲈鱼类等也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 • 养殖技术、放流技术、饵料生产和病害防治方 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 塞内加尔的渔民为了争夺渔业资源敢于 冒险在近海水域通宵作业,常常发生木 船与欧洲拖网渔船相撞的事故; • 日本渔船一旦进入俄罗斯方面认定的领 海,俄罗斯警备队的直升飞机就开枪扫 射;俄罗斯边防军开枪打死打伤日本渔 民和中国渔民的事情发生过多起; • 最引人注目还是 1994 年欧盟成员国争夺 金枪鱼之战和1995年的欧加渔事纠纷。
32
• 开发养殖了东北银鲫、团头鲂、彭泽鲫、鳜鱼、 乌鳢、甲鱼、河蟹、青虾等野生种。
• 这些品种的开发、培育推广,使单产水平大大
提高。
国外
• 德国的镜鲤品种,40年代乌克兰镜鲤和乌克兰
鳞鲤,
33
• 前苏联罗普莎鲤是育种史上最成功的突破性成 果,该品种的育成使该国的养鲤业向北推移了 10个纬度,发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取得了十分 显著经济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 • 前苏联在鲟、鳇鱼的属间杂交方面获得了具有 杂交优势的欧洲鳇和小体鲟的杂交种,它兼有 欧洲鳇生长快和小体鲟能在淡水中生活的优点, 也较为成功。
26
• 又如,日本是一个水产养殖发展较早、 速度快、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 渔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许多 方面和美国类似,如工业化程度高, 资金雄厚且自有化,生产专业化、 社会化,产供销加分工明确。加之 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特别 是栽培渔业,从而使日本在远洋渔 业受挫后,能够很快走上更具发展 前景的养殖之路。
14
二、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 60年代,我国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对我国及 世界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一些优良增养殖种类,如牡蛎、扇贝、鲍、海 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 鲈鱼类等也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 • 养殖技术、放流技术、饵料生产和病害防治方 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中国渔业的发展与改革

渔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推动 了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主要问题
资源枯竭:过度 捕捞导致渔业资 源严重减少
环境污染:工业 废水、农业化肥 等污染导致水质 恶化
管理不善:缺乏 有效的渔业管理 和监管机制
技术落后:传统 捕捞方式效率低 下,难以适应现 代渔业发展需求
2
中国渔业的改革措施
养殖业改革
推广生态养殖: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产品质量
2002年, 中国实施 《渔业 法》,加 强渔业资 源保护和 管理
2010年, 中国提出 “海洋强 国”战略, 推动渔业 转型升级
2020年, 中国提出 “乡村振 兴”战略, 促进渔业 可持续发 展
当前渔业现状
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渔业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全 球最大的渔业生产国
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 捕捞、加工等产业链条日趋Fra bibliotek 善发展
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手段, 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竞争
力
渔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 和管理,实行可持续
捕捞政策
推广现代化渔业技术, 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渔业抗灾能
力
推进渔业产业升级, 发展高端渔业产品
加强渔业国际合作, 拓展渔业市场
加强渔业人才培养, 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素
渔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提高渔业 生产效率和质量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促进渔业 产业升级
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渔业市场, 提高国际竞争力
渔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技术, 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 意识,保护渔业资源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就业创造:渔业产业链 涉及捕捞、养殖、加工 、运输、销售等多个环 节,为社会创造了大量 就业岗位。
经济发展:渔业经济的 发展有助于推动沿海和 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 提高民众收入水平。
生态平衡:合理的渔业 生产活动有助于维护水 域生态平衡,保护水生 生物多样性。
在上述基础上,可以进 一步探讨我国渔业经济 的发展现状,如产值、 产量、技术水平、产业 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并 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以促进我国渔业经济 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 展。
强化政策扶持与监管服务
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和完善支持渔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为渔业 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监管服务
建立健全渔业监管体系,加强对渔业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渔业产品质量 安全和市场秩序。同时,加强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渔民提供技术、信息、市场等方 面的服务支持。
强化人才培养
重视渔业人才培养,加强渔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渔民素质和技能水平,为渔业经 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技术转化难题:渔业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应用之 间存在脱节现象,许多先进技术未能有效转化为 生产力。
针对以上挑战,我国渔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一系 列措施,如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转化和提升渔民素 质等,以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04
推进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
度和整体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装备水平
01
02
03
加强科技研发
加大渔业科技研发投入, 重点突破育种、养殖、加 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提 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提高渔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 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与国际渔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我国渔业在全球渔业治理中发挥 更大作用。
06
结论与展望:我国渔业经济的 未来发展之路
渔业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业经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
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断加强
面对渔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未来将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渔业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渔业合作,提高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渔业的投入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渔业领域,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
水产品销售是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包括零售、批发、国际贸易等。
水产养殖是渔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包括 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生植物种植等 。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包括鲜活品加工、冷冻品加工、干制 品加工等。
渔业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
渔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渔民素质提高 来实现,而不是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和扩大规模。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渔业生产水平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的渔业生产相对落后, 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渔业市场与易
市场体系完善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产 品市场体系,包括产地市场、中 转市场、销地市场等,为渔业经
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贸易国际化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 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与国际渔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我国渔业在全球渔业治理中发挥 更大作用。
06
结论与展望:我国渔业经济的 未来发展之路
渔业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业经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
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断加强
面对渔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和挑战,未来将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渔业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渔业合作,提高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渔业的投入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渔业领域,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
水产品销售是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包括零售、批发、国际贸易等。
水产养殖是渔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包括 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生植物种植等 。
水产品加工是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包括鲜活品加工、冷冻品加工、干制 品加工等。
渔业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
渔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渔民素质提高 来实现,而不是单纯依靠资源投入和扩大规模。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渔业生产水平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的渔业生产相对落后, 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渔业市场与易
市场体系完善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产 品市场体系,包括产地市场、中 转市场、销地市场等,为渔业经
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贸易国际化
我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ppt课件

美元,其中出口量301.5万吨,出口额97.4亿美元。对虾、 贝类、鳗鱼、罗非鱼、大黄鱼成为出口的优势产品,带鱼、 鱿鱼、鳙鲽鱼、鳕鱼、鲱鱼及鱼粉是中国的主要进口产品。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2、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 • 中国渔业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主,尤其是发展内陆水域养殖
业,在养殖技术上因地制宜,对世界渔业的发展开创了新 途径。
• 渤海区:河口地区贝类为主,如毛蚶、文蛤、
杂色蛤。
• 各湾口:对虾、梭鱼等。 • 渤海口:扇贝、鲍鱼和有关鲆类。 • 黄海区:此部多为岛屿山脉,以海带、裙带菜
为主。 紫贻贝、牡蛎、鲍、扇贝、真鲷、 牙鲆。
• 南部砂洲浅滩为主,有条斑紫菜、文蛤、蚶。 • 河口地区:鲻鱼、梭鱼、蟹类。
中国的渔业资源
比重(%)
2.04 8.34 7.62 9.48 3.48 11.80 3.30 14.43 6.23 3.40 13.63 5.57 2.94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1987年 955万吨 • 1988年 突破了1000万吨 • 1990年 1218万吨(我国水产品产量开始居世界首位) • 1994年 2146万吨 • 1998年 3800万吨 • 2000年4279万吨 • 2001年4382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3。) • 2002年4565万吨(出口跃居世界第一位) • 2003年4706万吨 • 2004年4908万吨(是秘鲁5.3倍) • 2005年5101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13000万吨的2/5) • 2006年5290万吨 • 2007年5740万吨 • 2008年4896万吨
• 随着人口增长,改善生活的需要,维护国家海洋权
益、发展渔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2、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 • 中国渔业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主,尤其是发展内陆水域养殖
业,在养殖技术上因地制宜,对世界渔业的发展开创了新 途径。
• 渤海区:河口地区贝类为主,如毛蚶、文蛤、
杂色蛤。
• 各湾口:对虾、梭鱼等。 • 渤海口:扇贝、鲍鱼和有关鲆类。 • 黄海区:此部多为岛屿山脉,以海带、裙带菜
为主。 紫贻贝、牡蛎、鲍、扇贝、真鲷、 牙鲆。
• 南部砂洲浅滩为主,有条斑紫菜、文蛤、蚶。 • 河口地区:鲻鱼、梭鱼、蟹类。
中国的渔业资源
比重(%)
2.04 8.34 7.62 9.48 3.48 11.80 3.30 14.43 6.23 3.40 13.63 5.57 2.94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1987年 955万吨 • 1988年 突破了1000万吨 • 1990年 1218万吨(我国水产品产量开始居世界首位) • 1994年 2146万吨 • 1998年 3800万吨 • 2000年4279万吨 • 2001年4382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3。) • 2002年4565万吨(出口跃居世界第一位) • 2003年4706万吨 • 2004年4908万吨(是秘鲁5.3倍) • 2005年5101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13000万吨的2/5) • 2006年5290万吨 • 2007年5740万吨 • 2008年4896万吨
• 随着人口增长,改善生活的需要,维护国家海洋权
益、发展渔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努力保护资源趋于衰退的渔业种类,积极开发尚有利用潜力的渔业种类。 目前,东海区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资源的利用已达过度,呈现不同程度的衰 退现象。而中上层鱼类,头足类中若干种类尚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根 据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利用特点,务必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头足类的总捕捞 产量中的比重。另外,迅速发展养殖业,争取把海洋自然渔业和人工养殖 资源利用比例由4.5:1,调整为7:3
88由现状引出的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由现状引出的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思考对于资源我们必须在合理的基础上更对于资源我们必须在合理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为科学地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对于环境应严格控制陆源和海上污染的对于环境应严格控制陆源和海上污染的排放防止减轻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排放防止减轻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资源的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持续利用1继续实行休渔期1继续实行休渔期2控制捕捞强度控制捕捞强度3保护及开发相结合保护及开发相结合4其它4其它1010我国实行群众性休鱼始于1979年
第8页/共16页
我国实行群众性休鱼始于1979年。 所谓休鱼,就是有关部门根据不 同水域的繁殖期不同,规定一个 禁止出海打鱼的休渔期,目的是 为了让鱼苗更好地生长,这个措 施十分有力地保护了渔业资源的 稳定。图1显示,从实行休渔期后 的88年——94年东海带鱼产量上 升的比较快,便可充分说明这一 点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作为二十一世 纪的接班人,自然要对海洋投以更多的关注。我国是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按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 方公里,这是我国国土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1页/共16页
海洋这么大,包含着许多资源,我们不妨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渔业资源谈起。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性认识,八十年代以前,大小黄鱼是百姓餐桌上的常 客,可现在,菜场里却难觅它们的真“踪影”。倒是带鱼独撑着台面,近几年 来,带鱼的产量也不容乐观。 中国的渔业到底怎么了?“海底世界”会变成“海洋沙漠”吗?保证鱼类资源 的可持续发展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图3 浮棒绞机
浮棒绞机安装时,前后两台分别对准舷侧滚轮的两端,用于收绞舷提网 侧纲,其余4台均匀分布,用于收绞浮棒引纲。吊杆、底座均因地制宜地 设计、制作、安装。图3是浮棒绞机。电动绞机的安装位置与舷侧滚轮的 中部相对应。
49
图4 液压单元
一艘船共需要安装两台液压单元,其中一台安装于船艉,为后部三台浮 棒绞机提供动力;另一台安装于前甲板,为吸鱼泵、舷侧滚轮提供动力 ;前部三台浮棒绞机的动力由海锚机液压马达提供。图4为液压单元。
30
全球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 绳钓渔船估计至少有1800余 艘。装备主要以日本、美国 生产为主,自动化程度高。
31
船用超低温冷冻机组
32
33
日本式超低温金枪鱼钓船成套捕捞设备
34
35
中小型延绳钓船用滚筒式钓机
36
电子浮标
37
GPS Buoy 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無線遙控電浮標系統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 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内容概要
一、世界渔业现状 二、国内渔业现状 三、捕捞装备发展现状 四、渔业及装备发展趋势 五、小型渔业船只的发展趋势(玻璃钢渔船) 六、海洋捕捞装备发展的建议
2
一、世界渔业现状
海洋渔业发达国家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3
主要作业方式
拖网作业 延绳钓作业
围网作业
鱿鱼钓作业
23
中小型围网:
目前国内主要以灯光为主的灯光敷网与前几年刚从台 湾引进的灯光有蘘围网(俗称三角虎围网)。
主要还有起网机、动力滑车、起重机、吸鱼泵等。不 同国家的围网船上,还配备一些有特色的专用设备, 如在日本中型围网船上,普遍使用船尾绞纲机和理网 滑车系统;挪威围网船则较多使用三滚轮起网机。
中国海洋渔场概况ppt课件

中国海洋渔场概况
一、渤海渔场
1.水文特点
(一)水温年变化幅度大;绝大部分海区表层水温年变 幅在21—27℃之间,底层水温年变幅值小于表层。
(二)中部和辽东湾20m以深的挂地,冬季为相对高温, 而夏季为相对低温。
渤海面积7.7万km2,平均水深17米,最大水深82米。 海底地形平坦,坡度不大,沿岸水浅,滩涂广阔,蕴藏着极 为丰富的贝类资源。注入渤海的大小河流很多,有充沛的低 盐水体和丰富的饵料基础,形成许多经济鱼虾类的良好产卵 场及幼鱼育肥场。
32警情排除的全过程确的预警方法并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logov正确分析和判断涉及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所产生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涉及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后果经济和生态环境后果v针对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找警源以便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找警源以便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甚至化解警情的出现控制甚至化解警情的出现v以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为例我们不仅要分析以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为例我们不仅要分析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人为因素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人为因素如过剩捕捞能力如过剩捕捞能力
30
日本对虾 南美白对虾 中国对虾
31
第三节 中国远洋渔业 一、远洋渔业和远洋渔业国家 二、专属经济区及其对远洋渔业的影响 三、远洋渔业主要捕捞技术和渔获种类 四、我国远洋渔业
32
一、远洋渔业和远洋渔业国家
❖ 远洋渔业一般是指远离本国基地到公海或到别国专属经 济区从事海洋捕捞生产,以及为其产前、产中、产后配 套服务的经济活动。
8
三、东海渔场
东海为大陆架较宽的边缘海,面积77万km2,平均水深370米。
1.水文条件
东海渔场受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和沿岸水三个水系控制,水文情况较复 杂。近岸海域营养物质丰富,饵料生物充足。
一、渤海渔场
1.水文特点
(一)水温年变化幅度大;绝大部分海区表层水温年变 幅在21—27℃之间,底层水温年变幅值小于表层。
(二)中部和辽东湾20m以深的挂地,冬季为相对高温, 而夏季为相对低温。
渤海面积7.7万km2,平均水深17米,最大水深82米。 海底地形平坦,坡度不大,沿岸水浅,滩涂广阔,蕴藏着极 为丰富的贝类资源。注入渤海的大小河流很多,有充沛的低 盐水体和丰富的饵料基础,形成许多经济鱼虾类的良好产卵 场及幼鱼育肥场。
32警情排除的全过程确的预警方法并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logov正确分析和判断涉及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所产生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涉及到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后果经济和生态环境后果v针对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找警源以便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找警源以便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甚至化解警情的出现控制甚至化解警情的出现v以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为例我们不仅要分析以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为例我们不仅要分析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人为因素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人为因素如过剩捕捞能力如过剩捕捞能力
30
日本对虾 南美白对虾 中国对虾
31
第三节 中国远洋渔业 一、远洋渔业和远洋渔业国家 二、专属经济区及其对远洋渔业的影响 三、远洋渔业主要捕捞技术和渔获种类 四、我国远洋渔业
32
一、远洋渔业和远洋渔业国家
❖ 远洋渔业一般是指远离本国基地到公海或到别国专属经 济区从事海洋捕捞生产,以及为其产前、产中、产后配 套服务的经济活动。
8
三、东海渔场
东海为大陆架较宽的边缘海,面积77万km2,平均水深370米。
1.水文条件
东海渔场受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和沿岸水三个水系控制,水文情况较复 杂。近岸海域营养物质丰富,饵料生物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2、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 • 中国渔业发展以水产养殖为主,尤其是发展内陆水域养殖
业,在养殖技术上因地制宜,对世界渔业的发展开创了新 途径。
• 养殖占世界70%.
• 04 年 , 全 国 水 产 养 殖 总 产 量 2750 万 吨 , 1050 海 养
• 1997年渔业专业劳动力573万人,
兼业劳动力648万人,总计1,210万人。
比1987年增加51.63%
•
2001-2006,6年来,共压减渔船约
1.4万艘,转产渔民8万人
• 2008年渔业从业人员. 1454万人
10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5)有利于促进和加速其他产业的发
展
483.77 4
177.57 9
602.22 3
168.36 11
736.14 1
318.03 7
173.52 10
695.23 2
283.94 8
.
150.01 12
比重(%)
2.04 8.34 7.62 9.48 3.48 11.80 3.30 14.43 6.23 3.40 13.63 5.57 122.94
• 随着人口增长,改善生活的需要,维护国家海洋权
益、发展渔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
6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1)有利于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全
民族的健康水平
• 种类 带鱼 鲢鱼 瘦猪肉 牛肉
羊肉 鸡蛋
• 蛋白质 18.1 18.6
16.7 17.7 13.3 14.8
• 含量(每百克)
30%
• 2005年水产品出口总额78.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3.2%,出口数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12.4%;水产品出 口连续6年居农产品出口首位
• 2007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量633.7万吨,进出口总额136.6亿
美元,其中出口量301.5万吨,出口额97.4亿美元。对虾、 贝类、鳗鱼、罗非鱼、大黄鱼成为出口的优势产品,带鱼、 鱿鱼、鳙鲽鱼、鳕鱼、鲱鱼及. 鱼粉是中国的主要进口产品1。4
• 渔业已成为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产业,尤
其是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 效途径之一。
• 渔 民 人 均 收 入 , 1978 年 为 93 元 , 1997 年 为
3,974元,2000为4807,2004为5450(比农民 人均收入2936高出近一倍), 2005达5656元(农民 3254.9 ) ,2006为6140元,2007年6500元, 2008 年为7575元。
• 2003年5.3倍)
• 2005年5101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13000万吨的2/5)
• 2006年5290万吨
• 2007年5740万吨
• 2008年4896万吨
.
13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在历史上中国的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技术,推动了世界渔业
技术的发展。
• 1、中国的渔业产量关系世界渔业产量的高低,尤其是90年
代以来,更为明显。国际渔业贸易中,
• 1997年出口已占世界第12位,9.4亿美元 • 2002年起出口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为208.5万吨、46.9
亿美元,水产品出口份额约占全球的7%左右
• 2004年约300万吨,65 亿美元,增长28.7%,占农业出口
• 农渔结合、渔牧结合、渔盐结合。
.
8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3)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存
• 从整个农业范围内,渔业产值平均年增
长超过10%,高于其他。
.
9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4)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
• 1987年从事渔业专业和兼业劳动力
为798万人,比1979年增长了两倍。
• 不饱和脂肪酸DHA,有预防脑血栓、心肌
梗塞的特殊作用。 “吃鱼健康” “吃鱼
聪明”
.
7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2)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开发
利用国土资源。
• 中国耕地只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的
22%,耕地相应年年减少,现内陆水域和 浅海滩涂总面积约3.76亿亩,发展养殖业 可不与种植业争耕地,与畜牧业争草原。
我国
渔业
的现
状和
发展
.
1
我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
• 一.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 三.中国渔业的自然环境 • 四.中国的渔业资源 • 五.中国渔业发展简况和现状 • 六.中国渔业发展基本方针和发展战略讨 •论
.
2
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渔业属第一产业,或称初级产业。 • 中国渔业归属农业。 • 按渔业的具体内涵,捕捞业,尤其是商
二.中国渔业在国际上
的地位和作用
• 1987年 955万吨
• 1988年 突破了1000万吨
• 1990年 1218万吨(我国水产品产量开始居世界首位)
• 1994年 2146万吨
• 1998年 3800万吨
• 2000年4279万吨
• 2001年4382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3。)
• 2002年4565万吨(出口跃居世界第一位)
43
65
• 265
35
53
• 农学门类公共基础 其中任选一科考试
数学 150分 化学 150分 农学学科基础综合 其中任选一科考试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150分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150分
.
5
一.中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 渔业总产值占大农业的比例,1978年约为1.6%,
1997年已达10.6% 2003年已达12% 2008为13%
• 渔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和有关服
务行业的同步发展,推动新材料、新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高新技术的 发展。
.
11
各地区水产品产 量、位次及比重
地区 全国
河北 辽宁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产量(万吨) 位次
5740
108.00 13
425.34 5
388.66 6
业性捕捞业属性是工业(船、网、机械); 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已列入高新技术产业; 水产品加工属第二产业。
• 不同国家的渔业在国民经济部门的归属差
别很大。
.
3
• 08年招硕士 理学37245 农学12552
•
本科 理学279708 农学47312
.
4
• 总分 单科(=100分)单科(>100分)
•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