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猪的常见疾病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以下为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1. 猪瘟
症状: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按照兽医指导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
2. 猪蓝耳病
症状:发热、厌食、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进行药物治疗,提供高质量饲料和补充充足水分。
3. 猪传染性腹泻
症状:腹泻、厌食、发热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提供易消化饲料,补充充足水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症状:发热、流鼻液、喘息、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营养补充。
5. 猪链球菌病
症状:发热、鼻白膜水肿、关节肿胀等。
治疗方法:注射抗生素,进行扩散性治疗,隔离患猪,提供适宜饲料和水分。
6. 猪犬瘟
症状:高烧、腹泻、呕吐、咳嗽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高营养饲料和补充水分。
7. 猪弓形虫病
症状:发热、厌食、抽搐、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疾病情况复杂,应及时请教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猪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畜禽之一,是人类的肉食来源之一。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这些疾病不仅会给猪的生长带来影响,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正确预防和治疗猪的常见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传染病1. 猪瘟(猪瘟热)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粘膜充血、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等。
预防猪瘟的方法包括:(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2)做好猪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流通;(3)定期接种猪瘟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治疗方法:一旦发生猪瘟病情,应立即将患病的猪隔离,并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猪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二、寄生虫病1. 猪疥螨病猪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在猪的皮肤和毛囊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脱毛、皮肤粗糙等症状。
预防猪疥螨病的方法包括:(1)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2)定期为猪只进行驱虫处理,控制疥螨的传播;(3)及时发现病疫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染扩散。
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猪蛔虫病的症状,应立即为猪只进行驱虫处理,并对猪圈和饲料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
调整猪只的饲养管理措施,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防止猪蛔虫病的再次发生。
2. 猪结核病猪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猪结核病的方法包括:(1)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2)加强对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监管,避免受到污染;(3)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隔离病猪,减少传染扩散。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对于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做好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监管;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驱虫处理;一旦发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的常见疾病,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减少经济损失。
家庭农场生猪常见疾病防控策略

2020年第9期(总第278期) 疾病防治45家庭农场生猪常见疾病防控策略向邦全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 万州 404155)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9-0045-02家庭农场是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
农场从专业猪场购进一定数量15~20kg 保育仔猪,饲养3~4个月体重110~125kg 出栏。
该模式具有见效快、回报高、环保投入低等特点,深受家庭农场接受,为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思路。
农场虽然直接饲养保育猪,猪抵抗力较强,但一旦管理失宜,依然易受疫病困扰,甚至大量死亡而损失惨重。
笔者分析近几年家庭农场生猪常见疾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供农场主参考。
1 常见疾病1.1 病毒性疾病 主要有非洲猪瘟、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猪冬痢等。
(1)非洲猪瘟病毒引起非洲猪瘟,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达100%,已严重威胁目前养猪业的发展。
(2)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瘟,死亡率仅次于非洲猪瘟。
(3)猪蓝耳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
(4)猪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猪口、蹄部出现水疱病症,属人兽共患传染病。
育成猪死亡不高,但生长缓慢。
(5)猪冬痢由猪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病分别或合并引起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乳仔猪死亡率高,育成猪体重下降。
1.2 细菌性疾病 主要有猪丹毒、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1)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每年都会遇到流行,青霉素可治疗。
(2)猪链球菌病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引起,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和淋巴结炎,林可霉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3)副猪嗜血杆菌病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血清型多,耐药性高,治疗效果不佳。
1.3 寄生虫性疾病 主要有猪蛔虫病和猪弓形体病。
蛔虫引起猪蛔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病,影响猪只生长。
猪弓形体病由弓形体感染猪和人,病死率高达64%,选用磺胺类药治疗。
(完整word版)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农业部令2005年第53号颁布时间:2005-5-24发文单位:农业部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对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如下:一、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
二、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三、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
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
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
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
猪的常见疾病与防控

猪的常见疾病与防控作者:贾太青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猪一直都是我国肉类食品的主要原料,为养殖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但要想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必须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猪的常见疾病。
在本文中,将探讨常见的猪的常见疾病病因以及病状,分析应当采取的防控措施,以此保障养殖业的经济利益,与人民的食品卫生安全。
关键词:猪瘟;猪疫;疾病防控对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控,一直都是当前生猪养殖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并且猪肉作为我国消耗量较大的肉食类产品,其健康出栏也能使人们放心的食用。
为此,养护需要能够把握生猪患病的特征以及防控技术,对患病生猪技术进行诊疗以及处置,降低自身的经济损失。
一、猪的常见疾病1.猪瘟猪瘟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通常有着5~7天的潜伏期,其发病症状为急性,并且可以通过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染。
生猪一旦患病后,内脏器官便会出现严重出血的状况,同时,患病后生猪的体温会出现高热的情况,一般40℃~42℃之间,具有极高的死亡率。
猪瘟虽然不会对人类产生直接危害,但是在猪只之间的传染十分严重,在养殖过程其感染源主要是病猪的排泄与分泌物,但如果无法对病猪的尸体进行有效的处理,其也会成为病毒的传播来源。
2.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最早是在1921于肯尼亚首次报道发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在2018开始于我国传播,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生猪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主要目标。
这种疾病一般有5~9天潜伏期,但在临床案例中,非洲猪瘟的潜伏期往往更短,一般在2~5天,并且体温升高至41℃左右,在持续发热四小时,直到死前的四十八小时,猪只的体温会开始逐渐下降。
在猪只开始发热期间,会出现缺乏食欲、极度虚弱的现象,呼吸逐渐变得困难,还会出现类似于猪瘟的血液变化。
非洲猪瘟虽然对猪只有极高的致死性,但不会感染人类,并且当前的研究也表明猪瘟发生变异感染人类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3.猪流感猪流感病毒即H1N1甲型流感,是一种具有人畜感染特性的传染性疾病。
猪呼吸道系统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892020.17·0 引言目前由于我国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猪的售价大幅度上涨。
因此,关于猪的饲养过程变得更为讲究,对于猪的常见呼吸道系统疾病也是饲养员关注的重点之一。
猪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具有种类多、病症不同等的特点。
因此,饲养员需要熟知猪的常见疾病的种类,及不同疾病的发病特征,并掌握这些疾病的防治措施。
1 常见猪呼吸道系统疾病1.1 猪流感猪流感是常见的猪呼吸道系统疾病之一,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肢体频繁接触、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是传染性比较强、病症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冬季是猪流感盛行的季节,病毒的传播速度会相较更快,发生群体猪流感的概率较高。
患有猪流感的猪会出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猪会出现局部水肿的状况。
第二,猪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紫红且抚摸时猪皮肤的手感会比较硬,似皮革。
第三,最好辨认的是猪的体温升高并有流鼻涕、精神萎靡、呼吸频率加快的特征,这些都能帮助饲养员判断猪是否患猪流感。
猪患有猪流感后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炎、肠炎等。
1.2 猪肺疫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患有猪肺疫的猪通常表现为2种,一种是急性的,一种是慢性型的。
患急性猪肺疫的猪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第一,猪会出现没有食欲的症状。
第二,体温飙升至41~42 ℃,出现心跳频率急速、呼吸困难。
第三,皮肤出现紫红斑。
通常患急性猪肺疫的猪是突然发病然后快速死亡,没有任何发病特征。
慢性型的猪肺疫有时会有呼吸困难及持续性咳嗽的症状,主要有慢性胃肠炎与肺炎2种表现,发病过程通常是2周左右,大多数病例死亡。
腹泻、食欲不振、发育停滞、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关节肿胀等以上都是患慢性型猪肺疫的猪会出现的状况。
1.3 猪蓝耳病母猪和仔猪是猪蓝耳病发病的主要群体,主要出现食欲渐减直至废绝、呼吸困难的特征。
母猪患有急性蓝耳病后容易发生死胎或者流产的现象,流产率最高达到90%,如果顺利产下仔猪,生下的仔猪通常死亡率较高,且多病、瘦弱。
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群发性、高度接触性猪呼吸道疾病传染病。
该病的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呼吸困难、咳嗽、发烧、疲劳倦怠及传播迅速、康复快、死亡率低。
发病率高,且易发生混合感染。
由于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早晚温差猪流行性感冒丁庆华 1#,闫广伟 2#,李克鑫 3,李 倩 3,王振峰 3,张 平 3,刘建柱 1*(1.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 济南 251101;2.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3.山东德信生物科技集团,山东 惠民 251700)摘 要:猪流感(Swine infl uenza ,SI )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 uenza virus ,SIV )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的具有传染性的群发性猪呼吸道疾病,该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A 型流感病毒属。
该病的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呼吸困难、咳嗽、发烧、疲劳倦怠及传播迅速、康复快、死亡率低。
由于传播速度快、发病急,如果在一个发病初期治疗不及时,容易继发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等疾病,导致猪的死淘率增高,给养猪场户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将根据猪流感病毒的相关知识,从其病原学、临床症状等方面做出综述,并针对其特点讨论治疗及防控方法。
关键词:猪流感;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Swine infl uenzaQinghua Ding 1#; Guangwei Yan 2#; Kexin Li 3; Qian Li 3; Zhenfeng Wang 3; Ping Zhang 3; Jianzhu Liu 1*(1.Shandong Anim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Center, Jinan, Shandong 251101, China;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 ai 'an, Shandong 271018, China;3.Shandong Dexin Biotechnology Group, Huimin, Shandong 251700, China)Abstract :Swine influenza (SI) is a highly contact, acute infectious cluster respiratory disease of Swine caused by 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 which belongs to type A influenza virus genus of orthomyxoviria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are sudden onset, dyspnea, cough, fever, fatigue and tiredness, rapid transmission, rapid recovery , low mortality . Due to rapid transmission and rapid onset, if treatment is not time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a pathogenesis, bronchitis, pneumonia, pleurisy , Haemophilus parasuis infection and other diseases are likely to occur secondary , leading to an increased mortality rate of pigs and a relatively large economic loss to pig farmer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swine infl uenza virus, the etiology , clinical symp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view, and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Key word: Swine infl uenza; Clinical symptoms; Preventive measures; Treatment method#作者简介:丁庆华(1964.11--),女,山东莱西人,主要从事动物临床的诊疗研究。
猪的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

猪的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猪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畜牧业之一,猪肉消费量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据较大份额。
然而,由于猪场环境复杂、生活方式独特以及养殖密度较高,猪常常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为了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兽医专家们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来控制和预防疾病。
一、疫病预防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点是高死亡率和快速传播。
为了预防猪瘟,猪场需要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接种猪瘟疫苗、加强场内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此外,对于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进猪的检疫,以杜绝疫情的传入。
2.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疾病,它对生猪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PRRS,猪场可以采取限制外来动物进入、定期消毒、定期更换饲料等措施。
此外,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感染的病猪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是一种致命的细菌感染,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猪蜂窝组织炎、猪链球菌败血症等。
为了预防猪链球菌感染,猪场应定期检测疫情并制定相应防控计划,加强场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二、寄生虫预防1. 绦虫感染:猪绦虫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它可以导致猪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
为了预防绦虫感染,猪场应定期进行驱虫,并加强对饲料、水源和场地的消毒工作。
此外,养殖户还需定期检查猪的粪便,以便及时发现疫情。
2. 蛔虫感染:蛔虫感染是一种由蛔虫寄生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猪体质量下降、生长缓慢等问题。
为了预防蛔虫感染,养殖户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给猪进行驱虫,并加强场地的环境整治工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三、饮水与饲料管理1. 优质饲料的选择:猪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免疫力,所以合理选择优质饲料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卫生和营养均衡。
2. 饮水系统的管理:养殖户应保证猪的饮水来源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确保水质无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猪瘟:
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
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
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
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
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
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
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
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多发生于架子猪。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
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
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
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
(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
(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
3.猪肺疫
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
本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
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流行初期。
俗称“锁喉风”食欲废绝,口鼻粘膜发紫、流出带血泡沫,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常会出现出血性红斑,有的初期便秘后期拉稀,往往最后窒息而死。
(2)急性型:是常见的病型除了败血症还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皮肤出现血红紫斑。
(3)慢性型:多表现慢性肺炎和慢性肠炎。
防治:(1)预防:与45日龄接种一次疫苗,免疫期为半年。
(2)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单位,每日两次,(3)全群猪饲料加泰乐菌素125克/吨料
4.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特点: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多发生在冬季。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易感,哺乳猪和架子猪及肥育猪的发病率通常为100%,母猪为10~90%,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呼吸道传染。
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可自然平息。
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排水样便,呈黄色或灰黄色,体温基本正常,小吃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
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以内的仔猪常于腹泻2~4天后,体温下降。
约50%因脱水死亡,生长肥育猪及种猪一般持续腹泻4~8天后,逐渐恢复正常。
防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其一般治疗可采用让猪只自由饮补液盐水。
为防止继发感染,肌肉注射环丙沙星注射液。
5.猪副伤寒:
流行特点:本病是由猪霍乱和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性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2~4月龄仔猪,尤其天气寒冷气候多变,断乳过早及疾病等因素,使猪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发病。
症状:(1)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先便秘后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浅绿色,有时带血,常有腹痛症状。
弓背尖叫。
耳、腹部及四肢呈深红色至青紫色。
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一般2-6天死亡。
(2)慢性型。
病猪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粪便呈灰绿色,恶臭。
病猪逐渐消瘦。
最后因脱水死亡。
防治:①预防:在断奶前3天注射或口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
②治疗:磺胺增效合剂疗效较好。
磺胺甲基异口恶唑或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20~45mg,加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6~8mg,混合后分两次服,连用1周(3)土霉素口服,每天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
(4)新霉素口服。
每天每公斤体重40-60毫克
6.猪水肿病
流行特点:本病菌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
主要发生于断奶后肥胖的体格强壮的仔猪,常突然发生,头部水肿,共济失调。
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在硒缺乏地区易发生本病。
症状:突然1-2头体壮小猪发病死亡,而多数猪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出现水肿,发病前期前腿卧地,后肢站立,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跳跃,或行走不稳,或转圈,或倒地四肢划动作游泳状,运动失调,后期后躯麻痹,不能站立,病猪一般经1~2天死亡。
防治:(1)灌服新霉素每天每公斤体重40-60毫克肌肉注射速尿
(2)口服硫酸钠25克,肌肉肌注射磺胺嘧啶。
③环丙沙星0.25mg/日Kg体重,分2次肌注。
7.猪蛔虫病
流行特点;猪蛔虫病是造成养殖业巨大经济损失的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断奶后的猪,能使幼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者形成僵猪,甚至引起死亡。
症状:当大量幼虫移行至肺脏时,引起蛔虫性肺炎,表现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卧地不起等。
成虫寄生小肠时,使仔猪生长缓慢,被毛粗乱,贫血,腹泻,呕吐,常造成僵猪。
防治:定期驱虫,对50日龄仔猪驱虫,25天驱1次,共驱2-3次。
(1)左旋咪唑5-7毫克/公斤体重肌肉注射
(2)伊微菌素0.3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8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特点:本病由冠状病毒引起,一种急性,高度接触的传染病,10日龄以内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率很低,病猪和带毒猪是主
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冬季。
各种年龄的猪都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厌食为特征
症状:哺乳仔猪于哺乳后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剧烈水样腹泻,下痢为乳白色或黄绿色。
在发病末期由于脱水,机体酸中毒而死亡。
肥育猪,突然发生水样腹泻下痢,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呕吐、食欲不振,无力,增重明显减慢。
治疗:让猪自由饮服补液盐水,为了防止继发感染,用磺胺甲基异口恶唑或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20~45mg,加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6~8mg,混合后灌服
9仔猪黄痢:
流行特点: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
本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
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乳猪,1-4日龄多发。
猪群一旦发病,往往一窝一窝的发生,发病率可达50%-100%
症状:发病的仔猪排黄色稀粪,肛门松驰,,精神不振,不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
(1)氧氟沙星0.25mg/日Kg体重,分2次肌注。
(2)灌服新霉素每天每公斤体重40-60毫克
(2)调痢生每千克体重0.10~0.15g,每日1次,连用3天。
10.仔猪白痢
流行特点: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不好及母猪的奶汁过浓,过稀引起。
本病以排灰白色粥样粪便为特征,以10~3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或淡黄色绿色,常混有粘液而呈糊状,其中含有气泡,在尾肛门及其附近常粘有粪便。
当细菌侵入血液时,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怕冷恶寒战栗,经5-6天死亡,如及时治疗大多数能治愈
防治:
(1)用大蒜500g,甘草120g,切碎加入50度的白酒500ml ,浸泡3日,混入适量的百草霜(锅底烟灰)和匀后,分成40剂,每猪每天灌服1剂,连续两天即可收效。
(2)二甲硝咪唑每公斤体重32毫克
(3)喹乙醇50毫克,腐植酸钠100毫克内服
(4)多粘菌素B硫酸盐8—10万单位肌肉注射
11猪卡它性胃肠炎:
病因:常称消化不良,以胃肠功能紊乱,吸收功能减退,食欲减退或废绝为主要特征
症状:病猪精神不振,病初呈现消化不良症状,以后食欲废绝,饮欲增加,鼻盘干燥,口腔干燥,气味恶臭,舌面皱缩,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眼角膜充血、黄染、有时有腹痛的症状、呼吸增数,呕吐、腹泻,粪便恶臭,混有粘液、血丝或气泡,重症时肛门失禁,最后甚至直肠脱出。
治疗:
(1)首先应去除病因,给予易消化的饲料,患病猪宜喂稀粥或米汤
(2)抑菌消炎,内服黄连素、庆大霉素或氧氟沙星等。
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10%维生素C注射液5ml,40%乌洛托品液10ml,混合后静脉注射。
(3)调节胃肠功能,胃肠炎缓解后可用适当健胃剂,幼畜用多酶片,乳酶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