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超出8小时加班费怎么计算_超出8小时加班费的计算方法

超出8小时加班费怎么计算_超出8小时加班费的计算方法职工工作超出八个小时算不算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国家规定加班费标准是怎样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超出8小时加班费怎么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超出8小时加班费怎么计算(一)8小时外加点:根据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因此,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每天8小时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150%的工资;(二)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200%的工资(三)法定节日加班: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即:(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4)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也就是说,以上日期就是法定休假日,如果在以上日期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
(四)计件工资时的加班加点: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五)综合计算工时的加点:依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0年3月17日颁发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式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式》的内容,具体内容:加班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加班工资是否及时足额支付,不仅关系到劳动者个人工资收入的多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还间接影响着社会总购买力的大小。
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加班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加班工资是否及时足额支付,不仅关系到劳动者个人工资收入的多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还间接影响着社会总购买力的大小。
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的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的标准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如果是标准工时制,按照下列标准计算。
日工资=劳动者月工资/21.5天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加班工资工作日加班=小时工资×加班小时×1.5双休日加班=小时工资×加班小时×2.0法定休假日加班=小时工资×加班小时×3.0按照规定,在工作日或双休日加班,如果安排相应的补休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即使安排补休的,仍然应当按照3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3、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进行折算。
4、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方法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具体包括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规定“工资总额”的几个组成部分。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式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公式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如果是标准工时制,按照下列标准计算。
日工资=劳动者月工资/21.5天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加班工资工作日加班=小时工资×加班小时×1.5双休日加班=小时工资×加班小时×2.0法定休假日加班=小时工资×加班小时×3.0按照规定,在工作日或双休日加班,如果安排相应的补休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即使安排补休的,仍然应当按照3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即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家法定休假日是300%。
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加班工资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加班工资的依据和计算方法在中国,劳动法规定了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和依据,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法,加班工资应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一定比例提高。
下面将具体说明加班工资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一、加班工资的依据:1.法定工时制度: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包括工作日加班和法定休息日工作)。
超出法定工时的工作即为加班工作。
2.弹性工时制:在一些行业或单位中,存在弹性工时制度,劳动者通过提前或延后工作时间,累计工时并进行补休。
在此制度下,加班工资的依据是当月排除补休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1.平时加班:平时加班是指在法定工时范围内工作日加班。
根据劳动法规定,平时加班工资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计算。
即加班工资=正常工资×1.52.休息日加班:休息日加班是指在法定休息日工作的情况。
根据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加班工资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200%计算。
即加班工资=正常工资×2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正常工资是指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等。
此外,根据地区、企业或行业的不同,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加班工资计算规定,例如调休制度、加班津贴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此外,加班工资的支付时限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支付工资时将加班工资一并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拖欠或延迟支付。
总之,劳动者的加班工资计算主要依据于劳动法的规定,根据工时制度和加班情况,进行不同比例的工资提高。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也相对简单,按照正常工资的一定倍数计算。
加班工资的支付时限也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对于劳动者而言,了解加班工资的依据和计算方法,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合理维护工作时间和工资福利。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是怎样的

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是怎样的根据规定,要是用人单位在休息休假的时间内需要安排员工加班加点的话,则此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其相应的加班费。
同时法律也赋予了员工拒绝加班的权利,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是不可以拒绝的。
那大家知道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是怎样的吗?下面就让律师365小编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根据规定,要是用人单位在休息休假的时间内需要安排员工加班加点的话,则此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其相应的加班费。
同时法律也赋予了员工拒绝加班的权利,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是不可以拒绝的。
那大家知道加班费计算方法及标准是怎样的吗?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一、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2、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
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
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办法确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的,则要按最低工资计算。
3、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即五一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200%4、根据1999年国务院令《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元旦1天、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各3天,共计10天,而休息日一般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通常所说的双休日。
平常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平常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平常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是:月工资÷÷8×加班小时数×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是:月工资÷÷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是:月工资
÷÷8×加班小时数×3倍。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额外提供劳动的时长或完成的劳动定额=实际工作时
长或工作定额-法定工作时长或工作定额。
而法定工作时长或工作定额的规
定是,标准工时制的一般劳动者依法从事工作的工时制度是每日工作时间≤
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小时。
此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周期性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标准工时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和《劳动法》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

加班费的计算方法早在《劳动法》出台以前,加班费就已经成为劳动者具有着特殊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加班费计算方法无外乎是一种计算劳动价格的形式,具体的细则和机制必须经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双方协商,必要的时候则需要劳动部门的介入。
一般来说,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月加班费、日加班费和小时加班费,分别从月度、日常以及小时来计算其费用。
1、月加班费月加班费是按照月份来计算加班费用的,通常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报酬,即每月扣除两个月的加班费,一般情况下,月加班费按照本月度加班天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6天×1.5倍来计算,其中,本月加班天数是指在本月的工作日中,企业安排的加班天数;当地最低工资、补贴标准指的是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及标准确定的劳动者应取得的工资和补贴水平。
2、日加班费日加班费是按照加班天数来计算加班费用的,比如一个月有三个加班日,那么每天的加班费就会是按照1.5倍的当地最低工资或者补贴标准再除以26天来计算的。
3、小时加班费小时加班费是按照加班的小时数来计算加班费用的,比如一个月有四个小时的加班,那么这四个小时的加班费将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或补贴标准再除以26天×8小时来计算得出。
此外,加班费还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即直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支付加班费。
这种加班费使用较少,主要是由于其可调性较低,计算复杂度高,对劳动者来说容易造成加班费支付不够满意,而且没有丰富的细则可供参考,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灵活协商以及劳动部门的及时介入。
以上就是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加班费的计算本质上是一种计算劳动者价值的过程,因此在计算加班费时,劳动者和雇主都应有一定的认知,要坚持利用有效技术,避免出现不公正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健全劳动关系,构建良好的劳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班工资的依据和计算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计算加班费要搞清楚基本工资,计算工资的基数首先要理清两个概念,即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分别是天和天。
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工时管理,是判断超时加班的标准,制度计薪日则直接体现在日工资、加班工资方面。
在计算加班工资时,要按照每个单位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划分,根据国家的劳动法规,共有三种工时制,分别是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这三种工时制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分别是:
1、标准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
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举例来说,有员工吴某每月工资为960元,根据国家目前制度工作日为天,那么他每小时的工资计算方法就是960÷÷8=元,那么吴某平时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就是×150%=元;而他休息日每小时的加班工资就是×200%=11元;法定节假日每小时的加班工资为×300%=元。
2、综合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
根据规定,一些特殊的行业、企业和工作岗位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
综合工时制是以标准工作时间为基础,以一定的期限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考虑到有些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况,比如酒店、物业公司等,往往不可能按照标准工作制来实行,所以很多这类企业都申请了综合工时制。
实行这种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计算工作时间的周期不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可以是以周、月、季、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即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应当不能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在综合工时制的情况下,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
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综上可知,申请综合工时制的企业也需要支付加班费。
举例来说,张某单位以月为周期来结算,他的月工资为960元,在4月份上班总计时间为180小时,其中包括清明节上班4小时,那么他四月份的加班费计算方法为,×150%×(180-167-4)+×300%×4=元。
3、不定时工时制加班费计算方法
不定时工时制是指因工作性质、特点或工作职责的限制,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是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所采用的,劳动者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都是一种定时工时制,是依据工作时间来计算劳动量,而不定时工时制是一种以劳动者劳动量为计量的工作制度。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算加班。
在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单位或工作岗位,加班费除了法定假日外,是没有的。
综合上面的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法定假日,任何劳动者都有休息的权力,在这天工作的劳动者,无论是什么工时制,都应该得到3倍工资的加班费,除此之外,各种工时制的加班时间确定、加班费标准是不同的,具体实行需要依照每个单位不同的工时制。
天与天计薪区别
问题: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的话,就用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天算,其余的都按照天算呢
答:可以说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天是计算出勤天数的基准!
新算法明确规定了是计薪日,所以天是用来计算日工资的基准!明确了“出勤天数”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
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
其余的也就是正常工作日、或者是缺勤,还是按照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工资。
日工资的计算只有一种算法:月工资/天,很明确,再无其他。
应出勤的天数上图中已经列出,是以月均天来衡量的的,也很明确,再无其他。
另有HR同仁指出:是全年各月平均全勤天数,是全年各月评价计薪天数,在具体计算工资时,只有参与计算,即,如果约定月工资标准为x,员工正常出勤就可得到工资x。
如果缺勤,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缺勤天数;如有加班,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天数*相应百分比。
当然,全年各月实际全勤天数不固定,故以上的计算方法则忽略此点;
如果,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当月全勤天数的话,就可以避免其离职时导致的以往多付或少付工资的情况,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正常出勤每月的工资数不恒定。
注:此次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改动的关键之处在于:
1、原来天为月均工作天数,在实际操作中天既是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但是却没有明确计薪天数的概念。
2、新算法明确提出计薪天数的概念,明确11天法定假日为带薪假日,天承担工作天数的职责,天承担计薪天数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