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优质课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旅游资源的状况和旅游者自己的愿望、能力,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2.根据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学会在旅游活动中保证旅游安全。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地“一日游”旅游线路的设计,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旅游信息,了解旅游景区的特点,结合自身愿望,设计合理旅游线路。
2. 通过观看旅游视频,交流实际生活中旅游后的感受,掌握在旅游活动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旅游活动的设计,增长见识、调整身心,有锻炼体魄的意识。
2.初步形成正确的旅游观念,形成良好的旅游伦理道德,做到文明旅游。
2学情分析
对于现代人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成为提升自身修养、开阔眼界的最好的一种方式。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回想自己的旅游经历,来了解旅游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及注意的问题,但是让他们根据旅游地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存在一定的难度。
希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指导,能够有所提升,并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付诸于实践。
3重点难点
通过收集的旅游信息,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1.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
2.理解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3.学会收集旅游地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错误!错误!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1)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特色等。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3)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四、保证旅游安全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2.正确的防范措施(1)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2)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1.只要有旅游动机,就能外出旅游。
(×)2.旅游地的选择,常见的倾向是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3.东海海滩地貌平缓,适合游泳,其安全程度不受季节的影响。
(×)4.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人们的出游欲望越强。
(√)5.有关旅游地信息收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有新闻媒介、旅行社、电脑网络等B.旅游地资源的特色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特色等C.经济距离过大,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D.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由于经济距离过大,对游客吸引力都不大6.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 D )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C.社会文化环境D.以上都包括[问题探究]读教材P65图5.2,探究下列问题.(1)西安碑林属于________资源,华山属于________资源。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教案设计旅游活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学会收集旅游信息,并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2.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所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课标解读1.了解设计旅游活动的要求,学会收集、查找旅游信息。
2.知道如何确定旅游目的地,学会制定旅游活动计划和出游方式。
3.了解旅游安全的意义、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
4.掌握保障旅游安全的方法、措施。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2012年7月底,相关部门发布了“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将免收小型客车高速路通行费”的消息。
“十一”长假首日,高速路免费的政策让自驾车出游的车辆呈现井喷现象,也让多条高速公路出现大面积拥堵,甚至变成“停车场”。
各大主要景区均出现了游客爆棚的场景,10月2日,因景区拥堵,陕西华山出现万人滞留现象,并发生了斗殴及游客被捅伤的事件。
此外,从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
思考:随着现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进行旅游活动设计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导入新课——设计旅游活动。
●教学流程设计1.: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
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
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二是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1.老年人、儿童、青年人的旅游偏好有何不同?【提示】 老年人一般喜欢清静的地方,儿童对游乐设施更感兴趣,青年人对新鲜事物的 1.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1)旅游资源的特色: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特色等。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
(3)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空间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越大。
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学习目标] 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掌握如何收集旅游信息、决定旅游目的地和选择旅游线路;理解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错误!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旅游错误!偏好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错误!旅游路线的选择也有差异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1)经济承受能力①决定因素:游客的错误!经济收入和错误!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②影响结果: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错误!旅游时间的长短以及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2)闲暇时间: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错误!淡季与错误!旺季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旅游资源的错误!特色。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1)错误!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错误!增加→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
(2)居住地与旅游地错误!相距遥远→两地错误!环境差异巨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3.旅游服务错误!设施和条件.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错误!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错误!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03空间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错误!越大。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05较大的旅游地:环境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错误!互补性.3.选择错误!最小旅游时间比(1)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错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09游玩时间的比值.(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错误!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四、保障旅游安全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错误!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2.出游准备: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错误!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5.1 设计旅游活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旅游偏好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旅游线路的选择也有差异(1)经济承受能力①决定因素: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②影响结果: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其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与旺季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收集内容影响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不同,旅游活动不同,直接影响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经济距离大,降低出游能力;旅游地距离远,环境差异大,增加吸引力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的选择选择倾向原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知名度高,往往表明旅游资源的非凡性突出,吸引力强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环境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追求旅游效率,游览更多的旅游地,倾向环路设计1.旅游安全的类型(1)旅游的交通安全。
(2)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1)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2)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3)社会文化环境。
3.我国夏季山地旅游的安全事宜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了解旅游线路上的天气、水文和交通状况,减少在不安全地带的集中活动。
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
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与联系实际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1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五章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理解影响出游决策的主客观因素。
(2)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学会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1)讨论法及讲练结合,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通过知识拓展及读图、综合分析达到理论联系实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旅游安全教育,(2)培养良好的旅游伦理道德。
【重点难点】1.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
2.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知识链接】知识点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①______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旅游②______ 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③________的选择也有差异(1)经济承受能力a决定因素{游客自己的④游客自己⑤的旅游费用b.影响结果: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其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⑥______与⑦______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知识点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旅游资源的⑧________。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1)⑨__________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⑩____→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
(2)居住地与旅游地⑪________________→两地⑫________________巨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
3.旅游服务⑬________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住宿条件、餐饮的种类和标准等。
知识点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⑭_________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⑮________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⑯________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⑰________。
设计旅游活动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教具准备:各种图片、图表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与联系实际法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一)旅游者的主观愿望从主观上来说,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等的选择都会不同。
1.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考察和研究、会议和商务活动、宗教朝拜、疗养和健身、学习、娱乐、探亲访友、购物等。
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旅游价格等而不断更新。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有:消遣娱乐、追新求奇、考察研究、会议、商务活动、宗教膜拜、疗养健身、学习、探亲访友、购物观光等。
讨论:(1)旅游动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1)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2)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学习目标] 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掌握如何收集旅游信息、决定旅游目的地和选择旅游线路;理解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旅游 动机 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01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旅游 □02偏好 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03旅游路线的选择也有差异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 (1)经济承受能力①决定因素:游客的□04经济收入和□05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②影响结果: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06旅游时间的长短以及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影响旅游目的地的□07淡季与□08旺季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旅游资源的□01特色。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1)□02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03增加→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
(2)居住地与旅游地□04相距遥远→两地□05环境差异巨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
3.旅游服务□06设施和条件。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01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02非凡性越突04越大。
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03空间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05较大的旅游地:环境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06互补性。
区的旅游资源具有□07最小旅游时间比3.选择□(1)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08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09游玩时间的比值。
(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10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四、保障旅游安全01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02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2.出游准备: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1.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A.故宫B.天坛C.八达岭长城D.北京欢乐谷答案 D解析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
2.旅游地信息主要包括(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②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③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④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 D解析旅游地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大致的旅行费用等。
3.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有( )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追求最佳效果⑤游览所有景点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符合自身特点、选择最佳路径、景观丰富多样、追求最佳效果;旅游活动不必游览所有景点,而是有选择性的游览较多的景点。
4.下列现象中,可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有( )①暴雨天气②崎岖的山地地区③野外烧烤④社会稳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社会稳定不会造成旅游安全隐患,排除④。
探究点旅游的影响因素“银发游”日益成为旅游市场开发的潜在热点。
一份最新的《国内老年人旅行行为分析报告》指出,如今,已退休或临近退休的老年人已成为国内旅客的“主力军”之一,特别是错峰、淡季出行的重要客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闲”在家,而是纷纷走进大千世界开阔视野。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银发游”指哪类人群的旅游活动。
(2)假设你是一家旅行社的营销人员,在推销旅游线路时,首先应了解游客的哪些信息,具体内容是什么?(3)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旅游活动设计中有何不同?[答案] (1)老年人。
(2)旅游愿望和能力。
具体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等。
(3)一般来说,老年人出游的空间距离较短,喜欢到清静、幽雅的地方去;青年人出游的空间距离较长,更喜欢到热闹和惊险刺激的地方去。
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类,通过下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主观因素是旅游活动成行的内在因素;而旅游活动成行的客观因素要看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个人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旅游者必须具有自由支配的收入和一定的闲暇时间。
同时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才能全面分析、理解旅游者的旅游活动。
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17年假期安排,很多劳动者根据安排制定适合自己的旅游出行计划。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影响旅游者出游的因素属于( )A.旅游动机B.旅游偏好C.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D.闲暇时间答案 D解析材料中呈现的是2017年假期安排,故反映出影响旅游的客观因素是闲暇时间。
2.旅游动机的更新受下列哪一因素影响较小( )A.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B.人文环境的变化C.旅游价格的变化D.城市规模的扩大答案 D解析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包括: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另外,旅游地的交通条件、人文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信息和旅游价格都会影响旅游动机。
十一假期,北京某中学的高中学生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王浩和李辉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1 000元可用于这次旅游,又想让旅行社全包。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请你替他们拿个主意。
据此完成3~4题。
3.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地是( )A.昆明B.海南C.武夷山D.泰山和曲阜4.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交通条件B.旅游观光地C.身体状况D.旅游费用答案 3.D 4.D解析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消遣;这次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地是泰山和曲阜,因为他们每人的旅游费用只有1 000元,需选择较近的旅游点。
探究点旅游设计过程2018年暑假期间在菏泽工作的李老师打算去青岛探亲,回来时顺路游览本省著名旅游景点,且要经过省城回家。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设计一条来回的自驾车旅游线路。
(2)说明要准备的物品有哪些。
(3)沿途打算停留的旅游城市及该城市主要景点有哪些?[答案] (1)旅游线路:菏泽—青岛—济南—泰安—曲阜—荷泽。
(其他线路合理也可)(2)准备的生活用品:衣服1~2套,旅游鞋1双,雨具、个人卫生用品适量,自己喜爱的食物、水果适量,饮用水或旅行用的保温瓶等。
游览用品:山东省旅游图(各旅游城市旅游图到达目的地后购买)、指南针、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
(3)游览的主要景点:青岛:海滨浴场、栈桥、崂山。
济南: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
泰安:岱庙、泰山。
曲阜:孔府、孔林、孔庙。
1.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一个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活动成行的前提条件下对旅游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
通过以下关联图我们可以加深理解。
2.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等。
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突出特色:旅游线路设计是组织管理者的一种导向性安排,应该突出所设计线路的主题。
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
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
(2)讲究韵律: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
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3)“冷热”兼顾:不同季节和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线路。
设计旅游线路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点)热(著名、旅游者多的点)”兼顾。
(4)发展创新:旅游线路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5)安全可靠:旅游线路设计,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旅游者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等。
3.保证旅游安全四名游客夜登北京房山区陡峭的将军坨山,结果因天黑路陡难以下山,一名游客还险些落下山崖,在妙峰山镇民警和村民的帮助下,他们才得以安全脱险。
据此完成1~2题。
1.这四名游客的旅游方式是( )A.自助旅游 B.跟团旅游C.背包旅游 D.绿色旅游答案 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四名游客夜登北京房山区陡峭的将军坨山,应该属于自助旅游,没有提到导游,不属于跟团旅游;背包旅游是指背着背包做长途自助旅行的人,该次旅游不属于长途旅游;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通常指农村旅游,该次旅游显然不属于绿色旅游。
2.这四名游客应吸取的教训是( )A.旅游活动应该在白天进行B.出发前应充分掌握景区基本情况C.应该选择合理的旅游方案D.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野果答案 C解析据材料“四名游客夜登北京房山区陡峭的将军坨山,结果因天黑路陡难以下山,一名游客还险些落下山崖”可知,四名游客选择的旅游方案不合理。
2018年的一天,吉林某学校高中生郑强的爷爷奶奶自海南旅游归来,带回了大量特色纪念品。
据此回答3~4题。
3.郑强的爷爷奶奶到海南旅游的最佳季节应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 D解析吉林地处东北地区,冬冷夏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南地处热带,冬季吉林与海南的景观差异大,对比性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大。
故D项正确。
4.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前的准备工作,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有( )①听亲戚介绍②通过媒体、杂志等了解③通过互联网查询④通过咨询旅行社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听亲戚介绍,通过媒体、杂志等了解,通过互联网查询,通过咨询旅行社都是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
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有旅游爱好的上海退休工人王大爷,虽年过花甲,但体力还不错,他想用自己的退休金在古稀之前,完成一年一次的旅游活动,他又不想打扰子女,只想一个人无拘无束地活动。
2018年他利用5 000元的旅游经费,去旅行社结团旅游。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旅游目的地中最适合王大爷去旅游的是( )A.西藏雅鲁藏布江B.澳大利亚大堡礁C.云南大理和丽江古城D.杭州西湖答案 C解析到云南大理和丽江古城,距离适中,经费合适,旅游活动中消耗体力也不多,比较适合王大爷旅游。
西藏雅鲁藏布江沿途地形陡峭,体力消耗较大,适合年轻人;澳大利亚大堡礁距离较远,费用超支;杭州西湖距离上海太近,远低于王大爷的经费。
2.王大爷成为旅游者的最优越条件是( )A.文化素养高B.闲暇时间多C.经济基础雄厚D.身体条件好答案 B解析王大爷是上海退休工人,闲暇时间多,这是其成为旅游者的最优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