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选修3检测:第5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1节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在外出旅游前掌握一定的旅游常识、学会必要的遇险规避措施,是保障旅游游客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此完成各题。
(1)若旅游中遇险,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下列发出求救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 打开手电作为联络信号B. 利用现代通信工具求救C. 利用反光信号进行呼救D. 保持体力,不作求救,等候救援(2)野外被困寻找饮用水是野外生存的关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不能直接饮用B.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一般要加热煮沸后饮用C. 在野外寻找的水源,若不清洁需要进行过滤后再煮沸D. 我国西北湖泊中的水多为流动的水,一般可直接饮用2.下列景观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 长江三峡B. 北京故宫C. 哈尔滨冰雕D. 深圳的“锦绣中华”3.专家认为,旅游景观的欣赏尤其需要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有感而发写出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欣赏诗文完成:“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C.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大理岩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4.有一位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如果该游客要游览武陵园群峰,应选择的欣赏方式为()A. 适当的距离仰视B. 身临群峰之间欣赏C. 在视野开阔处俯瞰D. 在远处眺望5.“五色山”是对山体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颜色的一种形象称呼。
如图是某地区一山体自然景观颜色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欣赏“五色山”五色景观应()A. 乘船(筏)沿水路观赏B. 选择特定的观赏点C. 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瞰D. 发挥想象(2)观赏“五色山”的时间及“五色山”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 春季西南地区B. 秋季东北地区C. 春季华北地区D. 夏季西北地区6.下图为我国四处旅游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客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在出门旅行前掌握必定的旅行常、学会必需的遇避举措,是保障旅行旅客生命安全的重要措之一。
据此达成各。
( 1)若旅行中遇,能够出求救信号,以下出求救的做法中,不行取的是()A. 翻开手作信号B. 利用代通讯工具求救C. 利用反光信号行呼救D. 保持体力,不作求救,等待营救( 2)野外被困找用水是野外生计的关。
以下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野外找的水源一般不可以直接用B.在野外找的水源一般要加煮沸后用C.在野外找的水源,若不清需要行后再煮沸D.我国西北湖泊中的水多流的水,一般可直接用2.以下景中属于自然景的是( )A. 江三峡B. 北京故C. 哈冰雕D. 深圳的“ 中”3.家,旅行景的欣特别需要提高感觉力和理解力。
宋代人王禹偁居西,有感而写出描绘山村景的《村行》。
欣文达成:“ 穿山径菊初黄,信悠悠野。
万壑有声含晚,数峰无立夕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村原似吾。
”)地貌旅行源所组成的岩石型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火山地貌景的岩石组成是花岩B. 岩溶地貌景的岩石组成是可溶性沉岩C. 丹霞地貌景的岩石组成是大理岩D. 球状化形成的山石景的岩石组成是砂岩4.有一位外国旅客到中国旅行后,感触地:“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日内在没有登高的状况下,就我感觉到一年四时的化⋯⋯”)。
假如旅客要游武陵寝群峰,的欣方式(A. 适合的距离仰B. 身群峰之欣C. 在野开俯瞰D. 在瞭望5.“五色山”是山体从山麓到山自然景色的一种形象称号。
如是某地区一山体自然景色的化,据此回答下边小。
( 1)欣“五色山”五色景()A. 坐船(筏)沿水道B. 特定的点C. 在野开的高俯瞰D. 想象( 2)“五色山”的及“五色山”最可能出的地区是()A. 春天西南地区B. 秋天北地区C. 春天北地区D. 夏天西北地区6.以下图为我国四周旅行景观。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word教案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
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与联系实际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1设计旅行活动练习题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行活动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1、2、3 6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4、 5 72020 年1月,突尼斯民众走上街头,迫使总统本阿里逃亡沙特;随后,埃及等多个非洲国家均暴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科特迪瓦总统之争持续,毫无解决迹象;苏丹终止公投,极可能走向割裂……非洲似乎又走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这些局势动荡对旅行业可谓是雪上加霜,游览区的游客尚未导游人数多。
“五一”小长假即以后临,那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本该是出境旅行的旺季,但由于日本大地震和尔后的核辐射危机,使得沪上出境游遭遇“倒春寒”。
回答1~2题。
1.这些事件说明阻碍旅行业进展的重要因素是()。
A.旅行平安B.旅行形象C.旅行景观D.旅行季节解析这些事件说明阻碍旅行业进展的重要因素是旅行平安。
答案 A2.有关旅行平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旅行平安确实是保证旅行者在旅行进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平安B.旅行平安要紧靠旅行治理部门来实现C.旅行平安事故产生的缘故主若是旅行者无心识的行为D.旅行进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行平安问题解析旅行平安确实是保证旅行者在旅行进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平安。
答案 A3.以下说法中,属于阻碍旅行平安重要因素的有()。
①交通事故②爆炸事件③自然灾害④水土不服⑤战争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交通事故、爆炸事件、自然灾害、水土不服、战争都是阻碍旅行平安的重要因素。
答案 D4.以下关于旅行者的大体条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旅行者的经济基础越厚,出游机遇越多,在旅行中审美乐趣越浓B.必要的闲暇时刻是现代旅行观念下必不可缺少的大体条件C.现代旅行者只要具有金钱这一经济条件,就能够成为旅行者D.旅行时今世人的最大体需求解析审美乐趣的高低要紧与文化素养有关;旅行活动是人们知足了生存最大体需求后的高等需求;要成为旅行者除金钱外,还需要有时刻和旅行动机。
答案 B5.武汉的王教授及其夫人,皆已年近花甲。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课后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一、选择题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
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有( )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解析:第1题,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①②③④⑤都是旅游活动线路设计的要求。
第2题,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
答案:1.D 2.D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 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A.安徽B.福建C.广东D.广西4.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 8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C.68% D.80%解析:第3题,客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距三亚700~1 100 km范围内的地区中广东经济最为发达,客源优势最为明显。
第4题,从图中可得出客流累计百分比。
答案:3.C 4.D下图为某地旅游资源情况调查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的旅游现状是( )A.旅游资源不够丰富B.娱乐设施不够齐全C.交通设施比较落后D.观光团体数量较多6.若到该地旅游,从安全角度考虑,不需要过多考虑的是( )A.食品卫生和当地治安安全B.交通安全C.天气变化的影响D.泥石流的影响解析:第5题,根据图例,半径越大表示数量越多,而交通设施的半径普遍较小。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综合检测_(人教选修3)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综合检测高二地理备课组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B •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C.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游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入的影响D •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解析:选A。
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旅游线路设计的目标是()A .选择最佳路径B .注意劳逸结合C.景观丰富多样 D •追求最佳效果解析:选D。
追求最佳游览效果,是旅游线路设计的目标。
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享受,追求最佳效果是为了获取最好的旅游感受。
下图是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
读图完成3〜4题。
大驴及収上高申中冷初叩以下文H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客游览华山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观因素是学历的高低④历史文化景观所吸引游客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A .①②B .②③C.①④ D .③④4•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有()A .旅游动机B. 闲暇时间C. 经济承受能力D .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到碑林的游客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所占比重大,但不能说明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就只参观碑林。
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
答案:3.C 4.A5•下列旅游活动中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是()A .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B .每到一处旅游景点,都要注意观察安全警示标志C.树立“安全第一、秩序第二、效益第三”的理念D •险要景观一律不去观看解析:选D。
险要景观可以站在安全的角度与位置观看。
读下表资料,回答6〜7题。
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三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单元测试

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三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旅游景观欣赏时需求事前了解其景观特点,才干取得最正确欣赏效果的是〔〕A. 避暑山庄内文津阁中的〝日月同辉〞景观B. 泰山日出C. 黄山的云海D. 彩虹2.以下关于旅游规划基本要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规划理念新颖②旅游定位准确③空间规划合理④内容体系完整⑤规划迷信可行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3.以下有关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青海湖夏季留鸟单一,是观鸟的最正确机遇B. 钱塘江大潮宜在夏季欣赏,夏季风影响下潮差更大C. 吉林雾淞最适宜的欣赏时节是春季D. 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落,最正确欣赏机遇皆为晴天4.专家以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求的是提升感受力和了解力。
回答以下效果。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忧伤,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画山村景色的«村行»。
〔1〕下面四位同窗对«村行»评论,哪些同窗的说法是正确的?〔〕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括了由视觉、听觉感遭到的现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普及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现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丙丁〔2〕以下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堆积岩D. 球状风化构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5.读我国山水景色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以下效果。
〔1〕我国南南方山水景色区欣赏机遇主要在〔〕A. 春季B. 夏季C. 春季D. 夏季〔2〕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缘由能够是〔〕A. 纬度低B. 地势高C. 雨季长D. 气温高6.该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域,其天文景观均反映了( )A. 科技开展影响传统文明B. 地域文明影响修建作风C.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7.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的关系是〔〕A. 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限制B. 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承载量C. 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应相顺应D. 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承载量也越大8.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机遇,以下语句表达这一道理的是〔〕①山穷水复疑无路,山穷水尽又一村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③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④五岳假定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区分对庐山和泰山两大景色区的景观欣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同步测试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一、选择题一对来自欧洲某国的老夫妇,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旅行,当他们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老太婆感慨地说:“中国的面积好辽阔啊!在没有登高情形下,短短的十几天,让咱们感到了一年四季的转变。
”据此,完成1—3题:1.试问这对老人是什么季节来我国旅行的()A. 春天 B.夏日 C. 秋季 D.冬季2.若是这对老人是乘坐火车在我国旅行,那么他们最有可能的旅行线路是()A. 沿陇海—兰新铁路 B.沿京哈—京九铁路 C.沿京广—京包铁路D.沿沪杭—浙赣铁路3.若是这对老夫妇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淞奇异景观,这说明在旅行景观欣赏时要()A. 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机会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4.读“无锡人对一些旅行目的地的感知机遇与可达机遇图”说明阻碍游人到旅行目的地游览的要紧因素是()A. 游览价值的大小 B.市场的通达性C. 感知机遇的多少 D.市场经济距离读我国山水风光区最宜欣赏时刻与纬度关系,回答5~6题。
5.我国北方山水风光区欣赏机会要紧在()A.春天 B.夏日 C.秋季 D.冬季6.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刻较短的缘故可能是()A.纬度低 B.地形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健康的、可持续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创新和进步的源泉,是文明进展的动力。
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地域历史悠长,文化景观众多,旅行资源丰硕。
图中丙区域文化景区的地域形态呈条带状散布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与水源 B.气候与降水C.纬度位置 D.地壳运动8.某旅行团从北京动身,乘火车去甲地参观游览,通过的铁线路名称是()A.京广线 B.陇海线C.京沪线 D.京包线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
据此回答9-10题:9.关于游览线路与景观组合不正确的选项是()A.登庐山,游漓江——甲 B.游三峡,看都江堰——乙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D.看龙门石窟,赏林海雪原——丁10.四条游览线路终点,避暑条件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中国海洋报》2020年1月23日报导,由于全世界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很多人想趁最后的机遇造访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
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第五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
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1~2题。
1.
A.个人知识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2.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A.故宫B.天坛
C.八达岭长城D.北京欢乐谷
解析:第1题,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强烈影响,而且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人文环境、旅游价格的变化等不断变化。
第2题,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
答案: 1.D 2.D
下图是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客游览华山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观因素是学历的高低④历史文化景观所吸引游客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4.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A.旅游动机B.闲暇时间
C.经济承受能力D.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到碑林的游客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所占比重大,但不能说明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就只参观碑林。
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
答案: 3.C 4.A
武汉的王教授及其夫人,皆已年近花甲。
夏天暑热难耐,王教授幸有10天闲暇,欲携夫人找一旅游地避暑疗养,以解长期工作之乏。
然而,因收入不丰,王教授盘算这次旅游的花费,希望能省则省。
按要求完成5~6题。
5.有以下四个旅游地供王教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昆明B.庐山
C.北戴河D.黄山
6.关于其去旅游地的出行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跟团出游B.自主出游
C.乘飞机出游D.坐船沿长江沿海线出游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出行方案的设计。
第5题,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王教授的主观意愿是避暑疗养,登黄山、庐山显然不符合他的意愿;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较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可能会承受不了;北戴河位于渤海湾,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消费水平普通游客可以接受,10天的时间,从武汉往返北戴河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充分地疗养休息。
第6题,由于两人年事已高,考虑到其身体状况,最好选择跟团出游,同时由于时间及经济条件限制,乘飞机、坐轮船出游不合适。
答案: 5.C 6.A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制约。
据此回答7~8题。
7.海口为生态化城市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地处临海,水源充足③起步晚,规划较好④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⑤经济基础好
A.①④B.②③
C.④⑤D.③④
8.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A.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解析:第7题,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源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城市规划。
第8题,苏州的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使它成为旅游特色城市。
答案:7.D8.D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的“地下画廊”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地质学家考证,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堪称“江北第一长河”。
洞内流水潺潺,石钟乳奇形怪状,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地下奇景扑朔迷离。
据此回答9~10题。
9.深圳的王先生准备乘火车到该处旅游,其选择的最佳路线是()
A.广深线—京广线—陇海线—焦兖日线
B.广深线—浙赣线—京沪线—胶新线
C.京九线—焦兖日线—胶新线
D.京九线—陇海线—京沪线—胶济线
10.“地下画廊”作为新发现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D.历史文化价值
解析:第9题,深圳的王先生可直接上京九线,到山东菏泽后转焦兖日线,最后再转我国的“绿色铁路”——胶(胶州)新(新沂)线即可到达。
第10题,从题干的描述可知,这里所谓的“地下画廊”实际上指的是喀斯特地貌,它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9.C10.A
读图,回答11~13题。
11.近几年,地处偏远的西藏、云南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这并不是因为()
A.经济距离小
B.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C.与大多数旅游者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吸引力大
D.知名度较高
12.2012年夏季,云南的李老师随团到西藏旅游,带团导游多次提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这是为了()
A.充实导游词
B.强化观景的原则
C.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D.路边景色不美
13.高中毕业的赵前方同学打算利用暑假到香格里拉独自登梅里雪山探险,行前他最应该准备的物品是()
A.防晒霜B.防寒服
C.雨伞D.防蚊虫药品
解析:第11题,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一般来说,经济距离增加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而西藏和云南较偏远,对大多数游客而言,经济距离偏大。
第12题,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危险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因此应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第13题,雪山温度较低,故登雪山首先应准备好防寒服。
答案:11.A12.C13.B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下面是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条旅游线路
第一天北京乘火车赴黄山。
宿火车上
第二天抵黄山。
游览老街,翡翠谷。
宿山下
第三天乘汽车赴黄山。
乘索道上山。
宿屯溪
游览:莲花峰,光明顶,飞来峰,
玉屏楼,排云亭,一线天,
百步云梯,迎客松。
步行下山,
赴屯溪。
第四天乘车赴深渡码头,乘船游千宿杭州
岛湖,锁岛,鸟岛,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