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

合集下载

火麻仁研究报告

火麻仁研究报告

火麻仁研究报告
火麻仁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药用和食用的植物种子,具有多种保健和治疗作用。

以下是对火麻仁的研究报告总结:
1. 抗氧化性能:火麻仁富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多酚类
物质,可以对抗自由基的侵害,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2. 抗炎作用:火麻仁中的γ-亚麻酸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以缓解炎症疾病的症状。

3. 降血压作用:火麻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4. 降血脂作用:火麻仁中的亚油酸对身体的血脂有着调节作用,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5. 改善血糖控制:火麻仁中的纤维素可以延缓糖的吸收,降低血糖的峰值,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6. 抗肿瘤作用:火麻仁中的亚麻酸和维生素E等成分具有一
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7. 保护心血管健康:火麻仁中的亚麻酸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体来说,火麻仁具有多种保健和治疗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
医药和健康食品领域。

然而,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认其疗效和安全性。

火麻仁功效与作用

火麻仁功效与作用

火麻仁功效与作用火麻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保健品原料。

火麻仁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火麻仁具有滋补养颜的作用。

火麻仁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皮肤弹性,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等问题,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同时,火麻仁还有抗氧化的效果,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缓皮肤老化的速度,延缓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出现。

其次,火麻仁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火麻仁中的亚麻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火麻仁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火麻仁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火麻仁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缓解便秘问题。

火麻仁中的植物油脂还可以润滑肠道,使大便通畅,减少大便干燥和排便困难的情况。

火麻仁还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火麻仁中的亚麻油酸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炎症相关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炎症疼痛。

同时,火麻仁中的有机酸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预防感染。

最后,火麻仁还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火麻仁中的亚麻酸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缓解经前期综合症的症状,如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

同时,火麻仁中的维生素E还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可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不适症状,如潮热、失眠等。

综上所述,火麻仁具有滋补养颜、保护心脑血管、润肠通便、抗炎抗菌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火麻仁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慎用;此外,火麻仁属于温燥之品,体虚火旺的人群也应适量食用。

总之,选择适当的剂量和方法,火麻仁可以带来很多对健康有益的功效。

火麻仁副作用

火麻仁副作用

火麻仁副作用火麻仁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据说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

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火麻仁也不例外。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火麻仁的副作用。

首先,火麻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火麻仁中的成分过敏,一旦使用火麻仁,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症状,甚至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火麻仁之前,最好先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自己是否对火麻仁过敏。

其次,火麻仁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不适。

火麻仁含有一些化学成分,这些成分与人体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因此,在使用火麻仁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再次,火麻仁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

火麻仁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长期大量使用火麻仁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此外,火麻仁可能对血液造成一定的影响。

火麻仁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血液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服用火麻仁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血液凝固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服用火麻仁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受伤,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最后,火麻仁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火麻仁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火麻仁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火麻仁与其他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火麻仁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火麻仁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确定自己是否适合使用火麻仁,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使用火麻仁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且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火麻仁并就医。

火麻仁的食用方法

火麻仁的食用方法

火麻仁的食用方法
火麻仁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等。

火麻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以用来搭配其他食材一起食用,也可以直接食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火麻仁食用方法:
1. 炒菜时加入火麻仁:在炒菜时,可以将火麻仁放入锅中一起炒熟,这样可以为菜肴增添香脆的口感和美味的坚果味。

2. 搭配水果沙拉:将火麻仁撒在水果沙拉上,可以增添沙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尤其是搭配一些软烂的水果,如香蕉、芒果等,会让整个沙拉更加美味。

3. 泡水饮用:将适量的火麻仁放入杯中,加入温水或凉水浸泡片刻后,可以直接饮用。

这样可以有效保留火麻仁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4. 烘烤零食:将火麻仁放入烤箱中进行烘烤,可以制作成美味的零食。

烤制后的火麻仁香脆可口,非常适合作为办公室或家庭的小零食。

5. 煮粥时加入火麻仁:在煮粥时,可以将适量的火麻仁加入粥中一起煮熟。

火麻仁的香味会很好地融入到粥中,增添口感和风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火麻仁食用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
进行选择。

无论是炒菜、搭配水果沙拉或者泡水饮用,火麻仁都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美味的食材。

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

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

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火麻仁,又称亚麻仁,是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而且营养丰富的食材。

火麻仁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与功效,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美容保健领域。

首先,火麻仁富含大量的亚麻酸,该物质是一种必需脂肪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入。

亚麻酸能够调节人体内的代谢,加速脂肪分解,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它还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保健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健康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火麻仁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和植物蛋白质。

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

同时,这种食物纤维也能够降低食物的热量吸收,对于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非常有帮助。

植物蛋白质则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之一,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具有维持机体组织、补充能量的功能。

火麻仁还具有益肺养颜、明目润燥的功效。

它富含维生素B 群、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对皮肤的保湿和抗氧化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延缓皮肤老化,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同时,火麻仁还富含锌、硒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增强皮肤弹性,改善皮肤干燥和粗糙等问题。

此外,火麻仁还有增强免疫力、抗炎止痛等作用。

亚麻仁中的亚麻酸和亚油酸等天然物质可以促进免疫力的提高,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同时,火麻仁还含有一种名为亚麻素的物质,它具有抗炎作用,对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停经综合征和预防癌症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火麻仁是一种非常珍贵而又营养丰富的食物。

它既可以作为药用材料,用于中医药治疗一些疾病。

又可以作为食材,用于日常饮食中。

无论是从保健角度还是美容养颜的角度来看,火麻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功效。

然而,作为一种中药材和食材,火麻仁也有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对于热性体质的人群,以及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尽量选择新鲜、无毒的火麻仁,并且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火麻仁滋补肾气润肠通便的中药良药

火麻仁滋补肾气润肠通便的中药良药

火麻仁滋补肾气润肠通便的中药良药火麻仁,作为传统中药材,拥有滋补肾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它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保健效果。

本文将对火麻仁的特点、药理机制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中药良药。

火麻仁,又称火麻子,是火麻科植物火麻的种子。

它呈圆筒状,外表呈灰白色,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火麻仁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滋补类中药,具有滋补肾气、润肠通便的作用。

火麻仁的滋补肾气作用是指它可以补充肾脏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肾脏的功能。

肾脏在中医理论中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人体的生殖、生长、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

一些人由于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原因导致肾气不足,出现头发干枯、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而火麻仁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滋补肾气,改善这些问题,使人体恢复健康。

火麻仁的润肠通便作用是指它可以缓解便秘问题,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困难。

便秘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火麻仁中的脂肪和纤维素等成分可以润滑肠道,促进粪便排出,有效缓解便秘症状,维持肠道健康。

使用火麻仁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

一般来说,火麻仁可以炒熟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服用。

也可以将火麻仁煮沸后,冷却后饮用,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此外,火麻仁还可以搭配其他中药材一同使用,增强疗效。

但无论如何使用火麻仁,都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虽然火麻仁是中药良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火麻仁也不适用于某些疾病患者,如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等。

因此,在使用火麻仁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确保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火麻仁作为滋补肾气、润肠通便的中药良药,拥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保健效果。

通过了解火麻仁的特点、药理机制以及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中药材。

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

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火麻仁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火麻仁是大麻的种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补养颜、润肠通便、降脂降压、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火麻仁的作用与功效。

首先,火麻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群、铁、锌等。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A和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此外,火麻仁中的铁和锌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和骨骼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其次,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火麻仁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帮助排便,有效治疗便秘问题。

火麻仁还可以软化大便,减少粪便的干燥和硬结,缓解肠道不适。

火麻仁还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

火麻仁中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预防和改善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火麻仁中的亚油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能使血管壁平滑,增强血管弹性。

火麻仁还是一种天然的美容护肤品。

火麻仁中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群具有保湿、抗氧化、舒缓肌肤的功效,可以深层滋润肌肤,改善干燥、敏感等肌肤问题。

同时,火麻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滋养头发,预防头发干燥、毛躁和断裂。

除此之外,火麻仁还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药用功效。

火麻仁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感冒、发热、皮肤感染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火麻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

它不仅可以滋补身体,护肤美容,还可以降脂降压、润肠通便等,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改善便秘问题,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火麻仁的摄入量要适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您有特殊情况或慢性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使用时请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

火麻仁炮制标准

火麻仁炮制标准

火麻仁炮制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关于火麻仁的采集。

火麻仁的采集一般在秋季进行,此时火麻仁的成熟度较高,药效也相对较好。

采集时需要选择整株无病虫害的火麻植株,将成熟的火麻果及花摘下,并晒干备用。

然后,进行火麻仁的炮制处理。

炮制火麻仁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火麻仁的毒性,并增加其药效。

具体的炮制方法如下:1. 洗净火麻仁:将采集来的火麻仁放入清水中,反复洗涤,去除杂质和泥土。

2. 煨火麻仁:将洗净的火麻仁放入锅中煨炒,煨至火麻仁的外皮稍微变黄即可,注意煨时火候不可过度,避免破坏火麻仁的有效成分。

3. 烘干火麻仁:煨炒后的火麻仁需要晾晒或用文火烘干,使其完全干燥,以便保存和使用。

4. 储存火麻仁:炮制完成的火麻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虫蛀,以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在炮制火麻仁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火候的掌握和细心的操作,以确保火麻仁经过炮制后能够保持其最佳的药效和品质。

炮制后的火麻仁可以用于煎煮、磨粉或药膳中,起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第二篇示例:火麻仁,又称火麻仁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肺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

火麻仁在中药方剂和药膳中应用广泛,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药效和功效,火麻仁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工艺。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火麻仁的炮制标准。

一、原料选择:选择具有一定年限、无霉变现象的火麻仁作为原料,不宜使用变质或品质不佳的火麻仁。

二、材料准备:将选择好的火麻仁清洗干净,晒至半干状态,去除杂质和杂味。

三、炮制方法:1. 火麻仁炮制的主要方法是炒制,可以用砂锅或平底锅进行炒制。

砂锅炒制时,要先将火麻仁加入砂锅中,用文火炒制,持续翻炒,避免过火或炒焦。

平底锅炒制时,要掌握好火候,炒至火麻仁表面呈现金黄色即可。

2. 炒制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根据火力大小和炒制量可适当调整。

3. 炮制时要不断翻炒,防止烧焦或表面不均匀。

4. 炮制后的火麻仁应晒干、冷却后存放于密封罐中,避免潮湿或受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 (《本经》)火麻仁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纸土壤或粘质土壤为宜。

味甘,性平。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润燥杀虫。

临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

《药性论》:使。

治大肠风热结涩及热淋。

子五升,研同叶一握捣相和,浸三曰,去滓,沐发,令白发不生,补下焦主治渴。

又子一升,水三升,煮四,五沸,去滓,冷服半升,日二服,差。

《日华子本草》: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去皮肤顽屑,下水气及下乳,止消渴、催生,治逆横产。

《药类法象》:辛、甘,润。

治风燥,大便不通。

《汤液本草》:味甘平,无毒。

入足太阴经,手阳明经。

《本草》云:主补中益气,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作余疾。

长发,可为沐药,久服肥健不老。

《液》云:入足太阴、手阳明。

汗多胃热便难,三者皆燥湿而亡津液,故曰脾约。

约者,约束之义。

《内经》谓:燥者润之,故仲景以麻仁润足太阴之燥及通肠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麻子、杏仁之甘,缓脾而润燥。

《本草经疏》:麻子,即大麻仁,禀土气以生。

《本经》味甘平无毒。

然其性紧滑利,甘能补中,中得补则气自益。

甘能益血,血脉复则积血破,乳妇产后余疾皆除矣。

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血也,阴也。

经曰:阴弱者,汗自出。

麻仁益血补阴,使荣卫调和,风邪去而汗自止也。

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气从小便而出也。

好古云:入手、足阳明,足太阴经。

阳明病汗多,及胃热便难三者皆燥也。

用之以通润。

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故仲景脾约丸用之。

简误:陈士良云:多食损血脉,滑精气,痿阳事,妇人多食即发带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无毒。

或搀粳米煮粥,或佐血药为丸。

经入阳明大肠及足太阴脾脏。

恶茯苓一味,畏牡蛎白薇。

益气补中,催生下乳。

去中风出汗,皮肤顽痹;润大肠风热,结涩便难。

止消渴而小水能行,破积血而血脉可复。

胎逆横生易顺,产后余疾总除。

《本草乘雅》:体直类木,仁滑似髓,肝之肾药也。

故益精填髓,润发黑须。

大麻色黄,气味甘平,为脾胃之体药;枝茎条畅,为脾胃之用药;仁脂濡润,为脾胃之滑剂,湿剂也。

故主补中益气,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别录及附方诸证,亦以四义释之,更参主客佐使,真不胜其用矣。

《景岳全书》:即黄麻也,亦名大麻。

味甘平,性滑利。

能润心肺,滋五脏,利大肠风热结燥,行水气,通小便湿热,秘涩五淋,去积血,下气,除风湿顽痹,关节血燥拘挛,止消渴,通乳汁,产难催生,经脉阻滞。

凡病多燥涩者宜之。

若下元不固,不便溏阳痿,精滑多带者,皆所忌用。

《本草备要》:即作布之麻,俗作火麻,润燥滑肠。

甘平滑利,脾胃大肠之药。

缓脾润燥,治阳明病胃热汗多而便难。

三者皆燥也,汗出愈多,则津枯而大便愈燥。

仲景治脾约有麻仁丸。

成无己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

张子和曰:诸燥皆三阳病。

破积血,利小便,通乳催生。

畏茯苓、白薇、牡蛎。

《本经逢原》:麻仁入手阳明、足太阳,其性滋润,初服能令作泻。

若久服之,能令肥健,有补中益气之功。

脏腑结燥者宜之。

仲景治阳明病,汗多胃热便难,脾约丸用之,取润脾土枯燥也。

《日华》止消渴,通乳汁,主催生难产,及老人血虚,产后便秘宜之。

麻勃治身中伏风,同优钵罗花为麻药,砭痈肿不知痛。

叶绞汁服五合,下蛔虫,捣烂敷蝎毒,俱效。

黄麻破血利小便,麻根捣汁,治产难胞衣不下,煮服治崩中不止,生走而熟守也。

并治热淋下血不止,根叶并治挝打瘀血,心腹满痛,捣汁服之皆效。

陈黄麻烧灰,酒服方寸匕,散内伤瘀血。

《本草崇原》:大麻放花结实于五六月之交,乃阳明太阴主气之时。

《经》云:阳明者,午也。

五月盛阳之阴也。

又,长夏属太阴主气,夫太阴、阳明,雌雄相合,麻仁禀太阴、阳明之气,故气味甘平。

主补中者,补中土也。

益气者,益脾胃之气也。

《本草求真》:[批]润燥滑肠。

火麻仁专入脾、胃、大肠。

即今作布火麻之麻所产之子也。

与胡麻之麻绝不相似。

味甘性平,按书皆载缓脾利肠润燥,如伤寒阳明胃热,汗多便闭,治多用此,盖以胃府燥结,非此不解。

汪昂曰:胃热、汗多、便难,三者皆燥也。

汗出愈多、则津枯而大便愈燥,仲景治脾约有麻仁。

成无已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

张子和曰:诸燥皆三阳病。

更能止渴通乳。

及妇人难产,老人血虚,产后便秘最宜。

弘景曰,麻子中仁合丸药,并酿酒大善,但性滑利。

许学士云:产后汗多则大便秘,难于用药,惟麻子粥最稳,不惟产后可服,凡老人诸虚风秘,皆得力也。

至云初服作泻,其说固是,久服能令肥健,有补中益气之功,亦是燥除血补而气自益之意。

若云竟能益气,则又滋人歧惑矣。

但性生走熟守,生用破血利小便,捣汁治产难胞衣不下,熟用治崩中不止。

《得配本草》:畏茯苓、牡蛎、白薇。

甘,平。

滑利。

入足太阴,兼手阳明经血分。

理女子经脉,治汗多胃燥,除里结后重,去皮肤顽痹,能催生下乳。

合苏子研汁煮粥,治虚风便秘;同紫菀、杏仁煎服,治大便不利。

肺气润,便自利。

以葱、椒、盐豉入麻仁粥食之,治风水腹大,腰脐重痛。

多食滑精痿阳,发带疾。

怪症:肠头出寸许,痛苦非常,干则自落,又出又落,名截肠。

宜于初起,麻油浸之,饮大麻仁汁数升而愈。

《本经疏证》:麻生于木火正旺之时,成于金水方饶之日,故麻子仁之为用,能于木火焦杀中生金水柔滋之化,即能于金水滂沛中成木火通明之功。

唯其金水克谐,水火迭化,是以中土升清降浊之机栝不愆,一身皆受其荫,本经谓其补中益气,久服肥健,良由乎此。

是诚能揭麻子仁功用之要,泄农经奥窌之秘矣。

特别录所载破积血复血脉,乳产馀疾,沐发长润,功能多半在血,谓皆由于气充血乃调,容或有未尽然者。

夫中焦受气为血,决气篇不诬矣,不可为心主血之验乎?心为丁火,下交壬水而化为木,不可为益乙肝之气之证乎?乙肝受益,下交大肠,而化为金,以行其柔滋之气,而通降者不滞,是即血能行气之源。

仲景制麻仁丸治脾约,取裁之所在矣。

决气篇又曰,上焦开发为气,气不主于肺乎?肺为辛金,下交丙火而化为水,不可为益癸肾之血之证乎?癸肾受益,上交戊土而化君火,以行其明爽发越之气,而升者不滞,是即气能调血之源,仲景制炙甘草汤以复脉取法之所在矣。

惟丁壬能化木,则肝木泽,其所藏之血,自行而不积,产乳自无馀疾。

唯辛丙能化水,则肾水强,其所藏之水,自不至因气乖而肿,因气阻而溺塞矣。

治风先治血,缘血不行招风取中者,尤宜仗泽血液之物,发乃血之馀;缘血不荣心而枯短者,允当用复血脉之剂,此别录宣阐药物之详,确能补本经之未备者也。

麻仁与地黄,皆最能拔地力(齐民要术所谓种苴欲得良田,不用故墟是也),故亦最能生阴津。

其相比入炙甘草汤,则以地黄善宣阴津于阴分,麻仁善宣阴津液阳分也;其在麻仁丸,与芍药同用,则以芍药善破阴结,布阳气,麻仁善行阳滞,布阴气也。

入阴入阳者,物之生理,所谓性也;破结行滞宣布阴阳者,物之能事,所谓情也。

性之与情,犹车马相辅而行,是何也?麻仁丸中有小承气汤,即不用麻仁芍药杏仁,不患其大便不通;炙甘草汤有人参麦冬地黄,即不用麻仁,不患其脉不复。

然复脉通便是二方作用之一端,不能会二病之全局,故麻仁在炙甘草汤,为人参麦冬地黄之先声,以其气钟于至阳,易入上焦,引亢阳为生阳,人参继之,为鼓元气之生,麦冬继之,以生胃脉之绝,地黄继之,以行脉中之血也;其在麻仁丸,又为小承气汤之后劲,以枳实厚朴锐而行气,大黄芍药破而通血,皆举辔疾驰,绝无停轨,治胃实之不大便有馀,治脾约之大便难不足,非得杏仁之润降,麻仁之滑泽,脾必暂展而复约也。

此是物之情,若其性则极柔之物,禀生气于至阳,原系物之常理,第麻仁不仅属阴,以其有雌有雄,雄之用在皮,雌之用在实,若概以根实升降之义,则其能伸阳于中,充阴于外,无疑矣。

若夫种苴须杂以,及当开花,又将拔尽,是其初则能令阴阳相守,继则能令阴津长裕无疑矣。

其叶之数,不以四,不以六,唯七之少阳,九之老阳,是其用之所在,譬之于人,体气偏阴者嗜温,体气偏阳者嗜凉,禀阳刚者其作为爽直,禀阴柔者其作为廉静,以是知麻仁为物其秉赋虽阴,功效悉在阳矣。

至其谷之坚韧难去,须先迫之以热,乃再激之以寒,后复暴而干之,扬而去之,易易耳,不又可知其所谓柔者,必伏刚中,其所谓刚者,必寒热交和而后化耶?善体物者宜识之。

《本草新编》:火麻仁,味甘,气平,无毒。

入阳明大肠经及足太阴脾脏。

益气补中,催生下乳,去中风汗出、皮肤顽痹,润大肠风热结涩便难,止消渴而小不能行,破精血而血脉可复。

产逆横生易顺,沐发可润。

此物性过于润,凡燥结者,可借之以润肠,而脾气虚者,断难多服。

至于吞之可以见魅,祝之可以辟瘟,俱非近理之谈,而不老神仙尤为荒诞。

产后宜戒,慎勿轻投之也。

或问火麻子宜于大便燥结之人,《本草》所载其功用,亦果多乎?夫火麻子实有功用,但宜于实症,而不宜于虚症而已。

《本草分经》:甘,平,滑利。

缓脾润燥,滑肠,治胃热便难。

《本草思辨录》:仲圣麻仁丸证,是脾受胃强之累而约而不舒,于是脾不散精于肺,肺之降令亦失,肺与脾胃俱困而便何能下。

麻仁甘平滑利,柔中有刚,能入脾滋其阴津,化其燥气。

但脾至于约,其中之坚结可知。

麻仁能扩之不能破之,芍药乃脾家破血中之气药,合施之而脾其庶几不约矣乎。

夫脾约由于胃强,治脾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独降,有资于肺,肺亦焉得不顾,故又佐以大黄枳朴攻胃,枳二抑肺。

病由胃生而以脾约标名者,以此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也。

兼太阳故小便数,小便数故大便难。

治法以起脾阴化燥气为主,燥气除而太阳不治自愈,故麻仁为要药。

治阳明府病非承气不可,故取小承气之大黄枳朴而复减少其数也。

复脉汤用之,则佐姜桂以通阳,佐胶地麦冬以益阴,与后世取汁煮粥以治风治淋,总取乎润燥抉壅,柔中有刚也。

【现代药理研究】1.火麻仁有通便作用,能刺激肠粘膜,使分泌增多,蠕动加快,减少大肠吸收水分,而起泻下作用。

2.火麻仁有降血压作用。

火麻仁乙醇提取物分别给麻醉猫及正常兔灌胃,半小时后均出现缓慢降压作用。

3.火麻仁有降血脂作用。

4.火麻仁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并能减少精液中精子的密度,有一定抗生育作用。

5.火麻仁有致畸作用。

火麻仁的石油醚提取物,能引起妊娠安全期雌性大鼠体重降低,阻碍生长,并使四肢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