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悌》

合集下载

弟子规—(二)出则悌

弟子规—(二)出则悌
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 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 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 出 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则 悌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出 则 悌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 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 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 ,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 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 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出 则 悌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人呼,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出 则 悌
在吃饭的时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 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 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出 则 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出 则 悌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 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
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 ,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 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 出 好。
则 悌
进必趋则 悌
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 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 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 左右移动。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 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 出 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则 悌
弟子规
柒陆
余 力亲 学仁 文

泛 爱 众
肆 叁贰
出 信谨 则

壹目

录 则

目 录
出则悌
总 叙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chū zé tì【出则悌】在日常生活中友爱兄弟姐妹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说: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

在这和睦当中就存有孝道。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解说: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解说: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zhǎng hū rén jí dài jiào rén bù zài jǐ jí dào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解说:长辈呼叫人时,自己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

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理应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解说:称呼长辈时,不能够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出则悌引子〈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我们在“入则孝”得部分讲完了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与父母相处,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礼节。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出则悌”得学习。

什么就是“悌”呢?“悌”得本意就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

“出则悌”讲得就是,家中得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我们与长辈在一起应该遵守什么规矩。

“悌道”实际上就就是“孝道”得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得标准,并视之为做人得根本。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就是真正做到了“悌”呢?在古代,《弟子规》要求孩子与长辈在一起得时候,遵守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礼节?而我们今天与长辈交往得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我们来瞧《弟子规》在“出则悌”得部分就是怎么要求得。

、传统中国得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

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

“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与睦,起到了巨大得作用。

可就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得家族已经很少了。

现在我们得家庭一般就就是爸爸妈妈与小朋友三口人,我们小朋友大多就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那这就是不就是就就是说“悌道”这种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呢?当然不就是,在现代社会中“悌”得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学、朋友之间得尊重友爱。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得意思就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释:当哥哥姐姐得要友爱弟妹,作弟妹得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与睦相处,一家人与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弟子规之出则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弟子规之出则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悌》译文做兄长的应该善待弟弟,当弟弟的应该恭敬兄长。

兄友弟恭,父母心中就快乐。

孝道就在其中了。

兄弟之间少计较财物,就不会有怨恨。

说话时能包容忍让,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生活中饮食、坐卧、行走,应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他人,就应该立即替长辈传达,如果那人不在,自己应当主动帮忙。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在长辈面前,要谦恭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好,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就恭恭敬敬退后站立,等长辈离去。

不论骑马或乘车,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辈大约离开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离开。

长辈站立时,晚辈应陪立,不可以先坐下来。

如果长辈坐定,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

与长辈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是回答的音量太小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

长辈问话时,应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

对待叔叔伯伯等长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长一样友爱。

《弟子规》的《出则第》原文及释义

《弟子规》的《出则第》原文及释义

《弟子规》的《出则第》原文及释义《弟子规》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弟子规》的《出则第》原文及释义,欢迎参考!《出则弟》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请看第八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讲述的是如何培养有品德的小孩子。

其中的“悌”方面,是指尽孝尽忠,并且与家人、朋友、师长等建立和谐关系。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二、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三、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四、出必告,反必面,事无大小,欲先言。

五、路有馆,宿即息,意中人,不可惜。

六、出门行,远必备,旅有患,名曰贼。

七、见所好,勿为非,听言谨,识疾病。

八、立遵义,坐遵礼,言遵信,业遵准。

以上便是《弟子规》中关于“悌”的部分内容。

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在家庭中要多关心家人的需要,与人交往要带着善意,才能获得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美好关系。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一、弟子规弟子规,即《弟子规范》,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教材。

它以明代朱熹先生所著的《论语集注》为基础,总结了古代文人学者对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基本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教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又学文。

性与场,事不两立。

苟非群,焉能久立?<兄弟惟慎,始可如臧六孔子之提壶入室也。

成名事事须称职,宜友乖,宜己拂。

替人说,己无能。

当人问时,己既默。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四得:有辱则后,有雠则让,有币则寿,有庆则谦。

能此四者,生而不辱,长而不衰。

二、弟子规解释1. 孝弟首要的是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

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认为孝道是一切品德的基础。

2. 谨信谨慎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求言行举止始终如一,信守承诺,不轻易破约。

3. 泛爱众,亲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善良、仁爱的人。

这一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关心,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习如何待人处世。

4. 行有余力,又学文除了学好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有充足的精力去从事公益事业,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5. 性与场,事不两立要求修身养性,正直待人。

在各种场合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操守,无论处在任何环境,都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6. 兄弟惟慎对待兄弟姐妹关系要特别慎重,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7. 宜友乖,宜己拂选择朋友要慎重,不选择不良朋友,同时自己也要克制坏习惯,不被不好的影响所左右。

8. 替人说,己无能在适当的情况下为他人说话,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同时不要自夸自大。

9. 当人问时,己既默不要随意透露他人的隐私,也不要轻易说出一些无意义的话。

10.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四得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万物都是为了养活人类而存在的。

提倡在生活中要保持谦逊和感恩之心。

以上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该文档总字数:264字。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

【长呼人,即代叫,人 不在,己即到。】
即代叫:就代为呼叫。
易解: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
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 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 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 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 为快乐之本。)
“叫”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叫”,对于中国古代传 统来讲,认为大声说话是很辛苦的事,伤神,所以不 能让长辈高声叫。例如:太监说退朝,没有皇帝说退 朝,没有皇帝站起来说下班,为什么?这都是规矩, 旁边人代叫,旁边人代说。第二个“叫”是找,不一 定要叫,尊长要去找谁,小辈应该代劳,多走几步, 别让长辈劳动。 现在很多晚辈,爷爷奶奶叫人,我不管,你自己找吧。 如果找的人不在呢?古人的规定,你自己要马上回来。 为什么?第一,复命。第二,问问老人家,还有什么 事情我可以做的吗?这样的一种习惯,已经有很多孩 子不知道了,这些规矩已经不懂了。
赵 孝 争 死
• 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 礼相友爱。岁饥,贼据宜 秋山,掠礼,将食之。孝 奔贼所,曰,礼病且瘠, 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 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 获,死亦命也,汝何辜。 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 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 授。
李绩的故事
• 李绩一生,经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 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 ,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大唐王朝的建立, 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 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大唐王朝的稳定、强 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得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 大功成就,常推功于别人,故而人尽死力。
《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首先要求孩子 从小培养长幼有序的观念和照料长辈的意识。接 下来,《弟子规》则通过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孩 子和尊长相处时的各种情境,对孩子的行为提出 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当孩子遇见尊长的时候, 应该怎样称呼才是合乎礼节的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兄弟姐妹一家亲
《弟子规-出则悌》
活动背景
社区围绕弟子规开展系列道德教育活动。

这期主题“团结友爱”是继上期“百善孝为先”后的第二次道德教育活动。

在熟悉领悟《弟子规-出则悌》知识
基础上,结合八德友学教育,由锦越老师们设计准备了这次的主题社区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情景剧懂得团结友爱,践行《弟子规》出则弟节“兄道友,弟
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活动形式:情景剧表演讨论明理体验践行(情景剧开不起来的情况下换成播放相关视频)
活动参与人:社区居民,家长和学生
活动前准备:播放静定音乐《永恒之地》
活动过程:
一、向孔子圣像行鞠躬礼。

二、师生行礼。

三、诵读《弟子规》之“出则弟”章并读出易解。

四、主持人发言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客人,你们看,他们来了。

五、情景剧《皮鞋兄弟》
主人:(啦……唱着歌儿出厂,前面是右脚鞋,后面是左脚鞋)
我是个快乐的人,喜欢交朋友,嗨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右手指鞋)这是我的右脚上的鞋子,(左手指左脚鞋)这是我左脚上的鞋子,我总是喜欢先迈右脚,这样很舒服。

(双手拍他们肩)好好工作哟,谢谢啦!(下场)
右鞋:我穿在主人右脚上,总是先走一步,作为皮鞋哥哥,我希望为弟弟开路,踏平一切坎坷,让弟弟走在后面多舒坦。

(下场)
左鞋:(傲慢神态)凭什么?凭什么?每次他都走在前面,有好地段他先上,
有好事他先出头,出尽风头,一样的是鞋子,我不服!哼哼!看我找机会整整他!
(右鞋前,左鞋后一齐向前走)
右鞋:弟弟,前面有个大水沟,你可要当心呀……(回头)
左鞋:(不等右鞋说完,伸手一推右鞋)你给我下去吧!(右鞋掉入水沟)左鞋:可算到家啦,哈哈,今天真痛快!没了他,看我多快活。

(手舞足蹈)哎呀,踩上了一堆香蕉皮(爬起又跌倒,捂着鼻子难闻)吆,臭死了。

我光亮的身体不见了,右鞋大哥快帮忙擦吧……唉,他不在了,原来这路上有这么多危险啊,平日多亏哥哥为我带路呀!可是现在他不在了……自己成这样,主人还会要我吗?
主人:(寻找)咦?我的那只鞋呢?(闻左鞋)哎吆吆,这只也这么臭,脏死了,反正也没法了穿了,扔掉算了。

(丢进垃圾箱)
孩子:(牵着右鞋)嘿,今天在水沟里捡到一只漂漂亮亮的鞋子,晒干了来穿呀。

(走过垃圾箱)哎呦,我今天好幸运,这不是那只左脚上的鞋吗?哈……都归我啦。

左鞋:(低头,缩起来,脸红,不好意思)哥哥,我……我……我错了,该嫌你出风头,不该推你下水沟。

右鞋:(宽容地)没关系,咱哥俩是一对,谁也离不开谁,看,我们这不是又团圆了吗?
主持人:同学们,你是怎么对待兄弟姐妹的?怎么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如果没有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轻轻地起立,立正,慢慢抬起左脚站立。

坚持一分钟后,换另一只脚站立。

请同学谈感受。

同学1:我站不稳,总是晃悠,觉得好累。

主持人:是的,你看我们的双脚是需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

同样,一个家庭中,也需要大家的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相互帮助与扶持。

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请看——
(播放《李绩焚须》《赵孝争死》)
学生领读:人生三乐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孟子.尽心章句上二十》主持人:同学们,陪伴我们最久的亲人就是兄弟姐妹,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同样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啊。

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也时时上演着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悲欢离合小故事。

下面就请听我们同学之间的真实故事。

学生一一上台,讲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愤怒对人是不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生气,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用停、想、选、做、评,这五个步骤来帮助自己。

六、情绪控制练习
1、停: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自己先停下来,不要有任何反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放轻松:
(1)深呼吸(心里想着我要微笑)。

(2)数数法(从1数到10,如果还在气头上就再多数几遍)。

(3)放轻松(边听柔和的音乐,边试着防松肌肉。

)(生气时心中就像有颗炸弹,为了不让它爆炸,必须马上停下来,并在炸弹上浇浇水。


2、想:刚刚发生的这件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参考解决?
(1)过去曾经接受对方哪些恩惠?如今自己是不是挟怨计较?除了口舌痛快,会不会带来后悔与羞愧?
(2)怒是因《事》而起冲突,还是因人而起?如果事情不发生,对人的热情会不会变冷淡?如果对人不挟怨,对事的挑剔会不会变轻微?如果既不对人也不
对事,自己为何不耐烦而迁怒?
(3)生气会对自己产生多少身心的伤害?比是惩罚了自己,还是痛快了对方?(4)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3、选:想到可以解决事情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把这些方法列出来,我们依照这些方法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将它们分成四种类型:
(1)你不好,我不好。

(炸弹炸到自己也炸到别人,是糊涂的人。


(2)你不好,我好。

(把炸弹丢到别人身上,是自私的人。


(3)你好,我不好。

(把炸弹留在自己身上引爆,是圣人。


(4)你好,我也好。

(把浇过水的炸弹拆掉,就没人会受伤,是智慧的人。

)而当你选择了这四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时,你就会成为四种不同的人,你们想成
为那一种人呢?如果能够做出《你好,我也好》的决定当然最好,但是很多时
候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至少也要努力做到第三种,像古时候的大舜、闵子骞,他们的继母对他们不好,可是他们都用第三种方式,最后感动了家人,自
然就变成(你好,我也好)的结果了。

4、做:选好你的决定后,就要付诸行动,马上去做。

(没达到自己预期的效
果时,可从头再来一次。


5、评:做完之后效果如何?帮自己打个分数,想想看下次遇到相同的事情,我要不要用相同的方法来处理呢?好的就肯定自己,不好的就要再多加改进。

七、实际演练。

以前面同学讲的事情为例子,如果时光倒回那个时刻,你会
怎么办?用停、想、选、做、评试一试。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八、总结。

主持人:各位同学想想看,我们今天学到了那些东西呢?当你和别人意见不同时,不要觉得别人一定是错的,相信你一定能停、想、选、做、评,友爱他人,愉悦身心。

请大家跟我读:
1、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3、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很快乐。

4、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真情。

5、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九、结束语:让我们一起努力,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起立,齐唱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主持人:我宣布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全体立正,恭送各位家长何老师。

(学生向家长和老师鞠躬行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