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12)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件)》精品获奖优秀完美观摩课课件PPT

二、常量元素
1.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中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幼儿及青少年缺 钙会患 佝偻病 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 骨质疏松 ,容易骨折。奶、 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比较丰富。
2.人体中一半的钠以 Na+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元素主要以 K+ 的形式 存在于细胞内液中,它们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及恒定的 pH 起重要作用。
练 习 1.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钙”指的是( B )
A.原子 C.单质
B.元素 D.分子
练 习 2.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健康人体血浆的 pH 范围在 0.9~1.5 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C.剧烈运动大量出汗致 Na+丢失可能会造成抽筋现象 D.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3.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 载体 的作用。血红蛋白与一 氧化碳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会造成人体缺氧窒息,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4.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利用甲醛这个性质,可 用甲醛水溶液( 福尔马林 )浸泡动物标本,使其能长期保存。
练 习 1.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C )
练 习 5.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每天的食物必须注意合理搭配。下列
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 D )
A.青瓜
B.鱼
C.豆腐
D.花生油
五、维生素
1.维生素有 20 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体缺乏维生素 A, 可能会引起 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 C,可能会引起 坏血病 。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 提升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化学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2024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PPT课件•绪论•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中的水目录•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我们周围的空气•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研究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以及元素之间的结合方式。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研究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发生的变化,包括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
030201化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开始利用火,并掌握了制陶、冶金等工艺。
古代化学时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近代化学时期化学学科不断细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众多的交叉学科。
现代化学时期化学的发展历程生活中的化学环境中的化学材料中的化学能源中的化学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洗涤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都是化学产品,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材料都是化学工业的产物,广泛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
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与化学密切相关,需要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治理和预防。
化石燃料的燃烧、太阳能的利用、氢能的开发等都涉及化学知识,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质量分子的构成分子的性质原子与分子01020304质子、中子和电子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量的概念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概念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物质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元素与物质分类化学式与化合价元素符号、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表示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的规律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计算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
水的组成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2024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目录•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0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物质的性质等。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什么是化学人们开始学会利用火,进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如燃烧、发酵等。
古代化学时期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近代化学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研究手段不断更新,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中心科学。
现代化学时期化学发展简史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各种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研究这些粒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化学还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制备和应用等。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视实验和观察学会归纳和总结多做练习和巩固化学学习方法学习化学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0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 2 3理解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掌握判断方法。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性质的定义及分类,学会描述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03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环保要求,培养安全意识。
01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级化学课件PPT课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等112个) 人教版106优质课件

二 元素符号 1 元素符号的发展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 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
2 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铁元素 一个铁原子 (此外还可表示铁)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后,就只 能表示若干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 如3H只表示三个氢原子
课题2 元素
一 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
物质的种类 3000多万种
元素的种类 100余种
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氧> 硅> 铝> 铁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元素 氧 硅 铝 铁
质量 48.60 26.30 7.73 4.75 分数%
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3 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大写如H O N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 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 写如He Fe Zn
钙CA 氯CL 氦He 镁mg
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 氢 氦 碳 氮 氧 氟氖
H He C N O F Ne 钠 镁 铝 硅 磷 硫氯
(1)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
分子
原子
元素
真实的粒 真实的粒子 宏观称谓 子
有个数 有种类
有个数 有种类
无个数 有种类
分子由原 由质子、中子、 是一类原子
子构成 电子构成
的总称
H2O
HO
氢元素
氧元素
(2)分子、原子、元素、宏观、微观
纯净物
宏观组成 元素
微 观 微观构成 构 成 (个)分子 微观构成
元素 氧 碳 氢 氮
质量 65 18 10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册课件全集(717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 学家—阿伏加德罗
讲授新课
三 化学发展史
观察与思考
1.古代化学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 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侯纸”的发 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精美的瓷器
讲授新课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上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导入新课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初三化学公开课共66页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初三化学公开课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九年级化学ppt课件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试管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 直接加热,使用前要清洗干净
。
烧杯
用于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 可直接加热,使用前要清洗干
净。
烧瓶
用于需要加热但不需要搅拌的 反应,可直接加热或用水浴加
热。
锥形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溶液的计算
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学生自我检测题目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自我检测
01
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判断。
化学方程式的自我检测
02
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溶液的自我检测ຫໍສະໝຸດ 03包括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计算。
THANKS
等。
02
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电子、质 子与中子等基本概念。
元素周期表
周期、族、列与行的概念,常见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性质。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如何根据元素的性质写出化学式,化 合价原则。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配平方法, 各物质的状态符号。
酸碱盐及氧化还原反应
性质。
19世纪和20世纪,化学家们 开始研究分子和原子结构,发 现了许多化学键和化学反应机
理。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 在,例如食品、药品、化妆品、
洗涤剂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化学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 了很多重要的材料和能源,例如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件ppt

初中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的概念及区别。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实例。
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物质的 变化和性质的实验操作及注意
事项。
空气和水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 可压缩、可混合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 明、可流动
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
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具有酸 性
盐: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 成的化合物,具有咸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具有碱 性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 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氧化性
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计算方法:直接计算、估算法、实验法。
应用:计算物质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微粒数等。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可用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 间量的关系
书写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式子分别写在化学 方程式的左边,进行配平,并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类 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置 换反应和复分
解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吸 热反应和放热
反应
燃烧反应:氧 化还原反应和 非氧化还原反
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 剂的识别与判
断
初中九年级化学难
03
点知识
化学式的计算
定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相对分子质量的 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温馨提示:(1)净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沉淀、吸附、过 滤、蒸馏,综合运用多种净水方法净水时,应按净水程度由低到高 的顺序进行。
(2)通过蒸馏方法得到的水为纯净物,通过其他四种方法得到的水 均为混合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例1 (2015·上海中考)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解析:加入明矾可以吸附一些小的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氯气有 毒,可用来杀菌消毒;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可 溶性杂质,C错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去除异味和色素,D正确。 答案:C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例4 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解析:A选项为过滤操作,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B选项为蒸发操作, 不属于净水操作;C选项为蒸馏操作,得到的是纯净的水;D选项是利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色素等。
答案:C
一二
一、常见的净水方法和作用 典例1 (2015·新疆中考)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加明矾→沉淀→过滤→通氯气(或加入漂白粉) 肥皂水 煮沸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四蒸馏 1.蒸馏是将水加热沸腾形成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成纯净水的 过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蒸馏是硬水软化的一种方法,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得到 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3.实验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下面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防止蒸 馏烧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蒸馏烧瓶中液体体积不能少于其容积的 ,也不能多于其容积 的。 (3)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使蒸馏平稳进行,以防 加热时暴沸。 (4)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 大的冷却效果。
例3 (2015·贵州毕节中考)我国南方长时间降雨,许多地区发生 了水灾,特别是在一些乡村,井水长期呈浑浊状,居民饮水受到影响, 如果你生活在这些地区,如何将浑浊的井水净化,主要净化过程为 , 检验这些水的硬度要用到 ,降低这些水的硬度,生活中 最简便的方法为 。
解析:自然界的水一般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加入絮凝 剂使悬浮物沉降,再进行沉淀,使颗粒大的先沉淀,然后过滤,将不溶 物除去,最后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检验水的硬度要用肥皂水,生 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解析:(1)图中的错误是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过滤操 作的适用范围为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2)水样过滤后仍然浑浊 的可能原因主要有:滤纸破损;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接收滤液的 烧杯不干净等。
答案:(1)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 不溶性 (2)滤液边 缘高于滤纸边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一二
解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 质,A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部分色素和异味,B正确; 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C正确;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 的水,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D错 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名师点题
解答此类题目应认真分析净化水的各步操作的原理,明确净水程度 由低到高的顺序:沉淀、吸附、过滤、蒸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二过滤 1.适用范围 用于将不能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2.装置及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a.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a.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b.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c.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考点一
考点二
名师点题
考点三
考点四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同时要明确违背这 些操作原则分别会导致哪些后果。过滤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也 有很多应用,如:(1)自来水厂的过滤池就是由颗粒均匀粗细不同的 沙子分层组成的;(2)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纱布等做过滤 层制成简易净水装置,如下图:
课题2 水的净化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水的净化 1.纯水和天然水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自来水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过程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自来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常用的净水方法 沉淀—常加入明矾 ↓ 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 吸附—常利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是物理变化 ↓ 消毒—利用氯气、二氧化氯等,是化学变化 ↓ 蒸馏—除去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还可以把硬水软化,净化程度最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三硬水和软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延伸拓展:硬水的危害 (1)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 (2)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变形、 损坏,甚至引起爆炸。 (3)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常见问题分析 (1)引起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烧杯本身不干净、液面高于 滤纸边缘等。此时,应该重新过滤直到澄清为止。 (2)引起过滤速度慢的原因:杂质太多、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归纳总结:过滤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例2 2016年某市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 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