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景观学系教学计划
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景观建筑设计行业企业所需的景观设计、室内、广告设计和景观工程施工与管理等相关岗位,牢固掌握作为景观设计与管理人员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助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景观工程项目效果图制作、房地产景观设计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可适应的职业岗位:在景观设计企业、建筑设计企业以及各类设计企业从事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助理、建造师、园林工程师、施工图制图员、效果图制作员、建模员、CAD绘图员、景观植物配置师、建筑设计绘图员、工程项目经理、工程概预算员、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等岗位。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专(职)毕业生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三、主要课程说明(一)公共必修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
(二)职业基础课:1.景观素描:本课程总学时96,其中,理论学时18,实践学时78,学分5,在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本专业提高艺术审美的训练。
包括两大部分,一为艺术审美训练,内容有:景观的美学特性、文学艺术上的景观审美、形式美学法则、构图美学;二为绘图训练,内容有:结构素描、风景写生、速写训练、钢笔画训练。
教学目的在于认识和理解客观内容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工作方法,锤炼艺术语言和探索诸般艺术规律,提高艺术审美的训练。
参考教材:《景观素描》刘显波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景观色彩:本课程总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18,实践学时46,学分3,在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介绍了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与心理、色彩对比、色彩调和及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等内容,训练课程水彩景物训练、风景色彩训练等。
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鉴赏和运用能力。
建筑学(景观设计方向)学习计划

建筑学(景观设计方向)学习计划一、引言作为一名建筑学(景观设计方向)的学生,我对景观设计充满热爱与憧憬。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计划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出色的景观设计师。
二、学习目标1. 深入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配置、材料应用等,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2. 掌握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工具,如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对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感知能力,能够充分融入设计背景,并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舒适感。
4. 了解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遵守职业道德,保证设计作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5.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与其他建筑专业人士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三、学习计划和方法1. 学习内容(1)景观设计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景观规划和设计原理、景观生态学、景观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深入理解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2)艺术设计基础学习:学习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材料与施工学习:了解各种景观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学习基本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为设计方案的实施提供支持。
(4)软件应用学习:熟练掌握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的使用,提高设计效率和表现能力。
2. 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践项目进行综合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团队合作:与同学们组成团队,参与实际项目,共同探讨和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实地考察与实习: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景观设计工作室、景观施工单位的实习,亲身感受设计与实践的差距,提高实践能力。
四、职业发展规划1. 学术研究:在掌握一定实践经验后,我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的学术研究,探索景观设计的前沿理论和方法,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景观平面设计教学计划

景观平面设计教学计划引言景观平面设计是一门旨在创建和改善户外空间的艺术和科学。
它包括通过整合自然和人造元素来创造出功能性和美学上令人满意的环境。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景观平面设计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学生的景观平面设计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目标1. 培养学生在景观平面设计领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与客户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展示技巧。
5.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教学内容1. 景观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理解景观平面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 掌握景观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 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估现有的环境条件。
2. 技术应用:- 学习使用景观设计软件和工具,如AutoCAD、SketchUp等。
- 掌握绘制和展示景观平面设计图纸的基本技巧。
- 学习使用植物选择和配置软件,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和适应性。
3. 项目实践:- 参与真实的景观平面设计项目,如学校校园改造、社区公园设计等。
- 学习如何与客户和团队合作,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 开展现场考察和调研,了解实际运作中的挑战和机会。
- 学习如何制定设计方案和预算,理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4. 专业发展:- 学习如何撰写景观平面设计报告和提案。
- 参与景观设计展览和竞赛,拓展学生的视野。
- 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探索就业机会。
教学方法1. 讲授课堂教学:- 教师将授课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景观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践项目:- 学生将参与到真实的景观平面设计项目中,通过实际操作来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 教师将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设计问题和挑战。
3. 基于案例的学习:- 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估真实案例来学习景观平面设计的实际应用。
以设计为核心 以问题为导向—— 东南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思路与计划

t S
o u
t h e a s t U n iv e r s it y
ds
:L a n
ds
p e A r c h it e
t u r e ;E d u
t io
R T : e s e a r c h ; e a c h in g P la n n i n
g
‘
今天
,
,
随着我 国城 市 建 设 和 环 境 建 设 的快速 增
in t e r p r e t e d
in t e Ke y
o
f p h il o
s o
p hy
c a
,
c o u rs e
tru
c
tu
re
d te
c a
a c
n
h in g
c
ha
t e r is t ic s
w
h ic h g iv
a n o v e rv ie w
a
bo
t t h is m a j o
维普资讯
S p
e c
ia l T
o
p ic
o n
2 0 0 6 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t
e c
t
u r e
Ed
u c a
t io
n
C
o n
fe
r e n c e
以 设 计为 核 心 以 问题 为 导 向
d P r o b l e m s o lv i n g O r i e n t a t e d 东 南大学风 景 园 林 本科 教 育 的 思路 与计 划 De
景观设计教学计划

景观设计教学计划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景观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培养学生的景观设计意识和技能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景观设计教学计划。
教学主题:景观设计以创造美丽、实用和可持续的户外空间为目标,涵盖了自然环境、公共空间、社区规划等多个层面。
因此,在教学主题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从景观设计原理和理论入手,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实地调查和项目分析的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最后,通过合作设计项目、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主题,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有效的设计实践。
活动安排: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景观设计能力,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多样化和充实具体。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介绍不同类型的景观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设计风格和理念,拓宽他们的设计思路。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不同的景观空间去感受和研究,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学生对景观设计的感知力。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例如,可以与当地政府或社区合作,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景观设计项目作为学生的实践任务,让他们亲自参与整个过程,从项目调研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落地,全面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和展览,与其他高校学生进行交流和竞争。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专业水平。
教材使用: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教材的使用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安排,选择多样化的教材来支撑教学。
首先,可以选用专业的教科书,系统介绍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同时,还可以引用著名景观设计师的专著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到行业内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创新理念。
景观课程设计安排方案

景观课程设计安排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景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了解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景观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景观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征;掌握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景观设计案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景观设计和规划;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对景观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景观的基本概念:介绍景观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征。
2.景观的类型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景观及其特点,如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等。
3.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等,以及相关方法,如规划设计流程、设计手法等。
4.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介绍景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景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和评价景观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欣赏不同的景观,培养学生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园林景观设计学习计划安排

园林景观设计学习计划安排导言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结合了园艺、建筑、美术、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作为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造力。
因此,我决定制定一份园林景观设计学习计划,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设计水平。
一、学习目标1. 深入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理论2. 掌握各种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与工具的使用3. 提高绘图能力和设计思维4. 提升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能力5. 培养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热情与创造力二、学习内容1. 园林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概念- 园林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园林设计的风格和流派-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理论2. 园林植物学- 植物的分类与特性-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的养护与管理3. 园林建筑学- 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功能- 园林建筑的设计原则- 园林建筑的材料与施工工艺4. 园林设计工具与技术- 园林设计软件的使用- CAD、PS、SKETCHUP等绘图软件的基础应用- 园林设计相关工具的使用5. 园林景观设计实践- 参观各种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参加园林景观设计比赛- 实际参与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三、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1-3个月)- 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学习园林植物学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基础应用2. 第二阶段(3-6个月)- 学习园林建筑学相关知识- 深入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和流派- 参观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3. 第三阶段(6-9个月)- 深入学习园林设计工具与技术- 参加园林景观设计比赛- 实际参与园林景观设计项目四、学习方法1. 多方位学习- 通过图书、网络、课程等多种途径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知识2. 实践操作- 多练习使用绘图软件- 参与园林景观设计项目3. 反思总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五、学习资源1. 书籍与资料-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作者:张三- 《园林植物学》,作者:李四- 《园林建筑学导论》,作者:王五2. 网络资源- 园林景观设计相关的网站和论坛- 学习园林设计软件的教程和视频3. 培训课程- 参加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培训班六、学习评估- 定期进行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估- 参与园林景观设计比赛和项目,通过成果来检验学习成果结语通过制定上述的园林景观设计学习计划,我将更加有条理地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
景观学系教学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认识实习
风景旅游认识实习
园林规划设计实践
旅游区域规划与管理
毕业设计
传统文化
管理学
规划
与
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中外园林史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风景区规划原理
游憩学原理
景观规划设计1-2-3
风景与旅游区总体规划
种植设计
景观园林认识实习
景观环境测绘实习
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毕业设计
遗产保护与发展
历史城市旅游规划方法
传统文化
环境伦理
管理学
游憩与旅游规划学
传统文化学
管理学
遗产景观
规划
与
设计
景观学原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中外园林史
城市绿地规划原理
风景区规划原理
风景游憩学
景观学
人类聚居环境学
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
景观学系教学课程设置
三大领域
本科生(旅游管理专业、园林专业)理论课
本科生课程设计
本科生实践与实习
硕士研究生生(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课程
博士研究生(城市规划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向)课程
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
与
资源
风景资源学
风景旅游美学
中外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史
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
生态学原理
园林植物类:观赏园艺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
A
三大
领域
本科生景观学专业
理论课
本科生课程设计
本科生实践与实习
硕士研究生(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专业
办学思想
面对景观学(风景园林)国际与国内多元化的教育现状,根据景观学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实践理论与方法持续深化的态势,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眼光,不断追踪景观学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社会与专业实践的发展,建设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的景观学专业教育体系。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素养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景观学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东南大学景观学教育坚持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教育过程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教育目标是未来景观设计师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统一。
强调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根据学科发展不断完善景观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化地审视和优化已有教学体系,建立以培养景观规划设计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规划设计课程为主干,整合相关各知识模块、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效率及针对性,建立与之配套的教案、教材和师资组织结构。
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谋求多方位、多层面的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实践能力、灵活的组织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办学特色
继承和发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严谨求实、学以致用、中西兼蓄、锐意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基础扎实、要求严格、注重实践、综合发展的特点。
突出景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的核心地位,以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整合植物、生态、地理、社会、艺术等相关知识传授及其运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和理论素养两轴并重。
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环节的整合互动,以及与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其他学科之间的教学交叉互动。
同时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要求各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明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的考核标准。
因材施教,坚持开放互动的教学特色,坚持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与讨论,注重教学研究的日常化和教学改革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强化“景观规划设计”核心系列课程与各相关课程群的整合研究,与时俱进,完善科学、人文等各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培养计划
1.办学目标
根据景观学教育的客观规律,结合社会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围绕培养职业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创造、开拓和适应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完善的个性、高尚的修养和健康的体魄,理论素养和设计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全面合理,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具有景观设计、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具有国土与区域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游憩与旅游规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就业的部门和承担的工作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建设、国土、环保、旅游等政府部门管理工作;以及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培养目标
东南大学景观学专业教育贯彻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教育过程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统一、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强调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面向整个人居环境建设,培养具有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度假区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景观建筑设计、传统园林与建筑保护设计等方面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研究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传承东大建筑优秀教育传统,积极吸收国内外风景园林(景观学)教育成功经验,通过课程建设和持续的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视野,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景观专业优秀人才。
学生应具有从事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度假区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景观建筑设计、传统园林与建筑保护设计等方面知识与技能,能够承担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以及相关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景观历史理论、景观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表现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
3、具有较强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力,并对相近或相关的建筑学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具有综合的能力结构,包括业务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并具有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
6、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四.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风景园林(景观学)、建筑学、城市规划
五.主要课程
1、通识教育基础课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建筑设计基础、视觉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专业主干课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中外园林史、景观规划设计理论、风景园林设计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生态学、景观资源学、景观植物学、景观工程与技术、种植设计等。
六.主要实践环节
工地实习、认识实习、CAD理论与实践、素描实习、色彩实习、园林测绘、景观环境调研、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
七.双语教学的课程
建筑设计理论、近现代景观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设计概论等。
八. 自学课程SRTP课程
九. 研究型课程毕业设计
十.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200学分,即可毕业。
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十一. 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
选修课程所占比例:25.2%
十二. 教学安排指导表(见指导性教学计划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表)
课程设置
本科生课程设置
指导性教学计划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表
优秀作业
三年级——西华门遗址公园设计
西华门遗址公园设计
作者:彭琼指导教师:唐军
方案通过还原曾经进入城门的流线,并以之为控制线,将其发散至整个场地,来组织层进式的空间,串起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在其间点缀粉墙、翠竹、紫藤等带有中国传统意蕴的意象,让人在行进过程中体会到探寻历史的转折,放大的空间心理感受。
三年级——龟山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
龟山明城墙遗址公园设计
作者:仲美学指导老师:杨冬辉
过渡:古时的皇城外城墙根;如今,这里一边是安置房小区,一边是别墅区
断层:地形的破坏与重整,景观观景的理解与重塑
路径:多种可能性的探究,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的启示──“一座迷宫中的迷宫,一座看不见时间的迷宫”
分叉:创作多种空间体验路径实现三维空间上的分叉,现代与历史的交替,地脉城脉水系的交汇──四维时间的分叉。
研究生阶段计划:
学科建设
东南大学景观学(风景园林)研究始于刘敦桢教授、童寯教授20世纪30至50年代开创的江南古典园林研究,继而由潘谷西教授、杜顺宝教授推陈出新,完善学科结构、拓展学科范畴、健全学科体系。
从1986年开始,我校连续招收了三届风景园林本科学生,是全国率先进行风景园林(工学)本科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1989年,受国务院专业设置的影响而停止招生,但一直保留着教研室一级的机构和人员设置,保持着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一级的专业教育(附设于城市规划与设计)。
2004年,成立景观学系,独立招收景观建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2007年恢复招收景观学(工学)专业5年制本科生,以现代景观学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学构架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
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为杜顺宝教授。
十多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和部委基金研究项目十余项,获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工程实践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一项,部省级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九项。
出版相关专著十余部,学术论文百余篇。
培养计划
培养对景观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区域规划、自然地理学、生态环境保护等交叉学科领域有较广泛的了解,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内容及其成果要求,熟悉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具备运用多学科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承担景观规划设计实际工程的能力,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1)城市扩展与环境问题研究
(2)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3)风景旅游与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4)景观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5)景观发展史研究
(6)景观技术研究
(7)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
博士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