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骨骼标本制作过程全解

合集下载

一种穿山甲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穿山甲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穿山甲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吴诗宝,于艺爽,张富华
申请号:CN201811341150.3
申请日:20181112
公开号:CN109526937A
公开日:
201903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山甲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形态测量:取查没的已死亡的中华穿山甲,对穿山甲进行形态观察与测量并做记录;2)皮张剥制:其尾部处理为在尾腹面
以“Z”字形剪开鳞甲下的皮肤;3)防腐:将皮张进行酒精浸泡以及涂抹防腐剂,防腐剂包括硼酸、明矾以及樟脑;4)安装支架:用三根铁丝做支架;5)填充与缝合:选用超轻粘土做填充材料;6)塑形、安装义眼。

所述穿山甲剥制标本外形逼真美观,无发霉、腐变等现象,该方法能广泛应用于穿山甲标本指导制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动物学教学、科研和动物保护公众教育活动中很有意义。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
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谭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说明文:制作蟾蜍骨骼标本

说明文:制作蟾蜍骨骼标本

今天参加了一个课外生物活动,活动中领队要求我们一组人合作,做一个蟾蜍骨骼标本。

活的蟾蜍,抓在手中,看着它那鼓鼓的眼睛和有疙瘩的皮肤,真是有点吓人。

但是,你去解剖它,做成骨路标本,还是很有趣的呢。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来介绍一下做法。

第一步;处死。

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乙醚麻醉它;另一种是用探针破坏它的中枢神经--先用刀在它的胸部划t形,划一横时要注意不能弄坏胸骨,接着用探针在脊椎里多钻几下,钻的时候要轻,免得弄断脊柱。

这时,被破坏了中枢神经的蟾蜍就已经不省人事了。

第二步:
剥皮。

先从胸部向下撕,再从头向背部往下撕,这样便完好地剥下了一张皮。

如果任意去撕,就会撕坏皮下的骨骼,这样做出来的标本就不完整了。

第三步:
除内脏。

用刀剖腹,小心地取出内脏。

再用水洗洗它的身躯,这样蟾蜍身体内部解剖后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步:
去肌肉。

将洗净的蟾蜍放入开水中烫5分钟,取出后除去大块的肌肉。

接着先用铜丝把脊椎穿好,再剔肉,免得剔好后,脊椎骨对不起来。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除去前后四个爪子的碎肉时要加倍小心,不要把爪子弄散了。

还要注意的是,头骨要完整,不要拆散。

但两块骨头下有黑色物质,要先取下骨头,挑去黑物,然后用胶把两块骨头粘好。

就这样,蟾蜍的骨骼标本做好了,看着这标本,心中涌出的成就感真不小。

1/ 1。

爬行动物龟鳖类标本剥制方法

爬行动物龟鳖类标本剥制方法
以沿 着骨 缝 切 开 来 。分 离 了 背 、 腹 甲 以后 , 即 用 剪 刀或 解剖 刀 顺 着 腹 甲边 缘 将 连 接 在 四肢 及 尾 部 上
图 1 海 龟 四肢 的 腹 面 A : 喉盾 ; B : 肱盾 ; C : 刀 口线
1 . 2 鳍肢 的处 理与 制作
按 照鳍肢 形状大 小 , 用 剪
基金项 目: 吉林农业 大学博 士启 动基金项 目( 2 0 1 4 0 5 ) ; 吉林 省
教育厅“ 十三五”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2 0 1 6 1 9 2 ) 作者简介 : 许永贤( 1 9 6 1 一) , 男 , 馆员 , 本科 , 从事博物馆动物 、
作物标本研究及制作和管理 工作 , E — m a i l :x u y o n g x i a n 0 4 8 @1 6 3 . c o n r
; ! . . . . ; . . 不 秘
[ 5 ] Mc D o n a l d V, S h i d e y M W, B e l l a t t i M A.E i m e r i a ma x i ma : c h a r -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t t e n u a t e d l i n e s o b t a i n e d b y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p r e c o c i o u s
调 配方法 : 先将 滑石 粉倒 人树 脂 内搅 成糊 状 , 接 着再倒 入 1 2 0酮浆搅拌 均匀 , 然后再 加入 1 2 2钴液 调 配均匀就可使用 。切记在配 置时 , 1 0和1 2 2 2要分 开 倒人 , 不 可 同时倒入搅 拌 , 否则会 引起火 灾 , 配料完 成 后一定要注 意在 1 5分钟 内完成 , 否则会 失效凝 固。 1 . 3 颈 部制 作 用木料 削一 个类 似头 型木块 , 并在 此木 头上 钻 2个 前 后 直通 的小 孔 , 钳 一根 粗 铁 丝对 折 成 U字 型 , 然 后 分 别 将 二 根 铁 丝 头 穿 过 小 孔 拉 紧, 再 将二 根 铁 丝 互 相 拧 在 一 起 , 用 竹 丝 等材 料 根

虫蚀法制作小型动物骨骼标本

虫蚀法制作小型动物骨骼标本

虫蚀法制作小型动物骨骼标本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但大多数都费时费力,对制作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特别是处理小型动物骨骼。

虫蚀法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制作骨骼标本的方法。

以往的专业书籍虽然有所提及,但未见详细论述。

本人结合实践将该方法整理如下:(1)材料:黄粉虫(面包虫)、钢丝钳、玻璃容器、细铜丝、万能胶、标本台板。

(2)药剂:漂白剂、脱脂溶剂。

(3)制作过程:①侵蚀:将动物尸体放人盛有黄粉虫的容器中。

虫的重量基本和动物尸体等重。

为了加速虫蚀速度,温度应维持在10℃一30℃。

黄粉虫喜干燥,湿度大会引起虫的大量死亡,所以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

每天注意观察,将动物尸体翻动,让各部分软组织都能被侵蚀干净。

②脱脂:将侵蚀干净的骨骼放人汽油或二甲苯,一周内就可达到脱脂目的。

③漂白:把骨骼放人1%的过氧化钠溶液中2—3天,至骨骼洁白后取出即可;用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用3%~30%浓度,到骨骼洁白即可取出。

④整形装架:根据骨骼大小可选用铜丝支架或者直接用万能胶粘合。

(4)小结黄粉虫是一种在花鸟市场上很容易获得的昆虫,来源广、饲养简单、卫生。

所以是一种很好的虫蚀用虫。

标本主要通过昆虫的啃食来去除软组织,因此骨骼得以保存完整。

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对技术要求不高。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与一般的“手工剔除法”相结合,处理大型动物的骨骼标本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

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

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

鱼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鱼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科技信息高校理科研究本文所介绍的是鱼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通过方便、简单的制作步骤,可以清晰明了的观察鱼骨骼的完整结构,为动物学的骨骼研究、实验教学均提供了直观、真实的形态学素材;在教学中能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使同学们对动物骨骼中各骨的位置关系有更直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用于陈列和展览。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的材料15-20cm,完整的成活或死后不久的新鲜鲫鱼。

1.2器材大玻璃标本瓶(两只)、解剖器一套、玻璃(盖在标本瓶上,以防药液的蒸发)、线。

1.3药品95%酒精、氢氧化钾、茜素红-S、过氧化氢、甘油、蒸馏水、重铬酸钾。

2.鱼类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过程2.1鱼类透明骨骼标本制作方法一2.1.1去鳞和去内脏用解剖刀刮去鲫鱼体表的鳞片(当心弄破鱼的皮肤);从腹侧面切开体腔,除尽内脏,洗净血液。

或从口和泄殖窦内除尽内脏;除去鱼鳃(当心弄坏鳃盖骨)。

2.1.2固定用线将洗净的鱼标本绑在玻璃片上(玻璃片与盛标本的标本瓶相配),使它的姿势成自然状态。

然后将标本放在95%的酒精中固定3~4天。

固定的时间要视具体标本的大小而定。

总之以充分固定为宜。

2.1.3透明把固定好的标本放入2%的KOH溶液中进行腐蚀透明(配制KOH 溶液要用蒸馏水),中间可更换一次腐蚀透明液。

到鲫鱼成半透明状态从外面能隐约地看到里面的骨骼时,即停止透明,大约2-3天。

注意:不要透明过久,否则肌肉腐蚀过度,材料变得太软,甚至离散。

如果透明过程中在组织内出现许多气泡,可用针刺破。

2.1.4染色将透明后的标本浸入茜素红酒精溶液中染色。

至骨骼染上颜色为止。

一般为2-3天。

使色素着色于骨骼。

根据标本大小,染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一般2-3天。

注意:在染色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当骨骼染色成紫色即可,不宜过深,否则影响软组织脱色,使透明的效果不佳。

染色剂的配制方法:(1)茜素红-S的70%酒精饱和溶液1份,70%的酒精9份(2)茜素红0.05g,KOH1g,蒸馏水100mL2.1.5褪色鲫鱼标本染色时,骨骼和肌肉同时被染上了颜色,因此必须将肌肉上的颜色除去,才能显露出骨骼的颜色。

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挑战的事儿呢!你想想,把一只活蹦乱跳的动物变成一具精致的骨骼标本,这多神奇呀!就好像是给动物来了一次特别的“变身”。

首先呢,你得有合适的动物。

可别随便在路上抓一只啊,得是合法合规的来源。

选好后,把它好好地处理一下。

这就像是给它洗个特别的“澡”,把那些多余的肉啊、内脏啊什么的清理掉。

然后呢,就是煮啦!把处理好的动物放进水里煮一煮,就像煮饺子似的,但可别煮过头喽,不然骨头都散架啦!煮好后,小心翼翼地把肉一点点弄下来,这可得有耐心,就跟绣花似的。

接着,把骨头泡在一些特别的溶液里,让它们变得白白净净的。

这就像是给骨头做了个美容,让它们焕发出漂亮的光彩。

再之后,把骨头晾干,这时候它们就像是在晒太阳的小朋友,舒舒服服地等着变干。

等骨头干了,就可以开始组装啦!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拼起来,就像是搭积木一样,不过这可需要点技巧和细心哦,不然搭出来歪歪扭扭的可不好看。

哎呀,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呀?看着一堆乱七八糟的骨头在自己手里慢慢变成一个完整的标本,那感觉,简直太棒啦!就好像自己是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普通的东西变得特别不一样。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别着急,慢慢来,就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都要用心。

要是不小心弄坏了一块骨头,别灰心,咱再想办法补救嘛。

这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呀,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越来越熟练。

等你做好了一个漂亮的动物骨骼标本,摆在那里,多有成就感呀!别人看到了肯定会惊叹不已,说不定还会向你请教呢!这时候你就可以得意地给他们讲讲制作的过程,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和乐趣。

总之呢,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虽然有点麻烦,但真的很值得一试。

只要你有耐心,有兴趣,就一定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还等什么呀,赶紧去试试吧!。

鱼骨胳标本制作法

鱼骨胳标本制作法

鱼骨胳标本制作法鱼骨骼标本的制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药品也少,可自行制作鲫鱼骨骼标本的制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药品也少,可自行制作。

但是,由于鱼骨骼较多且细小,特别是头骨,不但数目多,骨骼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因此,标本制作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如果在标本制作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每个环节的处理程度,还是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标本的。

1.选材制作骨骼标本的鲫鱼应尽量选取年龄大,骨骼硬化好且新鲜的。

腐烂的鱼由于骨骼之间,特别是肋骨与脊椎之间的韧带常常已被破坏,制作标本时容易散落,散落下来的骨骼组装非常麻烦,并且做出的标本效果也差,利用价值小,因此,应避免使用不新鲜的鱼作材料来制作骨骼标本。

2.热处理制作骨骼标本,必须要去掉皮肤和肌肉、内脏,保留骨骼和鱼鳍。

要使骨骼和鱼鳍保留正常状态,还必须保留连结骨骼和鱼鳍及鳍条间的韧带。

处理时用开水煮烫材料,便于剔除肌肉和鱼皮肤。

方法是:用大口锅盛水烧开,并保持沸腾状态,两手戴干棉手套,以防水蒸汽烫伤手,双手分别握住鱼头和鱼尾,将鱼躯干部分浸入沸水中,先烫一侧,2~3分钟后再烫另一侧,时间相同,最后将整条鱼全部浸在水中,约1分钟后捞出。

热处理的程度与标本制作的质量好坏有密切关系。

热处理时间过少则剔除肌肉时费事且效果不好,过多则骨骼之间的连结韧带易被烫熟,骨架易散落而难以组装,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1)热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视鱼的大小而异,大鱼时间长,小鱼时间短。

若鱼鳞较大,可先用刀把鱼鳞刮去,然后再烫。

(2)整条鱼在沸水中浸烫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刚好能撕下头部皮肤为度。

时间长了头部骨骼和鱼鳍易被煮坏而脱落。

脱落下的头部骨骼是不易修复原位的。

(3)从沸水中捞鱼应用笟篱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直接牵拉鱼头、鱼尾或鱼鳍则很易损坏标本。

(4)若不能掌握一次煮烫的程度,可在保证鱼头骨骼和鱼鳍不被烫坏的情况下的多次煮烫,即烫后剔去一部分肌肉,然后再烫一次。

3.剔除肌肉由于鱼的骨骼细小,不可能将骨骼、韧带处的肌肉全部剔除干净,但要尽可能剔除干净。

骨骼标本的制作

骨骼标本的制作

骨骼标本的制作首先是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一种为自然分解,通过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和腐生菌分解,这种方式适合制作大型动物的骨骼,但是制作时腐败的味道明显,需要有独立的制作或埋藏环境。

另一种是人为制作,通过解剖、剔肉、蒸煮、腐蚀、脱脂、漂白......等一系列人工操作的制作方式野外自然分解,适合在潮湿地区野外操作。

野外采集的标本中自然分解的是最常见的。

尸体在裸露的环境温度15摄氏度以上且具有腐生昆虫的环境中的腐败速度最快,保持湿度可以防止尸体表层脱水适于昆虫分解尸体,在这种环境中尸体会在2-3周内白骨化,还要防止食腐动物对骨骼的破坏,可在野外搭建零时的遮蔽或离地的支架,防止食腐动物的侵扰。

优点是便于操作,对于细小骨骼的损伤最小,鼻腔内的筛骨鼻窦等结构完整,缺点是制作过程中味道很大,骨骼腐败后颜色不一,后期的漂白和除臭比较费时。

浅层埋藏,适合埋葬的土壤最好是腐殖土和细砂,埋藏深度一米以内,保持土壤湿度。

适用于海岸漂浮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就地埋葬或大型动物骨骼的制作,也可以处理一些野外发现的高度腐败尸体的就地掩埋。

只是要注意,尸体的埋藏环境和土壤的酸碱度和湿度,这三点直接和尸体的分解时间有关。

具体操作基本没有,新鲜尸体或微腐尸体可以将皮和肌肉内脏做简单的去除,骨骼上残留少量的组织最好,腐殖土中腐生菌比较丰富,环境温度在20度以上保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的情况下基本在2-3个月肌肉组织基本分解完全。

在将分解完成的骨架挖出来的时候要格外仔细,注意细小的骨骼不要遗漏,逐层清理,并且在裸露出来的骨骼上做备注编号,方便以后的装架工作。

优缺点同上。

虫蚀法,这个方式类同与野外自然分解,主要是通过招引蝇和皮蠹、黄粉虫等肉食昆虫来分解骨骼表面残留的软组织。

皮蠹和黄粉虫是计较常见的食肉甲虫,适合室内操作。

皮蠹在国内均有分布,除冬季外均可招引,需要招引时在开阔地放置一个高十厘米以上的塑料盆两侧十厘米以上钻孔,孔径一厘米左右,其内放置鲜肉或干肉,最好有点味道的,上面加盖防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将鳖用热水煮死之后(记得要煮熟,如果不熟肌肉很难剥除)直接剔除附着肌肉(千万记得区分各部分骨骼,顺便记住骨骼位置,以便后期粘回去!特别是小爪子的骨骼特别小,最好让细心的人做)提示:做两只,可防止失败
2. 再次清理组织,用镊子和手术刀再次清理残余组织,记得如果可以一定保留软骨。

3. 氢氧化钠腐蚀,浓度控制在8%-10%。

将再次清理的骨骼或虫蚀有残留的骨骼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直到残余组织开始透明化的时候用塑料刷(牙刷)和钢丝刷刷,注意安全,尽量不要溅到衣服和皮肤上(不能泡太过,骨骼会被腐蚀出现裂纹)
4.晾干,这样就得到了一堆干净的散骨骼了
5.脱脂工作:将干燥的骨骼泡在乙酸乙酯中,脱脂24-36小时就可以了,观察是否有黄色的浮油,若是一次脱脂不彻底可以二次脱脂。

脱脂的同时用解剖针清洗干净骨髓。

6.漂白:去药店买双氧水就好,看骨骼大小和颜色深度,泡到白色就好,一般是5-6小时。

如果需要可以更换一到两次过氧化氢
7. 再次清水浸泡,降低骨骼中过氧化氢残留
8.用502胶粘合(一些地方需要用铁丝穿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