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精准扶贫故事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 故事

精准扶贫 故事

精准扶贫故事《希望的种子》在中国的一个贫困山区里,有一户叫王家的农村家庭。

王家有六口人,父母和四个孩子。

因为家庭贫困,王家的孩子们只能在家务农,很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困苦,每天都是朝霞灿烂下地劳作,夕阳西下才归家。

从小,王大儿子王明就对家里的生活感到不满。

他常常看到父母为了维持家计操劳到深夜,而自己也无法完成学业。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让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好。

就在此时,政府在该地区开展了扶贫工作。

通过政府的帮助和资金支持,王家申请了一笔贫困扶持资金。

这笔资金的到来,让整个王家都感到了希望。

王明更是积极起来,他决定利用这笔资金开办一家小型农副产品加工厂,以此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王明的计划得到了村里的帮助和支持。

村里的技术人员不仅教导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提供了一定的设备和场地。

开办加工厂使得王家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村里的发展。

王明的加工厂主要生产蔬菜干、水果酱等农副产品,并引进了现代的包装和营销理念。

通过他的努力,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还开始向周边地区扩大销售。

逐渐地,小小的加工厂变成了当地的名片,成为了全村人民的骄傲。

王明的努力也感染了其他人。

一些年轻人看到他的成功之后,也开始积极寻找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些家庭也利用政府的帮助改善生计,家家户户都在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小康梦。

几年后的一天,省市级领导来到王家村视察扶贫工作。

他们看到了这个曾经贫困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关注起了王明的加工厂。

听闻王明的故事,领导们纷纷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当场决定将王明的经验向全省推广。

正是在一次国际扶贫论坛上,王明的经历被政府代表发表了出去,成为了国际学术研究的案例之一。

因此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广和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是成为脱贫攻坚战的一个亮点。

王明的励志故事也被媒体广为宣传,许多人纷纷感叹王家的变化,感叹精准扶贫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改变。

中国精准扶贫故事

中国精准扶贫故事

中国精准扶贫故事
中国精准扶贫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例:
在中国,有一位叫王明的农村贫困户。

他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生活十分艰辛。

然而,通过中国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王明一家得到了帮助。

首先,政府派遣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队到王明所在的村庄进
行调查。

他们详细了解了王明家庭的情况,包括收入、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这些调查,工作队发现王明
家庭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是住房条件和增加收入来源。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政府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扶贫计划。

首先,政府提供了低利贷款,帮助王明家庭改善住房条件。

他们修建了一座新房,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同时,政
府还为王明提供了免费的技术培训,帮助他学习新的职业
技能,增加收入来源。

除了经济支持,政府还关注教育问题。

他们为王明的孩子
提供了免费的教育机会,包括教材、学费和校服等。

这样,王明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明家庭逐渐走出了贫困。

他们通过努
力工作和政府的帮助,逐渐增加了收入来源,生活质量得
到了明显改善。

这个故事展示了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成功案例。

通过深入
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其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扶贫
计划,政府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是中国扶贫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缩影。

教育成功案例30篇

教育成功案例30篇

教育成功案例30篇1. 《甘肃会宁的"希望工程"》:介绍了会宁地区的一项教育援助项目,通过社会捐助为当地的贫困学生提供教育机会。

2. 《上海的"中途岛"》:描述了上海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教育和支持。

3. 《贵州毕节的"爱心妈妈"》:讲述了一位教师在贵州毕节地区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和生活关怀的故事。

4. 《四川灾区的"复课行动"》:记录了四川汶川地震后,教育系统迅速展开的复课工作,确保灾区学生尽快回到课堂。

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创新》: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育模式。

6. 《"一对一"辅导改变命运》:讲述了一位老师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贫困学生改变命运的故事。

7. 《特困生资助工程》:介绍了我国一项针对特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8. 《打工子弟学校的兴起》:探讨了打工子弟学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为流动儿童提供的教育机会。

9. 《职业教育助力精准扶贫》:介绍了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帮助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提升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10. 《"绿叶工程"改变乡村教育》:描述了一个乡村教育改革项目,通过培训教师和改善教学设施,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11. 《山村女孩的"求学之路"》:讲述了一位山村女孩在逆境中坚持求学,最终走出大山的故事。

12. 《"彩虹桥"计划》:介绍了一个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援助计划,为他们提供教育和生活支持。

13. 《乡村教师的坚守》:讲述了一位乡村教师坚守岗位,为当地学生提供教育的故事。

14. 《"太阳花"幼儿园》:介绍了一所针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幼儿园,为他们提供免费教育和生活照顾。

15. 《"春蕾计划"》:描述了一个针对女童的教育援助项目,旨在提高女童的教育水平。

我的精准扶贫小故事

我的精准扶贫小故事

脚印---我的精准扶贫小故事周坪小学屈万善毛坝山,石柱山村最偏远、海拔1000多米高的地方,与长阳县接壤,我的精准扶贫对象居住在那个山上,当我接到第一次精准扶贫走访任务时,我们驱车到达石柱山村委会接受任务,下着雨,我们准备了胶鞋,接受扶贫任务后,了解到我的扶贫户的基本情况,由于路程很远,我第一次去走访,请了当地人称“第一的哥”送我去走访,我们出发时就已经下起了小雪,迎着凛冽的寒风,躲在“摩的”师傅的雨衣下面开始了我们的征程,当我们走到长阳接壤时,遇见了一段泥石流,我下车步行,车师傅一人凭着高超的技术骑了过去,雪开始越下越大,当我们的摩托车无法前进了,把车借到一个农户那里,我们俩开始步行,由于积雪很厚,加上我们都对地形不熟,我们边走边问路,可到了森林里有一条刚挖的新路,我们问了一位大哥给我们指了路,可雪有四五寸厚,根本无法辨别小路,当我们走完新路时才发现做错了路,然后我们沿途返回又去请那位大哥当向导,步行了近两个小时才把我们带到扶贫户的家,路上、雪地里留下的是我们一串串的脚印。

我扶贫的对象是一位“大妈”,不巧的是她到远方的小儿子那里去玩了,她的大儿子、媳妇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了解到老人家已七十多岁,因病,缺技术,居住地方太偏僻,交通不便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简陋的居住环境,喝的是“天河水”,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除了国家有关政策补贴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当我们宣传了有关扶贫政策、核对了有关信息、落实了相关资料以后,在她的大儿子的护送下,开始了我们的返程,他一直把我们步行送到我们借车的地方,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当我们再回到泥石流路段时,把我们吓坏了,泥石流变大了,车师傅冒着生命危险骑了过去,我从小道跳了过去,我们回到村委会时天已经黑了。

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去均下着大雨,完成了所有的精准扶贫的要求,眼看扶贫户就要脱贫了,我虽然摔了很多跤,在扶贫路上留下了很多足迹,可我们收获的是满满的。

我的教育扶贫故事范文被教育扶贫的作文

我的教育扶贫故事范文被教育扶贫的作文

我的教育扶贫故事范文被教育扶贫的作文在我们幸福时,身边有一群被我们遗忘的孩子.他们没有我们这麽幸福,他们因贫困而没有上学,穿的破烂不堪,身上也很脏,他们应该说是我们最应该帮助的对象.我们在偷懒晒太阳时,他们却只能和几位大人挤在一张床上,时冷时热的;我们周末在商店疯狂SHOPPING时,他们却只能在家里干活;我们在糟蹋米饭时,他们却只能在田地种麦子......我们吃肯德基麦当劳时,他们却只能在家里吃剩饭剩菜;我们玩过山车海盗船时,他们却只能在家门口玩一些能玩的游戏;我们追星捧族时,他们却一点也不知道什麽是追星?什麽是捧族?我们追逐时尚,他们却只能穿着那身破烂不堪的衣服.期待所有的一切会因他们而有所转机.我们同情,我们流泪;我们象征性的捐款;赠书包,赠书本;手拉手,肩并肩。

平静之后,他们照常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照常吃难以下咽的饭菜;照常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照常在寒冷的冬季生冻疮;照常拖着小小的身躯劈柴;照常仰望远方想念他们的爹娘.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帮助的人.他们的生活不是那样的富裕,他们天天忍受的是多麽痛苦的事情.他们每天上学都要走几个小时的路,而我们现在却只有走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校了.几个小时和20分钟相比较,几个小时大于20分钟,这个差距是那样之大.关于对全南县教育扶贫的一点思考治贫先治愚、 ___扶教。

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把手,实施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和思考,笔者以为,实施教育扶贫,关键是要树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相结合的帮扶理念,下大力气解决好贫困学生“学得起,学得好,学得出”三个问题,确保教育扶贫出实效。

一、关于“学得起”问题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可以说是教育扶贫的底线。

因此,要在全面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惠民助学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募集助学资金,着力健全完善贫困学生全覆盖助学体系,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简要事迹精选5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简要事迹精选5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简要事迹精选5篇》篇一。

__,男,壮族,中共党员,现为__县第一小学教师。

20__年通过学校全体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罗老师被选为学校党总支组织委员兼任党办负责人,20__年经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选为教代会主席。

因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显著,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获得各级表彰,其中2次被评为优秀教师,3次荣获优秀校长,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

__同志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期间,经常深入完小、村小、农户调查了解情况,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__同志担任__县第一小学扶贫工作业务员,驻村工作队队员,他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群众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__县第一小学党政班子挂钩新华镇那平村委会常乐、玉林两个村小组25户贫困户,贫困人口99人。

期间班子成员爬山涉水深入农户101人次,进行实地调查、宣传动员、走访慰问。

经过努力,有8户已于xx年脱贫,已把一名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一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动员外出务工18人次,学校自己协调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1万多元,协调解决上学难85人次。

__同志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__县第一小学扶贫工作业务员,期间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全力以赴、多方协调,xx年常乐泥泞的泥巴路现在已铺成平整的水泥路;玉林5户贫困户中已有2户完成危房改造、推倒重建,住上了崭新的新房,3户正在筹备当中。

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启动后,新华镇按照上级的指示,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1加n的总体要求以及应退尽退、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的原则,做到0错评、0漏评、0错退,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相关单位核实,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教师扶贫感人故事3篇

教师扶贫感人故事3篇

教师扶贫感人故事3篇xx,男,汉族,系xx中心小学教师、后勤副主任。

该同志于xx 年xx月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或学校表彰,于xx年、xx年分别被xx镇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教师>;、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

xx学校位于xx区西16公里处,属丘陵地区,辖一个中心校、两个完小、三个村小。

其中xx年建档立卡贫困小学、幼儿园贫困生125人,在镇外就读6人。

外出务工人数600多人;xx年初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后,现有贫困人口?户,?人。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和各校点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xx中心小学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教育局、镇教督办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125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急需。

xx同志在学校中负责整理贫困寄宿生资料,发放午餐工程、寄宿生资助、三儿资助等。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工作中的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xx年开始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达学生家长手中。

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如学生因意外情况暂时不在校,因家长原因班主任都联系不到该学生、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因多方面原因在上级调查时却说不清楚这种种情况。

对于暂时不在校的学生,他想方设法亲自找到该生家中,将资助金送到家长手上;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影响我区的资助工作,他不怕麻烦,要求每次领款均要学生、家长、班主任在场、有学生签字,家长领款,并且给学生领款留照存档,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我的帮扶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我的帮扶故事主题征文五篇

我的帮扶故事主题征文五篇我的帮扶故事主题征文1在9月15日星期六,我们班同学、家长、教师参与了举办的爱心捐献活动,就是到涞水县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和村子里的小孩互动。

那天早上,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学校正门集合,观察庞教师已经在门卫那里登记,登记需要进校的家长名字后,教师就叫我去班里拿旗子和跳绳,庞教师和我来到教学楼下(朝着操场的门),发觉这些门都是锁着的!我心里一慌,要是全部的门都是锁着的,那就完了!我们走到一号门,才松了口气。

一号门没锁,我进去把东西拿了下来,放在学校正门,之后又领着家长们、同学们去搬捐献的东西,又将打包好的箱子放在大巴上,我们坐着大巴,向涞水峨峪村前进。

经过了3个小时的路程,最终到了峨峪村。

我们在那里,司机停好车,我们站好队,家长们搬出了行李仓的箱子。

一开头,我们表演节目,张嘉佑和焉家祎演唱了《Feded》;高瑞凝和陈康睿跳的健身操;张智赫和焉家祎朗育《祖国颂》;我、刘亦芮、陈康睿、高瑞凝和焉家祎跳了杯子舞,非常精彩。

峨峪村的孩子们也表演同样精彩的节目。

中午,我们吃完饭后,搬着一些面粉、大米和油来到了四位老人的家中,这些家中东西都非常简陋,几乎没有一件是多余的东西,老人们都瘦骨嶙峋,牙齿黑黄,一瘸一拐的慢悠悠的。

告辞了老人们,我们组队,一队两人,向大坝进发,路上的风景都非常漂亮,但走到一半,从平坦的水泥中变成了满是大、小石子简单滑倒的路。

走了也许有一半的时候,地上就有水流出,深的水坑能浸湿我的鞋,我和我的同伴一起同甘共苦,到达了大坝,风景非常秀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之后,我和我的同伴儿一起回来,边走边聊,想起我们的很累人的体育课,我们就问那个小女孩(峨峪村的小孩)哎!你们一般体育做些什么〞嗯,一般跑上几圈,有时活动活动脚腕就解散了。

〞这么好!〞我暗暗艳羡。

嗯!就是这样!〞〞我们走过小溪,我又问:你养过小狗或小猫吗我想养,但我妈怕小猫小狗。

〞我们家原业养过一只母猫,生了二个小猫,都送人了,最终因为这个,猫都不吃不喝的,就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用爱呵护未来
---我的扶贫故事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

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教育扶贫便是这爱的种子。

我是小法仪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根据教育局、汤峪镇教委、学校的统一安排,我跟学校的二十多名教师一样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

吴诗曼便是我帮扶的一名学生。

年初,我与同学校的众多同事一样,拿着扶贫宣传资料,开始了我的扶贫之路。

在第一次去吴诗曼家之前,我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在学校时我就从吴诗曼口中了解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其爷爷是位聋哑人,奶奶从小便患有小儿麻痹,父亲也患有小儿麻痹症,并且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鉴于这样的家庭情况,我这次上门扶贫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呢?步行20多分钟后,我们终于通过打听来到她家,果不其然,她家大门紧锁,于是我通过打听在村子里玩耍的孩子群中找到了正在嬉戏的吴诗
曼。

我通过询问得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爷爷奶奶这几天在果园干农活还没有回来,在无人监管的处境下,她自己也就没有自觉得去完成家庭作业,而是在和同学在玩耍嬉戏。

正在我了解情况的时候,她爷爷奶奶干完活回来了,急忙招呼我和一行的同事去家里坐坐。

就这样,吴诗曼才回到了家里,在向家长了解了家庭实际情况宣传完教育扶贫政策后,看到她还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想法,我就主动询问她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她才告诉我她在学校做了一点,还有很多没有完成,有些题她还不会做,我就开始给她讲解当天的作业,讲解中我发现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乘法口诀还没有记熟!我就主动帮她分析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帮她记忆,并告诉她要抽时间尽快背熟……
通过入户走访,我近距离得深入了解到了吴诗曼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了,我一有时间就找吴诗曼谈心,了解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她复习数学学习中的知识,同时在班里也指定了两名学优生对她进行学业、学习习惯上的帮扶。

扶贫先扶志,扶智即扶贫。

为了不让贫困代际传播下去,为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走出困境,为了让张雪琴能和其他孩子一
样顺利得完成学业,我坚持每周找她谈话谈心,询问了解她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吴诗曼同学在慢慢成长起来。

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扶贫路上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通过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通过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使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看到希望,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成功。

扶贫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才能真正迎来农村教育灿烂的明天。

小法仪中心小学
常婷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