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口译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它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过程。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词汇学习的动机和注意力。
认知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而有些学生则较弱。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图像化、联想等方法来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词汇。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学习的有效组织和编码的重要性。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将新词汇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建立适当的联结和认知框架,以提高学生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这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实现,比如词汇网络图、词汇分类等。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反馈和强化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奖励,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这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的奖励或赞扬实现,比如奖励好成绩的学生、表扬刻苦努力的学生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评估方法,如词汇测试、作业评分等,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习的有效组织和编码,以及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一门学科。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认
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与记忆的过程。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联结主义”理论,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效果。
通过图像、声音、情感等多种感官刺激来帮
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增加记忆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通过反复巩固和复习,使得学习者的记
忆更加牢固持久。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构。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类、
比较、归纳等方式,帮助学习者理解词汇的概念和内涵。
可以将词汇按照意义、用法、词
态等方面进行分类,帮助学习者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和完整的词汇网络。
可以通过类比、
对比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和元认知能力。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帮助
学习者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可以教授学习者如何使用词典、如何
进行词汇拓展等技巧,让学习者主动参与词汇学习的过程。
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使其能够自主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学习者的情感与动机问题。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激发
和目标设定,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发学习者对词
汇学习的兴趣。
可以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习者明确自己学习词汇的目的和意义。
心理学视域下口译译员主体性研究

心理学视域下口译译员主体性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发展,认知语言学现已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前提,形成了认知音位学、认知词汇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一系列研究分支。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分析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表现是认知心理学与口译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新视角。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过程,主要剖析人是如何注意事物、感知事物、如何进行理解记忆、思维和表达等再加工过程,即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
一、口译译员主体性的本质与内涵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对象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口译过程的主体是译员,其主体性包括三个方面:主观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三者辩证统一于译员的主体性。
口译译员在翻译过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创造力,又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如两种语言的特点、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审美观等。
二、DanicaSeleskovitch的口译模型基本假设(1)口译是一种有人的思维参与,受译员因素影响的心理活动;(2)口译的对象是话语的含义,而非承载意义的语言外在;(3)口译是一个意义的理解与再表达过程,同时伴有在语言组合结构相似的情况下两种语言符号的代码转译活动;(4)语言和思维是可分开的;在认知系统的参与下,译员在解码过程中将理解到的意义与源语讲话的语言符号和结构分离,以非语言的意识状态保存在大脑中。
Seleskovitch提出的释意模型虽然明确了口译信息的两种处理方式,但译员的主体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口译译员主体性的发挥1.译员的语言认知口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体现译员的主体性,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译员语言认知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因素的制约。
在认知系统的参与下,口译活动是指译员将源语讲话内容进行解码,并把理解的意义与源语讲话的语言和语言结构分离,通过短时记忆以非语言的意识状态储存于大脑中,最后按照活动对象的具体要求重新组织语言结构,输出目的语。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以人类认知处理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它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置于认知视角下进行分析,发现并解决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着重在提升学习者的词汇记忆效果。
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需要将字形、语音、释义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多维联想记忆,从而达到词汇普及化的目标。
为此,教学可以采用多种记忆策略,如动画、图片、词组、联想等,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果,让学习者对单个词汇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境语感。
词汇的真正含义和使用方法是通过不同语言环境中不断使用和实践才能逐步获得的,因此教学需要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感受到在不同交际场合中应该如何运用词汇,并尽量模拟真实交际场景,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感知和使用新的语汇。
再者,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强调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角色。
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更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学习者在教学中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交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组织小组讨论、排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从而在情境和活动中不断精炼自身的语言学能力。
最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每个学习者在不同的认知层次和心智结构上都不尽相同。
教学过程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发现他们的语言学习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自己的语言学思维模式。
总之,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训练他们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在中文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有效地教授和帮助外国学生掌握汉语词汇,我们有必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探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深入解析其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与指导,从而构建出更为高效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二、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概述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规律和机制,关注记忆、知觉、思维等认知过程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个体在获取和处理信息时的认知活动是复杂且连续的,其中涉及到信息编码、存储、提取和利用等环节。
三、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 词汇记忆的编码过程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编码过程。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词汇的记忆编码包括音韵编码、语义编码和形态编码等。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拼音、词语的语义解释以及汉字的书写和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词汇记忆。
2. 词汇的存储与提取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词汇的存储与提取依赖于记忆网络的构建。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形成词汇网络,以便于学生记忆和提取词汇。
此外,通过反复练习和运用,可以巩固词汇的记忆,提高其提取速度和准确性。
3. 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 结合上下文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结合上下文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将词汇置于具体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采用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图像、实物、动作等直观手段来教授词汇的方法。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对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语言学习的过程涉及诸多心理活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于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认知心理学的关联,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教学策略。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处理和使用信息的科学。
在语言学习中,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记忆、知觉、思维和语言处理等心理过程。
在词汇学习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记忆和思维来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挑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词汇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学习者不同的母语背景和学习习惯等。
此外,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以及缺乏对学习者心理需求的关注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 记忆理论的应用: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理论,词汇教学应注重反复练习和适时复习,以帮助学习者巩固记忆。
同时,应采用多种记忆策略,如联想记忆、语境记忆等,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效果。
2. 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训练,如词义推理、词类扩展等,以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母语背景、学习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4. 情感因素的作用: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优化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1.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结合文化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结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
《2024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词汇是理解和运用汉语的关键。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处理和使用信息。
在词汇学习中,认知心理学关注学习者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注意是信息输入的门户,记忆是信息存储的仓库,思维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语言则是信息输出的渠道。
因此,认知心理学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认知心理学视角1. 注意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注意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关键。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如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媒体手段,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词汇。
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常用词汇和高频词汇,以提高学习效率。
2. 记忆策略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记忆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多种感官参与、重复练习、联想记忆等方法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同时鼓励学习者运用联想、归类、构建语境等方法巩固记忆。
3. 思维训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思维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习者分析词汇的构词规律、语义关系、文化内涵等,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词汇体系,提高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4. 语言输出在词汇教学中的意义语言输出是检验词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习者多进行语言输出,如口语表达、写作等。
通过语言输出,学习者可以巩固已学词汇,提高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纠正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词汇的用法。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浅谈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引言1.1 认知心理学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揭示了人类在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时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需要通过认知过程来获取、理解、记忆和使用语言知识。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创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2.3 注重词汇教学的情感因素认知心理学强调情感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习者对汉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4 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词汇记忆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对于记忆和认知的促进作用明显。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其对汉语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3.1 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通过构建真实的语言情境,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兴趣和情感体验,提高其对汉语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情境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使学习者通过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来感知、认知和使用汉语词汇。
3.2 多媒体辅助词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汉语词汇,提高学习者的视听感知能力,激发其对汉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词汇的拼音、发音、词义等方面的教学,为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提供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口译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钱婷婷[摘 要]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藏;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口译过程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和记忆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图式 短时记忆 记忆术 引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当代认知心理学吸取了高科技的营养,理论上更加丰富和充实,它运用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认知的神经基础,记忆,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示法,专业经验知识的发展,语言结构及语言理解等,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揭示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学习,人的大脑如何储存和检索知识,如何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等等。
这些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外语学习者,尤其口译学习者无疑能从其中获益良多。
因为好的口译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如译者的背景知识,记忆能力,反应能力,其中认知心理学中谈到的图式理论对这些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1、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西方各国的研究人员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化,功能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深入的研究。
口译作为国际化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外语学习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式是人们用于感知世界的内在结构,也可称为背景知识,也是口译工作者在日常以及参加口译活动之前做的功课。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图式理论被多次运用于研究母语及以英语为外语的语言焦急过程。
该理论描述了人们获得的知识如何在大脑中储存起来,并在相互关联中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们运用图式里来解释阅读和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而两点也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图式理论被广泛用于外语教学领域。
许多学者尝试用它来研究外语阅读的心理过程和听力的心理过程。
现代研究表明,背景知识有助于外语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
2、背景知识的重要性2.1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与对口译课的启示认知心理学关于背景知识重要性的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证实了历来专家们的观点的正确性,即口译工作者应当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知识。
认知知识是理论知识。
想象,它是思考的结果,阅读之成果,同时也是百科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启动。
认知知识是长期存在于大脑的整体物,属于非语言的,每个人为理解话语可从中汲取需要的内容。
共享认知知识是听话者领会说话人意思的基础。
译者同说话人在认知层面上越接近,就越容易听懂说话人的意思。
反之,认知知识的匮乏,会加强译员处理听力理解任务的难度,稍一犹豫,思索都会使译员错过源源涌进的新信息,导致译员精力分配失衡,这一点在口译课中应反复宣传的“背景知识的作用对口译学习者的启发”是:1)使用的教材,题材应尽量广泛,要有利于拓宽知识面;2学习教材时候,不仅应考虑各篇材料在长度,语法难度等方面的相近,而且在知识内容上也要斟酌。
例如,如果有的材料是关于万里长城,而有的材料是不熟悉的关于印尼金融危机或纽约股票交易的技术性报道。
这样,口译工作者对未来有可能碰到的口译内容,有一个总之,背景知识在口译课中十分重要,对口译时的心理活动有多方面的影响。
2.2背景知识在口译过程中的作用图式理论解释前人的研究都证实,具有背景知识或熟悉语篇话题有助于外语阅读理解或听力理解。
同样,话题熟悉程度对口译成效有显著的影响,两者之间不仅相关,而且是正相关。
具体说来,熟悉口译语篇话题会对口译工作起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口译过程中话题熟悉程度与背景知识到底如何发生作用。
安德森(A nderson ,1984)认为图式在理解过程中起到以下作用:(1)为吸收篇章信息提供了心理框架(ideati onalscaffo lding );(2)有助于注意力的分配;(3)有助于推导性发挥(inferentialelabo rati on );(4)有助于在记忆中有条不紊地搜寻信息;(5)有助于编辑与总结;(6)有助于推导性重构(inferentialreconstructi on )。
在口译学习中,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已有知识能影响口译学生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
如前文所述,感觉储存信息中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能进入记忆,具有了背景知识,学生就会把听到的新信息与这些知识相联系,因而会对输入的新信息特别敏感注意力也就能高度集中,并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理解并记住信息。
以文化知识为例,语言学专家在论述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时,特别谈到“文化因素”。
如果没有关于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背景知识,在接触到有关材料时,即使接收到的信息中全无语言障碍,学生也难以注意、理解和记忆材料中的信息。
第二,背景知识图式能影响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的推理。
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图巴雷特在研究北美印弟安民间故事时候,发现图式受文化影响很大。
巴氏的实验以下面这则题为“鬼材”的故事为题材,因为这则故事文化社会背景比较特殊。
T he W ar of the Gho stsO ne nigh t tw o young m en from Egulac w ent dow n to the river to hunt seals ,and w h ile they w ere there it becam e foggy and cal m .T hen they heard w ar -cries ,and they though t :“m aybe th is is a w ar party ”.T hey escaped to the sho re ,and h id beh ind a log .N ow canoes cam e up ,and they heard the no ise of paddles ,and saw one canoe com ing up to them .T here w ere five m en in the canoe ,and they said :“w hat do you th ink ?W e w ish to take you along .W e are go ing up the river to m ake w ar on the peop le .”O ne of the young m en said :“I have no arrow s .”“arrow s are in the canoe ”,they said .“I w ill no t go along .I m igh t be k illed .M y relatives do no t know w here I have gone .But you ”,he said ,turning to the o ther ,“m ay go w ith them .”So one of the young m en w ent ,but the o ther returned hom e .A nd the w arri o rs w ent on up the river to a tow n on the o ther side of Kalam a .T he peop le cam e dow n to the w ater ,and they began to figh t ,and m any w ere k illed .But p resently the young m an heard one of the w arri o rs say :“Q uick ,let us gohom e :that Indian has been h it ”.N ow he though t :“oh ,they are gho sts .”H e did no t feel sick ,but they said he had been sho t .So the canoes w ent back to Egulac ,and the young m an w ent asho re to h is house ,and m ade a fire ,and he to ld everybody and said :“Beho ld I accompanied the gho std ,and w e w ent to figh t .M any of our fellow s w ere k illed ,and m any of tho se w ho attacjed us w ere k illed .T hey said Iw as h it ,and I didno t feel sick ”.—221—科技信息人文社科ÓÉ Foxit Reader ±à¼-°æÈ¨ËùÓÐ (C) Foxit Software Company,2005-2006½öÓÃÓÚÆÀ¹À¡£H e to ld it all,and then he becam e quiet.W hen the sun ro se he fell dow n.Som eth ing black cam e out of h is mouth.H is face becam e conto rted.T he peop le jumped up and cried.H e w as dead.实验结果表明,不管受试者是谁,无论是几小时,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后重述这一故事,在内容细节和结构细节方面,重述者都显示了加入自己比较熟悉的文化因素和知识因素的比较强烈的重述倾向。
比如,20小时后,受试人H把该故事重述成:Tw o m en from Edulac w ent fish ing.W h ile thus occup ied by the river they heard a no ise in the distance.“It sounds like a cry”,said one,and p resently there appeared som e m en in canoes w ho invited them to j o in the party on the river adventure.O ne of the young m en refused to go,on the ground of fam ily ties, but the o ther offered to go.“But there are no arrow s”,he said.“T he arrow s are in the boat”,w as the rep ly.H e thereupon took h is p lace,w h ile h is friend retured hom e.T he party paddled up the river to Kalom a,and began to land on the cry w as raised that the enem y w ere gho sts.T he party retured dow n the stream,and the young m an arrived hom e feeling none the w o rse fo r h is experience.T he next mo rning at daw n he endeavoured to recount h is adventures.W h ile he w as talk ing som eth ing black issued from h is mouth.Suddenly he uttered a cry and fell dow n.H is friend gathered round h i m.But he died.下面是同一个人8天后重复故事的结果:Tw o young m en from Edulac w ent fish ing.W h ile thus engaged they heard a no ise in the distance.“T hat sounds like a w arcry”,said one,“there is go ing to be som e figh ting.”P resently there appeared som e w arri o rs w ho invited them to j o in an expediti on up the river.O ne of the young m en excused h i m self on the ground of fam ily ties.“I can no t com e”,he said,“as I m igh t get k illed.”So he retured hom e.T he o ther m an,how ever,j o ined the party, and they p roceeded on canoes up the river.W h ile landing on the bank s the enem y appeared and w ere running dow n to m eet them.Soon som eone w as w ounded,and the party discovered that they w ere figh ting against gho st.T he young m an and h is compani on returned to the boats,and w ent back to their hom es.T he next mo rning at daw n he w as describing h is adventures to h is friends,w ho had gathered round h i m. Suddenly som eth ing black issured from h is mouth,and he fell dow n uttering a cry.H is friends clo sed around h i m,but found that he w as dead.因而巴雷特发现:精确的重述是例外现象;重述时主观因素明显,第一次重述的总体框架确定后,后面的框架显然和第一次框架基本一致;很难忠实,精确地重建文体,节奏和语法结构;重述多次后,已经进入记忆的形式和内容细节倾向于固定,以后很少会有变化;间隔时间较长,重述者往往会遗忘内容细节,简化事件结构,顺从自己的兴趣和态度,向熟悉的内容转化,甚至人为地增加内容;重述故事的连贯,则以重述者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