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学生练习
简答题-认知心理学同步练习答案

五、简答题1、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知是人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个原因是,认知途径对心理学的其它领域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我们预计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对认知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其它一些研究领域。
如果没有认知心理学的基础,那么,我们在阅读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或书籍时,多少会有些吃力。
最后一个原因是,认知心理学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特别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大脑或我们的心是如何工作的。
此外,认知心理学也将给我们一些启示,告诉我们如何改善我们的认知技能,比如,如何改善我们的记忆功能。
2、试比较内省法、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与认知途径,在对高级心理过程的强调上,有何区别。
内省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冯特的这种严格仔细的内省方法,在很多方面类似于今天的认知研究。
不过,冯特特别指出,像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
行为主义途径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是一种紧紧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的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
事实上,对可观察行为的强调,使得行为主义者拒绝任何和心理事件有关的名词,如注意、表象、观念或思维等。
也就是说,行为主义途径几乎不研究高级的心理过程。
格式塔途径强调,人有一种将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的倾向。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
因为强调整体经验固有地组织起来,格式塔心理学家强烈反对内省技术将经验分析成分开的各种成分的这种做法。
也就是说,对于高级的心理过程,格式塔途径只强调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的作用,而不强调心理过程的各个具体成分。
认知途径则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认知途径不仅强调高级心理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的作用,也强调其各个具体的成分和结构。
心理学练习

1.单选:研究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果关系难以测量的方法是(A)A.观察法B.调查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2.单选:意志行动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A.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B.克服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的的动机和行为C.不断审视行动计划D.坚定执行既定计划3.单选:大脑左半球主要对(D)负责A.空间能力,积极情感B.空间能力,消极情感C.言语能力,消极情感D.言语能力,积极情感4.单选:当学生分心时,教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叫做(A)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5.单选:朱老师上课时经常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圈出来,加强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这体现了知觉的(B)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对比律6.单选: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符合感知的(A)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7.单选:在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围绕着“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这一话题跟同学们进行了座谈,教给同学们适度交往的方式方法,这属于(B)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认知性知识8.单选:下列选项中,常常被用来改善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也可用于整个捣乱班级行为矫正的最有效方法是:(A)A.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B.个人日志卡C.整班代币强化D.集体绩效系统9.多选: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 ABCD)方面A.认知B.情感C.人格D.社会性争议性比较大。
建议选择ABCD。
10.单选:某老师认为学生对三角形定义的学习总结,有助于正方形定义的学习。
那么这位老师更多受到以下哪种理论的影响(B)A.相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元认知理论D.情境性理论11.单选:考试时想不起来的知识,一出考场却想了起来。
这种遗忘称为(D)A.干扰抑制B.暂时性遗C.永久性遗忘D.动机性遗忘12.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心理过程是具有鲜明的静态特性的心理现象B.个性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现成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C.自我意识是一种内在的决定着人对事物态度和行为系统D.心理状态有它的认识侧面、情感侧面、意志侧面,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答案】B【解析】心理过程是人在认识和对待事物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具有鲜明的动态特征,其活动呈一个明显的发生、发展或变化以至结束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哪种心理过程?A. 情感过程B. 认知过程C. 行为过程D. 社会过程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思维答案:C3.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认知的核心是什么?A. 感觉B. 意识C. 信息加工D. 行为反应答案:C4. 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哪位心理学家?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皮亚杰D. 冯·诺依曼答案:C5. 认知心理学中,哪个理论强调了信息加工的阶段?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信息加工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无意识的。
(对/错)答案:错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
(对/错)答案:对3. 认知心理学只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而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对/错)答案:错4.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线性的,即信息只能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加工。
(对/错)答案:错5.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教育、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
(对/错)答案: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等心理过程。
它关注这些过程是如何在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的,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经验。
2. 描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区别。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重点和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和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而认知心理学则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如思维、记忆和知觉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通常采用实验法研究行为,而认知心理学则采用实验法、计算机模拟和神经成像技术等多种方法研究认知过程。
单项选择题-认知心理学同步练习指南

单项选择题-认知心理学同步练习指南认知心理学同步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四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中,不能安全地用于人类研究的是()A、PET扫描技术B、fMRI技术C、ERP技术D、单细胞记录技术2、下列四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中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是 ( )A、PET扫描技术B、fMRI技术C、ERP技术D、单细胞记录技术3、最早把人的记忆比喻成鸟舍的是 ( )A、亚里斯多德B、冯特C、柏拉图D、詹姆斯4、最早提出学习和记忆的法则,并强调表象的重要性的是()A、亚里斯多德B、苏格拉底C、冯特D、詹姆斯5、冯特提出,心理学应该使用哪种方法来研究心理过程?()A、内隐实验B、内省法C、梦的解析D、节省法6、詹姆斯对认知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可能是有关哪一方面的理论?()A、注意B、意识C、记忆D、语言7、下面哪一位研究者最早对记忆结构和记忆加工作出了区分?()A、冯特B、詹姆斯C、艾宾浩斯D、巴特利8、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得研究是哪类研究者完成的?()A、行为主义B、语言学C、格式塔心理学D、人工智能9、下列四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中时间分辨率最高的是 ( )A、PET扫描技术B、fMRI技术C、ERP技术D、单细胞记录技术10、下列四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中对视觉模式识别有重要意义的是 ( )A、PET扫描技术B、fMRI技术C、ERP技术D、单细胞记录技术11、关于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MRI可以产生比PET更精细的图像,但fMRI的费用较高B、fMRI只需5秒便能成像,而MRI则要90秒C、单细胞记录技术也可直接用于人的视觉模式识别的研究D、ERP的优点是可以识别单个神经元的反应12、认知科学不包括下面哪一学科?()A、哲学B、人类学C、生物学D、神经科学1、在成分识别理论中, 简单的三维形状被称作()A、模板B、原型C、局部特征D、几何离子2、关于Navon的模式识别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局部水平上的识别相比,被试在整体水平上的识别速度更慢。
认知及注意过程——心理学练习题

认知及注意过程——心理学练习题1、()不属于认知过程。
A、感知觉B、注意C、想象D、思维【答案】B【难度】☆【解析】常见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依附在其他的心理现象当中。
2、上数学课时,小红总是不知觉的关注到老师穿的漂亮的衣服,这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B【难度】☆☆【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题干中小红不自觉的看到老师穿的衣服,是不需要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因此是无意注意,同时,也要知道,无意注意也被称作不随意注意,因此选B。
3、晓亮同学可以熟练的骑自行车,这是利用了()注意。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答案】C【难度】☆☆【解析】这是关于三种注意分类的条件的考察。
引起有意后注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直接兴趣,一个是高度熟练,题干中说可以熟练的骑自行车,正是引起有意后注意的条件,所以选C。
4、以下属于感觉适应的是()A、喜欢吃甜的人会越吃越甜B、鹤立鸡群C、红色会引起人温暖的感觉,蓝色会引起人寒冷的感觉D、吃完糖吃橘子会感到异常的酸【答案】A【难度】☆☆【解析】这是关于感觉的规律的考察,A是感觉适应,B和D是感觉对比,C是感觉后效,因此此题选A。
5、月亮在云中穿梭,这是()知觉现象。
A、动景运动B、诱发运动C、运动后效D、自主运动【答案】B【难度】☆☆☆【解析】知觉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又分为题干选项中的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运动后效和自主运动。
这四种类型中,诱发运动和运动后效是比较容易错的地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进行区分和辨别,这道题之所以能够看到月亮动,是参照物选择的原因,因此是诱发运动。
6、很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当初吃到的蒙古烤全羊的味道,这是一种()记忆。
心理学客观题练习总汇(三)(1)

心理学客观训练题(山香部资料)一、单选题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2.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3.甜蜜的嗓音能够想到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A 适应B 对比C 后像D 联觉4.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5.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6.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变式7.当获悉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此时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8.卡特尔将其基于先天禀赋、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文化教育影响的智力称为()A.情绪智力 B.晶体智力 C.空间智力 D.流体智力9.小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
他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10.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詹姆斯 D.桑代克11.小明的母亲让孩子上午学习汉语拼音,晚上学习英文字母,结果小明经常混淆两者的发音。
这一学习迁移现象属于()A.正迁移 B.负迁移 C.高路迁移 D.一般迁移12.按照马斯洛的观点。
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时,该个体所产生的主要需要是:()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需要 D尊重需要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4.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A.培养主动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15.某考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努力的结果,该同学的归因是()A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C.外部、稳定、不可控D.部、稳定、可控16.明同学考试前紧,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二、选择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789B、1879C、1798D、1897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7、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 能力、气质、性格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8.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D 、条件反射9.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A. 眨眼反射B. 吮吸反射C. 防御反射D. 信号反射10.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 望而生畏B. 谈梅生津C. 望梅止渴D. 尝梅生津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B 、巴甫洛夫C 、斯金纳D 、冯特11.()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12.()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三、填空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和-——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心理的实质一、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等动态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创立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心理学研究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道德性原则)等。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和(调查法)两种。
6.心理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基本形式。
7.认识过程包括(感知)、(感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其核心的心理是(思维)8.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
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个性)。
10.(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1.(客观事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二、选择题1.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年创立于( D )。
A.俄国B.中国C.美国D.德国2.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A )。
A.心理过程 B.心理活动 C.心理规律 D.个性心理3.心理现象与其他物质现象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研究中必须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4.( B )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经验总结法 D.调查法5.( C )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6.( B )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7、“谈虎色变”属于( B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三、判断题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理究竟在想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照特征整合理论(B)A特征登记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特征登记和整合都需要注意D特征登记和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2.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DA事件相关电位测量技术B跨通道启动技术C眼动记录技术D双耳分听技术3.大量研究表明,非追随耳中的信息能够加工到语义水平,这方面的证据支持AA过滤器理论B衰减作用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4. 下面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C)A.猫能捉老鼠B.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打网球的知识D.两天前在动物园看见过大象5、心理旋转实验的结果表明心理旋转的速度大约为每秒CA.50度B.60度C。
53度D。
80度6、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 C 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7、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时,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A 减法反应时实验B 开窗实验C 加法反应时实验D 扫描实验8、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种知觉加工叫做:AA 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9. 根据( C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 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10、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负责识别一个模式(如字母)的是:AA.特征鬼B映像鬼C决策鬼D认知鬼11、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A )最先设计出来的实验范式。
A 唐德斯(Donders)B 斯滕伯格SternbergC 波斯纳PosnerD 汉密尔顿(Hammilton)12.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
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CA 逆向工作B简化工作C 手段-目的的分析D 算法13、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CA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B 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C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D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14.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AA 工作记忆B 命题检验C 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15.。
下面的四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中,不能安全地用于人类研究的是(D)A.PET扫描技术B.fMRI技术C.ERP技术D.单细胞记录技术16、ord将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 A )A.心理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17、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DA事件相关电位测量技术(ERP)B 跨通道启动技术C双耳分听技术D句子核证技术18、所谓(B)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起作用。
A 气氛效应B启动效应C 典型性效应D首因效应19、图像记忆具有除(B )以外的三个特点。
A 信息存储的事件为几百毫秒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C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编码方式20、下列方法中,(C)是用来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
A双作业操作 B 空白实验C部分报告法D扫描实验1、C2、A .3、D 4.B 5.C 6、C 7C 8D 9C 10A1、根据(C),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A 衰减模型B 过滤器模型C 反应选择模型D 知觉选择模型2、下述研究方法中,(A )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A开窗实验B 计算机模拟实验C 减法反应时实验D加法反应时实验3、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逼急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D)时,其反应时最短。
A 90B 120C 180D 3204.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BA 字母优势效应B 字词优势效应C 构型优势效应D完形优势效应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中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叫做C A字词优势效应B客体优势效应C完形优势效应D字母优势效应6、心理学家吉布生(Gibson)提出的知觉理论是:CA假设考验说B认知理论C直接理论D 特征分析理论7、在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C),连线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
A命题B 联想C 概念D 原型8、在Collins 和Loftus的激活扩散模型中,结点(方框)代表(D ),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A 联想B命题 C 原型D概念9、在对数字“7”进行正反判断的实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CA 60B 120C 180 D27010、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调的主要是AA 自上而下加工B 自下而上加工C 概念驱动加工D数据驱动加工多项选择题:1、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ACA.平行加工B.系列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2、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受(ABC )等因素的控制。
A 对能量需求的评价B当前意愿C当前唤醒的心理能量D短时记忆容量3、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调的主要是(AC )。
A自上而下加工B自下而上加工C概念驱动加工 D 数据驱动加工4、根据特征表说,概念是由(BD)等因素构成的。
A 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B 概念定义性特征C概念的特异性特征D整合定义性概念的规则5、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BCDA 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D知觉是现实刺激与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6、尽管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具有(ABC )等基本成分。
A 给定B目标C障碍D算子7、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ABCD)等基本方法。
A减法反应时实验B相加因素法实验C“开窗”实验D出声思考8、认知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表现在(ABD )等方面A 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B重视个别研究和个案研究C重视生理机制的研究D从心理物理函数研究走向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9、认知心理学家将(BCD )联合起来,称为A VL单元。
A语义代码B 听觉代码C言语代码D口语代码10、图像记忆具有(ACD )的特点。
A 信息储存的时间为几百毫秒B 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C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D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11、语义记忆可以储存(CD)A 过去发生的事件B将来发生的事件C关于“大象”的知识D关于“dog”如何拼写的知识12、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BD )A 平行加工B系列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名词解释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谨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A.V.L单元;认知心理学家将听觉代码言语代码口语代码联合起来,称为A VL单元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双耳分听技术;心理学家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
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
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能分辨是男音或是女音,并且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
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知觉的刺激物说;自然界刺激的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串行加工也是系列加工,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前一阶段的加工完成后,接着是下一阶段的加工并行加工也是平行加工将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同时加工资源限制加工;其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就能顺利进行资料限制加工;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控制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的加工自动加工;不受人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加工水平说;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
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保持复述;亦称简单复述或机械复述,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只进行重复的,简单的心理操作,使记忆痕迹得到加强,但不一定能进入长时记忆精细复述;是指对刺激加工的不断深入,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可以产生持久的记忆。
模式识别;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是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假设考验说;人接受信息,形成假设和考验假设,再接受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做出真确解释纯粹暴露效应;它指被试对原来不熟悉,但现在通过暴露而熟悉了的刺激的偏爱,因此也称偏爱效应错觉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现象。
认知地图;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
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
负启动;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反应迟缓作用的现象Stroop效应 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
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为完成任务,被试不得不面临一种选择,即不得不从印刷颜色和意义两个维度中选出印刷颜色这一维度。
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
然而词本身的意义作为分心刺激干扰了被试对印刷颜色的命名简答题:1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内因是行为主义的衰败●外因:是受临近科学的影响;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与社会教育实践、智力开发的需要密切相关2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使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重视个别研究和个案研究从心理物理函数研究走向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从分析研究转向综合研究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观察法,实验法,计算机模拟等减法反应时实验相加因素法实验“开窗”实验出声思考减法反应时实验1.简述知觉的模板说的基本观点它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