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红楼梦〉》课程大纲
红楼梦教学大纲

紅樓夢教學大綱一、學習心得與紅樓女兒榜之不同學習心得是每兩到三週交一次,是上課跟閱讀還有自己的想法這三個部分來寫的,紅樓女兒榜是每八回做一個摘要跟讀後心得,所以是不一樣的。
二、第六回到第七回的回顧1.黛玉的人格特質剛進賈府的時候,她也會察言觀色,只是後面完全看不出她察言觀色這個特質。
這個部分看出她的敏感跟她的自尊,她的察言觀色不是為了要好好的做人際。
林黛玉的自尊是不願意別人恥笑她,她不是為了好好去做人際的,她的生命重心跟她關懷的向來不在這裡,她自尊心強,所以同學要從這邊去解讀,解讀說她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2.插敘:關於秦鍾—女兒一樣的特質寶玉一流的人,有秦鍾、像柳湘蓮跟蔣玉菡,還有北靖王。
寶玉有自己一個相關女兒的特質的標準,是他品評別人的標準,但他不是刻意看到一個人就加以品評,而是看到了秦鍾,他馬上就說,哎呀有這等人物,我竟成了泥豬癩狗了。
怎麼會把自己貶到如此地步?原因就是面前的這個人有像女兒一樣的清淨秀美的特質,讓他覺得自己好污穢。
3.寶釵的形象「安分隨時」是寶釵的一個典型的形象。
三、寶黛釵三人基本關係的確立1.金玉良緣通靈寶玉對誰是有意義的?對世上的人是有意義的。
因為它完全符合了金玉良緣這樣一個習俗特性,第二個,它完全符合人們對所謂希罕物的詮釋。
所以這塊玉它就是屬於世上價值的東西,那人們要他戴,寶玉就只好戴著。
這東西會影響到什麼?當然就是影響到婚配。
2.寶黛平日關係的親近第八回的重點,我們看到了寶玉黛玉平日關係的親近,包括勸他吃酒不要吃冷酒,包括幫他穿戴。
四、新單元:寶黛戀情1.與以往才子佳人小說的比較小女子愛才,鄙夫重色。
a.文人與歌妓b.才子與佳人c.過程受到諸多攔阻2.寶黛兩人關係的發展a.前世因緣神瑛侍者跟絳珠仙草所呈現出來的還淚說。
寶黛初次相見的相見儼然。
b.黛玉孤女形象確立以及轉變成少女黛玉奔父喪。
c.寶黛相處的親密兩小無猜。
d.寶玉首次回應黛玉的酸味親不間疏,先不僭後。
整本阅读指导课《红楼梦》教案

整本阅读指导课《红楼梦》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提供整本阅读指导课程,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并理解作品中探讨的主题和意义。
目标-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影响。
- 熟悉《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分析《红楼梦》中的主题和心理描写。
- 探讨《红楼梦》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1. 作者和创作背景- 介绍曹雪芹,包括他的生平和其他作品。
- 分析《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 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概述《红楼梦》的整体故事情节。
- 介绍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轨迹。
3. 主题和意义- 探究《红楼梦》中的爱情、权力和财富等主题。
- 分析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形象。
4. 文化意义和价值- 讨论《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 探讨作品中涉及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红楼梦》的相关内容。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观点。
- 阅读指导: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
-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以测试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
参考资料- 《红楼梦》原文- 相关研究和评论的书籍和文章本教案提供了学生整本阅读《红楼梦》所需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深入挖掘《红楼梦》的内涵和价值,并培养对中国经典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红楼梦》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楼梦》。
一、说教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这部巨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人性美和悲剧美,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在语文教学中,《红楼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等深刻的问题。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红楼梦》篇幅较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红楼梦》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隐晦的情节暗示。
领悟小说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本质和文化内涵。
五、说教法1、讲授法讲解《红楼梦》的基本知识,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
分析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经典章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红楼梦大学课程设计

红楼梦大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红楼梦》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并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掌握《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文学特点。
3.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戏曲等。
4.能够分析《红楼梦》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
5.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红楼梦》所传达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红楼梦》为主,详细安排如下:1.教材章节:《红楼梦》全文2.教学内容:–作者及背景介绍–主要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梳理–文学手法和技巧分析,如象征、比喻、拟人等–诗词、曲词的鉴赏–分析作品中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作练习:以《红楼梦》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红楼梦》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系统讲解。
2.讨论法:学生就作品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红楼梦》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学手法和技巧。
4.实验法:进行文学创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红楼梦》及相关注释、解读版本。
2.参考书:有关《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文学鉴赏书籍。
3.多媒体资料:与《红楼梦》相关的影视作品、讲座视频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料和进行创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发言等,占总成绩的30%。
2.作业:包括阅读笔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30%。
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课程纲要

《名著伴我成长》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名著伴我成长——走进《红楼梦》开发教师: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一天门校区龙容适合对象:五年级学生一、课程意义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要求,语文教育教学观与新的课程资源开发观的要求。
开发利用好四大名著这一校本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古典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与方式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名著经典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才能使学生热爱名著,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自出世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乃至在世界都享有盛誉,甚至形成了专门的学问。
此课程通过走进《红楼梦》,走近传统的文化经典,得到经典文化思想的熏陶与濡染,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起到切实的引路与提升作用。
二、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名著,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形成对名著浓厚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2.学生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样式,掌握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逐步提高学生表达、作文能力。
3.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生能联系实际对名著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心得。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4.通过阅读原著,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落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接受书中美好情感的熏陶,促进情感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提高。
5.通过阅读名著,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高阅读感悟。
三、课程内容1.欣赏名著原著文本阅读2.欣赏名著影视3.我眼中的名著4.趣味活动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我们将实施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再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学提纲

《红楼梦》名著导读名著导读《红楼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
②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③《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④了解贾府及四大家族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阅读――探究梳理――拓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学习重点:前五回的作用,画与判词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明确: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我们阅读古代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
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纵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
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这对于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地有借鉴作用。
怎样阅读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小说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优秀作家总是追求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这种典型性格既表现出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们共性,又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
选修课课程纲要——红楼梦导读(郑忠)

分课时内容
第1课时
《红楼梦》(1)——概说
第2课时
《红楼梦》(2)——第一回
第3课时
《红楼梦》(3)——第二回
第4课时
《红楼梦》(4)——第三回
第5课时
《红楼梦》(5)——第四回
第6课时
《红楼梦》(6)——第五回
第7课时
《红楼梦》(7)——第五、六回
第8课时
《红楼梦》(8)——第七、八回
课程内容
(主要呈现为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学习的内容,一般应将学习内容按内在逻辑分为几个主题来描述,也可按课程架构分册或分章描述。)
课程的主要内容:1.概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化人的名片;《红楼梦》的阅读地图;《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红楼梦》启示录。2.分章解读。前五回——全书的纲。3.分章解读。每节课两回,包括情节梳理,人物形象,语文赏析,思想情感等的分析欣赏。4、小论文写作。一个学期结束后,学生将心得体会写成小论文在班级交流。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2014学年选修课课程纲要Fra bibliotek课程名称
《红楼梦》导读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教学材料
自编(√)选编( )改编( )
课程类别
知识拓展类
教师简介
郑忠,大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
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特色与亮点等,300字以内。)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旷世奇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此外,作者还对封建的司法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奴婢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选修课《红楼梦导读》便是一门力图从理论构建到课堂实施上都满足这一需要的课程。
《红楼梦教学计划

《红楼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习活动、安排课程内容和评估学生学习的一个指导性文档。
以下是一个《红楼梦》的教学计划大纲,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1.理解《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掌握《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能够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小说的结构、风格和意义。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导论:•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
•概述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文本阅读:•分阶段进行小说的系统阅读,注重学生对重要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3.主题讨论:•就小说中涉及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如爱情、权力、家庭关系等。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思考社会、文化和人性问题。
4.文学批评方法:•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文化批评等。
•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红楼梦》。
5.写作和演讲:•鼓励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可以选择分析小说中某一方面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演讲,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见解。
评估方法:1.课堂参与和讨论。
2.书面作业和论文。
3.小组演讲和展示。
4.期中和期末考试。
教学资源:1.《红楼梦》全文。
2.批判性文学评论。
3.多媒体资料,如电影、音频等。
4.教学辅助材料和文献。
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
2.阅读报告和分享。
3.观看相关视频和听取专家讲座。
4.实地考察相关文学史和历史背景。
这个教学计划仅为参考,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学校、年级、学科以及学生水平等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红楼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公选课
课程学分:2
课程助教:李颖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行政助理),孙大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电子邮箱:
一、课程内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极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以艺术化的方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凡魅力和深远意义。
《伟大的<红楼梦>》慕课由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及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担任总策划,汇聚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王蒙、张庆善、孙逊、郑培凯、白先勇等海内外著名学者,集合了当代红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课程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制作,通过智慧树网向全国高校开放,旨在引发当代大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和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热情。
通过对《红楼梦》经典文本的细读,引导选课同学领略小说包含的丰富文化意蕴,提高传统文化修养,体验《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和心灵世界,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精神追求。
二、课程学习
在线视频学习(自学,共14章、28学时) + 见面课(直播互动课,按课表时间到理教308上课,共4次、8学时)。
(一)在线视频学习
在线视频开放时间:2018年3月1日00:00 — 5月31日23:59。
请在上述指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视频学习及章节测试(每一章节的学习视频包含章节测试,章节测试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每章测试题不超过10题)。
待本校选课阶段结束一到两周、教务部将选课名单给到智慧树网之后,可上网注册学习,步骤如下:第1步:输入智慧树本校专属激活账号网址,进入本校的共享课程专属页面;
第2步:没有在智慧树平台学习过的同学,点击右上角【注册】,按照提示,完成手机号和学号认证;
在智慧树平台学习过的同学,点击右上角【登录】(如果之前信息不全,点击登录后补全信息)第3步:登陆后,点击右上角姓名下拉菜单【我的学堂】,点击【开始学习】即可观看视频、参加章节测试;点击【见面课】可回看见面课视频进行学习。
注:本学期见面课共4次(安排见下文),请同学们按时到指定教室学习。
在线视频关闭后,网络考试系统开放,请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考试。
在线考试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一次提交不可重考。
在线考试时间:2018年6月1日00:00—6月10日23:59。
务必在课程考试系统开放前,完成视频学习和章节测试(届时智慧树网会关闭视频课资源)。
仅当本校选课阶段结束、教务部将选课学生名单提交到智慧树网,同学们才可以正常注册登陆、开始线上学习。
(二)见面课(直播互动课)安排
上课时间:15:30— 17:30,请按下列日期,至理教308直播互动教室参加学习。
①2018年03月29日(周四)(北大校历第05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②2018年4月12日(周四)(北大校历第07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③2018年4月26日(周四)(北大校历第09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④2018年5月10日(周四)(北大校历第11周)主讲人及主题随后公布
三、课程考核
1.本课程总分:满分100分(线上课程考试成绩50% + 线下课程作业成绩50%)
2.网络课程成绩:网络课程部分满分100分,所得分数折合成50%并入本课程总分。
具体分配如下:
(1)在线视频学习:满分40分,包括学习进度成绩得分和章测试成绩得分;
(2)见面课:满分30分,即考勤分,由助教将出勤情况提交至网络;
(3)在线期末考试:满分30分,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线上期末试题;
3.线下课程作业成绩:满分50分。
选课同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典120回版《红楼梦》中任选一回写作读书笔记。
笔记可谈这一回的情节、人物、语言、写作技法等方面的特点,或是对这一回的阅读感受,篇幅2000-3000字。
要求熟读所选回目篇章,紧密围绕小说内容,并有真情实感,独立原创;作业一经发现抄袭,则该项成绩零分,课程总分不及格。
选课同学请于2017年6月20日之前提交纸本作业(届时助教会和大家约定具体时间地点),并将电子文本发送到助教邮箱()。
4.评分说明:本课程评分的优秀率占选课人数的40%(85分)以上。
《伟大的〈红楼梦〉》北大 2018春夏学期课程微信群
(请选课同学扫码入群,并按照“王大锤-艺院-17级”的格式修改群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