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精选文档
沉积岩实验三泥质岩、火山碎屑岩

粘土矿物成分
高岭石粘土、 蒙脱石粘土、 水云母粘土、 复成分粘土 高岭石粘土岩、 蒙脱石粘土岩、 水云母粘土岩、 (复成分)泥岩
混入物
碎屑含量(%)
5~25
含粉砂粘土 含砂粘土
25~50
粉砂质粘土 砂质粘土
泥岩/粘土岩 (已固结、具块 状构造)
炭质泥岩、 硅质泥岩、 钙质泥岩、 铁质泥岩等 炭质页岩、 硅质页岩、 钙质页岩、 铁质页岩、 油页岩等
2)塑性玻屑 降落地表时尚未硬化,被上覆重压变形。多呈压扁、拉长状,定向 排列,呈“假流纹构造”。 3.晶屑 晶体破碎具棱角状、崩裂纹、暗化边等现 象。主要由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以及黑
云母、角闪石组成。
(二)结构与构造mm的火山碎屑,含量>50%。
火山碎屑岩分类表
大类
亚类
火山碎屑 结构 构造
火山碎屑 熔岩 10~90%
碎屑熔岩结构 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岩
熔结 火山碎屑岩
向沉积岩过渡的 火山碎屑岩
层 火山碎屑岩 沉积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 沉积岩
火山碎屑岩
>90%
熔结结构 假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结构
90~50%
沉火山碎屑 结构
50~10%
凝灰 沉积结构
岩浆熔团,在空中旋转、碰撞、撞击地表后,缓慢压实、硬化。呈 撕裂状、火焰状、透镜状等拉长、定向排列,躲绕 刚性碎屑,似流动现象,称为“假流纹构造”。内部 常见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2.玻屑
一般<2mm。可以推测岩浆成分。 1)半塑性玻屑
降落地表时已硬化。多呈鸡骨头形、弓形、楔形、镰刀形、“Y”形 等弧面多边形。
沉积岩实验四
细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第六章3陆源碎屑岩砂岩粉砂岩

7
第五节、砂岩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1)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
①砂岩,杂基<15%
②杂砂岩,杂基>15%(<50%)
③当杂基≥50%时,则过渡为泥质岩
Q 95 Ⅰ 75 Ⅱ Ⅲ
ⅣⅤⅥⅦ
净砂岩
Ⅰ ⅡⅢ
ⅣⅤ Ⅵ Ⅶ
F
25 50
75
R
0
杂砂岩
泥岩
50 量 基含 15 杂
杂基:反映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搬运介质的流动特征。 图1 砂岩分类三角图(据曾允孚等1986[1]) Figure 1 Triangl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andstones(from Zeng Yunfu et al.1986[1]) 8
(3)根据颗粒组分中Q端元的含量95%和75%值为界分为三大区:
1、石英砂岩区(Ⅰ);2、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区(Ⅳ-Ⅶ);3、二者的过渡区(Ⅱ-Ⅲ)。
再根据Q 、F和R的相对含量进一步细分:
Q
Ⅰ
Ⅰ:石英砂岩(杂砂岩)
ⅡⅢ
•Ⅱ: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 •Ⅲ:岩屑石英砂岩(杂砂岩)
•Ⅳ:长石砂岩(杂砂岩)
一、基本特征
第四节 长石砂岩类
1、成分特征:
主要由石英屑和长石屑组成。
长石以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为主;常含云母碎屑, 多者可达10%以上;重矿物少量(1%以上),成分复杂, 不稳定的重矿物常见。
岩屑是次要成分,其类型与母岩性质及环境条件有 关;总体上成分成熟度较石英砂岩类差,依环境条件的 不同而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砾岩
砂岩
粉砂岩和泥岩 2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第一节 砂岩基本特征
砖瓦原料之页岩、砂岩、粉砂岩

砖瓦原料之页岩、砂岩、粉砂岩什么是页岩?*世界砖瓦网页岩是黏土岩的构造变种,它是具有页理构造(即岩石平行层理方面可分裂成层状或纸片状)的黏土岩。
页岩成分比较复杂,除黏土矿物外,常有很多碎屑矿物和次生矿物,如长石、石英、云母、绿泥石、角闪电、石榴石、电气石、锐钛矿和沸石等。
黏土矿物中常以水云母为主。
页岩化学成分的特点是氧化钾(K2O)含量较高,常达2%~3%,最高达7%~10%以上。
页岩一般为灰色、棕色、红色、绿色等各种颜色。
常常有清楚的层理。
根据页岩中砂和粉砂质点含量,页岩又可以分为泥质页岩、含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和砂质页岩。
页岩中如含碳酸钙(CaCO3)、硅质等较多,可相应地称为钙质页岩、硅质页岩等。
钙质页岩:含CaCO310%~30% 的页岩。
硅质页岩:是含隐晶或极细颗粒的硅质组分的页岩。
由于含硅质,硬度常常比一般页岩高。
成分比较纯的页岩SiO2 的平均含量约为58%,而硅质页岩SiO2 的含量可达85% 以上。
黑色页岩:是黑色的含有机质的页岩,这种页岩中化石一般很少,常含黄铁矿。
碳质页岩:这种页岩中含有肉眼能见到的粉末状碳质质点或碳质植物遗体,染手。
碳质页岩在煤系地层中特别多。
油页岩:油页岩是提炼石油的原料。
它主要有焦性沥青质页岩和碳质油页岩(腐泥质油页岩)两种。
泥岩与页岩的区别,主要在于泥岩不具页理构造而呈块状、层状。
颜色往往较浅,且较坚硬(因含硅质较多的缘故)。
什么是砂岩?碎屑物质被其他物质(黏土、碳酸盐等)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砂岩。
它属碎屑岩中的中碎屑岩。
砂岩的主要类型又分为:(1)单矿物砂岩单矿物砂岩组成成分简单,以一种矿物颗粒占绝对优势;通常所见的为石英砂岩(相当的疏松岩为石英砂)。
石英砂岩组成特征是石英颗粒占90% 以上,仅含少量的长石颗粒(<5%)及极少量的重矿物。
石英颗粒常为很好的浑圆体、大小均一、表面光泽较暗。
岩石粒度由粗粒到细粒的皆有。
其胶结物以硅质(SiO2)最常见。
砂岩及粉砂岩

二、建议的分类 (第四版教材)
砂岩的成因分类 (以粘土基质含量15%为界,分别命名为砂岩和杂砂岩)
第23页/共75页
第三节 石英砂岩类
一、主要类型 石英(Q)>50% ,长石(F)<25% ,岩屑(R)
<25% 石英砂岩 长石质石英砂岩 岩屑质石英砂岩 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
第24页/共75页
二、主要特征 1、成分
第35页/共75页
一、主要特征 2、结构:粒度较粗(中-粗砂),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
(分选差、棱角状→分选好、磨圆好),结构成熟度中等。 3、构造:各种大型交错层理、波痕、生物扰动构造等。 4、颜色:主要与长石的颜色有关,常呈淡黄色、灰白色或
红色, 如钾长石呈肉红色,风化成高岭土后呈灰白色、 土黄色,斜长石为灰白色。
云母+变质岩屑(M):变质来源
其优点是能反映母岩的类型,缺点是把云母都当成 变质成因,把岩屑分开,使分类复杂化,没有考虑杂基。
第10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2)福克的分类: 1968年做了进一步修改,三端元为:
石英(Q) 长石+火成岩屑(F) 其它岩屑+燧石(R)
第11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2、四组分体系 (1)吉尔伯特(Gilbert)的分类
成分分类:Q、F、R、C /M ;
成因分类:河成砂岩、风成砂岩、滨岸砂岩;
综合分类:综合成分、结构特征进行分类,试图能反映
其成因。
第5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目前国内外砂岩分类普遍采用三角形图解,也有
用表格形式的。就分类依据的组分而言,大致分为三 组分和四组分两种体系 。
第6页/共75页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1、三组分体系
常见岩性描述

土层
1、素填土:黑褐色,主要成分为泥、砂岩碎石、粉质粘土。
稍湿-干,松散,块径5-110mm,硬物质含量约40%,表层含少量建筑垃圾,堆积年限为小于5年。
2、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状,切口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3、块石土:黄灰色、主要由灰岩块石和粘性土组成,块石粒径为30-200mm,含量55%,呈棱角状,稍湿-干,呈中密。
4、卵石土:灰白色,稍湿、中密,母岩成分为灰岩、石英岩,粒径10-110mm,磨圆度较好,呈次椭圆状,级配较差,卵石间充填灰白色中粒状砂土,卵石含量65%。
岩层
1、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局部含砂质重。
其中孔深-5.20m为强风化,岩质较软,岩心破碎,呈碎块状。
其下为中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心呈短柱-柱状,节长5-40cm。
2、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其中孔深-5.20m为强风化,岩质较软,岩心破碎,呈碎块状。
其下岩体完整性较好,岩心呈柱状,节长10-18cm,为中风化。
3、灰岩:浅灰色、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溶蚀裂隙发育,孔深-17.20m段岩质极软,岩心呈碎块状,为强风化层,其下岩心多呈柱状,节长7-18cm,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为中风化层。
4、页岩:黄绿色,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页理发育,孔深-6.75m段岩心破碎、呈碎块状,岩质极软,为强风化层。
其下岩心多呈短柱状,节长2-4cm,为中风化层。
(2021年整理)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岩性描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岩性描述的全部内容。
泥质粉砂岩风化面呈棕褐色,新鲜面红棕色。
水平层理发育,单层厚0。
2—0.6m;因颜色和粒度变化显示厚度不一的细层,一般细层厚0.8—2。
5cm.粉砂结构,碎屑粒度(0.06—0。
004)mm。
大小均一,砂粒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手标本触之具有微小颗粒砂感。
块状构造。
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75—80)%,白云母(10-12)%,长石(5-6%)。
石英呈灰白色,呈微小颗粒状,常因胶结物浸染及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使表面光泽暗淡,或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碎屑中白云母呈片状、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含量较高,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长石放大镜下可见呈微小颗粒状,呈肉红色者为钾长石,玻璃光泽,多风化成高岭土,颗粒表面变得不光洁,略带浅土黄色,硬度也降低,见少量斜长石,白色,玻璃光泽,表面少见污染,较光洁,常被绢云母、碳酸盐矿物交代,而略带浅灰色或浅灰黄色,透明度降低.长石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次棱角状。
另见有少量绿泥石,呈灰绿色土状集合体产出。
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滴稀盐酸轻微起泡),含量约(2-3)%。
基质多为粘土物质,主要为高岭石,含量约(5-10)%粉砂质泥岩风化面呈红棕色,新鲜面呈红褐色。
泥质-粉砂结构,手触之有轻微粗糙感。
粘土质质点占90%以上。
以刀切之则呈平滑切面,断口呈贝壳状.主要为块状构造。
风化后见有页理构造,沿层理面能剥成薄片状.泥质岩的物质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碎屑,均呈粉砂混入其中.石英、长石均呈显微颗粒状,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云母碎屑呈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
矿物岩石课件:砂岩和粉砂岩的肉眼鉴定及描述

二、实训内容
➢观察并描述以下3块砂岩标本和2块粉砂岩标本。
石英砂岩
绿泥石长石砂岩
长石砂岩
二、实训内容
➢观察并描述以下3块砂岩标本和2块粉砂岩标本。
粉砂岩
粉砂岩
二、实训内容
➢ 按表格项目完成实训报告。
岩石命名
特征
颜色 成分 结构 构造 形成环境 颜色 成分 结构 构造 形成环境
描述内容
三、描述要求
F:R=1~1/3
F:R<1/3
三、描述要求
岩石命名 粉砂岩:颜色+粒度+粉砂岩 例如: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泥质粉砂岩
三、描述要求
岩石成因初步分析 根据上述观察描述的特征,初步分析砂岩及粉砂岩的形成环境。
四、描述实例
岩石为暗红色。 具砂状碎屑结构,碎屑颗粒大小不一,最大的 碎屑颗粒为细砾(4mm~2mm),约占10%,主 要碎屑颗粒为砂,其中粗砂(2mm~0.5mm)约 占 70% , 中 砂 ( 0.5mm~0.25mm ) 约 占 20% , 分选中等,碎屑颗粒磨圆度为次圆状。杂基主要 为粘土,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长石砂岩
谢谢观看
矿物岩石
砂岩和粉砂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砂岩和粉砂岩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目录
Content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二、实训内容 三、描述要求 四、描述实例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 学习并掌握砂岩和粉砂岩标本的肉眼鉴定及描述方法。 ➢ 掌握砂岩和粉砂岩的粒度分类及成分分类方案。 ➢ 学会砂岩和粉砂岩的正确命名。 ➢ 初步分析砂岩和粉砂岩形成环境。
质、钙质、铁质、泥质。
三、描述要求
常见的碎屑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等。其特征如下:
现场如何区别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粘土

其实就两步:一看二捻。
粉、粘区别在粒径,反映在颗粒间的粘结能力,即粘聚力c。
(1)看,靠的是肉眼视觉的分辨能力。
肉眼0.2mm可辨,约0.06mm可见,粉粒粒径接近肉眼能力极限。
刀切断面,粉土能看出沙沙的感觉,暗哑无反光。
而土越粘,切面越平润、光滑。
(2)捻,靠的是手指触觉的分辨能力。
捻的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小型剪切试验,轻轻捻时σ=0,就只剩c了。
对于粉土、细砂,就需要轻轻加点力来捻,靠指尖间颗粒的滚动、错动去感觉它们颗粒粗细的不同。
食指指尖是人体上触觉最敏感的部位,传感器也有了,而且精度不低哦。
只是这个传感器需要标定和调试:标定和调试方法——拿着已经有试验结果的土样,捻上个把星期,估Ip达到误差小于2不成问题。
传感器长期不用后再次使用还需要重新标定和调试。
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还是用手捻,粘土有滑腻感,粉土则粗糙,粉粘则在滑腻感中存在颗粒的感觉,此外,我发现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弄少量的不是干燥的土放在手心里,反复来回碾,即便是碾到水分干了碾到水分干了,粘土最终会成极薄的薄片状;粉粘则成片状,但是留有部分颗粒状东西;粉土即便是碾到水分干了也是散的,而且在蹍的过程中极其糙手。
现场辨别:1、看切面,切面光滑,反光好为粘土,次之为粉质粘土,粉土基本无光滑面2、搓条粉土基本不能搓成条,粘土能搓成0.5mm细条,细腻。
3、刚取上来的土样黏上粗砂砂粒。
干后粘土去掉沙粒比较困难,粉质粘土次之,粉土比较容易这些土是有区别的!1、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粉土含有主要元素是铝还有镍等微量元素。
2、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怎么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
鉴于大家对泥质与粉砂质泥岩的分辨不知怎么入手,我们特地从大量资源中整合出下面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让我们先来区分一下砂岩和泥岩的概念。
砂岩——沙粒在经过长期的水搬运后留在河床上,经过数千年的堆积,并在地质物理作用下胶结而成的岩石。
结构呈颗粒状,有良好的透水性,颗粒直径非常细小,大约在1/16-2mm。
而粉砂岩的颗粒大约在1/16-1/250mm,几乎是砂岩中颗粒最小的一种。
泥岩(页岩)——泥岩是属于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后形成。
颗粒十分微小,一般小于1/256mm,比砂岩中颗粒最小的粉砂岩还要小很多。
结构通常为页状或薄片状,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
泥岩与页岩也是有区别的,通常情况下,页岩的层理较泥岩清晰的多,相邻两层组成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单层厚度小于25cm总厚度可达到数十米;泥岩层理不明显,单层厚度大于1米,且质地较均匀。
野外分辨粉砂岩与泥岩的最好方法是用牙咬一下,泥岩不碜牙,而粉砂岩,咬起来会有明显的碜牙的感觉。
另外,也可以在粉砂岩与泥岩的断口用手搓一下,粉砂岩有明显的砂感,相比之下,泥岩要细腻的多。
在物质的命名中,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则。
当某一成份含量在50%以上则构成基本名称;另一成份含量在50—25%之间,以“质”表示之。
比如,泥质粉砂岩——其意思是粘土含量为50——25%,粉砂含量为50%或以上;又比如,粉砂质泥岩——其意思是粉砂含量为25—50%,粘土含量为50%或以上。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
推荐阅读:
本文由粉砂岩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