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北京课改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北京课改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参考答案1.10一百万一千万2.766百万万万3.略4.不读一5.三百万六千五百1不6.一千七百零七万7.一百五十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万8.八百二十七万参考答案1.略2.(1)13705368751370536875(2)1961236819612368(3)6040006040003.万04.8420030028000093008040001000705.(1)830006(2)500500000004040999653473213478000608700 15873545873541700700770707704200000 406000040600003078090003078009006.70354<7054,参考答案1.<<><2.(1)七八大于(2)288461702301914819612368129382243.大于大下一位4.(1)甲乙(2)七六大>5.<<>=>6.4参考答案1.十三万二百七十二万三十八亿一亿2.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960134.万4万亿8亿5.略6.8816756352亿15亿206亿924,里可以填参考答案1.1382万1674万309万2.四舍五入3.(1)近似数精确数(2)121万120万4.四舍五入万亿5.479667100216 36.0、1、2、3、4我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得数末尾和两位数的()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参考答案1.28892473620522.略3.215×282003060008204.个位十位5.31005525333546246.135×87=11745(平方米)7.125×45=5625(字)5625>5400能打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分别是: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以及总复习。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培养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6. 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让学生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7. 通过数学广角,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8. 通过综合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角的度量: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三位数乘两位数: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统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4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4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1.4 练习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2.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练习(1)基本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基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的难度要适中,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一些提高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题目的难度要稍高,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题目的难度要较大,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资源1. 课本。

2. 练习题。

3. 教学课件。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进度本节课为第1课时,共计1课时。

九、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十、教学建议1.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确保练习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概述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1、亿以内数的读写;2、亿以内数的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亿以内的数求近似数。

三、单元学习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联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亿以内数的读写(例2、例3);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例4)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例5)非整万的数求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例6)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

2.知识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读、写;万以内数的认、读、写。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求积、商的近似数。

五、本单元学习时间15课时六、学习用具计数器、计算器七:课型说明例1: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例2、例3: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进行学习例4: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例5、例6: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附:本单元学案9课,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8)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9)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1)练习题(12)一、比较大小(12分)72108 ○1357900 617000 ○62万10110 ○9999 4762504 ○4762513 四万万○九百九十万89001 ○89101二、读出下面各数。

(12分)708500 读作:70000508 读作:100090009 读作:5060032 读作:三、写出下面各数。

(12分)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四、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 22500000 = 2) 10110000 =3) 72400000 = 4) 52000000 =5) 90600000 = 6)87600000 =7) 2175600 ≈()万 8) 785000 ≈9) 734000 ≈ 10) 620000 ≈练习题(13)1、读出下面各数。

2356000000 读作23009800000 读作230000000 读作350098 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四百五十万三千零九写作六亿零七十写作二十五万零三十写作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7000000000 378000000000 8000000000 12000000004、把下面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

2409678900 358230000 23008978000 26530060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6-17)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角()角()角()角3.填一填。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亿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一)课前自学1、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那么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5673是()位数,其中的5表示(),7表示()。

(二)课中自学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照这样数下去: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

如:个位、十位、百位、()位、()、十万位、百万位、()位、亿位等。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表示多少个();()位、()位、()位和()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

(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质疑互究】我的疑惑:【检测互评】我会填:(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导学目标- 了解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 通过数值比较和排序的练,提高数值认知能力。

- 练认识和使用比较符号。

第一课导学内容1. 展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练比较数字大小:- 数字0-9的卡片随机排列,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 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用"<"、">"或"="来比较大小。

3. 进行实际比较和排序任务,如:身高排序、书籍数量比较等。

第一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提示学生比较以下数字,并用适当的符号连接起来:- 3和5- 2和8- 7和7- 4和9- 0和6- 1和1- 6和2第二课导学目标- 研究数字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两位数相加和相减,并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第二课导学内容1. 展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以36+7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和,再计算十位数的和,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 以58-9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差,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引导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

3. 练两位数的相加和相减,巩固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第二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让学生计算以下加法并写出结果:- 25+6- 47+8- 51+9- 34+5- 19+73. 让学生计算以下减法并写出结果:- 98-7- 76-5- 63-9- 42-3- 15-8...(以此类推,继续编写导学案内容)小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每节课都包括导学目标、导学内容和导学目标检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数值比较和运算的认知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导学案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学习单(共29课时)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学习单(共29课时)

xxxxxxxxxxxx学校小学部导学案班级:姓名:编号:四数上1 时间:月日课题认识容量和升(1~2页)课型新授课主备人xxxx 审核人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导学过程一、口算50×80= 42×10= 2×500= 46×2=95÷5= 350÷7= 300÷6= 91÷7=二、自学提示一:认识容量内容:自学课本第1页例1,完成自学提示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大组汇报1、观察下面图片,你有什么发现?杯子(或碗)的大小不同指的是杯子的什么不同?2、盛水多的杯子也可以说这个杯子的()大,容量指的是()。

3、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同样的杯子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牛奶盒上标的200ML指的是( )4、ML是容量的( ),容量的单位还有( )5、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自学提示二:认识容量单位—升内容:自学课本第2页例2,完成自学提示6、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计量它们的容量时,你有什么发现?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表示。

7、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不计壁厚)的容量是()升。

三、探究: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代表展示1、下面是两个形状不同的酒杯,你有办法比较它们容量的大小吗?2、1升水可以装满4个同样大的一次性纸杯,如果要装满12个这样的纸杯,需要多少升水?四、巩固练习: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大组汇报1、一瓶雪碧有180升。

()2、李梅今天早晨喝了1升牛奶。

()3、我家冰箱太小了,容量只有1升。

()4、张伟口喝时,一口气喝了20升水。

()五、当堂检测:1、容器中能盛放物体的多少就是它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全册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新课程标准: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
(人教版)
全册教学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划现实世界,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对简单现实头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近似解法特别是图象解法。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有关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的运算,《标准》对此作了较大地改革:
1.重视数与符号意义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鼓励算法多样化。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