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死亡病例讨论
死亡病历讨论 2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服药剂 量、疗程,术后复发率低,效果较显著。因阿托伐他汀除了具有调节脂肪代谢功 能外,还具有促进神经血管单元形成和抗炎作用,可以促进血肿的吸收。对血肿 量较少的病人,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即可使血肿逐步减少甚至消失,术后病人按 疗程服用阿托伐他汀,则可明显减少术后复发 ,避免了多次钻孔手术或是复发后 的开颅手术的相关风险 。
■ 生化:葡萄糖 13.97mmol/L,钾 2.68mmol/L,钠 141mmol/L。
■ 心肌酶谱:肌红蛋白 389.7ng/ml,肌钙蛋白I 0.32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 2.1ng/ml。Pro-BNP 7826pg/ml。
2017-12-24
入院诊断
■ 右侧额颞顶枕慢性硬膜下血肿 ■ 2型糖尿病
■ 低钾血症
■ 窦性心律不齐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褥疮 ■ 肺炎?
诊断依据
■ 患者无明确头部外伤史,既往糖尿病病史,患者长期卧床。 ■ 患者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无明显颅内压增高表现,查体患者发热,肺部可闻及湿 啰音。 ■ 辅助检查:头部CT:右侧额颞顶枕颅板下低密度影,枕叶部位可见高密度影。心 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血常规示白细胞、中心粒细胞比 例及计数、CRP升高。葡萄糖 13.97mmol/L,钾 2.68mmol/L。心肌酶谱中肌红蛋 白 、肌钙蛋白I 升高,Pro-BNP升高。
死亡病例讨论
病史汇报
■ 王XX,男,79岁,患者因“意识水平下降4小时”于2017-12-24 11:07入院。 ■ 现病史:患者4小时前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伴有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肢 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由120送至我院,急诊行头部CT后以“慢性硬膜下血肿” 收入院。 ■ 既往史 :“糖尿病”病史30年,使用长效胰岛素 12IU ih(具体药物不详),平 素血糖10mmol/L,否认“高血压、冠心病 ”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药 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数年前(具体年限不详)在局麻下行 “颈痈切除术”,无输血史,预防接种有头部外伤病史,暴力较大,形成机制多为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 静脉窦破裂所致,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和生命体征改变,影像学检查典型者为双凸透镜型, 边缘整齐,密度均匀,少数再出血者可密度不均, 硬膜下血肿:多有头部外伤史,多为减速性损伤,出血来源多为桥静脉或皮层小静脉,影 像学检查典型者为新月形,厚度较薄,可因反复出血或脑脊液混入致密度不均,大量硬膜 下血肿可引起弥漫性占位效应, 脑组织受压,中线移位,3天内为急性期,3天-3周为亚急 性期,超过3周为慢性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3岁,有或没有头部外伤史,很多慢性硬膜 下血肿很可能起源于急性出血,随后积血演化为炎症反应,几天之后,纤维细胞侵入血肿 凝块,在脏器和壁层形成包膜。随后伴有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纤维蛋白的酶解和血肿块 的液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新的血凝块再结合并抑制凝血。患者可变现为轻微头痛、精 神错乱、言语障碍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样症状;老年患者由于脑组织重量减少,硬膜下间 隙增多,因此血肿厚度常更大。典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为“酱油色”陈旧不凝血。
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心内科危重病例讨论时间:2012年9月6日15:00参加人员:心内科屠燕护士长孟江南房洁黄莹全体护士主持:屠燕护士长地点:内科楼十楼处置室屠燕:各位同志下午好,我们今天抽出时间,大家一起来参加今天的病例讨论。
目的在于让我们的新同志能够通过这次病例讨论,来学习更多的专科疑难杂症护理,同时加强我们护理组每位工作人员的知识积累,今天主要通过病历资料,来了解病人的情况。
希望各位同志一起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下面请负责这次疑难病例的主要人员龙玲简单汇报病例。
龙玲:53床患者:曹冬连、男、52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1年余,加重一周”于2012年8月27日步行入科。
诊断为:1、扩张型心病;2、心房纤颤;3、频发多源性室早伴短阵室速;4心功能四级。
查体:T 36.3℃、P100次/分、BP 109/76mmHg。
行心电图示:快速房颤伴室内差异、左室肥厚伴劳损。
心脏彩超:1左心增大、右房增大;主动脉瓣瓣钙化,主动脉瓣轻度狭窄;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返流4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
胸片符合扩张性心肌病,考虑并发瓣膜病变及心功能不全。
超声心动图示:1全心扩大、2主动脉瓣明显钙化并狭窄并关闭不全、3二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4肺动脉高压5LVEF49% B超示肝大,肝静脉增宽,下腔静脉肝段增宽,提示淤血肝。
辅助检验示:乙肝表面抗原1282 BNP12873 钾钠氯分别为3.6 122 82.7 尿素氮9.6 尿酸754 C反应蛋白3.6.双下肢重度水肿。
医嘱予一级护理,报病重,低盐低脂普食,予强心、利尿、补钾、补钙等药物治疗,予NS250ML,多巴胺60mg呋塞米60mg浓钠30ml,以30ml/h泵入。
患者一般状况较差,精神饮食欠佳,睡眠欠佳,平卧位可见气促、呼吸困难。
屠燕:这位病人病情比较重,一般状况较差,扩心病、房颤频多源性室早伴短阵室速,心功能四级报的病重,请胸外科会诊本应转至外科手术治疗,但病人因为经济原因,暂不专科,但通过前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的胸闷、胸痛症状已基本缓解。
急诊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急诊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以下是一份急诊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用于医学教育和讨论。
病历信息:
患者:张某,男,56岁
主诉:胸闷、气促、心悸
现病史:患者于当日早上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前往就近医院就诊,经过急诊科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随即转到心内科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体格检查:血压160/100mmHg,心率110次/分,心音低钝,肺部呼吸音减低,四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处理过程:
患者被安排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但在手术准备期间突然发生心肺骤停,紧急进行心肺复苏,但最终未能复苏,宣告死亡。
讨论:
1. 首次发病时间突然,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存在可能的预警信号?
2. 既往病史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是否已经采取了足够的预防措施?
3.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是否应该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备案?
4. 对于出现突发心肺骤停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最有效的心肺复苏?
5. 对于急诊死亡的患者,如何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和备案,确保安全。
对于突发心肺骤停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最有效的心肺复苏,争取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
在与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尊重家属的意愿和情感,给予支持和安慰。
心力衰竭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心力衰竭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Discussion Record on the Death of a Patient with Heart Failure.Patient Information:Age: 65 years old.Gender: Male.Medical history: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ymptoms: Shortness of breath, fatigue, and swollen ankles.Discussion Participants:1. Dr. Smith (Cardiologist)。
2. Dr. Johnson (Primary Care Physician)。
3. Nurse Thompson.4. Dr. Chen (Pulmonologist)。
Discussion Points:1. Dr. Smith: The patient had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ich areall risk factors for heart failure. It is important to review his medical records and assess his medication compliance.中文回答,Smith医生,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病史,这些都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重要的是要查看他的病历,并评估他的药物依从性。
2. Dr. Johnson: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typical symptoms of heart failure, including shortness of breath,fatigue, and ankle edema. We need to determine the severity of his condition and initiate appropriate treatment.中文回答,Johnson医生,患者出现了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和踝部水肿。
心内科猝死病例讨论

10月11日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呼叫医护人员配合 抢救。
当时值班的护理人员共5名,除一人负责其 他病人的治疗外,其余4人立即投入抢救, 护理抢救小组马上成立,护士长负责指挥 。
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马上到位。
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同时进行 。
患者缘于10年前劳累后开始出现胸闷、胸痛及左肩背放散痛,伴心慌、 气短、乏力、出汗,经含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约10分钟症状缓解, 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平素口服“拜阿司匹林、欣康、 他汀、拜新同”等药物,症状时有发作。半年前患者活动后胸闷痛较 前加重,伴左肩背放散痛,心慌、气短、乏力、出汗,夜间憋醒,坐 位减轻,于“唐山市商业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予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症状仍有反复发作,患者今为进一步治 疗于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收入院。
1.潜在并发症:心源性猝死
2.知识缺乏
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相 关健康指导。
由于考虑到患者有发生猝死的可能,经 过患者同意,为其调换了床位,由离护办 室较远的病房调到了相对较近、环境患者心功能,遵医嘱停二级护 理,开一级护理,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并予左 西孟旦静脉泵入。
性体征多,如:心脏超声:左心增大;头颅CT:多发腔隙性 脑梗塞;BNP最高时达12839.00pg/ml,对于这种随时可能 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虽然医生没有开具一级护理,仍应加 强护理,必要时提醒医生更改护理级别。
有文献报道,心内科的老年患者在入院治疗后的2-3周, 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最高,并且在发病前其实是有征兆的。 本患者发病为入院后第15天,如果我们在此阶段加强对病人 的护理,及时提醒医生对于阳性检查结果进行复查,观察其 有无不适症状,有无先兆症状的发生,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 干预,有可能避免一部分意外的发生。
心血管内科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姓名性别男年龄岁婚姻已婚职业退休民族汉族入院日期:住院天数:死亡时间:讨论时间:讨论地点:参见人员:主持人:副主任医师病例报告人:经治医师病历摘要:老年男性患者于5余年前因多次受凉感冒后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冬春季节明显,每年咳嗽持续至少3个月,病情逐渐加重。
伴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
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最近一次于014.06.12-07.11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5年,加重1天”入住我院呼吸科,入院查血常规(五分群):白细胞计数[WBC],22.48*10^9/L,嗜中性粒细胞[NE%],94.5%;提示感染;肺部HRCT回报符合COPD,两下肺轻度支扩并肺部慢性炎症,双侧胸膜肥厚。
咽拭子找霉菌可见4-6个,提示口腔真菌感染。
念珠菌镜检:霉菌,未见。
G试验阴性,痰培养提示鲍曼泛耐,米诺环素中敏;诊断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呼酸代碱 II型呼衰 2.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3.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速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上性早搏中位界脊房速射频消融术后 4.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5.颈椎病6.双膝关节退行性变 7.支气管扩张 8.轻度贫血 9.口腔念珠菌感染 10.低钾低氯低钙血症”,入院后6.12-6.26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27开始予以泰能+替考拉宁、7.7予以舒普深抗炎、6.27-6.30予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同时辅以止咳、平喘、化痰、抗凝、护心、扩冠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出院。
10余天前,患者于上次住院期间,反复出现胸痛不适,位于胸骨下段,自诉与深呼吸或咳嗽相关,伴心悸气促不适,曾查脑钠肽NT-proBNP,1199pg/ml,肌钙蛋白T[TNT],0.103ng/ml 复查[TNT],0.227ng/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考虑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等处理后,病情逐渐好转;1天前,患者患者无明显诱因感胸痛加重,随呼吸相关,伴明显呼吸困难,间断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咯血等症,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随再次入住我院,起病来,精神,食欲欠佳,二便可。
急诊科心肌梗死猝死病例护理讨论记录范文

急诊科心肌梗死猝死病例护理讨论记录范文1. 引言1.1 概述心肌梗死和猝死是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严重心脏疾病。
急诊科作为紧急处理这些情况的关键部门,扮演着救援、护理和管理的重要角色。
在急诊科中,由于心肌梗死和猝死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和高度复杂性等特点,护理干预和应对措施尤为关键。
通过对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的护理讨论记录,以期分享相关经验并探讨预防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和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1.2 研究背景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引发的全身循环系统丧失供血功能的临床表现。
它通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虚弱和恐惧感等典型症状,并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致命性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而猝死则是指在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心脏停止跳动,尤其是在1小时内死亡,多数由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面对心肌梗死和猝死这两种险象环生的心脏事件,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们需要快速响应,并准确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症状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急诊科中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的护理干预与管理策略进行讨论十分必要。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急诊科中心肌梗死猝死患者的个例,并通过总结护理干预和医护团队配合的经验与策略,进一步提供有助于改善急诊科中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救治效果的参考依据。
在实践层面上,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和经验分享,可以帮助急诊科护士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我相信通过对心肌梗死猝死预防与管理策略的探讨和评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以逐步完善相关的护理流程和规范。
总而言之,本文对急诊科中心肌梗死猝死病例的护理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预防与管理策略。
希望能够促进急诊科护士对于该类情况的处理能力,在降低心肌梗死和猝死患者发生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2. 心肌梗死猝死的定义和病因2.1 心肌梗死的定义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指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
心内科死亡病历讨论范文

心血管系统肿瘤病例讨论,请教各位老师病历摘要1:患者女性28岁,劳累后心悸气短四年。
半月来受凉后咳,黄痰,伴发热,多汗,乏力,稍事活动即感心慌气短,并出现双下肢水肿。
查体:一般状况欠佳,T38.5℃,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强弱不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部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和3/6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肝肋下3cm,边钝,较压痛,脾未及,双下肢浮肿(+)。
化验:白细胞13600/mm3,分叶84%;<;一>;诊断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2. 肺炎<;二>;诊断依据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诊断依据<1>;. 年轻女性<2>;心尖部可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和3/6级BSM2. 房颤的依据<1>;心率120次/分<2>;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3. 心力衰竭<1>;. 劳累后心慌气短,双下肢浮肿<2>;. 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HR120次/分,P2亢进,双肺底水泡音,肝大双下肢水肿4. 肺炎<1>;受凉后咳,黄痰,发热<2>;发热,双肺有水泡音<;三>;. 鉴别诊断1. 舒张期杂音的鉴别诊断<1>;. 左房粘液瘤<2>Austin-Flint杂音<3>;. 二尖瓣相对狭窄2. 肺炎与SBE鉴别<;四>;进一步检查1. X线胸片2. 尿检(常规);蛋白;细胞3. UCG4. 血细胞;血沉5. 水电介质,酸碱平衡系统的生化检查<;五>;.治疗原则1. 抗感染2. 休息,低钠饮食,吸氧3. 强心:(西地兰→Digoxin)4. 利尿:(HCT或Lasix+补钾)血液科住院病历范文谁有一、病历的组成(一)、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00:27 BP130/112mmhg 阿托品0.5mg静脉注 射,意识逐渐模糊,呼之不应,摇平床头, 予以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气管 插管。
00:29 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静 脉注射(阿托品静推、肾上腺素静推升压提 高心率)
射灵敏。听力正常,唇无紫绀,伸舌居中,颈软
,气管居中,颈静脉无充盈。两侧呼吸活动度相 等,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布满粗湿性啰音(大水
泡音)。四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未见明显水肿。 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
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患者近期稍有 咳嗽,无明显咳痰;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急诊肌钙蛋白0.12ng/ml(不能 超过0.04 ng/ml:心肌损伤特异,敏感的标 志)。急诊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2、 偶发室性早搏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血常 规示:WBC20.4*109/ L;心肌酶谱:CKMB 24U/L(不能超过24U/L,它测定的最 重要意义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余正常 ;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
姜护士
11:20左右时接到急诊科的通知电话,有位患者需 紧急转入ccu进一步治疗。我与张梦娇老师立即准 备床位,微量泵,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医生下 达医嘱提前备药,11:43分左右病人由急诊送入c9 床,立即接心电监护,吸氧,遵医嘱用药等,因新 入职对抢救的过程还不熟练,有些慌张,但是,付 护士长平时对新入职加强培训且在方老师与梦娇老 师的帮助下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抢救过程中我 有很多不足,比如对抢救药位置不熟练,有些专业 知识需加强,需做到快而不慌等,抢救是没有排演 的,以后应多向各位老师请教,提高自身能力,时 刻准备着。
00:35 气管插管,鼻腔,口腔涌出大量粉红 色泡沫样痰 (护士张梦娇一直负责保持患者 呼吸道通畅,吸痰)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00:36洛贝林3mg、尼可刹米0.375g静脉注射 0:37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00:40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洛贝林3mg、
尼可刹米0.375g静脉注射 00:41碳酸氢钠纠酸、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病程中,患者持续胸闷气急,无发热,无头痛
、黑朦,无心慌、手抖,无咳嗽、咳痰,无腹痛 、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双下肢未见明显
水肿,食纳可,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 明显改变。入院查体:BP 98/68mmHg,心率115 次/分,律齐,R24次/分,神志清,烦躁,平车入 病房,检体欠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
死亡病例讨论
心内科27病区 2013-11
病史
基本资料:C9床 夏照秀,女性,48岁, 安 徽籍。
主要诊断:冠心病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Ⅳ级
主诉:胸痛三小时于11月20日23时43分 入科。
现病史:患者三小时前突发胸痛,持续不能缓解 ,伴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多次呕吐
胃内容物,就诊于“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心 电图提示“心肌梗死”,为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
,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静脉 注 00:43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 00:48多巴胺180mg以9ml/h泵入 00:53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01:05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出现心电机 械分离,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 呼吸
01:20患者心电示一直线,呼吸停止,心音 不能闻及,股动脉不能触及脉搏,双侧瞳 孔扩大至6mm,对光反射消失,宣布临床 死亡。
张护士
我是患者的责任护士,患者来时病情就十分紧急,我立即给 患者上心电监护,吸氧,测得血压180/98,心率123次/分, 脉氧80%,多次呕吐,医生立即开出医嘱进行溶栓治疗,姜 月敏马上向药房借药,我拿了抢救车,和除颤仪,配合医生 给患者用药,分别用上多巴胺,尿激酶,速尿,奥美拉唑, 胃复安,吗啡,西地兰后,情况未缓解,且出现III°房室传 导阻滞,心率35次/分,口吐白沫,医生予吸痰,进行大抢 救。在前面的救治中,我感觉自己的经验还是十分的欠缺, 首先病人来时衣服穿得十分厚重,心电监护上的不是很及时 ,且病人出现了多次呕吐,我没有把吸痰器及时拿过来,幸 好方敏老师及时赶来,后面的抢救才有条不紊的进行,虽然 患者没有救治成功,但我们已及时用药,紧密配合,竭尽全 力,在整个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经验的缺失 ,希望自己以后能多参加一些抢救,提高急救能力。
抢救参加人员
张护士:晚班(CCU班) 姜护士:晚班(病房班) 方护士:夜班(CCU班)杨平(实习同学) 小张护士 :夜班(病房班)
小张护士
是00:50时准备交接班时发现CCU病房有抢救病 人,才参与的,我和姜月敏负责正确抓药和抽吸 好药液后给方敏老师。在次过程中我有几点做的 不到位,首先是抽药,开始因为害怕,抓药不是 很快,抽药开始也把两种药抽在一起,方老师提 醒后就意识到错误了;抽吸好的药没有排气就递 给方敏老师;抢救车上凌乱,因为我和姜月敏把 注射器外包装和用过得注射器及安瓿都放在上面 ,没有及时垃圾分类。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入院后予CCU护理常规、一级护理,下病危通知单 ;急予速尿20mg静推利尿(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 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 血钾症和低血容量)、多巴胺180mg以3ml/h静推、 胃复安10mg肌注+洛赛克40mg静注护胃止吐、阿 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对症;予尿激酶150万u 静滴溶栓治疗;患者入院后持续胸闷气急,烦躁不 安,处于半卧位。心电监测提示持续窦性心动过速 ,监测血压偏低100-86/58-66mmhg,氧饱和度在 75%左右。
经验教训
分工要明确:由年资老的护士安排 所有护士熟悉夜间急救大量用药时借药流程,知
晓急诊药房电话号码(需要物流系统通畅) 熟练掌握急救车药品位置 负责记录和抽吸药品的护士除了严格执行口头医
嘱外,抽吸好的液体一定要排好气,去掉针头 抢救时注意患者的安全(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 静脉通畅(如果静脉通道未建立成功急救时注意事项)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00:10予以吗啡静推(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 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
00:15西地兰静推后不能缓解。 00:20心电监测提示III°房室传导阻滞,心率
35次/分, BP:182/143mmhg(患者烦躁, 干呕,),R29次/分,SPO2 65% 出大量冷 汗,予以阿托品0.5mg静推,心室率在35-40 次水平
方护士
这次抢救晚夜班四名护士都参加了,包括 实习生杨平同学也参与了。在刚开始抢救 时,我们护士的分工不太明确,有点慌乱 。接着我们及时做了调整。整个过程我们 医护人员一起配合积极抢救,胸外心脏按 压和简易呼吸器囊使用都是我们医护一起 协助完成的,大约进行了50分钟,我们再 整个抢救过程中对关注了病人安全,用药 及时。希望新入职护士多参与抢救病人, 不断提高急救பைடு நூலகம்力
监护仪动态变化观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