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练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 第2讲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含新题含解析)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第2讲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一、小题对点练一、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1.(2014·盐城模拟)下列对有关化学用语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 .电子式可以表示甲基,但是不可以表示CH+3B .离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C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D.分子式C3H8O既可以表示1-丙醇,又可以表示2-丙醇解析甲基(—CH3)是甲烷分子失去一个H原子后剩下的部分,其C原子上还有一个未成键的单电子,CH+3是整个甲基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A 对;32S2-与34S2-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B对;比例模型中体现了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因为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故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C错;1-丙醇和2-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D对。
答案C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碳核素:14 6C②O2-的结构示意图:③次氯酸的结构式:Cl—O—H④CO2的比例(填充)模型:⑤铝热反应:2Al+3MgO=====高温Al2O3+3Mg⑥Fe3O4溶于氢碘酸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2Fe3++Fe2++4H2O⑦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HCO-3+H2O H3O++CO2-3A.③ B.②③④⑦C.除①②外D.全部解析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是12 6C,①错误;②给出的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②错误;③正确;④碳的原子半径比氧的大,所以CO2的比例模型应该是中间的球比两边的球大,④错误;⑤中Mg比Al活泼,该反应不能发生,⑤错误;Fe3+具有氧化性,能够将氢碘酸中的I-氧化成I2,⑥错误;⑦中给出的为HCO-3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A3.(201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各种式子表示正确的是 ( )。
A.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 .硫化钠的化学式:Na +[··S ······]2-Na+D .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C 2H 4Br 2解析 乙醇的分子式是C 2H 6O ,A 错误;硫化钠的化学式是Na 2S ,C 错误;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是:BrCH 2CH 2Br ,D 错误。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Word版训练: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pdf

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左室充入一定量NO,右室充入一定量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
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A.开始时左右两室中的分子数相同 B.反应前后左室的压强相同 C.反应后容器内的密度与反应前的相同 D.反应后容器内无O2存在 解析 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且反应前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而NO和O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其物质的量不相等,开始时左右两室中的分子数不相同,选项A错误。
由于反应后左室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故压强减小,选项B错误。
反应后,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和体积相对于反应前都不变,故其密度不变,选项C正确。
设反应前两连通器中气体的质量均为1 g,则n(NO)== mol,n(O2)== mol,由2NO+O2===2NO2知,反应后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选项D错误。
答案 C 2.(2013·全国新课标Ⅱ,9)设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 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 C.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 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 解析 A项忽视了NaAlO2溶液中的水,错;B项中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则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1××6=2个,12 g石墨烯含六元环的物质的量==0.5 mol,正确;C项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错;D项中OH-是10电子微粒,所含电子数为10N0,错。
2014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2014高考化学考前20天冲刺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题组集训题组一原子或离子的表示方法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13153I (√)(2)Mg2+的结构示意图:(×)(3)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原子:146N (×)(5)Na+的结构示意图:(×)16S2-(√)(6)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7)S2-的结构示意图:(√)(8)188O2-离子结构示意图:(×)题组二物质的表示方法判断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羟基的电子式:(√)(2)次氯酸的电子式:(×)(3)Na2O2的电子式:(√)(4)甲醛的电子式:(×)(5)NH4Cl的电子式:(×)(6)NH4H的电子式:(×)(7)H2O2的电子式:(×)(8)COS的电子式是(√)(9)HClO的结构式:H—O—Cl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11)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12)葡萄糖的化学式:CH2O (×)(13)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14)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15)硝基苯的结构简式:(√)(16)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17)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18)丙烯醛的结构简式:CH2CHCHO (×)(19)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2O (×)(20)羟基乙酸(HOCH2COOH)的缩聚物:(×)(21)NaCl的晶体模型:(×)(22)甲醛的比例模型:(√)(23)乙烯的比例模型:(√)(24)CO2分子比例模型:(×)(25)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26)、一定代表同种微粒(×)(27)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28)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7O2N (√)失误防范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2014·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答案 B解析A项,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项,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其质量数为35+45=80,可表示为8035Br;C项,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S2-,故S2-的结构示意图为;D项,间二甲苯中,两个—CH3处于苯环上相间的两个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NaHS的电子式:C.S2Cl2的结构式:Cl—S—S—ClD.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答案 C解析A项应为CH2===CH2;B项应为;D项,氯化钠无分子式,NaCl 应是它的化学式。
3.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B.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H2解析 B 项,OH -的电子式为;C 项,该比例模型只能表示CH 4分子,不能表示CCl 4分子,因为Cl 原子的体积大于C 原子的体积;D 项应为。
4.(2014·梧州模拟)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46 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 .1 mol Fe 粉与1 mol 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 .标准状况下,1 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 2分子的数目为N A22.4×2 D .1 mol CH +3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答案 B 解析 A 项,分子数应介于0.5N A ~N A 之间;B 项,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1 mol Fe 和1 molH 2O(g)反应时,Fe 过量,所以1 mol H 2O(g)参与反应应转移2 mol e -;C 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D 项,1 mol CH +3含有电子数为8N A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专题(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含答案)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D.分子式C2H4O2: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乙二醇2.下列微粒中,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B.C.26R3+D.3.下列化学用语或名称正确的是( )A.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H2COOCH2CH3C.CH4Si的结构式:D.的名称:2甲基乙醇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a2S的电子式:B.铯137:137CsC.O2-的结构示意图: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 A.常温下,30 g C2H6中含有4N A个C—H键B .1 mol Cl 2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2N A 个电子C .0.1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含有0.2N A 个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 个碳原子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 L CH 4中含有4N A 个C —H 键B .0.5 mol·L -1 FeCl 3溶液中含有1.5N A 个Cl -C .20 g 重水(D 2O)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D .48 g O 3气体含有3N A 个O 原子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 .3.4 g NH 3中含N —H 键数目为0.2N AC .标准状况下的22.4 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分子数为8N AD .Na 2O 2与足量H 2O 反应生成0.2 mol 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5 mol NO 2与足量的H 2O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常温常压下,0.5N A 个CO 2分子质量为22 gC .28 g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 .在标准状况下,0.5N A 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5 mol 过氧化钠含有N A 个阴离子B .16 g O 2和O 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 .在1 L 0.1 mol·L -1碳酸钠溶液中,CO 2-3总数等于0.1N AD .58.5 g 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 A 个氯化钠分子10.(Ⅰ)在室温下,向某一容积固定的真空容器内充入丁烷(气)和氧气,使容器内混合气的总压强达到p 1,点火燃烧,氧气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p 2。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新课标)三级排查大提分配套课件:专题2 化学常用计量

合物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目的分子。 况)=22.4 L·mol-1×ρ g·L-1。
(
( (
)。
)。 )。
6.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 7.气体的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M=Vm·ρ(标准状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走向考场
8.1 mol·L-1 NaOH溶液表示的含义是1 L NaOH溶液中含有1 mol的 NaOH溶质。 于1.00 L水中。 5.85 g NaCl固体。 ( ( ( )。 )。 )。 9.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
化学式: Fe35(OH)15(SO4)45· 54H2O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走向考场
走向考场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走向考场
(
)。
m溶质 14.溶质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为: w= ×100%= m溶液 S ×100%。 100+S ( )。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走向考场
答案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正确为:将 58.5 g NaCl 溶于水配制 1.00 L 溶液 ) ; 10. × ( 正确为:用托盘天平称量 5.9 g NaCl 固体 ) ; 11. √ ;
12.√;13.√;14.√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走向考场
1.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以确定哪些
物理量?为什么?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常用计量(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二、化学常用计量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 L 1.0 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D.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解析:选B。
A项,NaAlO2水溶液的H2O中也存在氧原子;B项,一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故1个六元环实际占有的碳原子数为2,因此12 g(即1 mol)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项,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项,1 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0,1 mol 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0。
2.(2013·高考广东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解析:选A。
运用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电解质电离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分析。
A项,8 g O2中的电子数为8 g32 g·mol-1×16×n A=4n A; B项,NH3·H2O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1 L 0.1 mol·L-1氨水中NH+4数少于0.1n A;C项,盐酸为混合物,HCl完全电离,没有HCl分子,且标准状况下盐酸为液体;D项,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n A 个电子。
3.(2013·高考江苏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78 g 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C.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解析:选C。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基本概念》权威课件: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含13年高考题,31张ppt)

返回目录
专题二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常用计量
[解题技巧] 在解答物质的量相关物理量的计算时, 首先必须熟悉各物理量的原始表达式,再结合表达式进 行逐一验算,有时在排除错误答案时,也可以通过左右 两端物理量单位的运算来加以判断。
返回目录
专题二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常用计量
变式 1 在 200 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 1.5NA 个硫 酸根离子(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同时含有 NA 个金属 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1 mol·L 1 - B.2.5 mol·L 1 - C.5 mol·L 1 - D.2 mol·L 1
返回目录
专题二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常用计量
4.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产生离子(粒子)数目 的考查 CH3COOH、FeCl 3、NH4Cl 溶液中弱酸根或弱碱离 子数目小于其完全电离产生的离子数目。 5.可逆反应中相关物质各量的考查 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生成物的量比理 论计算值要小,相关粒子数目的量也比理论计算值小。
福建卷T10
返回目录
专题二
高 频 考 点 探 究
化学常用计量
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1.气体摩尔体积适用的条件 (1)标准状况下;(2)物质在标况下呈气态。 同时具备以上条件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 2.物质中微观结构的考查 (1)多原子单质分子(如N2 、O2 、O3)中原子数目和单原 子分子(稀有气体)中原子数目; (2)特殊物质(如D2O、T2O、 18O)的摩尔质量或该分子 所含中子数目;
- -
返回目录
高考真题再现
2. [2013·广东卷]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O2 含有 4nA 个电子 - + B.1 L 0.1 mol·L 1 的氨水中有 nA 个 NH4 C.标准状况下,22.4 L 盐酸含有 nA 个 HCl 分子 D.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2nA 个 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考纲要求]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5.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常用的四种符号和七种图式(1)四种符号⎩⎨⎧①元素符号:Al S②离子符号:Al 3+ S 2- SO2-4③同位素符号:126C 136C④化合价符号:Al +3S -2题组一 原子或离子的表示方法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13153I (√)(2)Mg2+的结构示意图:(×)(3)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原子:146N (×)(5)Na+的结构示意图:(×)(6)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16S2-(√)(7)S2-的结构示意图:(√)(8)188O2-离子结构示意图:(×)题组二物质的表示方法判断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羟基的电子式:(√)(2)次氯酸的电子式:(×)(3)Na2O2的电子式:(√)(4)甲醛的电子式:(×)(5)NH4Cl的电子式:(×)(6)NH4H的电子式:(×)(7)H2O2的电子式:(×)(8)COS的电子式是(√)(9)HClO的结构式:H—O—Cl (√)(10)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11)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12)葡萄糖的化学式:CH2O (×)(13)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14)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15)硝基苯的结构简式:(√)(16)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17)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18)丙烯醛的结构简式:CH2CHCHO (×)(19)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2O (×)(20)羟基乙酸(HOCH2COOH)的缩聚物:(×)(21)NaCl的晶体模型:(×)(22)甲醛的比例模型:(√)(23)乙烯的比例模型:(√)(24)CO2分子比例模型:(×)(25)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26)、一定代表同种微粒(×)(27)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28)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7O2N (√)失误防范1.防范常考易错的电子式(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N⋮⋮N。
(3)电子式的书写不规范将氯化镁和氮气的电子式:和··N⋮⋮N··错写成和。
(4)电子式的书写不符合原子的成键规则将次氯酸和二氧化碳的电子式:和错写成和。
2.易忽视的几点(1)忽视羟基和氢氧根离子的区别:羟基为不带电的原子团,可表示为—OH,其电子式为;氢氧根离子为带电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为。
(2)书写官能团时忽视“—”,如将醛基(—CHO)错写成CHO。
(3)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方向变化时,原子的书写顺序要随之变化,即要注意原子间的连接方式。
如醛基可写成—CHO或OHC—,但不能写成HOC—;硝基—NO2不能写成NO2—,而应该写成O2N—。
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洞悉“11个陷阱”设置,玩转阿伏加德罗常数1.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状况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辛戊烷除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HCHO、CH3Cl 为气体。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2012·江苏,8C)(2)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 2.注意气体体积与状况的关系,如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的分子数一定为0.5 N A,但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有可能为0.5N A。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3)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4)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2012·江苏,8D)(5)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2012·广东理综,11D) 3.注意物质组成中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的判断如Ne、O3、P4分子中的原子个数,Na2O2、K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NO2和CO2混合气体氧原子数的判断,混合烯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6)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 (√)(2013·江苏,7C)(7)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B)(8)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2012·四川理综,7B)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某些离子的水解,如1 mol CH3COOH溶于水时,溶液中CH3COO-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1 mol FeCl3溶于水时,由于Fe3+的水解,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9)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 (×)(2013·江苏,7A)(10)1 L 0.1 mol·L-1的氨水中含有N A个NH+4(×)(2013·广东理综,9B) 5.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HCO-3和Na+,而溶液中还会因为HCO-3的电离产生少量CO2-3,由于HCO-3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1 mol NaHSO4晶体或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2011·新课标全国卷,7A)(1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2011·上海,7C)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中子数,如D2O、T2O、18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3)在18 g 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2010·福建理综,7A)(14)0.012 kg 13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008·广东理基,19C改编) 7.注意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 H2O中含有2 mol O—H键;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1 mol CH4中含有4 mol C—H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键;1 mol Si中含有2 mol Si—Si 键;1 mol石墨中含有1.5N A 个C—C键;1 mol C n H2n+2中含有(3n+1)N A个共价键,(2n+2)N A个极性键,(n-1)N A个非极性键。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5)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2012·广东理综,11A)(16)78 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 (×)(2013·江苏,7B)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和水的反应,Cl2和H2O的反应,Cl2和碱溶液的反应,Cu、Fe与Cl2、S的反应,电解CuSO4、NaCl溶液的反应等;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Cu和浓硫酸的反应(考虑浓度);Fe和稀HNO3的反应(考虑Fe是否过量)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7)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2013·江苏,7D)(18)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2013·广东理综,9D)(19)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92N A (×)(2012·四川理综,7C改编) 9.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如:N2+3H2 2NH3、2SO2+O2 2SO3,H2+I2 2HI,2NO2 N2O4,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2NO+O2===2NO2等。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20)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2012·四川理综,7D) 10.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的变化,如FeCl3溶液转化为Fe(OH)3胶体,因为胶体微粒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3+的数目。
11.注意酸性或碱性溶液中H+或OH-数目的判断,应排除“组成因素”、“体积因素”造成的干扰。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21)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 (×)(2010·海南,10C)(22)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1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