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特性
(完整版)汽车运用工程复习完全整理版

基本概念1. 汽车使用性能: 是指汽车能适应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安全性、通过性、机动性、容量利用、质量利用、使用方便性和乘坐舒适性。
)2. 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3. 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称为制动侧滑。
4. 制动跑偏: 汽车在制动时自动向左或向右偏离行驶方向称为制动跑偏。
5. 临界速度与特征车速:对于不足转向汽车,即横摆角速度增益最大稳定值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对于过多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当汽车极其微小的前轮转向角δ都会产生极大的横摆角速度ω,失去操纵性,出现激转现象时的车速为其临界车速Vcr 。
(当车速为时,的称为临界车速。
)6. 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是指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
它是评价汽车营运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7. 同步附着系数: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8. 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为制动力系数φb ,制动力系数也称附着系数。
指轮胎在不同路面的附着能力大小。
9. 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抵抗力图改变其位置或行驶方向的外界影响的能力。
汽车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
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致失去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10. 汽车走合期:对新车、大修车以及装用大修发动机的汽车,在使用初期汽车各部件处于磨合阶段还不能承受全负荷,该阶段为走合期。
11. 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指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
车辆行驶性能计算方法

上海日野
传动系机械效率ηT • 传动系效率是在专门试验台上测得的。估算时,考虑到影响传动系效率因素
中齿轮传动副及万向节传动副的对数是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常用齿轮传动副 的对数来估算其效率。 • 试验表明,经过一对圆柱齿轮效率约为98%,单级主减速器的效率约为 95%~98%,万向节传动的效率约为99%。 • 载货汽车、客车的传动系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推荐值,估算整车的传动 效率。
燃油消耗图上,各条曲线的交点可以粗略地反映发动机的工作状 态及燃油消耗量。
上图为某厂家搭载我P11C-UJ发动机在六档时的燃油消耗图。从 图中可以看出,该车以100km/h行驶在平路时,其每小时燃油消耗量 约27L,发动机在40%的负荷下工作。
Copyright : Shanghai Hino Eng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通常将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汽 车功率平衡图总称为行驶特性图。
Copyright : Shanghai Hino Eng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日野
1.1 行驶力平衡方程
Ft = Ff + Fi + Fw + Fj
Ft − 汽车车驱动 Ff − 滚动摩擦阻力 Fi − 爬坡阻力 Fw − 空气阻力 Fj − 加速阻力
计算: 取后桥的传动效率为0.98,取减速器的传动效率为0.98,则:
F t max
= Tt = Te ⋅ ig ⋅ io ⋅ ηT
r
r
= 76 . 84 × 7 . 72 × 3 . 91 × 0 . 9604 0 . 491
= 4537 kgf
Copyright : Shanghai Hino Eng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街景
交通 状况 生活 的 区域
行人速度 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 1.0~1.3m/s之间,儿童的步 行速度随机性较大,老年 人较慢 男性比女生快
工作、事务性出行,步行 速度较快,生活性出行较 慢
心情闲遐时速度正常,心 情紧张、烦恼时速度较快
街景丰富时速度放慢,单 调时速度加快
个人空间
成年人步行时个人空间为 0.9~2.5m2/ 人 , 儿 童 个 人 空 间 要 求 比较小,老年人则要求比较大
制动距离:
S V 2 u2
254( )
另外,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还表现在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和方向稳定性上。
4、通过性
(1)轮廓通过性 相应指标:最小离地间距、接近角和离去角、纵向通过性、横向通过性、最大横坡。
(2)支撑通过性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Pt G
车轮接地比压(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5、机动性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对空间 要求高,也比较注意文明走路 和交通安全
心情闲遐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紧张时比较集中
街景丰富时注意力分散,单调 时集中
拥挤时,速度放慢
拥挤时,个人空间变小
拥挤时,注意力集中
城市人生活节奏快,步行 速度高;乡村人生活节奏 慢,步行速度慢
城里人步行时注意力比较集中, 乡村人比较分散
一、机动车特性
1、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1)尺寸参数:外轮廓、轴距、前悬、后悬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自身质量利用系 数、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动力性、制动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操纵稳 定性、舒适性等
2、动力性能
汽车行驶方程: P t Pf P iPjPw
令: DP tP w(fi)aa
2汽车行驶特性

第一节
概述
道路线形设计要保证: 1 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 车,不翻车、不倒溜、不侧滑,这就需要合理设 置纵横坡度、弯道,以及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 力等。 2 尽可能提高车速。车速是评价运输效率 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提高车速,路线应具有 良好的线形(如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充分发 挥汽车行驶的动力性能。
(P35~39)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其一是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 阻力,这是必要条件;其二是驱动力小于或 等于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摩擦力(附着力),这 是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不致使车轮空转打滑的 条件,也就是充分条件。P39
一、汽车的驱动力
1、发动机曲轴扭矩M 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的内燃发动 机,其传力过程如下:在发动机里热能转 化为机械能 → 有效功率N → 曲轴旋转 (转速为 n),产生扭矩M → 经变速和传 动,将M传给驱动轮,产生扭矩MK → 驱 动汽车行驶。
性能、越野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平顺性和
操纵稳定性等)和使用性能的科学。本章主要简 要介绍汽车的驱动力和行车阻力,汽车的动力特 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制动性等基本理论。深 入的研究可学习有关《汽车应用工程》、《汽车
理论》等课程。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组成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平移质量的惯性力
旋转质量的惯性力矩
RI 1
G ma a g
RI 2
I
d dt
式中:I―――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
d dt
―――旋转部分转动时的角加速度。
为简化计算,一般给平移质量惯性力乘以大于1 的系数δ,来近似代替旋转质量惯性力矩的影响,即: G RI= a (N) g 式中: RI―――惯性阻力 (N) ; G―――车辆总重力 (N) ; g―――重力加速度 (m/s2) ; a―――汽车的加速度(正值)或减速度 (负值)(m/s2) ; δ―――惯性力系数.
第2章 汽车行驶特性

第2章 汽车行驶特性第1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1)动力性能(dynamic force)• 2)通过性(cross-country power ) • 3)制动性 (braking power)• 4)行驶稳定性(running stability) • 5)行驶平顺性(smooth running) •6)操纵稳定性(operating stability)•第2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running resistance)一 汽车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内燃机N —机械能—扭矩M —驱动扭矩MK —牵引N=M •w=M •n •0.1047 M=9.549N/n①.有效功率N :单位时间内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KW) ②.转速n :发动机曲轴单位时间内的旋转次数(n/min) ③.扭矩M :发动机产生于曲轴上的转动力矩。
(N·m) ④.转动角速度ω:单位时间内曲轴转动的角度(rad/s)二 汽车的行驶阻力2.坡度阻力:汽车爬坡时,重力的分力对行车的阻力由于公路纵坡α较小(α<5°) 所以 R i =G · i道路阻力:R R =G·(i+f)2) 惯性阻力:RI=δ · G · a/g(包括汽车整体质量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产生的线性惯性阻力G · a/g 和由汽车各转动部件加/减速产生的旋转惯性阻力) 3) 空气阻力⑴.空气阻力的产生原因①.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
②.车后的真空吸力③.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
当行驶速度在100KM/h,以上,有时一半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
K —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
将车速v (m/s )化为V (Km/h )并化简,得并化简,得思考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行驶,受哪几种阻力的影响?三. 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与行驶条件1.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保证汽车在道路上加或等速行驶,T>=R=R W +R R +R I 减速行驶直至停止:T<R=R W +R R +R I 2.汽车的行驶条件● 必要条件:T>=R● 充分条件:T<=ϕ·G K第2节汽车的动力特性(dynamic characterization)及加减速行程一.汽车的动力因数汽车的运动方程:T=R W+R R+R I受速度影响大的合并,即T-R W=R R+R I即:T-R W=G(f+i)+δ•G · a/g令D=(T-R W )/G,ϕ= f+i(D为动力因数,表示单位重力的后备牵引力,ϕ道路阻力系数)牵引力相同,重量轻的汽车具有较好的牵引性能。
汽车行驶安全性能

汽车制动印痕的变化过程(1)
随着制动强度的不断增加,车轮的运动逐渐由滚动向滑 动变化。
在坚硬路面上,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留下的清晰的轮胎 花纹印痕,称为“压印”;而轮胎从局部滑移到全滑移 过程中留下的花纹压印长度逐步加大变成连为一片的粗 黑印痕,称为“拖印”,此时车轮已被制动器抱死。
1)稳态响应
在汽车等速直线行驶时,急速转动转向盘至某一 转角时,停止转动转向盘并维持此转角不变,即 给汽车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一般汽车经短暂时 间后便进入等速圆周行驶,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 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汽车的等速圆周行驶,即汽车转向盘角阶跃输入 下进入的稳态响应,是表征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 个重要的时域响应,一般也称它为汽车的稳态转 向特性。
➢ 汽车制动性
——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地降低行驶速度 以至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或在下坡时 保证一定行驶速度的能力。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有三项:
制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的制 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这是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恒定性:指汽车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 效能保持的程度。分为抗热衰退性能和抗水衰退性能两方面。
②制动器的制动力——大;
③最大制动减速度——高; ④制动时的初始车速——低。
附着力(或制动器制动力)越大,制动初速 度越低,制动距离越短。
对以制动效能为对象的评判指标一般为:制动初速度从 100km/h到停车即100km/h→0km/h的制动距离,小 于42m为制动性能优秀;42—45m为制动性能合格;大 于45m为制动性能较差。
汽车行驶特性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4.牵引力的产生和计算
把驱动轮上的扭矩 Mk 用一对力 偶Ta和T表示。 T克服R,即为牵引 力。
则: T
M k Mi k i0 将速度式代入得: r r
T 0.377
n M V
可见: ①.V↗,T↘。因此,速度和牵引力不可得兼。故汽车采用几各排档。 ②.低档时,ik较大,T较大,V较小 高档时,ik较小,T较小,V较大 ③.同一排档下,V/Vmax=N/Nmax。
0.2
0.1
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
一.汽车的动力因数
T R f Ri Rw RI
有效驱动力,其值 与汽车构造和行驶速 度有关
RI1 m a
G a g
汽车的总行驶阻力为 旋转质量的惯性力矩 R
R R Ri IdtRw RI f
I2
d
I
-- 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
旋转部分转动的角加速度。
d dt
旋转质量组成部分较多,且各部分的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不同,计算比较复杂,为 方便计算,一般给平质量惯性力乘以大于1的系数,来代替旋转质量惯性力矩的影响。
i0
n1 nk
n 曲轴转速 ik 驱动轮上的转速 n1 变速器输出转速
车型一定时,主传动比是常数。
内蒙古工业大学
⑵.发动机扭矩传递
发动机扭矩M
万向节头上的扭矩。
驱动轮上的扭矩
①.发动机扭矩M传递至万向节头上的扭矩
M n M ik k
变速器机械效率
②.万向节头的扭矩传递至驱动轮上的扭矩 M k
T R f Ri Rw RI
2.汽车的行驶条件 ⑴.必要条件(即驱动条件) : ⑵.充分条件(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理论4

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的主要指标: 评价汽车制动性的指标有制动效能(制动距离)、制动效能的热稳 定性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等三项指标。
2.5.2 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
1.汽车使用方面 主要与汽车的行驶速度、挡位选择、挂车的应用、正确调整保养等因素
有关。这些属于汽车运用与维修研究课题。 2.汽车结构方面 主要从改进汽车发动机、提高燃油质量、改进润滑油质量、改进传动系
统、改进底盘及车身设计等方面着手。这些属于汽车设计研究的课题。 3.道路设计方面 从道路线形和结构上设计着手,提高道路路面质量和线形标准,对节省
倒溜:汽车整体向后滑动,(前后轮刹车均不起作用)。
i
taαn
G
G
结论:当坡道倾角α≥α或道路纵坡度i≥时,汽车可能产生倒溜。
3.保证纵向稳定性的条件
道路纵坡度 i <
2.3.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1.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受到的横向作用力: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其作用点在汽车的重心,方向水 平背离圆心。
作业: 《教材》P.44 2-1,2-2,2-3
2. 汽车的动力上坡
假定汽车用一个排挡动力上坡,以速度驶入坡段,并以速度V2驶出坡段, 则可能克服的坡度i1和相应的坡长S1,
由速度Vt和V2在动力特性图上,可求得相应的动力因数值D1和D2,则由
公式可得相应的加速度
j1
g
D1
j2
g
D2
d dv tjVj1 2j2gD 1 2D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Running Characteristic of Automobile
道路是为汽车行驶服务的,要满足汽车在道 路上行驶安全、迅速、经济、舒适、低公害的要 求,就必须从驾驶者、汽车、道路、交通管理等
方面来保证。在上述因素中,道路的线形设计 与汽车行驶特性最为密切。因此,在道路线
n―――发动机曲轴的转速 (r/min)。
N(马力)
M(公斤米)
ge
东风EQ6100-I型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ge{克/(马力小时)}
有时未给定发动机特性曲线,只给出最大功率 NMAX 及其对应的曲轴转速nN ,则可通过下面的经验 公式近似地计算发动机的功率曲线N=N(n),即:
N
Nmax1
T
Mk r
MT
r
0.377 n V
MT
(2- 6)
上式为驱动力T与扭矩M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同样可推导出驱动力T与功率N之间 的关系式为:
T
3600 N V
T
(2- 7)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 The Running Resistance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各种阻力, 这些阻力有的来自空气的阻力,有的来自道路摩 擦力,有的来自汽车上坡行驶时产生的阻力,有 的来自汽车变速行驶时克服惯性的阻力,这些阻 力可以分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下 面分述之。
1.空气阻力 Air Resistance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主要包括: (1)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 (2)车后真空吸力; (3)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
由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可知,空气阻
力RW可以用下式计算:
RW
1 2
KAv 2
式中:K―空气阻力系数, ρ―空气密度,一般ρ=1.2258(N.s2/m4) ; A―汽车迎风面积,即正投影面积(m2); v―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 (m/s) ,可近似地取汽车 行驶速度。
此时,驱动轮上的转速nK =n/γ , 相应的车速V为:
V 2r n 60 0.377 nr
1000
(2 - 5)
式中:V―――汽车行驶速度 (km/h) ; n―――发动机曲轴转速 (r/min) ; r―――车轮工作半径 (m) ,即变形半径,
它与内胎气压、外胎构造、 路面刚性与平整性、以 及荷载有关,一般取r=(0.93~0.96)r0;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 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 的内燃发动机,其传力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 有效 功率N → 曲轴旋转(转速为 n),产生扭 矩M → 经变速和传动,将M传给驱动轮, 产生扭矩MK → 驱动汽车行驶。
一、汽车的驱动力 The Driving Force
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如果节流阀部分 开启,即部分供油,则称此特性曲线为发动机 部分负荷特性曲线。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其输出的功率不同, 故产生的扭矩也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N Mn 9549
M 9549 N n
(N.m)
(2 -1)
式中:M―――发动机曲轴的扭矩(N.m);
N―――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
4 尽量满足行车舒适,即采用符合视觉舒 适要求的曲线半径,注意线形与景观的协调、沿 线的植树绿化等。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驱动力和行车阻力,汽 车的动力特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制动性和燃 油经济性。在表2-1中列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国 产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P18.)
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The Driving Force and Driving Resistance
r0 ―――未变形半径。
3 汽车的驱动力 The Driving Force
行驶方向
正阻力
路面水平反力
'
'
汽车驱动轮受力分析
把驱动轮上的扭矩MK 用一对力偶Ta和T代替, Ta作用在轮缘上与路面水平反力F相抗衡,T作用在 轮轴上推动汽车前进,称为驱动力(或牵引力),
与汽车行驶阻力R相抗衡。驱动力可按下式计算:
形设计时,需要研究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特性及 其对道路设计的具体要求,这是道路线形设计的 理论基础。
道路线形设计要保证: 1 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
车,不翻车、不倒溜、不侧滑,这就需要合理设 置纵横坡度、弯道,以及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 力等。
2 尽可能提高车速。
3 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即保证汽车不受阻 或少受阻。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视距和路面宽度、 合理地设置平竖曲线,以及减少道路交叉等。
1.发动机曲轴扭矩M The engine crankshaft torque M
发动机特性曲线:如将发动机的功率N、 扭矩M与曲轴转速n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线 表示,则该曲线称为发动机特性曲线。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如果发动机节流阀全开, 即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则此特性曲线 称为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汽车发动机曲轴传至驱动轮上的扭矩按下式 计算,即:
M K MT
(2 - 4)
式中:MK ―――驱动轮扭矩 (N.m) ; M―――发动机曲轴扭矩 (N.m) ;
γ―――总变速比,γ=i0 ik ; i0 ―――传动器变速比,见表2-1; iK ―――变速箱变速比,见表2-1; ηT ―――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一般载重 汽车取0.80~0.85,小客车取 0.85~0.95。
M
M max
M max M N nN nM 2
nM n 2
(N.m)
(2 - 3)
2. 驱动轮扭矩MK The Traction Torque
汽车车轮分为驱动轮和从动轮。驱动轮上 有发动机传来的扭矩MK ,在MK 的作用下驱 使车轮滚动向前。而从动轮上无扭矩作用,它 的滚动是驱动轮上的力经车架传至从动轮的轮 轴上而产生运动。n nN 2 Nhomakorabea
n nN
2
3
n nN
3
(KW)
(2- 2)
如果同时给定最大功率NMAX 及其对应的曲轴 转 速 nN , 以 及 最 大 扭 矩 MMAX 及 其 对 应 的 曲 轴 转 速 nM,则可用下式直接计算扭矩曲线M=M(n),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