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汽车行驶特性
汽车行驶特性分解课件

空气阻力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 的空气阻力,其大小与车辆的外形、速 度和风速等因素有关。
滚动阻力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 的地面阻力,其大小与车辆的质量、轮 胎气压和路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车辆行驶方程式
优化设计
通过对车辆的结构、动力系统和行驶阻力进 行优化设计,提高车辆的能效性能。
车辆排放与环保性能
排放测试
在实验室和实际行驶中测试和评估车辆的排 放性能,测量废气、颗粒物、噪音等指标。
环保性能
评估车辆的环保性能,如使用可再生能源、 低碳排放、低噪音等,提高车辆的环境友好
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车辆动力学基础包括 车辆的力学模型、车 辆的操纵稳定性、行 驶阻力和驱动力等。
车辆的力学模型是研 究车辆行驶特性的基 础,通过对车辆的受 力分析,可以得出车 辆的加速度、速度和 位移等运动状态的变 化规律。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 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对操纵输入的响应能 力,包括车辆的侧向 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 等。
02
汽车加速与减速特性
车辆加速度与减速度
车辆加速度
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速度,通常用 米/秒²或公里/小时来表示。
VS
车辆减速度
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减少的速度,通常用米 /秒²或公里/小时来表示。
车辆变速器与传动系统
车辆变速器
一种改变车辆速度和扭矩的设备,通过改变齿轮比和传动比来改变车辆的动力 输出。
车辆行驶安全性评价
车辆稳定性
评价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确 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制动性能
(完整版)汽车运用工程复习完全整理版

基本概念1. 汽车使用性能: 是指汽车能适应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安全性、通过性、机动性、容量利用、质量利用、使用方便性和乘坐舒适性。
)2. 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3. 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称为制动侧滑。
4. 制动跑偏: 汽车在制动时自动向左或向右偏离行驶方向称为制动跑偏。
5. 临界速度与特征车速:对于不足转向汽车,即横摆角速度增益最大稳定值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对于过多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当汽车极其微小的前轮转向角δ都会产生极大的横摆角速度ω,失去操纵性,出现激转现象时的车速为其临界车速Vcr 。
(当车速为时,的称为临界车速。
)6. 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是指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
它是评价汽车营运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7. 同步附着系数: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8. 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为制动力系数φb ,制动力系数也称附着系数。
指轮胎在不同路面的附着能力大小。
9. 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抵抗力图改变其位置或行驶方向的外界影响的能力。
汽车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
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致失去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10. 汽车走合期:对新车、大修车以及装用大修发动机的汽车,在使用初期汽车各部件处于磨合阶段还不能承受全负荷,该阶段为走合期。
11. 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指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
车辆行驶性能计算方法

上海日野
传动系机械效率ηT • 传动系效率是在专门试验台上测得的。估算时,考虑到影响传动系效率因素
中齿轮传动副及万向节传动副的对数是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常用齿轮传动副 的对数来估算其效率。 • 试验表明,经过一对圆柱齿轮效率约为98%,单级主减速器的效率约为 95%~98%,万向节传动的效率约为99%。 • 载货汽车、客车的传动系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推荐值,估算整车的传动 效率。
燃油消耗图上,各条曲线的交点可以粗略地反映发动机的工作状 态及燃油消耗量。
上图为某厂家搭载我P11C-UJ发动机在六档时的燃油消耗图。从 图中可以看出,该车以100km/h行驶在平路时,其每小时燃油消耗量 约27L,发动机在40%的负荷下工作。
Copyright : Shanghai Hino Eng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通常将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汽 车功率平衡图总称为行驶特性图。
Copyright : Shanghai Hino Eng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日野
1.1 行驶力平衡方程
Ft = Ff + Fi + Fw + Fj
Ft − 汽车车驱动 Ff − 滚动摩擦阻力 Fi − 爬坡阻力 Fw − 空气阻力 Fj − 加速阻力
计算: 取后桥的传动效率为0.98,取减速器的传动效率为0.98,则:
F t max
= Tt = Te ⋅ ig ⋅ io ⋅ ηT
r
r
= 76 . 84 × 7 . 72 × 3 . 91 × 0 . 9604 0 . 491
= 4537 kgf
Copyright : Shanghai Hino Engin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行驶平顺性

上、下限频率与中心频率的关系为:
f f
u l
1.12 0.89
fc fc
一、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1/3倍频法认为:同时有许多个1/3倍频带都有能量作用于人体 时,各个频带振动作用无明显联系,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人体感觉振动强度最大的那个1/3倍频带所造成的。
将振动传至人体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Gp(f)所对应的1/3倍频带中心频 率fci在带宽Δfi区间积分,得到各个1/3倍频带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分量σpi
车轮动载荷。 评价指标:人体对振动的响应、行驶安全性。
研究平顺性的主要目的:控制汽车振动系 统的动态特性,使振动系统的“输出”在 给定工况的“输入”下不超过一定界限, 以保持乘员的舒适性 。
平顺性分析——建立在随机振动理论的基 础上。
一、随机振动基础和路面输入(补充)
1. 随机振动基本概念
ISO2631用加速度均方根值(σrms)表示人体在1~80Hz范围内的三个感觉 界限,即:
①“舒适—降低界限TCD”——人体感觉良好,可以顺利完成吃、写、读 等动作;
②“疲劳—工效降低界限TFD”——驾驶员能够保持正常进行驾驶; ③“暴露极限”——人体可以承受振动量的上限。
“舒适—降低界限TCD”为“疲劳—工效降低界限TFD”的1/3.15;“暴露 极限”为“疲劳—工效降低界限TFD”的2倍。
人体对加速度敏感度的加权系数
倍频带的中心频率 (Hz)
加权系数 w(fci)
垂直振动
水平振动
1.0
0.5
1.0
2.0
0.71
1.0
4.0
1.0
0.5
8.0
1.0
0.25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汽车行驶特性

.
16
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行程
动力特性:反映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汽车动力性能:汽车具有的加速、上坡、最大速度等的性能。汽 车的动力性愈好,速度就愈高,能克服行驶阻力也愈大。
一、汽车的动力因数
汽车运动方程式:T = Rw+RR+RI
滚动阻力与汽车总重力成正比,若坡道倾角为α时,其值
Rf=Gfcosα 坡道倾角α一般较小,认为cosα≈1,
Rf=Gf (N) 式中:Rf——滚动阻力(N);
G——车辆总重力(N);
f——滚动阻力系数,
.
11
(2). 坡度阻力
Ri=Gi (N) 式中:Ri——坡度阻力 (N);
G——车辆总重力(N); i ——道路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研究内容: • 研究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 分析汽车运动的基本规律; • 研究汽车主要动力性能; • 分析影响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因素。
.
1
汽车行驶对道路基本要求
➢ 安全: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避免发生翻车、倒溜、侧滑
➢ 迅速:行驶速度——平均技术速度。
➢ 经济:运输成本:低
Rw
1KAv2
2
式中:K——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 ρ——空气密度,一般ρ=1.2258(N·s2/m4); A——汽车迎风面积(或称正投影面积)(m2); v——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m/s),近似取汽车 行驶
速度。
.
10
2. 道路阻力
道路阻力包括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1). 滚动阻力
第二章 汽车行使理论

2.3 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行程
一 汽车的动力因数
T-RW=RR+RI
T RW ( f i) a G g
令上式左端为D,即
D
T RW G
D称为动力因数,即为单位车重具备的牵引潜力。它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
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其中 G D ( f i) a g G 式中:ξ——海拔系数,
由题意知:a=0,f=0.015将已知条件均代入公式:
D ( f i)
g
a
解出:i=0.04,即汽车在以上条件下能克服的最大坡度为4%。
二 汽车的行驶状态
D ( f i)
g
a
a
g ( D )
f i
式中Ψ称为道路阻力系数。 当Ψ<D时,加速行驶 当Ψ=D时,等速行驶 当Ψ>D时,减速行驶
G——车辆总重力 (N); α——道路纵坡倾角;
i——道路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则道路阻力为: RR=G( f + i ) (N)
式中( f + i )统称道路阻力系数。
3、惯性阻力
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和惯性力 矩称为惯性阻力,用RI表示。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如飞 轮、齿轮、传动轴和车轮等)两部分。变速时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 (RI1=ma=Ga/g),旋转质量产生惯性力矩(RI2=∑Idw/dt)。 由于惯性力矩计算比较复杂,为方便计算,一般给平移质量惯性力乘以大 于1的系数δ,来代替旋转质量惯性力矩的影响。即
负荷率 U=80%~90%
MT KAV 2 G U G( f i) a r 21.15 g
第2章 汽车行驶特性

第2章 汽车行驶特性第1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1)动力性能(dynamic force)• 2)通过性(cross-country power ) • 3)制动性 (braking power)• 4)行驶稳定性(running stability) • 5)行驶平顺性(smooth running) •6)操纵稳定性(operating stability)•第2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running resistance)一 汽车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内燃机N —机械能—扭矩M —驱动扭矩MK —牵引N=M •w=M •n •0.1047 M=9.549N/n①.有效功率N :单位时间内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KW) ②.转速n :发动机曲轴单位时间内的旋转次数(n/min) ③.扭矩M :发动机产生于曲轴上的转动力矩。
(N·m) ④.转动角速度ω:单位时间内曲轴转动的角度(rad/s)二 汽车的行驶阻力2.坡度阻力:汽车爬坡时,重力的分力对行车的阻力由于公路纵坡α较小(α<5°) 所以 R i =G · i道路阻力:R R =G·(i+f)2) 惯性阻力:RI=δ · G · a/g(包括汽车整体质量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产生的线性惯性阻力G · a/g 和由汽车各转动部件加/减速产生的旋转惯性阻力) 3) 空气阻力⑴.空气阻力的产生原因①.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
②.车后的真空吸力③.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
当行驶速度在100KM/h,以上,有时一半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
K —空气阻力系数,它与汽车的流线型有关。
将车速v (m/s )化为V (Km/h )并化简,得并化简,得思考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行驶,受哪几种阻力的影响?三. 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与行驶条件1.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保证汽车在道路上加或等速行驶,T>=R=R W +R R +R I 减速行驶直至停止:T<R=R W +R R +R I 2.汽车的行驶条件● 必要条件:T>=R● 充分条件:T<=ϕ·G K第2节汽车的动力特性(dynamic characterization)及加减速行程一.汽车的动力因数汽车的运动方程:T=R W+R R+R I受速度影响大的合并,即T-R W=R R+R I即:T-R W=G(f+i)+δ•G · a/g令D=(T-R W )/G,ϕ= f+i(D为动力因数,表示单位重力的后备牵引力,ϕ道路阻力系数)牵引力相同,重量轻的汽车具有较好的牵引性能。
汽车行驶安全性能

汽车制动印痕的变化过程(1)
随着制动强度的不断增加,车轮的运动逐渐由滚动向滑 动变化。
在坚硬路面上,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留下的清晰的轮胎 花纹印痕,称为“压印”;而轮胎从局部滑移到全滑移 过程中留下的花纹压印长度逐步加大变成连为一片的粗 黑印痕,称为“拖印”,此时车轮已被制动器抱死。
1)稳态响应
在汽车等速直线行驶时,急速转动转向盘至某一 转角时,停止转动转向盘并维持此转角不变,即 给汽车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一般汽车经短暂时 间后便进入等速圆周行驶,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 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汽车的等速圆周行驶,即汽车转向盘角阶跃输入 下进入的稳态响应,是表征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 个重要的时域响应,一般也称它为汽车的稳态转 向特性。
➢ 汽车制动性
——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强制地降低行驶速度 以至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或在下坡时 保证一定行驶速度的能力。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有三项:
制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的制 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这是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恒定性:指汽车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 效能保持的程度。分为抗热衰退性能和抗水衰退性能两方面。
②制动器的制动力——大;
③最大制动减速度——高; ④制动时的初始车速——低。
附着力(或制动器制动力)越大,制动初速 度越低,制动距离越短。
对以制动效能为对象的评判指标一般为:制动初速度从 100km/h到停车即100km/h→0km/h的制动距离,小 于42m为制动性能优秀;42—45m为制动性能合格;大 于45m为制动性能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道路线形设计要保证: 1 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 车,不翻车、不倒溜、不侧滑,这就需要合理设 置纵横坡度、弯道,以及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 力等。 2 尽可能提高车速。车速是评价运输效率 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提高车速,路线应具有 良好的线形(如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充分发 挥汽车行驶的动力性能。
(P35~39)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其一是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 阻力,这是必要条件;其二是驱动力小于或 等于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摩擦力(附着力),这 是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不致使车轮空转打滑的 条件,也就是充分条件。P39
一、汽车的驱动力
1、发动机曲轴扭矩M 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的内燃发动 机,其传力过程如下:在发动机里热能转 化为机械能 → 有效功率N → 曲轴旋转 (转速为 n),产生扭矩M → 经变速和传 动,将M传给驱动轮,产生扭矩MK → 驱 动汽车行驶。
性能、越野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平顺性和
操纵稳定性等)和使用性能的科学。本章主要简 要介绍汽车的驱动力和行车阻力,汽车的动力特 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制动性等基本理论。深 入的研究可学习有关《汽车应用工程》、《汽车
理论》等课程。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组成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平移质量的惯性力
旋转质量的惯性力矩
RI 1
G ma a g
RI 2
I
d dt
式中:I―――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
d dt
―――旋转部分转动时的角加速度。
为简化计算,一般给平移质量惯性力乘以大于1 的系数δ,来近似代替旋转质量惯性力矩的影响,即: G RI= a (N) g 式中: RI―――惯性阻力 (N) ; G―――车辆总重力 (N) ; g―――重力加速度 (m/s2) ; a―――汽车的加速度(正值)或减速度 (负值)(m/s2) ; δ―――惯性力系数.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其输出的功率不同, 故产生的扭矩也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M Mn N (KW ) 1000 9549 N M 9549 (N.m) n
式中:M―――发动机曲轴的扭矩(N.m); N―――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 n―――发动机曲轴的转速 (r/min)。
3
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即保证汽车不受阻
或少受阻。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视距和路面宽度、
合理地设置平竖曲线,以及减少道路交叉等。
4 尽量满足行车舒适,即采用符合视觉舒 适要求的曲线半径,注意线形与景观的协调、沿 线的植树绿化等。
上述问题将涉及汽车行驶理论的内容。汽车 行驶理论是研究汽车行驶原理、行驶性能(动力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主要包括: (1)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 (2)车后真空吸力;
(3)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
由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可知,空气阻 力RW可以用下式计算:
RW kAV / 21.15
2
(N)
式中:k―空气阻力系数, F―汽车迎风面积,即正投影面积(m2); V―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 (m/s) ,可近似地
r0 ―――未变形半径。
3 汽车的驱动力
Mk
汽车驱动轮受力分析
把驱动轮上的扭矩MK 用一对力偶Ta和T代替, Ta作用在轮缘上与路面水平反力F相抗衡,T作用在
轮轴上推动汽车前进,称为驱动力(或牵引力),
与汽车行驶阻力R相抗衡。驱动力可按下式计算:
Mk Mkn T 0.377 rk V
上式为驱动力T与扭矩M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同样可推导出驱动力T与功率N之间 的关系式为:
汽车在坡道倾角为α的道路上行驶时,车重 G在平行路面方向的分力为 G sin ,上坡时它与 汽车前进方向相反,阻碍汽车的行驶;而下坡时 与前进方向相同,助推汽车行驶。坡度阻力可用 下式计算 : Ri G sin
因坡道倾角一般较小,认为sin tg i ,则
Ri Gi
式中:Ri―――坡度阻力 (N) ; G―――车辆总重力 (N) ; i―――道路纵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取汽车行驶速度。
车型
迎风面积A
空气阻力系数K
小客车
载重汽车 大客车
1.4~1.9
3.0~7.0 4.0~7.0
0.32~0.50
0.60~1.00 0.50~0.80
•
2.道路阻力 Road Resistance
由道路给行驶的汽车产生的行驶阻力,
主要包括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
(1) 滚动阻力 Rolling Resistance
超高横坡度ih,合成纵坡IH等指标的理论依据。
二、汽 车 行 驶 的 横 向 稳 定 性
1.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其作用点在汽 车的重心,方向水平背离圆心。 离心力
Gv 2 F gR
受力分析:
横向力X——失稳 竖向力Y——稳定
在平曲线上行驶的汽车,离心力对其稳定 性的影响很大,它可使汽车向外侧滑移或倾覆。 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 定行驶,必须使平曲线上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 低,呈单向横坡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这样,汽车的总行驶阻力R为
R RW RR RI
在上述几种阻力中,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永 为正值,亦即在汽车行驶的任何情况下都存在; 坡度阻力当上坡时为正值,平坡为零,下坡为负 值;而惯性阻力则是:加速为正值,等速为零, 减速为负值。
三、汽车的行驶条件 The Running Condition
横向力X是汽车行驶的不稳定因素,竖向力是 稳定因素。就横向力而言,只从其值的大小是无法 反映不同重量汽车的稳定程度。例如,5KN的横向 力若作用在小汽车上,可能使其横向倾覆或滑移, 而作用在重型载重汽车上可能是安全的。于是采用 横向力系数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定义为单位车重 的横向力,即
X v2 -ih G gR
Gd l 2 G hg
所以,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条件为
Gd i ,当汽
车满载时, 一般都能保证纵向行驶的稳定性。但
在运输中装载过高时,由于重心高度hg的增大, 有可能破坏纵向稳定性条件,所以,应对汽车装 载高度有所限制。 这就是《标准》中规定的imax=9%,及规定
h
gR
h
gR
h
v2 Gv 2 Y Fi h G ih G G gR ih 1 gR
Csin Gasin Csin hg Ga Gacos Ccos C C
i0
i0
Gacos
Gasin Ga
Ccos
曲线内侧 曲线外侧 图2-9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横向力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掌握:汽车的动力性和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第一节
概述
道路是为汽车行驶服务的,要满足汽车在道 路上行驶安全、迅速、经济、舒适、低公害的要 求,就必须从驾驶者、汽车、道路、交通管理等 方面来保证。在上述因素中,道路的线形设计 与汽车行驶特性最为密切。因此,在道路线 形设计时,需要研究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特性及 其对道路设计的具体要求。
将离心力F与汽车重力G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 力X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Y,即
X=F cos -G sin Y F sin +G cos
由于路面横向倾角α一般较小,则 sin tg ih , cos 1 其中 ih 称为横向超高坡度(简称超高率), v2 Gv 2 所以 X F-Gi -Gi G -i
2. 驱动轮扭矩MK 发动机曲轴上的扭矩M经过变速箱(速 比ik)和主传动器(速比i0)两次变速, 设这两次变速的总变速比为γ =i0·ik,传 动系统的机械效率为η m(η m=η k.η 0),则 传到驱动轮上的扭矩Mk为
M K 9549Nknk Mm
此时,驱动轮上的转速nK =n/γ , 相应的车速V为:
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所产生的阻力,称为 滚动阻力。一般情况下,滚动阻力与汽车的 总重力成正比,若坡道倾角为α时,其值可按 下式计算:
R f Gf cos
由于坡道倾角一般较小,认为 cos 1.0 , 则
R f Gf
(N)
式中:Rf ―――滚动阻力 (N) ; G―――车辆总重力 (N) ; f―――滚动阻力系数,见表2-3。
道路阻力为滚动阻力与坡度阻力之和, 可按下式计算
RR G f i
式中:RR―――道路阻力 (N) ; f+i―――统称道路阻力系数。
3、惯性阻力 Inertia Resistance
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速运动 时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统称为惯性阻力。 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如飞 轮、齿轮、传动轴和车轮等)两部分。在汽车变 速运动时,平移质量产生惯性力,旋转质量产生 惯性力矩。
l2 i0 hg
2.纵 向 滑 移
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根据附着条件,驱 动力不产生滑移的临界状态是:
G sin Z 2 Gd
因为 所以
sin tg i
i tg Gd G
当坡道倾角α≥α或道路纵坡度i≥i时,汽车 可能产生纵向滑移。 i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驱动轮
T GK
式中:GK―――驱动轮荷载,一般情况下,小 汽车为总重的50~65%; 载重汽车为总重的 65~80%; φ―――附着系数,查表2-4(P39)。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P44~47)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尚能保持正常行驶 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或倾覆 等的能力。包括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 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