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特征

合集下载

汽车行驶特性分解课件

汽车行驶特性分解课件
爬坡阻力是指车辆在爬坡过程中所受到 的阻力,其大小与车辆的质量、坡度大 小和附着力等因素有关。
空气阻力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 的空气阻力,其大小与车辆的外形、速 度和风速等因素有关。
滚动阻力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 的地面阻力,其大小与车辆的质量、轮 胎气压和路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车辆行驶方程式
优化设计
通过对车辆的结构、动力系统和行驶阻力进 行优化设计,提高车辆的能效性能。
车辆排放与环保性能
排放测试
在实验室和实际行驶中测试和评估车辆的排 放性能,测量废气、颗粒物、噪音等指标。
环保性能
评估车辆的环保性能,如使用可再生能源、 低碳排放、低噪音等,提高车辆的环境友好
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车辆动力学基础包括 车辆的力学模型、车 辆的操纵稳定性、行 驶阻力和驱动力等。
车辆的力学模型是研 究车辆行驶特性的基 础,通过对车辆的受 力分析,可以得出车 辆的加速度、速度和 位移等运动状态的变 化规律。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 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 对操纵输入的响应能 力,包括车辆的侧向 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 等。
02
汽车加速与减速特性
车辆加速度与减速度
车辆加速度
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速度,通常用 米/秒²或公里/小时来表示。
VS
车辆减速度
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减少的速度,通常用米 /秒²或公里/小时来表示。
车辆变速器与传动系统
车辆变速器
一种改变车辆速度和扭矩的设备,通过改变齿轮比和传动比来改变车辆的动力 输出。
车辆行驶安全性评价
车辆稳定性
评价车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确 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制动性能

汽车在雪中行驶的描写

汽车在雪中行驶的描写

在银装素裹的冬季,汽车缓缓行驶在雪中,像一艘破冰船在无尽的雪海中航行。

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仿佛是大自然的魔法,将整个世界装扮得如梦如幻。

汽车的车轮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那是与寒冷、与困境斗争的印记。

轮胎与雪地摩擦的声音,像是一首冬季的交响曲,低沉而有力。

车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那是唯一破开黑暗的光明,指引着汽车前行。

车内的温度让人感到舒适,与车外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坐在车内,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宁静,仿佛是雪中的一片避风港。

尽管外面的风雪猛烈,但车内的世界却仿佛静止了一般。

车窗外的风景一片洁白,树木、道路、房屋都被大雪覆盖,像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羽毛大衣。

汽车在雪中行驶,像是穿越一幅冬季的水墨画,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意和梦幻。

驾驶者小心翼翼地操控着方向盘,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谨慎。

他知道,在这片雪的世界里,安全是最重要的。

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尽管路途艰难,但心中的坚定和勇气让他无所畏惧。

这就是汽车在雪中行驶的情景,充满了挑战与冒险,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完整版)汽车运用工程复习完全整理版

(完整版)汽车运用工程复习完全整理版

基本概念1. 汽车使用性能: 是指汽车能适应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安全性、通过性、机动性、容量利用、质量利用、使用方便性和乘坐舒适性。

)2. 汽车使用条件:是指影响汽车完成运输工作的各类外界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等。

3. 制动侧滑:制动时汽车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称为制动侧滑。

4. 制动跑偏: 汽车在制动时自动向左或向右偏离行驶方向称为制动跑偏。

5. 临界速度与特征车速:对于不足转向汽车,即横摆角速度增益最大稳定值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对于过多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车速为其特征车速V ch 。

当汽车极其微小的前轮转向角δ都会产生极大的横摆角速度ω,失去操纵性,出现激转现象时的车速为其临界车速Vcr 。

(当车速为时,的称为临界车速。

)6. 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是指汽车完成单位运输量所支付的最少费用的一种使用性能。

它是评价汽车营运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7. 同步附着系数: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

8. 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为制动力系数φb ,制动力系数也称附着系数。

指轮胎在不同路面的附着能力大小。

9. 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抵抗力图改变其位置或行驶方向的外界影响的能力。

汽车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操纵性,二是稳定性。

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地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并保持稳定行驶而不致失去控制甚至翻车或侧滑的能力。

10. 汽车走合期:对新车、大修车以及装用大修发动机的汽车,在使用初期汽车各部件处于磨合阶段还不能承受全负荷,该阶段为走合期。

11. 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指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

汽车正常行驶具备的基本条件

汽车正常行驶具备的基本条件

汽车正常行驶具备的基本条件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出行、旅游还是运输货物,汽车都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然而,汽车的正常行驶不仅仅是一个方便的问题,更是一项安全的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汽车正常行驶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且讨论这些条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1. 引擎和动力系统汽车的引擎和动力系统是汽车正常行驶的核心。

引擎是汽车发动的关键部件,它通过燃料燃烧产生能量,驱动车轮转动。

动力系统包括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箱和差速器等部件,它们共同协作,将引擎的能量传递到车轮上。

因此,引擎和动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汽车的正常行驶至关重要。

2. 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部件。

它可以帮助汽车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停车,避免车辆发生意外事故。

制动系统由制动盘、制动鼓、制动片、制动液和制动器等部件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器将制动片压在制动盘或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使车轮停止转动。

因此,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汽车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

3. 悬挂系统汽车的悬挂系统是汽车行驶的关键部件。

它可以帮助汽车保持稳定,减少颠簸和震动,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悬挂系统由弹簧、减震器、悬挂臂和轮毂等部件组成。

当汽车行驶时,悬挂系统可以缓冲路面的颠簸和震动,使车辆保持稳定。

因此,悬挂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汽车的行驶和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4. 轮胎和轮毂汽车的轮胎和轮毂是汽车行驶的关键部件。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它对汽车的行驶和操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轮毂是轮胎的支撑部件,它与车轮相连,支撑汽车的重量。

轮胎的质量、花纹和气压都会影响汽车的行驶和操控。

轮毂的质量和尺寸也会影响汽车的行驶和操控。

因此,轮胎和轮毂的正常工作对于汽车的行驶和操控至关重要。

5. 灯光和信号系统汽车的灯光和信号系统是汽车行驶的关键部件。

灯光可以帮助驾驶员看清路面和周围环境,提高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特征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特征

纯电动汽车具有以下特征:
1. 无内燃发动机:纯电动汽车不含内燃发动机,完全依靠电池驱动电动机进行行驶,因此不产生尾气排放,属于零排放车辆。

2. 依赖电池供电:纯电动汽车采用大容量的电池储存电能,电池是提供车辆动力的唯一来源。

充电后,电池释放能量驱动电动机,推动车辆运行。

3. 低噪音:由于没有内燃机的噪音,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噪音较小,能够提供相对安静的行驶体验。

4. 加速性能优异:电动机在低速时提供高扭矩,使得纯电动汽车在起步时具有较好的加速性能,能够提供线性的动力输出。

5. 充电需求:纯电动汽车需要定期充电以供电池储存能量。

充电方式包括家用插座充电、公共充电桩充电以及特殊充电设施。

总的来说,纯电动汽车以零排放、低噪音、高加速性能等特点,具有环保、高效和安静的驾驶体验。

然而,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续航里程等方面也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挑战。

2汽车行驶特性

2汽车行驶特性

第一节
概述
道路线形设计要保证: 1 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 车,不翻车、不倒溜、不侧滑,这就需要合理设 置纵横坡度、弯道,以及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 力等。 2 尽可能提高车速。车速是评价运输效率 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提高车速,路线应具有 良好的线形(如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充分发 挥汽车行驶的动力性能。
(P35~39)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其一是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 阻力,这是必要条件;其二是驱动力小于或 等于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摩擦力(附着力),这 是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不致使车轮空转打滑的 条件,也就是充分条件。P39
一、汽车的驱动力
1、发动机曲轴扭矩M 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的内燃发动 机,其传力过程如下:在发动机里热能转 化为机械能 → 有效功率N → 曲轴旋转 (转速为 n),产生扭矩M → 经变速和传 动,将M传给驱动轮,产生扭矩MK → 驱 动汽车行驶。
性能、越野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平顺性和
操纵稳定性等)和使用性能的科学。本章主要简 要介绍汽车的驱动力和行车阻力,汽车的动力特 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制动性等基本理论。深 入的研究可学习有关《汽车应用工程》、《汽车
理论》等课程。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组成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平移质量的惯性力
旋转质量的惯性力矩
RI 1
G ma a g
RI 2
I
d dt
式中:I―――旋转部分的转动惯量;
d dt
―――旋转部分转动时的角加速度。
为简化计算,一般给平移质量惯性力乘以大于1 的系数δ,来近似代替旋转质量惯性力矩的影响,即: G RI= a (N) g 式中: RI―――惯性阻力 (N) ; G―――车辆总重力 (N) ; g―――重力加速度 (m/s2) ; a―――汽车的加速度(正值)或减速度 (负值)(m/s2) ; δ―――惯性力系数.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2.2.1 车辆的交通特性
二、车辆设计尺寸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规定的设计车辆尺寸
项 车辆类型 总长 总宽 总高 尺 小客车 载重汽车 鞍式列车 6 12 16 1.8 2.5 2.5 2 4 4 前悬 寸(m) 0.8 1.5 1.2 3.8 6.5 4+8.8 1.4 4 2 目 轴距 后悬
曲线圆心方向 α 离心力 下滑力与摩擦力的水平合力 下滑力 轮胎与地面 横向摩擦力
α
支持力
重力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横向受力示意图 2
路面横向有坡度
2.2.4 牵引平衡与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 1.牵引平衡:
Pt=pf±pi+pw±pj
2.汽车行驶的2个必要条件: A。汽车的牵引力≥汽车的的行驶阻力。
B。牵引力≤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摩擦力 (即附着力)。
• 1、系统性:人、车、路、环境几个互不相同的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 2、动态性:道路交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交通环境 的改变而变化,道路交通是一个动态系统。
• 3、复杂性(开式):在交通系统中,关系错综复杂,不确 定因素甚多,不仅与系统内的因素有关,还与系统外的国家 政策、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
在汽车制动力不足时,有
何措施可以补救?
3.通过性:
是指机动车不用其他辅助措施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 通过各种路面、无路地段、各种自然障碍的能力。 车辆通过性分为轮廓通过性和支承通过性。
①通常把机动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和离去角、纵向
和横向通过半径、最大横坡作为车辆的轮廓通过性的评价 指标。 ②通常把附着质量、附着质量系数、车轮接地比压(车轮 对地面的单位压力)作为机动车支承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的基本特征

汽车的基本特征

汽车的基本特征
汽车是一种以内燃机或电动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通常由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轮胎等部件构成。

汽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机动性:汽车可以自主行驶,具有机动性,可以适应不同道路和环境条件。

2. 速度:汽车具有较高的速度,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

3. 载人能力:汽车能够搭载多人,可以满足不同的乘坐需求。

4. 载货能力:汽车可以携带货物,具有一定的载货能力,可以满足物流和运输需求。

5. 舒适性:汽车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可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6. 安全性:汽车在设计和制造上注重安全性,可以提供安全保障。

7. 环保性:现代汽车注重环保性能,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 经济性:汽车在使用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方面注重经济性,可以提供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

综上所述,汽车具有机动性、速度、载人能力、载货能力、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基本特征,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外部 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 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稳定性:纵向 横向 表现:滑移 倾覆


纵向稳定性:
表现:倾覆 滑移(倒溜)

横向稳定性:
表现:倾覆 滑移(侧滑)

1.制动平衡方程式 汽车制动时,制动力P取决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 力。在附着系数较小的路面上,若制动力大于附着 力,车轮将在路面上滑移,易使制动方向失去控 制。所以P值的极限值为 P = Gϕ 汽车在部分滑动部分滚动的情况下附着力最大。 制动平衡方程式为 :-P = RW + RR + RI P + RR + RI = 0 (忽略空气阻力)
3.纵向稳定性的保证

Gk l2 ⋅ ϕ 远远小于1, 一般 i 0 = 接近于1,而 iϕ = G hg
所以, iϕ < i0 即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在发生纵向倾覆之 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现象。 道路设计只要满足不产生纵向滑移,就可避免 汽车的纵向倾覆现象出现。 汽车行驶时纵向稳定性的条件为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倾覆的最小平 曲线半径R min:
R min V2 ≥ b 127( + ih ) 2h g
V2 µ= − ih 127 R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

横向滑移: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 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 横向力大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
采用横向力系数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 重的横向力,即
X v µ= = − ih G gR
2
V µ= − ih 127 R
2
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横向倾覆: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 作用,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 覆。 汽车内侧车轮支反力N1为0。 倾覆力矩等于或大于稳定力矩。

纵坡折减: 直坡道上ih≈0则I=i。即汽车沿直坡道下坡时,前轴 荷载增量与在平直路段前轴荷载的比率等于该路段的 纵坡度。在曲线上如果也以直线上相同大小的最大纵 坡imax作为控制,则有下式成立
v2 i+ i h ≤ i max gR

最大纵坡在平曲线上的折减计算方法:
i ≤ i max
V − ih 127 R
Y = Fsinα + Gcosα

将离心力F与汽车重力G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 力X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Y, X = Fcosα − Gsin α
Y = Fsinα + Gcosα 由于路面横向倾角α一般很小,则 sinα≈tgα=ih,cosα≈1,其中ih称为横向超高坡 度, 2 2
Gv v X = F − Gih = − Gih = G ( − ih ) gR gR
横向倾覆平衡条件分析:


倾覆力矩:Xhg
稳定力矩:
b b b Y = (Fih + G) ≈ G 2 2 2
横向倾覆平衡条件分析:


倾覆力矩:Xhg
b b b 稳定力矩: Y = (Fih + G) ≈ G 2 2 2 b X b 稳定、平衡条件: Xh g ≤ G µ= ≤ 2 G 2h g
2 V1
2 V2

保证横向稳定性的条件:
µ ≤ ϕh

R≥
V
2
127(ϕ + i )
三、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 汽车行驶在小半径平曲线上时,较直线上增加了一 项弯道阻力。 对上坡的汽车耗费的功率增加,使行车速度降低。 对下坡的汽车有沿纵横组合的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 移和装载偏重的可能,这对汽车的行驶是危险的。
2
第四节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中强制降低车速以至停 车,或在下坡时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一、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评价汽车制动性的指标:制动效能(制动距离) 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二、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是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 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 1.纵向倾覆 : 临界状态:汽车前轮法向反作用力Z1为零 。 Z L - Gl cosα + Gh sinα =0 1 2 0 g 0 Z L = Gl cosα - Gh sinα =0 1 2 0 g 0

l2 tgα 0 = hg
l2 i0 = hg


2.纵向滑移(驱动轮滑转)
G G ϕ + Gψ + δ a = 0 g


g a = − (ϕ + ψ ) δ
2.制动距离
dv g a= = − (ϕ + ψ) dt δ
δ dv dt = − g(ϕ + ψ)
V2 δ S = ∫ vdt = − vdv ∫ g(ϕ + ψ) V1

制动距离: S =
− 254(ϕ + ψ )


汽车行驶在纵坡为i(tgα)和超高横坡为ih(tgβ)的 下坡路段上,作用在前轴上荷载W1为
W1 = G (l 2 cos α + h g sin α ) L cos β

离心力F分配在前轴上的荷载W2为
Gv 2l 2 W2 = sin β gRL

前轴总荷载ΣW为 :
∑ W = W + W = G(

极限平衡条 件:

X = Yϕh ≈ Gϕh X µ = = ϕh G
µ ≤ ϕh
R≥ V
2
横向滑移稳定条件:

127(ϕ h + i h )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横向力系数μ值的大小。 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一般b≈2hg,而 ϕh<0.5,即 b ϕh < 2h g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 生横向滑移现象。 在道路设计中只要保证不产生横向滑移现象发生, 即可保证横向稳定性。
临界状态:下滑力等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 Gsinαϕ=ϕGk 因为sinα ϕ ≈ tgαϕ= iϕ ,则纵向滑移临界状态 条件:
Gk ⋅ϕ iϕ = tgαϕ = G

纵向滑移的极限状态——倒溜发生条件: Gsinαϕ=ϕG iϕ = tgαϕ = ϕ
结论:当坡道倾角α≥αϕ 或道路纵坡度 i≥iϕ 时, 汽车可能产生ϕ G
二、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1.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其作用 点在汽车的重心,方向水平背离圆心。

Gv 2 离心力 F = gR

受力分析: 横向力X——失稳 竖向力Y——稳定


将离心力F与汽车重力G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 力X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Y, X = Fcosα − Gsin α
1 2
l2 + h gi L
l2 v 2 + ih ) gRL
在平直路段上,作用于前轴的荷载W'为
W′ =

l2 G L
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前轴荷载增量与W的比值为
W − W′ h ∑ I= = W′ v2 i+ ih l2 gR
g

v2 ih 对载重汽车,一般hg/l2≈1,则 I = i + g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