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广玉兰课文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广玉兰》这首诗的背景、作者及其含义。

2.能准确朗读全诗,并理解其整体意思。

3.学习和运用本诗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

二、教学重难点1.整体理解诗意和表达。

2.认识和运用本诗中的生僻词汇。

3.运用本诗中的一些表达方式,积累相关的句型和语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首先,老师可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广玉兰》这首诗?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你们觉得这首诗中讲的是什么呢?2. 学习《广玉兰》接下来,老师将诗歌进行逐行辅导,讲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和整首诗的含义。

同时,鼓励学生跟读整首诗歌,加强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中,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词语和句式,可以进行配合图解或举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学习生僻词汇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结合诗歌的内容,讲解一些生僻但有趣的词汇。

如:“却”、“怡然自乐”、“细腻”等,既能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又能提高理解能力。

4. 拓展句型和语汇在整体理解《广玉兰》这首诗后,老师可以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提取出来,结合课文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表达方式,学生掌握相关的句型和语汇。

如:“如初春的泥水,沁着清新气息。

”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比较特别,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春天的气息。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诗意的方式,来表达一些平常、简单的事情。

5. 诵读和表演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诵读和表演活动。

学生可以分组,各自选一段话进行模仿朗读和表演,然后与同伴分享。

6. 课后作业结束课堂后,老师可布置相关的作业,如: - 背诵《广玉兰》这首诗,并在一周后进行朗读和演讲。

- 自己写一篇诗歌,运用《广玉兰》这首诗中所学的句型和语汇。

- 阅读一篇有关《广玉兰》及其作者的文章,并在下次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四、作业检查在下一节课上,老师可对上节作业作出适当的检查与点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小学教案《广玉兰》说课设计之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小学教案《广玉兰》说课设计之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小学教案《广玉兰》说课设计之二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选用的教材为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其中的一篇课文为《广玉兰》。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少年郎世宁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救下了邻村美丽的玉兰花,同时也解决了邻村的水患问题。

学习本课文能够让学生在情感、思维和语言等方面有所体验与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能准确理解并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性)2.能借助图片,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3.能描绘出邻村的风景图画,并通过合作完成。

4.能初步感知语言的力量,理解语言的特殊性。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物、情节;2.描绘邻村的景色;3.体验语言的威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讲述一个英雄少年的故事,关于勇敢、聪明、善良以及发挥个人的作用。

这个少年通过努力,解决了邻村的水患问题,并且还拯救了玉兰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一起来探究“个人的力量”与“集体的力量”的关系!2. 自主阅读(20分钟)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记录重要内容或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可以在旁边指导、解释。

3. 朗读(10分钟)学生表演角色,朗读课文。

4. 情景讨论(15分钟)1.学生们一起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例如:你对故事感受如何?你会怎样做?你认为邻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污水?2.学生们在小组内组织讨论,归纳结论,并准备汇报分享。

5. 图画描绘(20分钟)学生们观察图片,描绘出画面呈现的邻村的各种景色,例如:水静静地流淌、村里盛开的玉兰花等。

6. 课文解读(15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这篇课文,一起探究少年郎世宁的勇气、智慧和善良以及人的情感经历等。

7. 听音作业(10分钟)老师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课文并记录自己不会发音的单词。

8. 作业布置(10分钟)学生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并检查语文作业是否完成。

五、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策略: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促进彼此的思维碰撞。

2.情景教学法:老师通过情景的营造,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故事中的情感与思维脉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广玉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句子,掌握生字“蕊”等的行楷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含羞待放”“婴儿”等词句的表达效果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比喻、拟人、侧面烘托的表达方法和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从中学习言之有情、言之有序地状物写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圈点批注,提纲挈领和细致入微的读书方法,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背诵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直观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散文《广玉兰》。

先来欣赏一下广玉兰的图片,带上你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慧敏锐的心灵,看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播放图片,配乐)广玉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美丽、高贵、圣洁……这个词用得好。

词汇真丰富。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荒煤一起去欣赏他笔下的广玉兰,齐读课题。

广玉兰那么美要读得柔柔的,再读。

语文就是一个情字,一字一句总关情,都要读出感情来。

二、交流预习自学情况,学习提纲挈领地读书。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

我们先来做个小小的热身运动,看看同学们课文会读了吗。

这里有几句话,咱们一句一句地来,读对了就加大难度,第一句话,难度系数1星。

(1)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很好,我们继续,下面难度系数两星。

)(2)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后鼻音婴儿的婴读得很准。

不仅读出了声音,还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和情感,真好。

)(3)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这么长长的一个句子,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呀?教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注意停顿。

下面给一句五星级,试试看。

)(4)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五星级都能通过,掌声送给他。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案第一学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案第一学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案第一学时教案设计意图: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广玉兰》这篇课文,了解广玉兰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花期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广玉兰的奥秘,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广玉兰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花期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广玉兰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花期的相关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广玉兰图片、实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广玉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广玉兰的外形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广玉兰的了解。

二、课文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的美丽。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广玉兰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 讲解广玉兰的花期及相关知识。

三、讨论交流(5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广玉兰的认识和感受。

四、动手实践(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广玉兰实物标本,加深对广玉兰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广玉兰的手工制品,如剪纸、模型等。

3. 展示学生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活动重难点:重点:广玉兰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花期的相关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动手实践等环节,对广玉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但在动手实践环节,部分学生的制作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广玉兰》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广玉兰》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广玉兰》教案【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广玉兰》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比喻的贴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

2.学习本课生字,掌握“琢、绽、蕊、婴、茎”等字的正确读音,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终年不败”等词语的意思。

3.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想象广玉兰的香幽、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感悟广玉兰纯洁、旺盛的生命力。

培养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的能力。

4.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表现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在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中,想象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感悟广玉兰纯洁、旺盛的生命力。

对感兴趣的段落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表现出它的特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掌握“琢、绽、蕊、婴、茎”等字的正确读音,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知道课文从哪些角度描写赞美广玉兰。

4. 学习课文1、2、6自然段,知道作者喜欢广玉兰的原因,品读广玉兰的“香幽”“色美”。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2遍,完成填空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五六月份是广玉兰()。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色彩是()中渗透()色。

一棵树上的花开得也形态不同,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的大家族。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花蕊(ruǐ xīn)圆茎(jīn jīng )柔韧(rèn rèng)绽放(zhàn zàn)婴儿(yīn yīng )玉琢冰(zuó zhuó)3.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继续加深学生对《广玉兰》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农村和城市的差异。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技巧。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深学生对《广玉兰》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技巧。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

3. 教学内容及方法3.1. 教学内容1.文本阅读,加深对《广玉兰》的理解。

2.讨论农村与城市差异,引导学生思考。

3.语文表达练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2. 教学方法1.教师导读法;2.小组讨论法;3.课堂点拨法;4.语文写作练习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导图演示工具,制作一张概述本节课要点的导图,引领学生打开审题视野。

4.2. 文本阅读1.让学生仔细阅读《广玉兰》一文,希望他们除了理解大意,还要注意语言运用、人物刻画、情感渲染等细节问题,为后面的讨论做好准备。

2.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可以在阅读前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先导,帮助他们抓住文本特色。

3.阅读结束后,学生观看老师分析全文的PPT,并跟读文章,强化对文章的理解。

4.3. 讨论农村与城市差异1.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鼓励学生就农村与城市生活中的差异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交通、食品、环境、人文、教育等方面。

借助地图等多媒体工具,辅助学生理解和表达。

3.引导学生体会农村与城市文化的差异,并尝试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

4.4. 语文表达练习1.教师对比研究不同材料,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有其针对的背景和场景。

2.教师利用语文写作练习册、教师提供写作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5. 教学效果及评价教学过程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小组讨论中鼓励他们发表自己思考和表达的意见和看法。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在表达的同时加强语言的表达和语言技巧的锤炼,让他们在学习中身心充分得到发展。

《广玉兰》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广玉兰》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广玉兰》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广玉兰》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2、能模仿课文2—5小节的写法,介绍你喜欢的一种花的特点。

3、在品位、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准备:课件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春天来了,春暖花开,你能说出哪些花?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2、课题:广玉兰(齐读课题)3、你能把所知道的广玉兰介绍给大家吗?4、作者笔下的广玉兰又是什么样的呢?二、研读开头读懂情感1、畅想组朗读第一段,思考: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气味一股淡淡的幽香)板书气味幽香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香味弥漫整个树林?(荡漾)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

过渡:正是这种幽香的吸引,每当作者散步时,都要去观赏一下,渐渐地作者熟悉了它,然后描绘了它的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二至五段,边读边思考问题,请看课件要求1、作者重点描绘了广玉兰,主要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广玉兰的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写?2、第三段,想想作者一共写了花开的几种形态?能否从图上找到?你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3、第四五段,又写了它哪一方面的特点?三、细细品味,探究感悟探究组,考察组冲锋组胜利组四组的四号汇报交流探究组四号汇报第1题(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广玉兰花瓣的色彩和质感、花开的形态以及广玉兰花的叶子。

)师板书色彩质感形态叶子本组成员读第二段,广玉兰花有什么特点?冲锋组四号回答(花朵洁净高雅)板书从哪里看出来?考察组四号汇报(花瓣的色彩与质感。

)盛开的广玉兰的确美,无论是花瓣的色彩还是质感,都令作者深深的喜爱,作者赞叹道:“总之……”(齐读)下面自由抢答,小组四位成员全答第二题冲锋队抢答成功,开始答(四个形态,学生1、2、3、4号回答可以不按顺序。

)第二句:有的含羞待放,……可爱.”(文中的含羞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三句:有的刚刚绽放,……有一寸长”(请仔细欣赏课件中的图片,可看出花苞非常可爱)第四句::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惹人喜爱”(把盛开的花儿比作婴儿的笑脸,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第五句: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新生命的种子.”(感受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广玉兰》这篇课文的内容;
•能够理解广玉兰改变的心态及其代表的含义;
•学会感悟诗的美,并能写出简单的诗句。

2.能力目标:
•能够有效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及句型,写出符合语境的句子;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讲述自己的故事。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广玉兰改变的心态;
•学习并运用生僻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如何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如何简单地让学生写出好的诗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教师播放相关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联想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广玉兰》这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脉络。

2.讲授(20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僻词汇,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

原来,在林阴道两旁,有许多开着白色花朵的高大树木,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园丁说,这些树木叫广玉兰,是从广东一带传过来的。

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观赏一下。

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

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唯有广玉兰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广玉兰》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了广玉兰花香幽、色美、形秀的特点以及广玉兰叶充满生机的特点。

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主旨在于赞美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要注意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帮助学生弄清广玉兰与广玉兰花表述时意思的不同。

同时,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创设情境,为文本语言的品味为服务,为广玉兰花与叶特点的展现服务。

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题导入
(1)春暖花开,各种花都竞相开放。

今天,我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

出示广玉兰和广玉兰花的图片。

(2)板书课题。

(3)哪些同学知道广玉兰,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出示广玉兰和广玉兰花的图片。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字词。

渗透概括花蕊婴儿惹人喜爱孕育
铁锈色呈现旺盛内涵椭圆形凋落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②分小节朗读课文。

③齐读课文。

(3)理清脉络。

①自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分为几段?
②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3、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①轻声读第一段。

②思考。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2)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完成作业
课后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2)广玉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花很大,散发着阵阵幽香。

2、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着重写了哪一方面?
②交流。

(按花的色彩和质感、花的形态、叶子的特点的顺序写的,着重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形态特点。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说说花的特点。

b.从哪些语句读懂的?
c.从语句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从花瓣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花的洁净、高雅。

“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写出广玉兰实在是美到了美不胜收、美不能言的境地。

表达出作者对盛开的花朵喜爱之情。

d.训练朗读。

④理解第3自然段。

a.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说说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出怎样的感情?
自由读,交流。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谈体会,领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b.指导朗读,背诵。

看图(动画),试背。

⑤理解4、5自然段。

a.作者不仅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形态美,还写了它的什么?(叶片)
b.自学,讨论。

c.交流。

叶片“终年不败”的特点。

叶片很有生命力。

为什么说“另有一番情趣”?还从哪儿体会到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训练朗读。

(2)学习第三段。

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齐读。

3、总结全文
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
交流,观察仔细,抓住特点。

第三课时
1、复习
(1)默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作业指导
(1)课文第3自然写花的样子,是怎样写的?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3)练笔。

板书:
气味幽香
10.广玉兰花瓣洁净高雅
(生命力旺盛)形态生生不息
叶片终生不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