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连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课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pt课件

第二课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ppt课件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闭合后 滑片P 向左滑动时,各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什么样?灯泡的亮度如何改变?
V
R1 A2 L
A1
R2 P
S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U2 = I2 R2 = 0.5A×15Ω=7.5V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例2.已知两个定值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5Ω、15Ω, 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用10V的电源供电,求: 电路中的电流及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R1=
U1 =
I
50V 0.5A
=100Ω
R2=R总-R1=400Ω-100Ω=300Ω
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或:U1:U总=R1:R总
或:I1:I总=R总:R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电流 特点
电压 特点
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电阻 特点 R总=R1+R2
并联电路 I=I1+I2
U
并联电路中: I总=I1+I2

《电阻的串联》ppt课件(共15张PPT)精编版

《电阻的串联》ppt课件(共15张PPT)精编版
I=U1/R1 I=U2/R2 … I=UN/RN 所以 U1/R1=U2/R2=…=UN/RN=I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 的电压与它的阻值成正比
当只有两个电阻时 I=U/(R1+R2) U1=R1I=R1U/(R1+R2)
U2=R2I=R2U/(R1+R2)
3)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P=UI U=RI P=RI2 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分配
2 有一个毫安表,内阻为100Ω,满偏电 流为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6V的电压 表,需要多大的分压电阻。
Ug=RgIg=100x0,003V=0.3V
UR=U-Ug=(6-0.3)V=5.7V
Ug/Rg=UR/R R=URRg/Ug=(5.7x100)/0.3 Ω =1900 Ω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特点 和性质,(1)串联电路的电流,(2) 串联电路的电压,(3)串联电路的总 电阻,(4)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 (5)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2、学习了怎样把微安表或毫安 表改装成电压表。
Ug/Rg = UR/R R=URRg/Ug=(2.9x1000)/0.1 Ω =29kΩ
1: 灯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加载它们两 端的电压为12V,L1的电阻为8Ω,两端的 电压为4V,求L2中的电流和电阻。
I2=I1=U1/R1=4/8A=0.5A U2=U-U1=(12-4)V=8V R2=U2/I2=8/0.5 Ω =16 Ω
P1=R1I2 ;P2=R2I2 ; … PN=RNI2 P1/R1=P2/R2=…=PN/RN=I2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 率与它的阻值成正比
例 有一盏弧光灯,额定电压U1=40V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5A,应该怎样把 它接入U=220V的照明电路中。 解:U2=U-U1=180V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电阻 课件(共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电阻 课件(共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课堂小结
1.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 作用的大小。
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受温度影响。
1.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实验3: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灯丝
A
加 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 阻较小的材料导电性能较强;反之, 电阻较大,导电性能较弱。右图展 示的是不同材料在导电性能上的排 序,从上至下,材料的导电性能依 次减弱。
●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长度有关; ●电阻的大小是否跟导线的粗细有关; ●其他因素。
实验方案
A
B
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6.3 电阻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课件6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欧姆定律PPT课件6
答:这个电路的电流约为0.67A。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猜想与假设:
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比各并联电阻小?
设计实验:
A
A
B
R
R
R
理论推导:并联电路的电阻
I1
I总
U
U
等 效
I2
R总
I总
由欧姆定律可知
I1 = U / R1
I2 = U / R2
又有:I总=I1+I2,即
1
1
1


R总
R1
R2
I总 = U / R总
互动课堂理解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课件: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
如图所示,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
作 R1、R2 的等效电阻
串 电流关系 I=I1=I2
联 电压关系 U=U1+U2

电阻关系 R=R1+R2

并 电流关系 I=I1+I2
联 电压关系 U=U1=U2
1
1
1

=
+
电阻关系

1
2

互动课堂理解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如图所示,两个电阻 R1 和 R2 串联在电源电压为 U 的电路中,由串联电
U / R总 = U / R1 + U / R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2章第3节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共40张PPT)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2章第3节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共40张PPT)
根据此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合理猜测 制定计划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
10/15/2019
合理猜测
why ?
烫手
不烫手
10/15/2019
合理猜测
why ? 着火了!
10/15/2019
R'
R1=R2
R
R 电阻丝
结论:在通电时间、电阻相同时,电流 越大 的产生
的热量多。
10/15/2019
实验分析
1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3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 流的平方成正比.
10/15/2019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Q 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 I 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R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t
得出结论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
电热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之比为______1。︰9
10/15/2019
10/15/2019
6、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 为1A,电动机正常工作。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2)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产生的电能为多少J? (3)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产生的电热为多少J? (4)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提供的机械能为多少? (5)如果想让电动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可以怎样实施?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课件PPT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课件PPT
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
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左端a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由I

U
U
13.5 V
可得:R0的阻值R0= =
=25 Ω。
R
Ia
0.54 A
感悟新知
知2-练
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b时,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
U
R的全部电阻串联,由I= 可得,R0两端的电压:U0=
A. I1 ∶ I2=1 ∶ 1,U1 ∶ U2=2 ∶ 1
B. I1 ∶ I2=1 ∶ 2,U1 ∶ U2=1 ∶ 1
C. I1 ∶ I2=1 ∶ 1,U1 ∶ U2=1 ∶ 2
D. I1 ∶ I2=1 ∶ 2,U1 ∶ U2=1 ∶ 2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判断串联电路各部分电路电流之比,可用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1
如图2 所示,小灯泡的电阻为100 Ω,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范围为“0 ~ 20 Ω”,则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
120 Ω;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
联后电阻的最大值是______
器滑片由b 往a 移动,小灯泡
变亮 (填“变亮”
的亮度________
“变暗”或“不变”)。
感悟新知
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
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感悟新知
知1-讲
1. 电阻的串联
(1) 研究方法:分析电路或进行计算时,可用总电阻去
代替各串联电阻,这里用到等效法。
(2)电阻串联时的规律: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代数表达式:R=R1+R2。
感悟新知
知1-讲
(3)表达式的推导:

电阻的连接(公开课教案PPT)

电阻的连接(公开课教案PPT)

欧姆定律:U=I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一 电阻的连接方式
1、串联。如图 I1
I1 R1
R2
U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 电阻的关系 三个知识点: 第一、串联电路中各处 的电流相等
I=I1=I2
第二、电路两端的总电 压等于各电阻端电压之 和
U=U1+U2
公式拓展:
U=U1+U2 U=IR U=I*R1+I*R2
复习:
正温度系数和负温 度系数热敏电阻的 特性和用途
电阻的连接
电阻的串、并联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 定律之一,它在物理学 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这个定律是欧姆发现的, 所以叫欧姆定律。欧姆 1787年出生在德国。
在欧姆那个时代,实验设备 非常简陋,欧姆为发现这个 定律,创制了电池、电流表、 电压表等实验仪器,经过 10年艰苦的实验研究才获 得成功。因此我们在学习欧 姆定律的同时,还要学习欧 姆刻苦学习和为科学献身的 精神。
R1>R2>R D、上述关系都可能
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的电阻 的串联,要牢记串联 电路的三个知识点, 在,电阻是10欧, 现从它的中间截断,并扭在一起成 为一根导线,这时的电阻为 欧。
第三、串联后的总电阻 为各电阻相加
R=R1+R2
电阻的串联 等效认为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等效电路图
R1
R2
R1 R2
问题
在修理某电子仪器时,需要 一个40 的电阻,但不巧 手边没有这种规格的电阻, 而只有一些5 的电阻,那 么可不可以把几个5的电阻 合起来代替10 的电阻呢?
例题1:已知 R1=1200,R2=1000,U=220V。 求U1、U2、I。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课件共18张PPT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课件共18张PPT





电 路
串联电路两 电 端的总电压 路
等于各部分
两端的电压
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 支路两端的电 压相等.
并联电路干路 的总电流等于 各支路的电流 之和.
我们又有了 新的问题:
电阻串联或并联时, 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 还是小了?
增加动力,补充营养
A
R1 R R2
V
如果用一个电阻R代替两个串联着的电阻R1、R2接入电 路后,电路的状态不变,即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 流都与原来的相同,R就叫做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 总电阻。
进行实验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A、
与收集证 据
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 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
AB
A
串联起来,接在A、B之间,
闭合开关,再观察电流表的
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
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再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分析与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I1+I2可知,各支路中的电流I1和I2都是并
联电路干路总电流I的一部分。那么I1和I2的大小和并联电阻的阻
值R1和R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I1
R1
U

I R1
R2
I2
R2
U1
U2

解:在串联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I=U1/R1、
I=U2/R2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所以,

阻的阻值都大。
让我们通过理论来推导一下,我们还能得到什么呢?
U
I R1
R2
U1
U2
等效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串联电路的应用主要有: (1)分压作用; (2)限流作用; (3)获得大电阻。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三、电阻的并联
把几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电路中的一个点上, 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点上,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电阻 的并联。
并联电路
等效电路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并联电路的特点
1 . U U 1 U 2 U 3 U n
2 . I I 1 I 2 I 3 I n
3. 111 1
R R1 R2
Rn
4. I1:I2:I3R 11: R12: R13
5. P1:P2:P3R 11: R12: R13
电路的总功率P总=UI=P1+P2+P3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1)若并联的几个电阻值都为R,则总电阻:
R总=
R n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例2-1]
如图所示的电阻分 压器中,已知Ui=300V, R1=150kΩ、R2=100kΩ、 R3=50kΩ,求当开关在1、 2、3位置时,输出电压 各为多少?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例2-2]
现有一只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也 叫满刻度电流)是50μA,内阻是3kΩ。根据需要, 要把它改造成量程(也叫测量范围)为10V的电 压表,应该如何改造?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课堂小结
分析、计算混联电路的方法如下: (1)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特点,逐步简化 电路,求出电路的等效电阻。 (2)由等效电阻和电路的总电压,根据欧姆 定律求电路的总电流。 (3)再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的特点, 由总电流求出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节日彩灯的接线图如下页图所示,它是采用 若干个额定电压为10V的小灯泡串联组成。已知 电源电压为220V,请问需要串联至少几个小灯 泡才能正常发光?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节日彩灯及接线图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小结
1.简单直流电路是指可以用串并联关系化 解成单一的闭合回路的直流电路。计算分析简 单直流电路的依据是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的 规律。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四、电阻并联电路的应用 1.分流作用 2.恒压供电 3.利用电阻并联可以获得较小阻值的电阻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家用电器的并联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练一练】
现有一只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其内阻 为rc=1 kΩ。若要将其量程扩大为10 mA,应并 联多大的分流电阻?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2-2 电阻的连接
学习目标
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2.能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关 系分析计算简单电路。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一、电阻的串联
将几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不分支地连接起来, 这种连接方式就称为串联。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1.I=I1=I2=I3=……=In 2.U=U1+U2+U3+……+Un 3.R=R1+R2+R3+……+Rn 4.U1:U2 :U3=R1 :R2 :R3 5.P1:P2 :P3=R1 :R2 :R 简单直流电路
两个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
U1
R1 U R1 R2
U2
R2 U R1 R2
三个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
U1
R1
R1 R2
U R3
U2
R1
R2 R2
U R3
U3
R1
R3 R2
U R3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二、电阻串联电路的应用 1. 分压作用 2. 限流作用 3. 利用电阻串联可以得到较大阻值的电阻
画等效电路图的步骤: 1.在原电路图中标出各个节点的名称,原电路两端
分别标为A、B,其他节点依次标出C、D…等。并假设A
点为最高电位点“+”,B点为最低电位点“-”。其他 节点的电位在A、B点电位之间。
2.按照电位的高低,把标注的各字母沿竖直方向依 次排开,将各电阻依次接入与原电路图对应的两节点之 间,画出等效电路图。
课堂小结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1 1 1
R R1 R2 R3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五、电阻的混联
既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的电路, 称为电阻的混联电路。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分析、计算混联电路的方法: 1.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特点,逐步简化
电路,求出电路的等效电阻。 2.由等效电阻和电路的总电压,根据欧姆
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流。 3.再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的特点,
由总电流求出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对于难以判断出电阻间连接关系的复杂混联电 路,可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再计算其等效电阻。 等效电路图——把原电路整理成较为直观的电 阻串并联关系的电路图。
混联电路及其等效电路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3.根据等效电路中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求出 等效电阻。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例2-3]试画出下图的等效电路图。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你能直接看出下图中3个电阻之间的连接关系 吗?试画出其等效电路图,并求出A、B两点之间 的等效电阻RAB。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例2-4]
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各电阻的电流和电压。
显然,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并
联电阻的阻值都小。
(2)若使两个电阻并联,则总电阻为:
R总
R1R2 R1 R2
第二章 简单直流电路
3个电阻并联,其中R1>R2>R3,并联后总 电阻为R。你知道R1、R2、R3和R这四个电阻中, 哪个阻值最大?哪个阻值最小吗?将两个电阻 R1=10Ω,R2=100kΩ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与 哪个电阻的阻值最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