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有机化学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推断合成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推断合成

聚丙烯、
ad
ad
n C=C 催化剂 C-C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腈、
be
b e n 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有机玻璃
②丁二烯型加聚 破两头,移中间
催化剂
n
CH=CH-C=CH2
A
B
温度压强
CH-CH=C-CH2
A
B
n
天然橡胶 聚异戊二烯
氯丁橡胶 聚一氯丁二烯
含有双键的不同单体间的共聚 混合型 乙丙树脂 乙烯和丙烯共聚 , 丁苯橡胶 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
+
R'CHHCHO Na OHR C H O H C H R 'C H O
2
OH R-CH-OH
H 2O RCHO
其中G的分子式为C10H22O3 ,试回答:
CH2OH
1 写出结构简式:
B____H_C_H__O_____
CH3(CH2)5-C-CHO
E__________C_H_2O_H___;
酚羟基 不产生CO2 、羧基 产生CO2
羧酸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 含醛基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
葡萄糖、麦芽糖 、果糖
使溴水褪色
碳碳双键、叁键、酚羟基、醛基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能发生消去反应
碳碳双键、叁键、酚羟基、醛基、
醇羟基、苯的同系物
卤代烃和醇
能发生水解反应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1、分类、通式、同分异构体、命名 2、各类物质的性质、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 类型 3、有机推断、有机合成、有机计算 4、常见的有机实验、有共性的有机实验、物质 的分离和提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B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C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D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由苯作原料不能经一步化学反应制得的是( )A .硝基苯B .环己烷C .溴苯D .苯酚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酶B .天然橡胶C .淀粉D .硬脂酸甘油酯 4.“西气东输”是开发西部的一项重大工程。

这里所说的“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一氧化碳 B .氢气 C .甲烷 D .乙烯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B .NH 3的电子式C .乙烷的分子式 CH 3CH 3D .丙烯的结构简式 CH 3CH =CH 2 6.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蛋白质B .用生石灰干燥氨气C .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硫酸D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乙酸乙酯7.下列有机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 2+H 2O →+HCO 3-B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CH 4+Cl 2−−−→光照CH 2Cl 2+H 2C .用苯制硝基苯:+HO—NO 2∆−−−→浓硫酸 +H 2OD .苯乙酮与足量氢气加成:8.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质量不变..的是( )A.盐酸B.无水乙醇C.冰醋酸D.乙醛9.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C.浓氨水不能用于检验管道泄漏的氯气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器皿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10.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易溶于水B.苯易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D.乙酸与乙醇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酸乙酯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高三有机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高三有机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感谢观看
THANKS
加成反应
芳香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卤素或卤化氢等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新的化合物。
氧化反应
芳香烃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苯甲酸等氧化物。
醇、醚、醛、酮、羧酸等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机理
醚的裂化反应
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醚会 发生裂化反应,生成醇和烯烃 。
酮的氧化反应
酮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 羧酸。
萃取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混溶溶剂中的 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常用于分离固 体和液体混合物。
有机合成与分离技术的应用实例
药物合成
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抗癌 药物等。
精细化学品生产
利用有机合成技术生产表面活性剂、染料、香料等精细化学品。
天然产物提取与修饰
通过分离和提纯技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 修饰以改进其性能。
详细描述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无机化合 物外,其他的含碳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农业等
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04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合成
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成有机分子,可以 开发出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
药物筛选
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大量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寻找 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先导化合物。
药物代谢
有机化学还可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 代谢途径。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高考化学专题有机化学复习

实用标准文档大全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化学七、有机反应类型与对应物质类别1.取代反应(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①烷烃:光照条件下与X2取代;②芳香烃:Fe(FeX3)条件下与X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水浴下的硝化反应;与浓硫酸在70~80℃水浴条件下的磺化反应;在光照下与X2发生烷基上的取代;③醇:与HX取代;与含氧酸酯化;分子间脱水;注:醇与钠的反应归入置换反应。

④酚:与浓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与浓硝酸生成2,4,6-三硝基苯酚;注:液态酚与钠的反应仍属于置换反应。

⑤酯:酯的水解;⑥羧酸:羧酸的酯化反应;⑦卤代烃:与NaOH溶液共热水解。

(3)典型反应CH4+Cl2 CH3Cl+HCl实用标准文档大全CH3CH2OH+HBrCH3CH2Br+H2OCH3CH2OH+HOCH2CH 3 CH3CH2OCH2CH32.加成反应(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包括含C=C、 C C、-CHO、羰基、苯环的物质,具体如下:①烯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②炔烃:与H2、X2、HX、H2O、HCN等加成;③苯及同系物:与H2在Ni催化下加成、与Cl2在紫外光下加成;④醛:与HCN、H2等;⑤酮:H2;实用标准文档大全⑥还原性糖:H2;⑦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H2、H2O、X2等;⑧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如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等。

说明:一般饱和羧酸、饱和酯不发生加成反应。

(3)典型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3.加聚反应(1)定义: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特征:①是含C=C双键物质的性质。

②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

高考备考《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高考备考《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典型案例
例1.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B的结构简式, 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__________。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 (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7)的设合计成由路甲线苯_和__乙__酰__乙__酸_(乙无酯机(试CH剂3C任O选C)H。2COOC2H5)制备
(5) ―N―aO―H△ ―水―溶―液→ 是 a.卤代烃水解生成醇;b.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6) ―稀―H△ ―2S―O→4 是 a.酯类水解;b.糖类水解;c.油脂的酸性水解;d.淀粉水解 的反应条件。
三、反应条件与官能团 (7) ―OC―2u/△―或―Ag→ 为醇或醛氧化的条件。 (8) 催――化→剂或―F―e→ 为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反应 条件。 (9)Br2 的 CCl4 溶液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与 H2 的加成。
三、反应条件与官能团
(3) 浓―H△ ―2S→O4 是 a.醇消去 H2O 生成烯烃或炔烃;b.酯化反应;c.醇分子间脱 水生成醚的反应;d.纤维素的水解反应条件。
(4) ―N―aO―H△ ―醇―溶―液→或――浓―N―a―O△ ―H醇 ――溶―液―→ 是卤代烃消去 HX 生成不饱和 有机物的反应条件。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C=CC ≡C-CHO -COOH –COOC- –X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① -OH 、-CHO 、-COOH 是亲水基团,分子中数目越多、份量越大,则分子越易溶于水; ②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C=C 、 C ≡C 、-CHO 、-CO-,而羧基和酯基不能加成!③能发生消去反应只有卤代烃和醇,但没有α-H 则不能消去;④能发生加成反应的除(HCHO )外只有烯烃;⑤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酚、醛或酮),二元醇、二元羧酸、氨基酸等双官能团物质;⑥减少碳原子通过脱羧反应,增加碳原子则通过醛或酮的二聚反应或聚合反应。

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聚合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中和反应及其它反应四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五.训练题1、物质A 的结构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A 与足量H 2作用最多消耗H 210mol;B .能与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 .1molA 与NaOH 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4molD .遇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2、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它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 、能发生加聚反应B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能使溴水褪色;D 、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3、对某结构为下图所示的化合物,则有关生成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两分子乙醇分子间脱水而成B.由乙酸与乙二醇酯化而成C.由两分子乙二醇脱水而成D.苯酚经加氢而成4、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

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 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 3溶液反应的是5、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如右,下列有关A 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A.A 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B.A 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都物质的量之比为1:3C.A 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A 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6、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它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它有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②它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它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生成两种物质④它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只生成一种物质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④7、为了证明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正确的操作是A.滴入石蕊试液B.加入金属钠C.加入银氨溶液(微热)O -CH 3 2-CH=CH 2CH 2-CH 2 CH 2-CH O O CH 2OHHO HO C -O O 3 Br 2 CH 2Br 2 -C -Br2 Br A B C DC=O O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蒸馏,在馏出物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8、鉴别盛放在不同试管中的苯乙烯、甲苯、苯酚溶液、丙烯酸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A.氯化铁溶液 溴水B.高锰酸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C.溴水 碳酸钠溶液D.高锰酸钾溶液 溴水9、从松树中分离得到松柏醇,其结构简式为,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NaHCO 3溶液。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

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有机化学--------考研笔记整理(分专题汇总)第⼀篇基础知识⼀、关于⽴体化学1.⽆对称⾯1.分⼦⼿性的普通判据2.⽆对称中⼼3.⽆S4 反轴注:对称轴Cn不能作为判别分⼦⼿性的判据2. 外消旋体(dl体或+/-体)基本概念 1.绝对构型与相对构型2.种类:外消旋化合物/混合物/固体溶液基本理论⾮对映体差向异构体端基差向异构体内消旋体(meso-)e.g 酒⽯酸举例名词解释可能考察的:相对/绝对构型对映体/⾮对映体外消旋体潜不对称分⼦/原⼿性分⼦差向异构体3.⽴体异构部分⑴含⼿性碳的单环化合物:判别条件:⼀般判据⽆S1 S2 S4 相关:构象异构体ee aa ea ae构象对映体主要考查:S1=对称⾯的有⽆相关实例:1.1,2-⼆甲基环⼰烷1,3⼆甲基环⼰烷1,4⼆甲基环⼰烷⑵含不对称原⼦的光活性化合物N 稳定形式S P 三个不同的基团⑶含⼿性碳的旋光异构体丙⼆烯型旋光异构体 1.狭义c c c条件:a b 两基团不能相同2.⼴义:将双键看成环,可扩展⼀个或两个c c c联苯型旋光异构体(阻转异构现象- 少有的由于单键旋转受阻⽽产⽣的异构体)构型命名⽅法:选定⼀环,⼤基团为1,⼩基团为2.另⼀环,⼤集团为3,将其⼩基团转到环后最远处。

⑷含⼿性⾯的旋光异构体分⼦内存在扭曲的⾯⽽产⽣的旋光异构体,e.g 六螺苯4.外消旋化的条件⑴若⼿性碳易成碳正离⼦、碳负离⼦、碳⾃由基等活性中间体,该化合物极易外消旋化。

⑵若不对称碳原⼦的氢是羰基的-H,则在酸或碱的作⽤下极易外消旋化。

含多个不对称碳原⼦时,若只有其中⼀个碳原⼦易外消旋化,称差向异构化。

5.外消旋化的拆分化学法酶解法晶种结晶法柱⾊谱法不对称合成法:1.Prelog规则—⼀个分⼦得构象决定了某⼀试剂接近分⼦的⽅向,这⼆者的关联成为Prelog规则.2.⽴体专⼀性:即⾼度的⽴体选择性6.构象中重要作⽤⼒⾮键连的相互作⽤:不直接相连的原⼦间的作⽤⼒。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有机教案

有机化学本部分知识可分为如下三大块:烃;烃的衍生物;糖类及蛋白质。

在“烃”一章中,主要目的是学习一些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属有机化学启蒙章节,主要包括:有机物烷、烯、炔的及苯性质,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及加成、消去反应等。

无论从考试中的题目含量上,还是知识本身的灵活变通性上,“烃的衍生物”都是有机化学中的核心,也是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中应着重花费功夫的地方。

包括“醇”、“酚”、“醛”、“羧酸”、“酯”等几大知识块。

在中学阶段,“糖类、蛋白质”知识只能达到初步涉猎的层次,一些基本的概念及知识在本章显得尤为重要。

在有机计算及有机推断中经常用到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不饱和度的应用,这在后面的知识中有所叙述。

有机物燃烧前后,掌握压强的变化也是比较重要的能力。

有机实验是很有代表性的,根据一些基本原理设计出新的实验也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一、知识基础1.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型结构。

H—C—H键角为109°28′,应将这个规律推广:凡是一个碳原子周围以4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相结合,无论这些原子是否相同,所形成的以该碳原子为顶点的键角均约为109°28′,这在判断有机分子中各碳原子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2.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起反应。

①取代反应:Cl2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及HCl的混合物。

取代反应是一类范围很广的反应,包括硝化、磺化、酯化及卤代烃或酯类的水解等。

②氧化:烷烃可以燃烧,生成CO2及H2O③高温分解、裂化裂解:CH4C+2H2C4H10CH4+C3H6C4H10C2H6+C2H43.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①结构相似的理解:同一类物质,且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例:—OH与—CH2OH不能互称为同系物。

②组成上相差“—CH2”原子团:组成上相差指的是分子式上是否有n个—CH2的差别,而不限于分子中是否能真正找出—CH2的结构差别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北京卷25) (2007-北京-25) (2007四川-28)
三、复习策略
(一)团结合作,资源共享。 1、经验积淀 2、传承延续 3、独立、协作
4、高端引领
三、复习策略
(二)点、线结合的复习方式——使知识系统化、 条理化且突出重点 1、三条主线,一个核心——系统化: (1)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
一、高考试题回顾
08理综Ⅱ: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以酯的水解开始,逐步考察了醇、烯烃、卤代烃、 醛、羧酸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具体考察的知识 点是:结构简式的推断、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方 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 写。
重点考查:
(1)反应条件和官能团性质之间的关系;(2)通 过化学性质确定官能团书写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 的考查);(3)反应条件——官能团——反应类型。
(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还原反应;⑤聚合反应 (3)化学反应条件: ①光照: ②催化剂,加热: ③浓H2SO4,加热或NaOH,加热: ④试剂:NaOH/H2O,NaOH/乙醇;液溴、溴水; ⑤银氨溶液,新制Cu(OH)2
三、复习策略
一个核心——醇的结构和性质
②减少虚拟、贴近真实
【题例2】(08江苏卷19)布噁布洛芬是一种消炎镇 痛的药物。它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
HO A 1)盐酸 2)调节pH CHCN CH3 HNO3 HO CH3COOH O 2N B CHCN CH3 H2 C9H10N2O Pd/C催化剂 C
C9H11NO3 D
1)C2H5OH,H+ HO 2)调节pH H 2N 1)NaOH 2)H
三、复习策略
3、习题命制的依据:高考试题和考纲例题 (1)研究考点。 结构简式的推断、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 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 (2)加强 强化以主干知识为主进行命题 (3)关注 ①试题的开放性 ②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方向和模式
特点4、考查的形式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特别是同 分异构体的考查:(1)限制官能团种类和位置(2) 具体化学性质)
特点5、考查内容在稳定中求变,但仍体现主干知识。 (06、07、08均考查了(1)醇羟基的性质(2)酯的结 构和性质)
2、命题呈现如下趋势:
(1)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内容的传统考 查方式仍将继续: 结构简式的推断、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三、复习策略
(5)酯化反应 饱和一元羧酸、二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二元 醇;羟基羧酸的分子间、分子内酯化;无机含氧酸 与饱和一元醇的酯化。 各种酯的水解。 (6)有机推断专题 (7)有机合成专题
三、复习策略
(三)“分层次,有梯度”的训练题(课堂练习、大 练习、模拟考试) 1、习题讲解: 规律的提炼、方法的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习题的使用取舍: “让学生上岸,教师下海”
二元羧酸

E
H2
催化剂
F
C4H10O2
聚合
PBT
已知:
O R C C H +R' C R''

OH R C C C R' R'' (R、R'、R''—烃基或H)
【题例4】(08上海卷28)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不 断上涨,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又被看 好。下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乙烯(PVC)和人造羊 毛的合成线路。
水解 酯化
卤代烃 R—X
消去
水解 取代 加成
醇 R—OH
消 加 去 成
氧化 还原
氧化 醛 羧酸 R—CHO RCOOH
酯化

水解 RCOOR’
不饱和烃
CH3CH2Br
2 4 1
CH3CH2OCH2CH3
3 6 7 8
CH3 CH2ONa
CH2
CH2
5
CH3CH2OH
CH3CHO
9
CH3COOH
11 10
③关注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考查学生学习潜能 《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学 生“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 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高考试题表现形式主 要是信息题、数据分析对比归纳题,以考察学生思维 的缜密性、统摄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
【题例5】(07全国Ⅱ-12.)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 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 ( )
+
CHCOOC2H5 E CH3 CHCOOH CH3 O G 布噁布洛芬
Cl 吡啶
COCl C18H16NO3Cl F
N Cl
【题例3】(08重庆卷28).(16分)天然气化工是 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经下列反应 路线可得工程塑料PBT.
甲醇 天然气 D

O2 Cu
A
B C3H6O3(环状化合物)
(2006江苏化学第23题)(2006· 全国Ⅱ理综29 ) (2006四川卷) (06全国理综I)
(2)体现新课程理念,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但平稳过渡应该是主导趋势。
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课标》要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 势”,“体现化学时代特色”,以化学视角观察社会、 科学、生活,关注化学科最新发展,用化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尽管个别题目有“穿靴戴帽”之嫌,但毕竟向考生 传递了化学最新科技动态、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的信息。
三、复习策略
(4)羟基官能团的性质与有机物的脱水反应:
①醇羟基与酚羟基性质的比较(区别和联系) ②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分别与一元羧酸、二元 羧酸的反应 ③羟基羧酸的性质 ④脱水反应
有机反应中脱水的方式
有机反应中生成物中的水有多种可能的来源,比如有机物的 燃烧生成水;醇类物质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 水;有许多的取代反应也有水生成,比如醇分子间脱水成醚, 酯化反应,醇与HX的反应,苯的硝化和磺化等;相当多的缩聚 反应中也有水生成;还有一些有机物如甲酸、草酸、蔗糖等在 浓硫酸存在下直接发生脱水反应。 上述反应中水的来源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来自于一个羟基和 一个氢原子,另一种则来源于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比如 酚醛树脂的生成。
(2007· 全国Ⅱ理综29 ) ;(2007年四川卷28);(05江苏卷23)
题型三:根据量变(相对分子质量、碳数目的变化 、氢和氧原子数目的变化)为突破口进行反应类型 的判断、进一步
2008(全国理综Ⅰ29) (2007年理综北京卷);(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 ;
题型四:根据结构简式、分子模型、有机分子式的推导 等,考查分子式的书写、反应类型、官能团的重要性质 和同分异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题例1】(08全国II卷.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 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 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类似问题如:(2007· 北京理综· 5)将用于2008年北京 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 料ETFE ;(2007· 四川理综· 12)咖啡鞣酸;(2007· 重庆理综· 9)氧氟沙星是常抗菌药 ;(2008北京卷 25)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
【题例6】(08海南卷选做题18).在核磁共振氢 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 是:D
【题例7】(2007年· 理综宁夏· 31)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
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 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 A的结构简式为 ; (2) A中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不是”) ; (3) 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
从某一有机化合物(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一 已知的或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
1、命题特点:
特点1、符合考纲的基本要求,立足基础,突出主干 知识;(尤其是08年试题最为突出) 特点2、注重知识应用及能力培养(观察、思维、创新、 数据处理能力);(07年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较为突出)
特点3、与社会/生活/环境8奥 运会)
①官能团的分类: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氧双键(羰基、醛基、羧基)苯 环——加成反应 -X -OH——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②官能团的性质 加成反应:C=C和C≡C的加成与C=O的加成是有区别的。 取代反应:-X、-OH发生取代反应对分子结构的要求 消去反应:-X、-OH发生消去反应对分子结构的要求
三、复习策略
2009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
IUPAC会 标 议 烷 会 (Congressane)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胡永才
huyc1970@
一、高考试题回顾 二、高考有机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向
三、复习策略
一、高考试题回顾
05理综Ⅱ:(1)通过计算确定分子式;(2)通 过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考查同分异构体。
1 C 2 H2 2 C 2 H4 3 C 2 H6 4 C 3 H4 5 C 3 H6 6 C 3 H8 7 C 4 H6 8 C 4 H8 9 C4H10 ……
A.C6H12
B.C6H14
C.C7H12
D.C7H14
类似: 2008广东- 26; 2007广东-28
④对比新老高考、新老教材,寻找新的命题点。 李比希C、H测定法;基团理论,1H-NMR、IR分 析法(红外光谱);质谱法; 键线式;合成异丙苯的 绿色工艺;醇和HX的取代反应;甲醛与苯酚(尿素) 合成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的反应;葡萄糖组成与分 子结构的推断。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E2的结构简式是 ; 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