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指海洋中各类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还包括它们的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通过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首先,海洋中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鱼类、无脊椎动物、海藻等各类生物。

其中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海洋渔业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营养。

而且,海洋生物多样性还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其他行业,如旅游业和生物医药业。

其次,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每个物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过程,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如果某些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将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不稳定。

最后,海洋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通过研究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过程,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为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然而,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其中最主要的威胁之一是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会导致一些重要的渔业资源减少甚至灭绝,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不规范的捕捞方式,如底拖网捕捞,还会对海底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另外,污染也是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排泄物和海洋交通等都会导致海洋水体的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特别是河口和沿海地区,由于陆地活动的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更容易受到破坏。

气候变化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洋生物的分布范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可能导致一些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

三、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哪些挑战嘿,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那些挑战。

我先给您讲个我自己的经历哈。

前几年,我去了一趟海边度假。

那碧海蓝天的美景,真让人心旷神怡。

我沿着沙滩漫步,时不时能看到小螃蟹在沙里钻进钻出,还有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在浅滩游弋。

然而,当我走到一处礁石区域时,却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有不少垃圾被海浪冲到了礁石之间,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废弃的渔网。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啊,过度捕捞那可是个大问题。

就像我在海边看到的那些渔网,有些渔民为了追求高产量,使用了各种大规模、高效的捕捞工具和方法。

这就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被一网打尽,不管是小鱼小虾,还是还没长大的鱼苗,都难以幸免。

长此以往,海洋里的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

再说说海洋污染吧。

您瞧瞧那些被冲到岸边的垃圾,只是海洋污染的冰山一角。

工厂排放的废水、农业使用的化肥农药、石油泄漏等等,这些污染物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有的海洋生物因为误食了塑料垃圾,导致消化系统堵塞,最终死亡;有的因为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身体机能受损,无法正常繁殖和生长。

还有啊,海洋酸化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一部分溶入了海洋,导致海水的酸性增强。

这对于那些有碳酸钙外壳的生物,比如珊瑚、贝类,那可真是灭顶之灾。

它们的外壳会变得脆弱,难以抵御外界的威胁,生存变得越发艰难。

另外,气候变化也给海洋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威胁。

气温升高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的栖息地被淹没,海洋生物失去了它们的家园。

而且水温的变化还会影响海洋的环流模式,改变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和分布。

人类的填海造陆、沿海开发等活动,也在不断压缩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

许多原本宁静的海湾、湿地被改造成了港口、城市,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得支离破碎。

咱们得好好反思一下了,不能再让这样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咱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分析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分析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分析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生物群落和物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许多严峻的保护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首先,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过80%的全球渔业资源正逐渐衰竭,其中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过度捕捞不仅威胁到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和海洋生物资源,还破坏了整个食物链。

一旦关键物种消失或减少,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更多物种的灭绝。

其次,污染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另一个重大威胁。

工业和农业活动引入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到海洋中,如化学物质、油污、塑料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直接损害海洋生物的健康,还影响到它们的繁殖能力和生存环境。

例如,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问题,许多海洋生物被误食或缠绕在塑料中导致死亡。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洋温度的变化、海平面上升和酸化度升高等气候变化效应,使得许多海洋生物适应环境变得困难。

一些珊瑚礁物种不能耐受更高的海洋温度,导致珊瑚白化和死亡。

这不仅损害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影响到与珊瑚礁相关的其他生物。

为了解决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限制捕捞和其他破坏性活动,在保护区内允许海洋生物得到恢复和繁殖的机会,同时也将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监管并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标准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提倡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人们需要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举例说出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

3.说出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过程、危害和控制方法。

4.分析舟山大黄鱼资源枯竭的原因。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舟山沿海地处亚热带,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南北多种水系和海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盐度及其它理化因子适于海洋生物生长繁殖,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膨胀和环境压力急剧增大,我市海洋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的程度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存空间缩小、数量锐减,一些物种趋于消失或种群缩小,尤其是一些优质海洋生物种类,如大黄鱼、白鲳、东海带鱼、中国明对虾等。

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四个方面。

一、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指人类对海洋野生动物的捕捞强度超过了其自然的补充量所承受的能力,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萎缩的现象。

历史上,舟山群岛渔场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物多样性很高,渔业资源丰富,不仅是大黄鱼、日本鳗鲡、中华绒螯蟹、松江鲈鱼、鲥鱼等名优水产生物的繁衍栖息地,同时也是中华鲟、白鲟、白暨豚、胭脂鱼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和洄游通道。

然而,过去十几年来,沿海地区的渔船增长一度失控,捕捞手段也日益完善,盲目的扩大生产,致使舟山群岛渔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持续衰退,也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改变,脆弱生物濒临绝境。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大鲜,是舟山渔场四大鱼类之一,多分布在我国近海,被称为我国的“家鱼”。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存在的各类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不仅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相互依赖和影响。

其中,一些物种在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例如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而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则是食物链的顶端捕食者。

其次,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当某个物种受到捕捞、污染等干扰时,其他物种可以通过填补空缺和适应环境变化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生物样品采集与鉴定、海洋生物学调查和遥感技术等。

生物样品采集与鉴定是通过在不同的海域和深度采集生物样本,进一步鉴定和分类其中的物种。

海洋生物学调查则是通过对海洋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了解各种生物的生态特征和相互关系。

遥感技术则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对海洋的物理参数和光学特性进行监测和测量,从而推测海洋生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3.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尽管海洋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

首先,过度捕捞导致了一些海洋物种的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其次,海洋污染也成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废弃物的排放和海洋酸化等。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海洋生物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洋风暴增多。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等。

4.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获得海洋生物资源的基础,如渔业和药物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困境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海洋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捕捞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影响的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食物链的冲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威胁温度升高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平面上升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酸化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洋栖息地破坏的现状填海造陆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珊瑚礁受损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草床的减少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入侵物种对本土生物的影响入侵物种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生态失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现有资金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金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金分配不合理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法律漏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法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合作中的法律障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公众对海洋保护意识的淡薄认知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缺失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意识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海洋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影响海洋污染是当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重大困境之一。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政策建议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政策建议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政策建议导言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则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改变和环境压力的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面对这一现状,各国政府应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一、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1. 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捕捞、生态破坏、非法捕鱼等因素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和酸化,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破坏包括沿海开发、海洋污染等,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非法捕鱼活动非法捕捞不仅危害海洋生物多样性,也破坏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落实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和措施。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共享,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平。

3. 单项保护措施的推行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比如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捕鱼、限制渔业捕捞和生态破坏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缓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退化,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政策建议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保护海洋环境。

各国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和规章,限制近岸开发、减少海洋污染,并加强海洋环境监管。

此外,加强对捕鱼活动和渔业产业的管理,控制渔业捕捞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和监测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和监测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导。

各国政府应加大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海洋监测,及时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问题。

3. 推进国际合作和法律机制建设国际合作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拥有广阔的领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不负责任的行为给海洋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确保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1.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复杂的生态系统网络。

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全球气候稳定、食物链平衡、新药物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重要的药物成分和化合物来自于海洋生物,而且海洋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类的生计息息相关。

2.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不适当的渔业管理、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大规模的渔业活动导致了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数量锐减,损害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洋污染,尤其是来自工业和城市的废弃物排放,不仅对海洋生物本身造成了直接的危害,还对整个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问题也极大地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状况。

3.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改善渔业管理,限制捕捞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以保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得以繁衍和生长。

其次,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一定面积的海洋得以保护和恢复。

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和垃圾管理,以减轻海洋生物所面临的危害。

此外,应注意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少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4.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

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加速解决海洋保护问题的进程。

各个国家可以通过签署和执行国际协议和公约,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海岛系列地方选修课程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举例说出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3.说出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过程、危害和控制方法。

4.分析舟山大黄鱼资源枯竭的原因。

◆教学内容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你能列举出几种舟山潮间带生长的海洋生物?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图1 美丽的舟山群岛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舟山沿海地处亚热带,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南北多种水系和海流的交汇处,海水温度盐度及其它理化因子适于海洋生物生长繁殖,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膨胀和环境压力急剧增大,我市海洋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的程度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存空间缩小、数量锐减,Array一些物种趋于消失或种群缩小,尤其是一些优质海洋生物种类,如大黄鱼、白鲳、东海带鱼、中国明对虾等。

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四个方面。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指人类对海洋野生动物的捕捞强度超过了其自然的补充量所承受的能力,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萎缩的现象。

历史上,舟山群岛渔场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物多样性很高,渔业资源丰富,不仅是大黄鱼、日本鳗鲡、中华绒螯蟹、松江鲈鱼、鲥鱼等名优水产生物的繁衍栖息地,同时也是中华鲟、白鲟、白暨豚、胭脂鱼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和洄游通道。

然而,过去十几年来,沿海地区的渔船增长一度失控,捕捞手段也日益完善,盲目的扩大生产,致使舟山群岛渔场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持续衰退,也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改变,脆弱生物濒临绝境。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大鲜,是舟山渔场四大鱼类之一,多分布在我国近海,被称为我国的“家鱼”。

舟山的岱衢洋就是因为盛产大黄鱼而远近闻名,“每逢渔汛,衢山岛斗镇里大小船至数千,人至数十万,停泊晒鲞,殆无虚地。

”“整个舟山洋面都是大黄鱼,天热时睡在沙滩上,都能听到大黄鱼的咕咕叫声。

”“起网时,人跳到网里面根本就不会往下沉,大黄鱼多得连篙都插不下去。

”……这些听起来像是神话的场景现在只能深深地留在舟山50多岁老渔民的记忆深处。

现在野生大黄鱼已是“一鱼难求”,导致舟山渔场野生大黄鱼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对大型哺乳动物的威胁更为巨大,这些动物性成熟周期长,产仔少,在捕捞压力下容易灭绝。

例如无齿海牛于1974年发现于北太平洋科曼多尔群岛,图3由于过度捕捞,舟山野生大黄鱼已经图2 千帆齐发,开赴渔场它们身躯庞大,体长达7~8米,重达3~4吨,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动。

西方文明发现它的利用价值后,纷纷来到科曼多尔群岛,开始了无情的捕杀。

首先遭难的是那些成年的斯特拉大海牛,到后来连那些幼仔也没能逃脱,从发现到最后一头无齿海牛被杀,仅仅用了27年的时间。

无齿海牛是非常珍贵的物种,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草食性动物,它从地球上消失,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一些渔民为了提高产量,非法使用网眼密得像针眼一样的“绝户网”进行捕捞,一网下去,一筐筐鱼子鱼孙被捕捞上岸,大一点的鱼虾进了餐厅,不能吃的小鱼虾则直接运到工厂,加工成虾酱等产品,正是一网网鱼子鱼孙被捕捞上岸,使不断枯竭的渔业资源雪上加霜。

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陆源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向海洋倾废、以及海洋石油开采或航运溢油等造成的。

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含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大量排海,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明显加重,导致赤潮频发。

发生赤潮的海域中,大量藻体在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长三角各城市均加强了海洋排污的执法力度,并采用各种方式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开展赤潮志愿者培训等等,提高全社会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以来,舟山海域富营养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的赤潮次数和面积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图5 朱家尖东部海域赤潮图6 2005-2011年舟山海域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据2011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图4 一些渔民非法使用“绝户网”进行捕捞除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外,污水中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还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物体也会产生毒害作用,甚至造成生物的死亡。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高等生物体内成千上万倍地富集,还毒害包括人类在内的食物链上层顶端的动物,从而造成受害生物生理功能失常或者导致死亡,其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工业化以来,其他类型的污染也悄悄地加入到环境污染的行列中。

如噪声污染,这类污染在港口和內湾经济发达海域周围尤其明显,据测定,在最近的25年里,海洋环境噪声增加了10分贝左右,海洋中存在的噪声已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的栖息、进食和繁殖环境。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受海洋环流影响,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污水会发生漂移,影响全球各大海域,给全球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核污染也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生境丧失和退化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在沿海一带,人们不断通过养殖、围垦、海岸工程、旅游开发等活动,向海洋索取食物和居住空间,导致海洋生物生境收到三个方面的威胁:生境退化、生境丧失和生境断裂。

过去40年来,生境退化的情况特别突出,我国红树林被大量砍伐,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万hm 2减少到不足1.5万hm 2,丧失林地面积达70%,随着红树林面积的急剧下降,大量的海洋生物也随之消失。

图7 在东京举行的反核游行中,一名抗议者沿海滩涂湿地指的是位于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海陆过渡地带,历来是海洋生物重要的生境,凡是在河口、海湾分布有大片滩涂湿地的,其口外大多有渔场相邻。

近年来,我市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对一些滩涂进行围垦造地,如普陀区的东港新城就是在围垦滩涂后建设起来的。

然而大量滩涂被围垦,将会导致很多生物失去它们的“家园”,也会影响到我市的海洋生态环境。

据研究,造成舟山野生大黄鱼频临灭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围海造田,在东沙海面有两个水道,西面是仇家门,东面叫拷门,地势西高东低,这里水面狭窄,水流湍急,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

这里正符合大黄鱼产卵鱼群对水流、水压的要求,而且产卵鱼怕强光,喜欢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可以说这是大黄鱼天然的产卵场地。

但是上世纪70年代的围海造田把两个水道填塞了,这里成了一个内湾,海流的流速、水压达不到大黄鱼的产卵要求了,而大黄鱼对产卵地又特别挑剔,很难找到替代场所,从此岱衢族大黄鱼被逼入了绝境。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将迎来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怎样在新区建设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8 高楼林立的东港新城以前就是一片滩涂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在海洋中,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来自两方面: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

有意引种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

外来物种通常作为海水养殖品种、宠物、改善环境的生物引进。

如互花米草具有耐盐、耐淹、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1979年,我国把这种生物从美国东海岸引进了福建,并在随后几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

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

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逸生,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一个严重问题。

无意引种是指通过交通工具或货物贸易等渠道,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

如海洋运输中船只压舱水的异地排放,压舱水一般来自船舶的始发港或途径的沿岸水域,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由船舶转移的压舱水有100亿吨之多,因此许多细菌和动植物也被吸入并转移到下一个挂靠的港口。

我国沿岸海域有害赤潮生物有16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主要是通过压舱水等途径在全世界各沿岸海域传播。

随着我国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日趋频繁、海水养殖品种的传播图9 互花米草和移殖,海洋外来物种数量越来越多,不仅会与当地生物争夺生存空间、饵料,争夺生态位,并且还会传播疾病、与当地生物杂交导致遗传污染,导致当地海洋生物自然群体降低,甚至濒于灭绝。

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约前372-前289)、庄子(约前369-前286)等,曾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体现出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针对全球性生态环境等问题形成的新思维。

未来的20年,舟山群岛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