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教案 川教版
历史七年级上川教版第20课汉字的演变教案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字及其汉字在中国的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甲骨文和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甲骨文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用汉字字贴、电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式:讲述、讨论、合作、探究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书写汉字,阅读汉语报刊杂志,您们知道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的字体吗?知道商朝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公文吗?要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教学——汉字的演变。
二、探究学习新课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汉字的起源。
在屏幕上,有4幅不同的图片,它们给我们展现了汉字的起源信息。
在没有出现图画文字之前,人们为了记事,就在绳子上打结,历史上称“结绳记事”。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人们普遍流传汉字是一个叫仓吉的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仓吉造字的说法。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科学家在古代的陶器上发现了类似文字的图画符号,这被很多人认为是今天汉字的雏形。
在古老的中国文字发展历史进程中,最神奇的要数甲骨文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知识。
为什么我们把这种文字称为甲骨文呢?是因为这种文字是刻写在甲骨上的。
所谓的甲,就是龟甲;骨,就是兽骨。
请大家辨别辨别教材116页最下面的两幅图片,哪个是龟甲?那个是兽骨?(学生回答)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呢?请大家阅读116页小字,找找答案。
(学生回答)。
小结:由于商朝的贵族很迷信,他们就借助龟甲和兽骨来占卜,每次占卜的内容就刻写在甲骨上,这就使卜辞。
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占卜的呢?请大家欣赏视频。
距今遥远的商朝的甲骨文,我们是怎样发现的?请大家阅读教材119页的史海拾贝寻找答案。
(学生阅读)迄今为止,甲骨文出土最多的就是河南的安阳。
世界上一共收集了15,4600多片甲骨,我国有12,7900多片。
甲骨文的发现和出土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这些曾经深埋在地下的甲骨片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呢?请大家阅读教材117页第一段,简单归纳归纳。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川教版)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占卜龟甲正、反面比较图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 墟出土,上面刻有“王令众 人协田”卜辞。意思是商王 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 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 农业生产的情况。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 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四条, 背面2条,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 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 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 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
商代狩猎甲骨文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戈) (戌)人荷着戈
(戌)斧钺
一手拿钺 一手捉俘虏
(刀)
人拿着刀
(弓)
பைடு நூலகம்
(矢)
(射)用弓箭射
(毋)
一手拿戈 一手拿盾
商代甲骨文所见武器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中“象形字” “会意字”举例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二、金文
商朝、西周时期,刻在 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传清朝 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了贵族 之间移付田地的约契,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返 回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和隶书
秦朝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 汉朝时期隶书广泛使用。
西周的青铜器
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 。鼎高 53.8 厘米 ,口径 47.9 厘米。重 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 32行、497 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学案

第20课汉字的演变学案姓名班级 12月5日【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2、能力方面: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优美多样的汉字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重难点】1、重点:甲骨文;小篆2、难点:甲骨文评价;草书、楷书和行书的形成【教学内容及重点知识】1、甲骨文: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文字, __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真实地记录了 __的活动,反映了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
2、金文: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又叫______、__________。
金文也为后人研究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3、小篆和隶书:____统一全国后,以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书写简便的也逐渐流行。
_时,隶书广泛使用。
4、草书、楷书和行书:汉朝后期,形成______和______。
接着,又出现了。
_______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
这样汉字书写形式就更丰富了。
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书隶书楷书行书【小试身手】1、以下文字书写形式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隶书②行书③楷书④金文A.④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纪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3、《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4、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请回答:(1)请分别写出四幅图片中文字的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课件2 川教版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汉字排 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 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
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 皇 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一、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 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造字
半坡出土的彩陶盆
盆边上刻画 着表示某种特定 含义的白色符号, 具有汉字的笔画 形状,与汉字的 产生可能有一定 联系。
二、汉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 什么逐渐演变而来?
刻画符号
三、汉字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甲骨文(商代)
2、为何称为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占卜
商、周时, பைடு நூலகம்刻在青铜 器上的文字, 叫做金文。 又叫钟鼎文。
古老的密码:
战 国文 字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 节
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 鼓
马
安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 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章 法、结构、笔法都 很完美,
因此,历代书 家都推《兰亭》为 “行书第一”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 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 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 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 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 符
推荐2019最新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精品导学案:第20课汉字的演变-优质PPT

第 20 课汉字的演变【教课目的】1识记与理解记着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2. 能力与方法经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育学生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力。
经过教师的指引,培育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培育学生察看和区分事物的能经过对各样汉字的比较,3.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汉字的特色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长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感情。
经过对汉字的赏识,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情味。
【教课重难点】1.要点:甲骨文。
2.难点:小篆。
【教课器具】多媒体 CAI 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讲课种类】新讲课【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指引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怀疑,调换学生学习历史的踊跃性。
2.针对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归纳汉字的演变及其过发展过程。
3.学生议论汉字演变与历史发展的联系。
【板书设计】一、甲骨文1.汉字的演变( 1)、汉字的发源( 2)、汉字的最先模样2.甲骨文二、金文( 一 ). 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二 ) 、古老的密码 --- 战国文字:三、小篆和隶书(一)小篆---汉字的一致(二)牢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四、草书、楷书和行书(一)汉字字体的模范:楷书(二)迅速书写的字体-- 草书与行书【教课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文字游戏, 请大家看投影并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文字:1、山石 ____上古木 ____ 此木是 ___。
( 岩、枯、柴)2、 ____泉边 ____好 ____真妙。
(白水、女子、少女)3、 ____是柴山山 ____ 。
(此木、出)做文字游戏答题方法:按教师指定要求回答与学生自由抢答相联合,按组计分。
4、因火生 ____夕夕 ____ 。
(烟、多)问:同学们,讲解新课投影:“想想”我们每日书写汉字,每日阅读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知道商朝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函吗?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办感人民显示出了奇特的智慧。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汉字的演变学案川教版

学习步骤二: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决定答案。组长指定发言人,参与竞争。 1、商朝时人们为什么把文字刻写在甲骨上? 2、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为什么? 3、比较 116 页的甲骨文,与 118 页“秦代小篆” ,在笔画上、字形上有何不同? 再比较小篆与隶书、隶书与楷书在书写上有何不同?从中你发现汉字的演 变规律是什 么? 4、请你描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提示:原始文字是?商朝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
后期, 成熟于 ( )
时期。 )
( D、电脑输入快捷 ( D、李斯 ( D、定居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3、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4、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5、 《尚书》中记载: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当时人们使用的汉字主要是(
6、 (07 安徽)关于甲骨 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②是比较成熟的 文字;③是一种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④它记载了商周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A.有了史官 C. ②③ D. ②③④ ( ( ( ) ) ) 7、 (08 河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8、 (08 广西)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殷朝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观赏对比法:观赏对比不同的汉字字体及写法。 分析归纳法:分析汉字的演变规律。 学习过程: 学习步骤一:阅读课文,把下列知识要点在书上找到并做上记号。写上考点提示词 一、甲骨文 1、我国的原始文字,可能就是原始陶器上的 的文字。汉字就由它发展而来。 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 我国有可靠的文字 记载的历史开始于 。这是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一种 2 、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ppt课件川教版第20课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有什么规律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由繁到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书写方 式也现代化了,如电脑打印。
你认为汉字 手书 这种形式还 有没有必要流传下去?为什么?
知识延伸--世界古文字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xiē)
古埃及 象形文字
玛雅人 图形文字
小结:汉字的演变
刻画符号(原始文字) 甲骨文 、金文 金 文、 甲骨文 小 篆、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
这片龟甲1929 年出土于河南安 阳,现藏中国历 史博物馆。
王懿荣像
甲骨文十二生肖
1猪 2蛇 3虎 4狗 5龙 6牛 7 马 8 鼠 9 猴 10羊 11兔 12鸡
二、文字的发展——铭文
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铸在青铜器上, 这种文字就叫做金文,又叫做铭文、钟鼎文。
小篆和隶书的区别
小篆
隶书
草 书 草书 潇洒 楷书 端庄 行书 流畅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一、文字的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2、在传说中,我国古 代的文字是谁发明的?
仓颉造字
原始的文字: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二、成熟文字的出现——甲骨文
王 大令 众 人日 协田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 字记载。
草书、楷书、行书走向成熟
甲骨文 金 文 小 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请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自主学习
商、西周 秦朝 秦汉 汉朝后期
(zhuàn)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汉字的演变教案川教版

6.意义
(1)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2)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二、金文
1.定义:
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叫做金文。
2.意义:
金文为后人研究商周的历史留下了富贵的资料。
三、小篆和隶书
1.小篆:
秦朝时,秦始皇将文字统一为小篆,后来出现了隶书。
汉字的演变
教学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有力;
3.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重点
1.甲骨文。
2.小篆。
难点
1.甲骨文评价。
2.草书、楷书和行书的形成。
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指导看图表《甲骨文举例》,介绍哪些字是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说明当时单字很多,构字方法具有多样性。
现代文字
甲骨文
日
月
山
上
下
羊
想一想:
商朝时人们为什么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说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1.列举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2.利用课前导语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甲骨文
提问:1.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写在什么上的?
2.什么是甲骨文?
3.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介绍甲骨文被发现的过程:
清末 龙骨上。
原产地:河南安阳。
4.甲骨文使用于何时?用途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甲骨文;2、小篆。
难点:1、甲骨文评价;2、草书、楷书、行书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课文引言。
2、教师引入:如果你不说话、不使用肢体语言,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件事告诉你的同桌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字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汉字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的呢?
二、新课讲授
(一)甲骨文
1、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出示刻画符号若干,让学生研究。
2、问:什么叫甲骨文?为什么要刻在龟甲、兽骨上?都刻了些什么?甲骨文的发现与识读有什么意义?
3、抽学生来汇报学习成果。
指导学生识读(表格)、仿写甲骨文(十二生肖),认识它是一种成熟与完备的文字?
4、小结甲骨文。
(二)金文
1、学生阅读教材。
2、现在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为什么把它叫做司母戊鼎呢?
3、商周时的金文各有何特点?这些金文对今天来说有何作用?(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大篆”。
)
(三)小篆和隶书
1、学生阅读教材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很不方便于交流,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文字统一起来,怎么样统一的?
3、汉朝流行的字体和小篆有何不同?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1、学生阅读书上的本目内容,找出草书、楷书、行书出现与成熟的年代或先后顺序。
2、动手仿写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几个字,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草书”、后来又为什么会出现楷书?后来为什么又出现行书?
3、从中你能发现什么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五)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六)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