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_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_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结 果
以少胜 多 失败
影 响
收复部分失地,南 北对峙局面持续 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北 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东晋
谢安
前秦
苻坚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 后来,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鲜卑族 • 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优质课件
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 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 汉末年,拓跋部开始强大,但时强时弱。一直到338年什 翼犍即位后,情况才有好转。什翼犍曾作为“质子”, 在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住了十年,受汉文化影响较 深。他在位期间,拓跋部开始进入了阶级社会。正在这 时,376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使 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386年,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在各 部酋长的拥戴下,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 号为魏,史称北魏。这时的中国北方,政权林立,是一 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北魏在其初期,为生存和发 展做了种种努力。398年,拓跋珪正式称帝,一跃而成为 北方最强大国家。
优质课件
• 那么,孝文帝会从哪些方面展开改革呢? • 其中,迁都洛阳是孝文帝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 北魏建立时,定都在哪里?孝文帝后来想把都城迁往哪里呢? • 定都平城。迁往洛阳。 •
优质课件
位于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 旗大兴安岭一处高百米的峭壁 上,洞口向西南,洞深92米, 高27米,分为三个相连的洞厅, 极为神秘而幽静。嘎仙洞内, 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 时的刻石,记载北魏第三代皇 帝拓拔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 北祭祖。石刻的内容证明嘎仙 洞就是《魏书》所记北魏祖先 居住的“石室”旧墟,并证明 这一带是拓跋鲜卑的发祥地。

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 )

5、(2013· 湖北宜昌卷· 3)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 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 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 6、(2013· 山东潍坊卷· 3)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 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爱我中华》
第 20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游牧民族 (胡人)
匈奴
羯 羌 氐
鲜卑
中原 农耕民族 (汉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鲜卑族 的一支 强大起来,建立了 北魏 。
439 2、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3、影响: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 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
东魏 北齐 北周
北魏
西魏
北朝
魏晋南北朝(220—589) Nhomakorabea北方
东 汉
南方
魏 蜀 吴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西晋
东晋
隋 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 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你能将魏、 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 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
魏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朝 南朝
隋朝
蜀 吴
内容小结
北魏的统一 迁都洛阳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图说历史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zhe
北魏骑兵俑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 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 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 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 行。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_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_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与历史上何人的汉化政策有关 北魏孝文帝
优质课件
平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 要迁都呢?
洛阳
3.措施: 优质课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 ①那里气候 ,出产的 . ⑴原因: ②平城的位置 ,不利于 ,也不利于 . ⑵目的: 为了加强对中原的控制,更好的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⑶意义: ①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发展。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有利于孝文帝改革。 2)迁都后改革措施:(汉化措施) ①语言:在朝廷中 ,禁用 ; 说汉语 ②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 ; 穿汉服 突出 ③姓氏: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把皇族 ; 改汉姓 特征: ④通婚:鼓励 ; 结汉亲 提倡 ⑤制度:采用 ; 用汉制 汉化 ⑥礼法:学习 ,尊崇 , ,提倡 、 等。 学汉礼 4.作用:促进了 .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想一想
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 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也证明了一个历史上的通则,就是一个
文化水平低的民族,即使最初能以武力征服 一个文化水平高的民族,但始终还是会被这 个文化水平高的民族所溶化进而消失无踪。
优质课件
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 四 个王朝。 北魏 和 四个王朝 统称为北朝 。
东魏 北魏
优质课件
民族融合: 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 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作用。
学习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
优质课件
1.背景: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1)北魏的建立: 四世纪后期 时间: 东北地区 地区: 鲜卑族 民族: 平城 都城: 2)北魏统一北方: 439年 时间: 统一黄河流域 表现: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影响: 2.根本目的:为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20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20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优质课件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莽改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广 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材料一
优质课件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 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 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优质课件
第 20 课 北方民族 大融合
优质课件
匈奴
鲜卑
鲜卑
羌 匈奴 羯


西பைடு நூலகம்
优质课件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游牧民族 (胡人)
匈奴
羯 羌 氐
鲜卑
中原 农耕民族 (汉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优质课件
北 方 的 统 一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 强大起来,建立了 北魏 。
439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资治通鉴》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优质课件
材料二
鲜卑服饰俑
汉族服饰俑
北魏文官俑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材料三
优质课件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人教版七上)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人教版七上)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中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中原汉族南迁江南
2.在右图上用箭头和简 线简要画出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去 向。
3.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 我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中原,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中原汉族南迁江南,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北朝。民族大融合
383年,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 大败前秦苻坚,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 东魏 建立:266 司马炎 代魏 统一:280 灭吴 灭亡:316 匈奴一支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439 拓拔宏 西魏 北周 隋
三国 魏
西晋
淝水之战
东晋 317 司马睿






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
1.在图中方框内相应位 置填上“氐、羌、羯、 匈奴、鲜卑”五个少数 民族名称
知道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理解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 结果
从东汉末年开始,特别是西晋后期 以来,黄河流域的各民族人民长期生活 在一起,日常的交往、交流、交融,使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孝文帝顺应历史 趋势,实行迁都和改革,把民族融合推 向高潮。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 措施:目的:学习接受汉族文化,加强统治 用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采汉制 学汉礼
内容:
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的情况:
1、中央和地方官吏没有奉禄。 2、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具有游牧与农业 相结合的形态。 3、地方富商大贾以权谋私,无所不为。 4、两种不同的文化相撞,一直以来“以胡 治汉”、“胡汉分治”进行统治。民族分化 严重,不利于统治。

人教版历史七上标准课件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人教版历史七上标准课件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活动与探究:
孝文帝迁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会 遇到哪些阻力?他果断的采取了什么措 施而迁都洛阳?当改革遇到阻力的时候, 你会怎么办?
保守的贵族不愿意离开平城。孝文帝以南征 为名 ,借口天雨“劝”大家“留”在洛阳, 甚至不惜废掉太子“定都洛阳”。
改革需要我们有顽强的意志和创新的勇气, 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孝文帝祖母 北魏冯太后 孝 文 帝 元 宏 中国古代最有 作为的女政治家之 一,颁布了许多重 要的改革措施,推 动了中国历史前进。
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 490年,24岁的孝文帝开始亲政。 他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十分倾 慕汉文化,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面对鲜卑族文化政治等方面 的落后局面,面对北方出现的民族 融合的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发 展的潮流,毅然决定:
4、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早年受到文明太后的教育和影响。 B、当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趋势。 C、孝文帝年轻有为。 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 根本原因是 (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识图明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你发现
了北魏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了吗?
相互 影响
少数民族贵族穿汉服
汉人乐队穿少数民族裤褶服
相互 学习
汉族从此会做烙饼
少数民族向汉人学会采 桑养蚕 民族大融合:各民族共同生活、
牵羊的少数民族
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 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 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穿越时空:
阅读教材P115页“北魏孝文帝的改 革措施”请回答:
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 革措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 你认为我国现在改革开放 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 的历程。我们在学习昨天 历史的同时,今天我们也 在书写着将来的历史。
三、北朝的更替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小结:
各 族 人 民 长 期 接 触
民 族 融 合 的 趋 势
北 魏 政 府 的 改 革
迁 都 洛 阳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 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但在 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 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 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 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魏统一北方
1、北魏的建立:
民族 时间 都城
鲜卑族 拓跋部
4世纪 后期
平城
(山西 大同)
2、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439年
北魏统一后,北方出现什么新现象?
民族融合 趋势已经出现

北观
魏察
士 兵 俑
他 的 衣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zhe 服
北魏骑兵俑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A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
1.改革内容
平城
北魏孝文帝为 什么要迁都呢? 是否顺利?
洛阳
孝文 帝迁 都洛 阳原 因
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 满足需要
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 地区的统治.
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 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
迁都 繁荣
影响
为孝文帝进一步改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新人教版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新人教版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探究四:学以致用:
请你谈一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 ●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 【知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北魏孝文
帝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大胆进展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 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奠定了根底。
• 学习目标:1.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史实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其影响

3.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内容及影响之间的关系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
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二、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 探究一:民族融合的历史大趋势 • 活动一:阅读课本P114-115页的小字局部,并观察课本P115页的两
幅图片。 • 小组讨论 • 、这段文字和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 • 这说明了什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思路引领: 可从地理位 置、自然条 件、生活习 俗、最终目 的等方面分 析
平城 洛阳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探究二:看改革措施,探成功原因
• 活动二:孝文帝改革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 1. 孝文帝的儿子,在到达洛阳后,不喜欢气候炎热,想逃回平城,孝文帝发
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 族人民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方面的发展趋势怎样?
各民族逐渐融合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床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洛 阳 龙 门 石 窟
平城
洛阳
返回
平城的劣势 1、位置偏北,不便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耕地少,粮食产量有限。3、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 4、北方的柔然随时威胁平城的安全。 洛阳的优势 自古就是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做过四朝 都城,且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粮食
D
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有:(
出发
陛下,前面 就是洛阳了, 休息一下吧
那……那?
那好 吧……
不南伐也可 以,必须迁 都洛阳
练习
1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 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 D.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 C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 ①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 满足都城众多 人口的需要。 • 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 • ③平城鲜卑保守势力强大,不利改革。 • ④定都洛阳有利于接受汉文化。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材料一:北魏初期因长期征战,官 吏没有固定的薪水,只靠战利品作 为奖励,统一黄河流域后,没有战 利品可分了,官吏为维持奢侈生活, 大量贪污,残酷搜刮百姓,这加深 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的矛盾,统一 北方后50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 八十次之多。 向汉族统治者学习发给官员俸禄
北方政权
东魏 北齐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氐 鲜卑 西魏 北周
北 朝
统一北方的政权有哪些?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
朕准备率 20万军队 南伐……
(怒)退 朝!…… 请皇叔拓 拔澄留下
啊?…… 万万不可 万万不可
孝 文 帝
朕南伐只是 借口,真实 的目的是想 迁都洛阳
哦……原来 如此。那微 臣坚决支持 陛下南伐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C、汉族 D、匈奴

西 魏 晋 东 汉
十 北 六 魏 国 (
前 秦

东 北 魏 齐 西 北 魏 周
北朝 隋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朝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 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 现象有没有?找找看!
提醒: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寻找
探究活动
寻找我们自身所带有的 民族融合的特征
改革 措施
北朝的更替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北周
当年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
支鲜卑部族人,就是今天的锡伯族。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 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能 将魏、蜀、吴、西晋、东晋、 十六国、南朝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想一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孝文帝改革的改革措施
1 语言上 2服饰上 3姓氏上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结汉亲 用汉制
4血统上
5制度上 6风俗礼仪
学汉礼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返回
北方民族大融合
鲜卑 羌(qiāng) 氐(dī)
鲜卑 匈奴
羯(jié) 西 晋
B • • • • • 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氐族 D羌族 )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 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而结 束北方混战局面的是内迁少数民族中 鲜卑族的一支。他们强大起来以后, 建议了北魏。 思考:①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②北魏 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哪年?③黄河 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 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 的融合?
下一页
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 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 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 之世局。 •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各族 人民 长期 接触
出现 民族 融合 趋势
北魏 孝文 帝的 改革
迁都 洛阳 促进 民族 融合
说明: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 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 有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我 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其他 民族的特征。
判断对错:
1,中华文明是由历史上在中华大 地生活过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YES 人口比例最大的汉族其实也含有很 多其他民族的血缘和文化,是典型 的混血儿。(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进程:
进 ①五胡入中原,与汉族趋向一致 ②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 程 ③北朝后期,民族差异模糊,北方实 现民族大融合
4世纪后期,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
鲜卑族的强大的一支建立了北魏政 权,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 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 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请问:①这是东汉以后黄河流 域的第几次统一?②第一次统一黄 河流域的是谁?
氐 族
苻坚 重用 汉人 王猛, 统一 了黄 河流 域
淝水 之战
你能做对吗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C、李悝变法 A、氐 B、鲜卑 B、管仲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