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系数

合集下载

NRC吸声系数

NRC吸声系数

NRC吸声降噪系数吸音系数是按照吸音材料进行分类的。

说明不同材料有不同吸音质量分贝(db),是声压级大小的单位(声音的大小)。

吸声系数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叫吸声系数(α)。

α=Eα/Ei =(Ei-Er)/Ei=1-r式中:Ei——入射声能;Eα——被材料或结构吸收的声能;Er——被材料或结构反射的声能;r——反射系数。

名词解释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

0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20分贝以下,我们认为它是安静。

20-40分贝相当于情人耳边的轻轻细语。

40-60分贝是我们正常谈话的声音。

60分贝以上属于吵闹范围。

70分贝很吵,并开始损害听力神经。

9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

在100-120分贝的房间内呆1分钟,如无意外,人就会失聪(聋)。

吸声原理当入射声能被完全反射时,α=0,表示无吸声作用;当入射声波完全没有被反射时,α=1,表示完全被吸收。

一般材料或结构的吸声系数α=0~1,α值越大,表示吸声能越好,它是目前表征吸声性能最常用的参数。

吸声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

描述吸声的指标是吸声系数a,代表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a=0;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a=1。

事实上,所有材料的a介于0和1之间,也就是不可能全部反射,也不可能全部吸收。

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

人们使用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描述材料在不同频率上的吸声性能。

按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吸声测试报告中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是100-5KHz。

将100-5KHz的吸声系数取平均得到的数值是平均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反映了材料总体的吸声性能。

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NRC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这一数值是材料在250、500、1K、2K四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05。

统计吸声系数的方法有哪些

统计吸声系数的方法有哪些

统计吸声系数的方法有哪些吸声系数是指材料或结构对声波的吸收能力,通常用来衡量材料的隔声性能。

吸声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空间的音质和人们的舒适感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最常用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待测材料单一地固定在吸声室内,然后使用声源发出标准声源信号,通过声源与待测材料之间的声压差来计算吸声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板状、薄片状等材料的测量,准确度比较高。

方法二:法兰间隔法法兰间隔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适用于有一定厚度的材料。

这种方法通过在材料的两侧分别设置法兰,并且在法兰与材料之间注入声源信号,然后测量注入信号前后的声压差,从而计算吸声系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测量较厚的材料,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方法三:垂直声器法垂直声器法是一种经典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待测材料垂直放置在声源的前方,然后通过测量声源与材料之间的声压差来计算吸声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板状材料的测量,准确度较高且操作相对简单。

方法四:声强法声强法是一种间接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它通过测量声源侧和另一侧的声强差来计算吸声系数。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结构的材料的测量。

同时,声强法还可以用于研究材料吸声特性的频响特性。

方法五:声阻抗法声阻抗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它通过测量声源信号在材料上的反射和透射特性来计算吸声系数。

声阻抗法的原理是根据声波在材料表面反射和透射时的阻抗差异,来间接推算吸声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材料的厚度较薄、表面平整的情况。

方法六:声管法声管法是一种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它通过在声管中固定待测材料,并使用声源在声管内产生声信号,然后测量声波的传播衰减来计算吸声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尺寸的材料、复杂形状的材料以及柔性材料的测量。

声管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考虑材料的尺寸、形状和声管的设计。

方法七:回声室法回声室法是一种全频段的测量吸声系数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建筑材料的测量。

噪声分析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二)吸声降噪

噪声分析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二)吸声降噪

噪声分析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二)吸声降噪吸声降噪是一种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吸音材料来吸收和消除噪声,从而达到降低噪声水平的目的。

以下是吸声降噪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1.吸声系数:吸声系数代表了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是评价吸音性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α表示,其取值范围从0到1、常见的吸声材料如纤维板、泡沫塑料等,其吸声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公式计算得出。

2.混合吸声系数:混合吸声系数是指多层噪声吸收材料组合的总吸声能力。

对于由N层吸声材料构成的吸声系统,混合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α=1-(1-α1)(1-α2)...(1-αN)其中,α1、α2、..、αN分别为各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3.吸声量:吸声量是指单位面积的吸声材料吸收声能的能力。

一般用单位面积吸声系数(Sabine吸声度)或单位体积吸声系数(流量吸声度)来表示。

吸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Sabine吸声度= α × S(单位面积吸声系数× 材料表面积)流量吸声度=α×V(单位体积吸声系数×材料体积)4.吸声背板的功效:吸声背板是指在墙面或天花板后面设置的一种材料,用于提高吸声效果。

吸声背板的功效通过增加声场中声能的损失来实现。

吸声背板的功效计算公式如下:L = 10 × log10(1 + (θ × α × D/λ))其中,L为吸声背板的功效(单位为dB),θ为吸声背板所占的背景面积比例(取值范围为0到1),α为吸声系数,D为吸声背板与声源的距离,λ为声波的波长。

5.吸声深度:吸声深度是指吸声材料对入射声波的吸收深度,是评价吸声材料吸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吸声深度的计算公式如下:d=0.163×(f/α)其中,d为吸声深度,f为入射声波的频率,α为吸声系数。

以上是吸声降噪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以评估吸声材料的吸音性能以及吸声系统的效果。

吸声系数名词解释

吸声系数名词解释

吸声系数名词解释吸声系数是在建筑物空气中衡量声音的传播的一种量度,是指声音空气传播的损耗量。

它测量一定空间内声音能被消耗的程度,从而可以指导建筑物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

吸声系数是以负向的比例来衡量的,这意味着,如果空气里更容易传播声音,吸声系数就会更小;反之,如果空气里更难传播声音,吸声系数就会更大。

因此,较低的吸声系数表明空气环境里更适合传播声音,较高的吸声系数表明空气环境里更加不适合传播声音。

吸声系数的量度模型主要分为两种:先进环境声学中的恒定室声学和多自由度系统。

前者模拟一定的室内环境,采用恒定边界条件,来模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而后者主要是模拟室内空间的多媒体材料,即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不同,抚摸着不同重量的材料,以及定义不同材料的温度等影响声音传播的空气环境要素。

吸声系数被应用在建筑物中,主要是为了减少环境噪音的扩散。

一般来说,较高的吸声系数意味着更优的隔声性能,这就意味着空气里的声音会被消散更快,也就是说,会减少住户所受到的噪声干扰。

所以,吸声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建筑物获得更加舒适的环境噪声。

另外,在当今工业和住宅中,吸声系数是一个有用的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们评估设施的耐声性。

在工厂设计中,有许多用于生产的大型机器及其他机械,它们所产生的噪声都会影响到工厂的整体环境噪声水平,因此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室内空气的吸声系数。

此外,吸声系数也被应用于住宅空间的设计,以便减少室内噪声的影响。

现代住宅设计往往会考虑房间内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以及吸声材料的选择,以达到更好的声学性能。

综上所述,吸声系数是用来衡量空气中声音的传播的一种量度,是衡量空气中声音的损耗量。

它可以指导建筑物获得更好的声学性能,有助于减少环境噪音的扩散,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空气吸声系数,从而获得更加舒适的环境噪声状况。

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机理及相关参数

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机理及相关参数
错误认识二:内部存在大量孔洞的材料,如聚苯、聚 乙烯、闭孔聚氨脂等,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3.3 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系数的因素
多孔吸声材料对声音中高频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影响 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主要是材料的厚度、密度、孔 隙率、结构因子和空气流阻等。
密度:每立方米材料的重量。 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和材料总体积之比。 结构因子:反映多孔材料内部纤维或颗粒排列的情况,
3.6 吸声在建筑声学中的应用举例
3.6.1 室内音质的控制
玻璃棉产品可以制成吊顶板、贴墙板、空间吸声 体等,在建筑室内起到吸声作用,降低混响时间。
一般地,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语言清 晰度越差,为了保证语言清晰度,需要在室内做吸声, 控制混响时间。如礼堂、教室、体育场,电影院。
对音乐用建筑,为了保证一定丰满度,混响时间 要比长一些,但也不能过长,可以使用吸声控制。
3.1 吸声系数与吸声量
吸声系数定义:=(E总-E反)/ E总,即声波接触吸声介面后失去 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吸声系数小于1。
同一吸声材料,声音频率不同时,吸声系数不同。一般常用 100Hz-5000Hz的18个1/3倍频带的吸声系数表示。
有时使用平均吸声系数或降噪系数粗略衡量材料的吸声能力。 平均吸声系数:100Hz-5000Hz的1/3倍频带吸声系数的平均值 降噪系数(NRC):125Hz/250Hz/500Hz/1000Hz吸声系数的平均
第三章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广泛地应用于音质设计和噪 声控制中。
吸声材料:材料本身具有吸声特性。如玻璃棉、岩 棉等纤维或多孔材料。
吸声结构:材料本身可以不具有吸声特性,但材料 制成某种结构而产生吸声。如穿孔石膏板吊顶。
在建筑声环境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使用, 包括吸声性能以及装饰性、强度、防火、吸湿、加 工等多方面。

吸声系数资料

吸声系数资料

吸声系数声音在空间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衍射和吸收等现象,其中吸声是衡量材料吸收声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即吸声系数。

什么是吸声系数吸声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是一个表示材料吸收声波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α表示。

吸声系数的取值范围从0到1,其中α=0代表材料能完全反射声波,而α=1代表材料完全吸收声波。

一般来说,吸声系数越大,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越强。

吸声系数的影响因素材料类型不同类型的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不同。

比如,多孔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吸声系数,因为声波能够进入材料内部并在其中产生阻尼效应。

材料厚度材料的厚度也会影响吸声系数。

一般来说,较厚的材料对声波的吸收效果更好,因为声波在材料内部能够更大程度地受到阻尼影响。

频率声波的频率对吸声系数也有影响。

在低频段,材料的吸声系数通常较低,而在高频段,吸声系数则较高。

这是由于不同频率的声波对材料的吸收能力有所差异。

吸声系数的应用建筑领域在建筑中,吸声系数是评价吸声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在墙壁、天花板等处使用具有较高吸声系数的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部的噪音污染,提高空间的舒适性。

音频设备在音频设备中,吸声系数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例如,在录音棚中,为了减少噪音和混响,通常会选用具有较高吸声系数的吸音材料来装饰内部空间。

总结吸声系数是描述材料吸收声波能力的重要参数,与材料类型、厚度和声波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建筑和音频设备等领域,通过合理选择具有适当吸声系数的材料,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的声学性能。

常用装饰材料吸声系数表

常用装饰材料吸声系数表
0.04
0.54
0。29
0。09
0。11
0.19
穿孔二合板,孔径©0。8cm,孔间距2。5cm,离墙10cm
0.11
0。35
0。30
0.23
0.23
0。19
钙塑板,孔径©0。7cm,孔间距2。5cm,离墙5cm
0.08
0。18
0.39
0.19
0.13
0.11
穿孔石膏板,孔径©0.4-0。
6cm,孔间距1。
0。40
0.30
0.20
0.20
穿孔石膏板,孔径©0.6cm,孔间距2。2cm,离墙18cm
0.4—
0。6
0.10
0.50
0。35
0。20
0.20
0.20
穿孔石膏板,孔径©0.4cm,孔间距1.5cm,+玻璃棉或矿渣棉5cm,空气层4.5cm
0.4—
0.6
0.15
0.35
0.80
0。50
0。25
0。20
木阁栅地板
0.15
0.11
0。10
0.07
0.06
0.07
玻璃
0。03
0.027
0.02
玻璃窗户
0。35
0。25
0.18
0。12
0.07
0.04
厚玻璃地板
0.18
0.06
0.04
0.03
0。02
0。02
砖墙,粗糙(未水泥)
0。36
0.44
0。31
0。29
0.39
0。25
砖墙、未抹灰
0.024
0.025
0。70

传递函数法测吸声系数

传递函数法测吸声系数

传递函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吸声性能的方法,通过测量声波在材料上的传递函数来评估材料的吸声系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递函数法的原理、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传递函数法的原理传递函数法基于声学传递函数的概念,它描述了声波在不同材料上传播时的传递特性。

传递函数是一个复数函数,表示声波在频域上通过材料时的传递效果。

通过测量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声压差,可以计算出传递函数,并由此得到材料的吸声系数。

二、测量步骤1. 实验准备:选择适当的声源和接收器,并将其安装在声学实验室中。

确保实验环境的背景噪声较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校准系统:使用标准参考材料对声源和接收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材料样品准备:选择要测试的材料样品,并按照一定规格进行切割和准备。

确保样品表面光滑均匀,无明显缺陷。

4. 测量过程:(1)将样品固定在声学室的测试夹具上,确保材料与夹具之间没有松动或空隙。

(2)调整声源和接收器的位置,并设置合适的距离,使声波能够有效传播到材料表面并接收到反射声波。

(3)按照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步长进行测量,记录下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声压差值。

(4)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整个频率范围内的测量。

三、数据处理方法1. 计算传递函数:根据测得的声压差值,计算出每个频率点上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计算公式为传递函数=接收器声压/声源声压。

2. 计算吸声系数:利用传递函数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吸声系数。

吸声系数是指材料对声波吸收的能力,数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吸声性能越好。

3. 统计分析:根据测得的吸声系数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吸声性能。

可以绘制吸声系数与频率的关系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材料的吸声性能特点。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测量环境要求:确保实验室环境噪声较小,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也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2. 样品准备:样品表面应保持干净光滑,无明显缺陷,并且与夹具之间没有松动或空隙,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声系数
● 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1)方法一:直接测量
经推导,当室内声场达稳定后立即停止发声,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时,即衰减60分贝的混响时间T 60为:
mV
a S V T 4)1ln(161.060+--= 式中m 为空气衰减常数(dB/m),与空气温湿度和声频有关,其值可参见导则HJ/T 2.4-1995表2。

当声频低于2000Hz ,且a <0.2时,可简化为:a
S V T 161.060=。

通常情况下,T 60是比较容易直观地测出的,因此可用上式求出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a 。

(2)方法二:面积加权平均
查出房间内壁不同表面的吸声系数a i (对应面积为S i ),然后用下式计算a : S a S a i i
i ∑=
● 材料的吸声系数
材料吸收声能(包括透射声能在内)和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

如果声波是垂直入射材料表面的,称作正规入射,一般用a 0表示;如果声波是从各种方向入射的,称为无规入射,一般用a 表示。

对同样材质和结构的材料,一般有a>a 0。

一般所说的吸声系数均指a 。

a 的测定,一般在混响室中进行。

设材料的吸射系数为a ,混响室自身的平均吸声系数为a ,混响室体积为V ,材料的暴露面为S m ,测得混响室自身的混响时间为T 60,0,测出有材料后的混响时间为T 60,则可由下式得到材料的无规入射吸声系数a m :
a T T S V
a m m +⎪⎪⎭
⎫ ⎝⎛-=0,606011161.0 而用驻波管测出的常为a 0。

驻波管为一内部可产生近似平面驻波的封闭管子,在管子一头内贴待测材料,另一头发出单频声波,测出驻波的波腹与波节声压之比(P max /P min ),称为驻波比,以SWR 表示。

则待测材料对该种频率声波的正规入射吸声系数a 0: 20)1(4+⋅=SWR SWR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