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作文【最新】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精选作文【最新】

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精选作文【最新】【1】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举行,已故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当选。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
阎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令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
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
本月12日,阎肃老先生因病在京逝世。
虽然斯人已去,但一代艺术大师精神永存。
阎肃《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阎肃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就在处理中心,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取、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无论是精诚合作,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还是拔得头筹,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
【2】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举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当选。
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范文

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范文本文是关于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范文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生活中并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会感动的心灵。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篇一:以前真的很少关注CCTV1的节目,大概是从中央大刀阔斧反腐倡廉开始吧,今天碰巧看到2014《感动中国》,我也被各种正能量好好感动了一把,感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触最深的是胡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
颁奖辞: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了,医生都像胡医生一样高的医德就好了。
记得小时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诊所看好的,现在一个感冒去医院也要左检查右检查,一大堆检查之后再开一堆的药,怎么就不能捡便宜的药开,捡重要的检查做?还好至少还有一位楷模被我们知道,尽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现在所有的医生来学习,能做到活一天为社会贡献一天,真的很难,不过胡医生做到了,谢谢她!另外一位让我很感动的是拾荒老人刘爷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追求金钱,名利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都是一日三餐,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名气睡觉的时候都只需要一张床,物质真的那么重要么?是的,我们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钱还有爱心,人在做天在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到最后的那一天,我们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财富,刘老爷子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的爱,我们哪里有什么理由放弃爱呢?每个人都该爱自己,爱别人。
2016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6年感动中国观后感第一篇范文: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16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引起我久久的思索。
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
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形堂。
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
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
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车。
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
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琢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
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
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
”高淑珍的爱让小院子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她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她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第二篇范文: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16年二月份我就开始关注感动中国评选了,而今年的颁奖典礼来的似乎也比往年晚一点。
和往常一样,既有科学医术界的泰斗,也有不辞辛劳的支教老师,还有来自民间的慈善家。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当选的十大人物中,有三位已故,其中,病逝后捐献出肝肾的岁女孩何。
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本文是关于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篇一: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
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15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
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
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
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
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5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
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
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
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
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
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
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
央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央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央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1】央视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2月14日,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播出,来自郑州的王宽,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在当晚的节目中,白岩松说:“《感动中国》的14年间,河南当选的就有13位,给河南人提气!”□东方今报记者肖萌/文邱琦/图“父母”为6名孤儿去“卖唱”73岁的王宽曾是豫剧名角,在河南乃至全国,对于豫剧粉丝而言,早已经家喻户晓。
在他的家里,墙上挂满了一家人的合影。
照片上,王宽和老伴的身边聚着他们的孩子。
那是他们收养的6名孤儿。
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反哺这个大家庭。
说起参加“感动中国”的颁奖仪式,王宽告诉记者,“很激动,我先上台然后我老伴上台,接着孩子们都上台了!”白岩松还邀请他现场唱了一段豫剧。
1991年,王宽和老伴遇到了名叫袁前良的孤儿,从那时起,王宽家的成员开始不断壮大了。
丧父的汪海波、父母双亡的汪文胜等6个孩子,先后被王宽收养。
加上王宽患有“渐冻症”的外孙王海龙,王家的“常住人口”达9人之多。
王宽担任过河南豫剧团的业务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而这个获得过众多荣誉的国家一级演员,却曾为养活自己收养的孤儿,和老伴走进茶楼,开始“卖唱”生涯。
王宽的老伴王淑荣说,有时在茶楼候场一整晚,没有一桌客人点唱,王宽这个国家一级演员也被“剃光头”,而他放弃一个艺术家坚守几十年的清高和尊严,只是为了他和他收养的6个孩子的生活。
“我负责挣钱,老伴负责照顾家。
”王宽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卖唱”生涯中,只要没有去外地演出,他就风雨无阻地去茶楼唱戏。
“儿女”们反哺报恩的最美家庭“凡事就怕认真和坚持”。
“曾经有人不止一次地劝我放弃,但我从没有放弃的念头。
”王宽说。
在王宽家里,如今摆放着“中华慈善奖”“最美家庭”“中国好人榜”等很多奖杯与奖状。
“感动中国”这项国内最高级别的“大爱”荣誉,被他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

《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2016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6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感动中国》读后感作文1今天,我观看了感人肺腑的《20xx感动中国》,我的心就像阵阵潮水般涌动。
我想,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他们用朴实、善良、纯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在杭州,一位平凡的妈妈用自己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2岁的孩子妞妞即将从10楼坠落的那一瞬间,她出现了。
甩去脚下的高跟鞋,张开双臂。
啪!孩子落在了她的左臂膀上,而她左臂膀也严重骨折。
她就是誉为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为何说她是“最美妈妈”呢?因为她有着平凡而又真挚的母爱,有着朴实无华的真情,有着真实可亲的人格。
她曾经用淡淡的语气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当时就只想着去救人……”听,多么简单、朴实的语言,可它又是那么弥足珍贵,它折射出的是一颗金子般宝贵的心。
在危急关头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于外,却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爱的双手,救起了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孩子。
啊!吴菊萍,我会永远敬仰你!尽管你的身影娇小,可在我心中你却是那么的伟大。
你让我深深感动。
孟佩杰,从小就失去了父亲。
在5岁那年,母亲也因病去世。
寄托哺养孟佩杰的养母在三年后也不幸瘫痪。
面对这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孟佩杰没有退缩,8岁的她承担起家中所有的活: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这两小时的《20xx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篇】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篇】【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篇】1】《感动中国》节目自2003年2月14日首度出现在观众面前,至今已经14年。
14年来,每年的春天大家都会经历这样一次荡涤心灵的感动,接受如沐春雨的浸润和滋养。
14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的楷模和平民英雄由幕后走向了前台、登上了国家荣誉的舞台,接受社会大众给予他们最诚挚、最崇高的敬礼。
“善良”是诠释世间最美好的精神。
关注每一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们都会被那些获奖人物的举动所感染,他们都是一群善良的人,他们用一种深沉的大爱诠释了人性最美的光辉――善良。
他们心存善念,常做善行,看似平平凡凡的表白,却拥有了人世间最高尚的道德情怀。
他们无怨无悔,无私无利,一腔热情甘愿给予,又怎能不让我们于真实处感动,于动情处落泪?他们用最善意的陈述,告诉了我们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点滴”是网聚希望最真实的精神。
我们感动于《感动中国》的每一位获奖人物,他们把点滴的付出,汇聚成爱的大海;把星星点点的爱,编织成一张温情的大网,网住了希望,网住了善良。
他们的善意之举为我们点燃了道德的光芒,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身上闪烁着草根人物最淳朴的美德。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有的一切都是积少成多,所有的爱心之举都是积小善而成大善。
试想,只要人人都来感动你我,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就有欣欣向荣的未来。
“思想”是传承美德最优秀的精神。
《感动中国》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堪称道德楷模,他们引领社会风气。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爱无疆、仁者爱人、乐善好施”的优秀思想,而这些恰恰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这些感动中国的获奖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充分发挥,看到了追逐中国梦道路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16央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

2016央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2016央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主持人自开播以来由白岩松&敬一丹担任。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观后感一有一种智慧,叫乐观;有一种美德,叫从容;有一种境界,叫舍得;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日积月累的坚守望着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体验着他们迢迢人生征路,我嗅到了坚守的气息。
坚守,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梦想的执着的追求。
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因对警察的向往而踏上了追梦之路。
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他有着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期间危险无处不在,然而他用身躯和热血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并没有让他畏缩,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
曾经的初念,已深深扎根于他心中,为了儿时的梦想他选择了翱翔,选择了坚守,他是一只高飞的猎鹰。
坚守,是一份责任,源自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乐观预期。
于敏,1960年底放弃了即将成功的原子弹研究,开始参与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他在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终于在两年零八个月后成功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这比美国少用了四年半,比英国少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比法国少用了五年零两个月。
这速度简直是一个奇迹。
他,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数日的坚守成就了他“氢弹之父”的美名。
坚守,是致胜的法宝,是不懈的动力。
朱敏才、孙丽娜,退休后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他们曾经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九年来,它们凭借坚守的动力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让孩子们发现了新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作文【最新】【1】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举行,已故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当选。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
阎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令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
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
本月12日,阎肃老先生因病在京逝世。
虽然斯人已去,但一代艺术大师精神永存。
阎肃《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
【阎肃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就在处理中心,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取、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无论是精诚合作,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还是拔得头筹,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
【2】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举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当选。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郎指而言意义非凡。
在带队成绩上,郎指提携朱婷、张常宁等一干年轻人,率领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和亚锦赛上双双折桂,时隔十一年重登世界之巅,第一时间直通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个人方面,郎指与王育成教授完婚,找到了“可以依靠的肩膀和心灵上的伴侣”。
今年夏天的里约奥运,三大球项目中还得看郎指和她的“孩子们”。
郎平《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
[郎平雄心志四海]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
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
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