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生产的需求,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的良好水平。
下面简要介绍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路。
1. 数据收集与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城市供水和排水相关的数据,包括城市人口数量、工业发展情况、现有供水和排水设施的状况、水资源供需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面临的供水和排水问题,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依据。
2. 规划目标的确定:在基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城市供水和排水的总量、质量和可持续性要求,以及供水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3. 需求调研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的供水和排水需求进行调研和预测。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特点和波动情况,为后续的供水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4. 技术方案的制定:根据需求调研和预测结果以及现有的供水排水设施状况,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这些方案应该包括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布局、主要设施的类型和容量、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等。
5. 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制定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投资规模、建设成本、运营费用和收益等指标的综合评估,判断技术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为决策提供依据。
6. 环境影响评估: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供水排水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质安全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技术方案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7. 社会可行性评估:对规划方案的社会可行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和支持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避免规划方案引发社会反对和争议。
8. 综合评估和决策: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技术方案、经济、环境和社会可行性评估的结果,综合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最适合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方案。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由于供水比较安全可靠、维 护管理方便,适应性较强;但水下工程量大,施工 期长以及投资较大,特别是在水位变幅很大的河流 上,投资甚大。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按其构造特点可分为岸边 式、河床式、斗槽式和潜水式等。
浮动式取水构筑物有浮船和缆车两种。
三.取水构筑物用地指标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பைடு நூலகம்
5.调节构筑物 调节构筑物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包括有各类 贮水构筑物,如清水池,水塔和高地水池等。 清水池设于水厂内,用于贮存水厂净化后的成品水, 水塔或高地水池没于管网中,用于调节管网中输水 量,水塔和高地水池还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根据 城镇地形特点,水塔可设在管网的起瑞、中间或末 端,分别构成网前水塔、网中水塔或对置水塔的给 水系统; 取水构筑物、输水管渠、配水管网和调节构筑 物总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整体看.输配水 系统是占工程总投资的50%-80%。
①在山间河谷地区的河流两岸大都有厚度不大 的第 四纪地层沉积物,常形成多级台地及河漫滩,形成良 好的蓄水构造;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宜平行河流布置在 河漫滩或一级台地上,以便同时截取地下水和河流渗 透水; ②在山前平原地区,常由许多冲、洪积扇连成一片, 成为山前倾斜平原,其上部含水层常由卵石、砾石、 粗砂等组成,厚度较大,水质较好;取水构筑物宜设 在冲、洪积扇的中上部,并与地下水流方向垂直布置; ③在平原地区分布由巨厚的第四纪层,常见的为冲积 层。在河床附近,含水层较厚,透水性较好;远离河 床地区,含水层薄,有时还夹有粘土质。在一些大的 河流中间,有广阔的沙洲和滩地,经常受河水补给, 往往是良好的取水地段。
即水源吸水井最低水位和处理构筑 物起端最高水位之差(m)
一.城市水源的种类与特点 城市给水水源,狭义上指清洁淡水,即传统意义的 地表水和地下水;广义上指除上面提到的清洁淡水外, 还包括海水和低质水(微咸水、再生污水和暴雨供水 等)。 (一)地下水 地下水指埋藏在地下孔隙、裂隙、溶洞等含水层介 质中贮存运移的水体。 优点:
市政工程

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
市取水工程城市取水工程包括城市水源(含地表水、地下水)、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以及输送原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等设施。
净水工程净水工程包括城市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等设施。
输配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包括从净水工程输入城市供配水管网的输水管道、供配水管网以及调节水量、水压的高压水池、水塔、清水增压泵站等设施。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计算详细规划范围的用水量;布置详细规划范围的各类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选择供水管材城市水源选择与保护城市水源保护城市规划中,也必须结合水体功能分区进行城市布局。
通常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C2)将水体划分为5类。
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区域范围较大的市域规划中应划定水源的保护地及保护范围。
保护区可以分一级、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城市给水设施规划取水设施的选址要点地表水取水设施选址要点:地表水取水设施选址对取水的水质、水量、安全可靠性、投资、施工、运行管理及河流的综合利用都有影响,应考虑以下基本要求: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镇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
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
尽可能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水草、支流和咸潮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
应考虑天然障碍物和人工障碍物对河流条件引起变化的影响。
净水工程设施选址要点水厂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水厂周围应具有较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方便。
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的估算
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规划是一项重要指标,其值将直接 控制和影响城市给水系统的规模和建设计划。
城市用水量的规划是涉及未来发展的许多因素和条件,有的 因素属于地区的自然条件,例如,水资源本身的条件;有的 因素属于人为的,例如,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国民经济 计划,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与生产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人口计划、水资源技术状况(包括给水排水 技术与节水技术)等。
式中q≥0时,则递增率P逐年上涨;q<0,则递增率P逐年下降。
(二) 用水量分项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一般城市,用水量可划分为生活用水量(人口与生活用
水量标准之积)和生产用水量。如果资料表明人口与生活 用水量标准的递增都有一定规律,则生活用水量可以据此 预估。生产用水量的预估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预估未来用水量。 用水量的分项可粗可细,视现有统计资料而异。
1、生活饮用水
2、生产用水
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类型
3、市政用水
4、消防用水
5、给水系统损耗等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任务: 1、估算城市总用水量和给水系统中各单项工程设计水量。 2、根据城市特点制定给水系统组成 3、合理选择水源,确定城市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 4、选择水厂位置,考虑处理方法。 5、布置输水管道及给水管网,估算管径及泵站提升能力。 6、给水方案比较,选定规划方案。
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多年的用水量实测资料,且历年用水量 的递增呈现一定规律;二是历年用水量资料看不出变化规律, 或者资料年份不足,但有其它与用水量紧密相关的资料可以 利用。通常,前者用模式预估未来的用水量,后者有时用分 项估计法预测未来的用水量。
(一) 用水量模式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课件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14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 水厂
– 选址(地形、地质、防洪 、市政、经济等情况)
– 用地 • 配水设施
– 泵站 – 水塔 – 水池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15
城市给水管网规划
• 管网形制
– 环状与枝状
• 管道材料
– 钢管、水泥管、铸铁管、塑料管
• 消防供水管网
– 消防水管 – 消防栓
12
城市给水系统形制
• 城市给水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取水、水处理、输配水 )
• 城市给水系统的三种形制(统一、分质、分区) • 区域供水和重复利用系统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13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 地表水与地下水取水工程选址
– 水质 – 水量 – 安全性 – 施工和运营管理 – 水域综合利用
• 取水工程用地
• 我做过的小区规划有没有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 题?如果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作哪些优化?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18
– 应注意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与节水要求、产业变化以 及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3
用水量预测
• 预测的方法
– 多用指标概算法(总规)、分类加和法(详规) – 回归法、递增率法等因现在的用水政策和技术的变
化,应慎用。 – 工业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
行预测。
• 预测的结果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8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 水源规划的要点
– 位置 – 水质 – 流量(保证率) – 卫生防护 – 调配措施
• 缺水问题的解决
– 三种缺水
– 七种方法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学员问题】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解答】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
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
市政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排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的确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给水规划

用水量中。表2-25是广东省城市用水量的规划建议指标即是按这种方法确 定的。 2.单位用地面积法 3.人均综合指标法 合理确定本市规划期内人均用水量标准是本法的关键
进行城市用水量预测时,应注意下面问题: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② 切合实际。开发水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 ③ 可靠性。给水工程设施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水源可靠的基础上,
尽量利用就近水源。 ④ 科学性 ⑤ 节约型 3. 保护水资源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4. 给水工程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合理超前建设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组成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所组成,其任务是从 天然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 给水区,并向用户配水。 按照工作过程,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取水工程
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并输往水厂。包括水源和取水 点,取水构筑物,将水从取水口提升至水厂的一级泵站等。
取水量
用水量
耗水量 排水量
重复利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关系图
万元产值取水量是指工业企业在某段时间内,每生产1万元产值的产品所使用的 生产新水量。
(三)城市用水总量预测
城市用水总量是整个城市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用水的总量,除由城市给水工 程统一供水的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及消防用水 的总和外,还包括企业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水量。 1.分类用水预测法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及公共建筑用水量 (2)工业企业用水 (3)市政用水 (4)消防用水 可根据有关指标计算,也可按上述(1),(2)总和的百分数估算。一般取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PPT课件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
◆城市用水分类; ◆用水量标准 ;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总规、详规);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与小结 (一)城市用水分类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自用水和
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失水量) 1. 生活用水
构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压--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于最小水头,一层10m,二层12m, 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加4m)。 注:最小水头就是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
5. 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在计算用水量时通常用系数折算。 总用水量的10-20%。
(一)用水量标准
1、用水量指标
概念:用水量指标是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位用地面积 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它是给水工程规划 中的一项基本数据。
要求:遵循国家规范、结合当地用水情况、考虑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不高不低、保持弹性。 分类: (1)生活用水量指标;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3)工业企业用水量指标; (4)市政用水量指标; (5)消防用水量指标; (6)未预见用水估算。
3、确定水厂位置和净化方法;确定给水系统组成;布置城市输水管道及给 水管网;比较与选择给水系统方案。
(二)深度
1.总规中的给水工程规划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
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2)确定给水系统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3)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4)确定水源地的卫生保护措施。
3. 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
建筑物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了用水量指标后,在乘以·规划确定的总人口数,就可以 计算出用水量总量
Q=Nqk
其中Q—城市用水量
N—规划期末人口数
q—规划期限内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标准
k—规划期用水普及率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二)单位用地指标法 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
据规划的城市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 ·
建筑层数确定,通常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加一层 增加4m
(二)生产用水 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其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因
具体生产工艺不同而不同
城市用水分类
(三)市政用水 主要指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等用水。
(四)消防用水 指扑灭火灾时所需要的用水,一般供应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载重汽车400~600L/辆·日
城市用水量标准
(五)消防用水量标准
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量确定 其用水量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建筑物耐火等级、火灾危
险性类别、建筑物体积、风向·频率和强度有关。
(六)未预见用水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城镇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
失水量按最高可用水量15%~25%计算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1)一元线性回归,用城市用水量与供水年份间的相 互关系建立回归方程:
Q=a+b·t
Q—规划期预测城市用水量(m3)
t—预测间隔年数
·
a、b—回归系数
(2)多元线形回归:建立用水量与用水人口、经济产值、 用水年份等的相关关系。通常多元回归法多用在工业 用水量预测中。
城市用水量预测和计算
1).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2).城市用水量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3).用水量变化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时限一般与规划年限相一致,有近期(5年 左右)和远期(15~20年)之分
(一)人均综合指标法
人均综合指标是城市每日的总供水量除以用水人口所得到的 人均用水量。
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二)城市给水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2. 城市分区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1). 估算分区用水量 (2).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
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3).对总体规划中供水管渠的走向、位置、
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三)线性回归法 回归技术是根据过去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两个或多
个因素(也称为变量)的资料,由不确定的函数关系, 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相互关系,拟合成一条曲线或一个 多回位归平曲面线,有然限后性将和其非外线延性·到,适回当归时自间变,量得有到一预元测和值多。元 之分。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通常使用线性回归法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二)城市给水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 (2).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
方式和位置 (3).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供水能力
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4).布置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一)城市给水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 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 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确定城市自 来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给水 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 水量、水压等要求;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 措施。
学校、办公等用水。
城市用水量标准
(三)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标准,根据车间性质决定;淋浴用水 标准,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确定。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确定,可采 用单位产品用水量、单位设备日用水量、万元产值取水量、 单位建筑面积工业用水量作为工业用水标准。
城市用水量标准
城市中每个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水量范围称为居民生活用水 量标准,单位常用L/人日计。
居民生活用水一般包括居民的·饮用、烹饪、洗刷、沐浴、冲 洗厕所等用水。
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城市性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给水设 施条件、水资源量、居住习惯都有较大关系。
(二)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 公共建筑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集体宿舍、浴室、商业、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四)年递增率法
根据历年来供水能力的年递增率,并考虑经济发展 的速度,选定供水的递增寒暑,再由现状供水量, 推出规划期的供水量。其中常用复利公式来计算, 假定每年的供水量都以一·个相同的速度递增
(二)城市给水系统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3. 城市详细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1). 计算用水量,提出对用水水质、水压的
要求 (2).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3).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
量及水压
城市给程设施规划 四.城市给水管网规划
城市用水量预测
1.城市用水分类 2.城市用水量标准 3.城市用水量预测和计算
城市用水分类
(一)生活用水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等。 用水量取决于各地的气候、居住习惯、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丰
富程度等因素。 生活用水管网必须达到一定的压力,才能保证用户使用。 其中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叫做自由水压,应根据给水区内多数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等。 消防用水不经常使用,可与城市生活用水系统综合考虑,对于防
火要求高的工厂、仓库、高层建筑等,可设立专用消防给水系统, 以保证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消防用水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
另外,处以上用水外,还有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 未预见水量
城市用水量标准
(一)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四)市政用水量标准
用于街道保洁、绿化浇水和汽车冲洗等市政用水,由路面种 类、绿化面积、气候和土壤条件、汽车类型、路面卫生情况 等确定。
街道洒水用水量标准按1.0~·2.0L/M2·次计算,次数按气候条
件2~3次/日计
绿化浇水量标准按1.5~4.0L/M2 ·次计算,每天浇洒1~2次。 汽车冲洗用水量标准按小轿车250~400L/辆·日;公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