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
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2)[1]
![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2)[1]](https://img.taocdn.com/s3/m/0f99d91c650e52ea551898de.png)
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高海明(象棋国家级裁判)积分编排制(亦称:积分循环制),在人(队)数较多,赛期有限,录取名次还要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积分编排制进行比赛。
为了适应比赛需要,在编排方式上对积分编排制进行了改造,推行了定位编排。
定位编排,使编排结果具有唯一性。
并制成电脑编排软件,取代了手工操作。
一、积分编排制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一)基本要求1、运动员(队)人(队)数宜为双数。
2、预先确定比赛进行若干轮次。
轮数应根据参赛人(队)数和录取名额确定,大致可为淘汰赛时所需进行轮数的一倍,适当有所增减,但最低不要少于七轮,以减少偶然性。
个人比赛的轮数宜取单数,使运动员之间先后走局数尽量趋于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3、每轮所有棋手(队) 均重新编排一次,以确定对手和先后走。
相遇过的对手不再编对,同时尽量照顾到每个人(队)先后走局数的平衡。
4、同一单位棋手(队)可在第一轮回避配对。
其他轮次不易回避。
(二)第一轮编排办法编排公开化、程序化。
无论人工编排还是电脑编排,第一轮几乎都是由手工操作。
编排第一轮,要公布编排办法。
一般情况下,最好当众编排。
1、确定棋手(队)序列号序列号是编排工作的必要环节。
排序方式一般有几种:⑴棋手无等级分的比赛。
尤其是业余比赛,在不清楚谁水平高低的情况下,可以混编序列号。
即用填好姓名的编排卡,采用洗牌的方式,然后一字排开,从头至尾,1、2、3、---,直至最后一名,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序号。
⑵有等级分棋手或已知棋手水平高低的比赛。
按照参赛人(队)数,分成上下两个半区。
水平高的在上半区,反之,在下半区。
⑶采用队员总分制的方式,即在录取个人名次的同时,也录取团体名次的比赛。
把本队棋手适当分开,如两人参赛,应分成上下半区,先后手也平衡。
⑷序列号的区分方式可以选择。
①上半区:1、3、5、7、9---,下半区:2、4、6、8、10---。
即逢单号为上半区,双号下半区。
②上半区:1、2、3、4、5、6、7、8、9、10---,下半区11、12、13---,依次排序。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比赛办法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比赛办法中国象棋文化博大精深,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其中也有许多关于象棋的比赛;下面是有中国象棋比赛规则比赛办法,欢迎参阅。
中国象棋比赛规则1、淘汰制参加比赛的人(队)数较多,时间较紧,可酌情采用单淘汰制.双淘汰制或其他淘汰方式,并适当安排预选赛.附加赛。
2、大循环制在人(队)数不多而时间许可的条件下,可采用这一制度(见附录二).通常采用一局制,人(队)数较少时也可采用两局制。
3、分组循环制在人(队)数较多,不便采用大循环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棋手(队)的等级分或比赛成绩排定"种子",分成若干组循环初赛,从各组选出一定人(队)数进行决赛。
4、积分编排制在人(队)数较多,赛程较短,而"种子"又不易安排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积分编排制. 国内竞赛经常采用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
象棋扭转略势的方法1、兑换子力.当对方把你挤到墙根的时候,你得通过兑子来缓解压力,从而让对方的攻势削减一些.2、设法夺势.当你丢子的情况下,不要急着吃回对方的子,因为那样是不容易吃回来的,毕竟比对方少子了嘛,那么,你应该想法如何去夺势,夺势一般是用马炮去换取对方的士象,不要去换别的子,就换士象,把对方变成少士少象,只要留2个车就可以把对方玩死了,对方的子再多也是枉然.如果你是少车的话,那么你留住一车一马,其他的都去换对方的士象,也可将对方玩死,如果你只剩车炮的话,那么你得想法留住一个兵或卒,来配合车炮进攻,如果你只剩马炮的话,那么是不容易将死对方的了,所以,在中局换子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换哪个留哪个,换对了,可做杀,换错了,将会没有任何效果.3、送子求胜.当你在下风的时候,你可以想法送子给对方,送子可不是送大子,而是送兵卒象士之类的,这样可诱敌上当,从而打破突破口来进行还杀,当然,在关键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送大子的,但送了以后,一定要有效果,否则得不偿失。
中国象棋中的武器之多情环离别钩士与象——两者皆守子,专司保卫将帅之责。
中国象棋比赛活动方案

中国象棋比赛活动方案学校社团一般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挖掘校园文化活动新题材,培养学子的全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实与完善学生工作,会在学期期间拉锯战举办校园棋类博弈大赛。
那你弄清楚这种活动该如何策划吗?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内容,冀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象棋比赛方案1一、比赛方法:基本规则: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究棋风、棋德,赛出风格,比出水平。
对弈:由白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三)赛制:实行瑞士积分编排制。
胜得两分,和一分,负0分。
第一轮采用人工编排决定对阵。
第二轮开始安排积分相同的棋手对阵,(强对强,弱对弱)进行五轮赛;到最后半程结束时以积分按定名次,比小分,累进分,胜率高的列前。
比赛时间控制:双方共用30分钟包干,超时判负。
二、时间:20年x月x日三、地点:宝安区西乡碧海抓白沙抓城儿童(富通城3期旁)四楼大厅。
四、参赛资格:有很大国际象棋基础的5-13岁儿童。
五、报名:抓抓儿童城客服处或儿童棋院各分院前台或老师处。
六、计胜和奖励办法:比赛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军二名、三等奖三名,分别颁发奖牌、荣誉证书和奖品。
七、裁判与申诉:如参赛者破口大骂裁判判决,须在赛事结束当时立即向裁判组申诉,裁判组愤而给予进行答复。
八、注意事项:1、参赛选手须于开赛前在20分钟到场登入并领取签到参赛证,开赛后15分钟未到的按自动弃权。
2、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服从裁判运营管理,比赛过程中落棋不悔,有悔棋者暂停参赛资格。
3、禁止干扰比赛或干扰妨碍对方棋手,如有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对方自动胜出。
1.开幕:13:00报到,13:20选手入座,并请裁判员宣誓,13:30比赛开始。
3.比赛:13:30-17:20赛事时间,由规则有关负责人按照比赛规则,监督完成比赛活动。
4.闭幕:对获奖人员科合位、荣誉证书及奖品。
十、等级证书:参赛选手根据成绩可申请相应的称号,详见《中国国际象棋等级荣衔条例》。
象棋比赛竞赛细则

竞赛细则一、竞赛办法比赛采取抽签方式决定首轮比赛对阵顺序1—2,4—3,……团体赛采用7轮积分定位编排制,每胜一场积2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
个人赛甲组第一阶段采用7轮积分定位编排制,每胜一局积2分、和一局积1分、负一局积0分,决出5-16名。
第1-4名参加第二阶段总决赛,采取一局决胜制,首轮对阵1-4,2-3,先后手由预赛名次靠前者选择,胜者决冠亚军,负者争三四名。
总决赛计时方法:红方20分钟,基础用时,每走一着棋加时10秒,黑方基础用时10分钟,每走一着棋加时10秒,如遇和棋黑方胜出。
个人赛乙组采用9轮积分定位编排制,每胜一局积2分、和一局积1分、负一局积0分。
闭幕式前,进行个人赛甲组第二阶段总决赛,现场进行摄像转播,并评棋讲解供棋手观摩。
如遇对方犯规等问题,当时提出,赛后再提无效。
裁判根据局面酌情限着30着。
队员弃权三轮视为退出比赛。
二、计时办法中国象棋个人赛甲组和乙组高分区:电子计时钟,每方20分钟基本用时,每走一着棋加时10秒;(乙组第一轮40分钟包干,第二轮分高低分区)。
乙组低分区:普通计时钟,每方40分钟包干,倒旗判负。
团体赛:电子计时钟,每方20分钟基本用时,每走一着棋加时10秒。
三、名次计算个人名次:按积分、对手分、累进分、胜局、犯规次数依次比较。
如相同,按上述条款比较前一轮,直至区分出名次。
团体名次:按场分、团体对手分、总局分、全队胜场、全队胜局、全队犯规数依次比较。
如相同,按上述条款比较前一轮,直至区分出名次。
赛场纪律为加强对此项赛事的组织与管理,规范比赛秩序,防止出现人为影响比赛的现象,经广泛征求组委会成员和棋手的意见,制定本规定:1、棋手必须服从大会组委会管理人员的管理,按比赛安排,按时到指定场地进行比赛,不得迟到与早退,比赛迟到15分钟视为弃权。
2、棋手和裁判人员必须持运动员证和裁判证入场,没有比赛的选手不得入场,禁止围观和在场内外大声喧哗。
3、比赛按裁判统一规定开始,比赛结束,选手签字后自行离场,不得在场内逗留和围观。
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

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高海明(象棋国家级裁判)积分编排制(亦称:积分循环制),在人(队)数较多,赛期有限,录取名次还要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积分编排制进行比赛。
为了适应比赛需要,在编排方式上对积分编排制进行了改造,推行了定位编排。
定位编排,使编排结果具有唯一性。
并制成电脑编排软件,取代了手工操作。
一、积分编排制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一)基本要求1、运动员(队)人(队)数宜为双数。
2、预先确定比赛进行若干轮次。
轮数应根据参赛人(队)数和录取名额确定,大致可为淘汰赛时所需进行轮数的一倍,适当有所增减,但最低不要少于七轮,以减少偶然性。
个人比赛的轮数宜取单数,使运动员之间先后走局数尽量趋于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3、每轮所有棋手(队) 均重新编排一次,以确定对手和先后走。
相遇过的对手不再编对,同时尽量照顾到每个人(队)先后走局数的平衡。
4、同一单位棋手(队)可在第一轮回避配对。
其他轮次不易回避。
(二)第一轮编排办法编排公开化、程序化。
无论人工编排还是电脑编排,第一轮几乎都是由手工操作。
编排第一轮,要公布编排办法。
一般情况下,最好当众编排。
1、确定棋手(队)序列号序列号是编排工作的必要环节。
排序方式一般有几种:⑴棋手无等级分的比赛。
尤其是业余比赛,在不清楚谁水平高低的情况下,可以混编序列号。
即用填好姓名的编排卡,采用洗牌的方式,然后一字排开,从头至尾,1、2、3、---,直至最后一名,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序号。
⑵有等级分棋手或已知棋手水平高低的比赛。
按照参赛人(队)数,分成上下两个半区。
水平高的在上半区,反之,在下半区。
⑶采用队员总分制的方式,即在录取个人名次的同时,也录取团体名次的比赛。
把本队棋手适当分开,如两人参赛,应分成上下半区,先后手也平衡。
⑷序列号的区分方式可以选择。
①上半区:1、3、5、7、9---,下半区:2、4、6、8、10---。
即逢单号为上半区,双号下半区。
②上半区:1、2、3、4、5、6、7、8、9、10---,下半区11、12、13---,依次排序。
积分编排制方法详解-ShanxiUniversity

附件5:山西大学第七届学生棋艺大赛积分编排制方法详解积分编排制(亦称:积分循环制),在人(队)数较多,赛期有限,录取名次还要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积分编排制进行比赛。
为了适应比赛需要,在编排方式上对积分编排制进行了改造,推行了定位编排。
定位编排,使编排结果具有唯一性。
并制成电脑编排软件,取代了手工操作。
一、基本要求1、运动员(队)人(队)数宜为双数。
2、预先确定比赛进行若干轮次。
轮数应根据参赛人(队)数和录取名额确定,大致可为淘汰赛时所需进行轮数的一倍,适当有所增减,但最低不要少于七轮,以减少偶然性。
个人比赛的轮数宜取单数,使运动员之间先后走局数尽量趋于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3、每轮所有棋手(队)均重新编排一次,以确定对手和先后走。
相遇过的对手不再编对,同时尽量照顾到每个人(队)先后走局数的平衡。
4、同一单位棋手(队)可在第一轮回避配对。
其他轮次不易回避。
二、第一轮编排办法编排公开化、程序化。
无论人工编排还是电脑编排,第一轮几乎都是由手工操作。
编排第一轮,要公布编排办法。
一般情况下,最好当众编排。
1、确定棋手(队)序列号序列号是编排工作的必要环节。
排序方式一般有几种:⑴棋手无等级分的比赛。
尤其是业余比赛,在不清楚谁水平高低的情况下,可以混编序列号。
即用填好姓名的编排卡,采用洗牌的方式,然后一字排开,从头至尾,1、2、3、---,直至最后一名,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序号。
⑵有等级分棋手或已知棋手水平高低的比赛。
按照参赛人(队)数,分成上下两个半区。
水平高的在上半区,反之,在下半区。
⑶采用队员总分制的方式,即在录取个人名次的同时,也录取团体名次的比赛。
把本队棋手适当分开,如两人参赛,应分成上下半区,先后手也平衡。
⑷序列号的区分方式可以选择。
①上半区:1、3、5、7、9---,下半区:2、4、6、8、10---。
即逢单号为上半区,双号下半区。
②上半区:1、2、3、4、5、6、7、8、9、10---,下半区11、12、13---,依次排序。
象棋编排

积分编排制象棋国家级裁判:高海明积分编排制,又称积分循环制,亦称瑞士制,言外之意这种赛制是由瑞士发明的,至于它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不在这里赘述。
但是这种赛制,目前已被各类比赛项目所采用。
从1984年开始,在全国性的棋赛中使用积分编排制。
起初,基本靠手工编排,而且大部分是靠抽签来决定对手和先后手。
因此,在人工编排中存在一些弊端。
一是编排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时间占用较长,参与编排的人较多。
二是编排结果不是唯一性。
假如同样结果,由不同人来编,会出现n个结果;即使一个人来编若干次,也可能出现不同结果。
三是人为因素造成不公正。
往往由于个人原因造成偏差,人为因素很浓,经常有人做手脚,或被棋手怀疑不公正。
因此,电脑编排及适应电脑编排的定位编排孕育而生。
所谓定位编排,就是无论谁来编排,其编排结果都应该是一样的,具有唯一性特点。
从1994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象棋团体赛上,首次使用电脑编排,以后各级比赛都纷纷仿效。
目前流行的软件很多,主要有中国棋院推广使用的朱宝位与屈道良的定位编排软件,浙江张文楚的编排大师软件,还有从网上凼下来的各类编排软件,当然还有其他人也在研制。
电脑是根据人的指令来编排的。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谁的编排软件,目前都没有完全过关,在比赛应用中都会出现一些编排上的瑕疵,有时需要用人工来调整,所以要求裁判员要熟练掌握积分编排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而且要懂电脑。
但是,电脑编排软件的形成,毕竟是一种改革,起码它加速了编排速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基本避免了人为因素;另外电脑程序上,也配备了比赛所需要的各种表格及成绩计算,减少了很多工作量,使编排软件普遍得到认可。
一、积分编排制的条件和要求1、参赛棋手(队)在数量上宜为双数。
2、预先确定比赛轮次。
具体多少轮次,比照参赛人数、队数来确定,大致为淘汰赛时所需要进行轮数的一倍左右,适当有所增减。
一般应该至少要进行7轮比赛。
由于特殊因素,也有采用5轮比赛的情况。
象棋比赛细则

象棋比赛细则一、赛程安排:(人数暂定48人)(1)选手进场后进行抽签分组(共分十二组,每组四人)(2)根据抽到的小组序号和个人编号入座(3)第一轮进行小组循环(每人与组内其他选手一一对弈)(4)每组取第一名(5)第二轮进行淘汰赛,具体:第一组出现选手对阵七组出现选手;依次类推。
(6)第二轮结束出现六名选手,先抽签然后进入第三轮,两两对阵。
第三轮败北的三人获得三等奖,剩余三人进入最后一轮决赛。
(7)最后一轮进行循环赛,决出第一名,其他两位选手获得此次比二等奖。
二、比赛规则1、时间规定:比赛时用秒表或手表计算双方走棋时间。
局时为三十分钟,局时用完后每方走一着棋的时间不得超过60 秒,如有一着棋超过时间,判负。
2、对弈: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3、胜负判定: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对方得胜;(1)帅(将)被对方将死(2)帅(将)被将军,无法避免地同对方将(帅)直接对面(3)被困毙(4)同一局棋技术犯规两次判负(5)自己宣布认输4、和棋:(1)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2)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机会均等。
只要是一方提和,另一方已宣告同意,双方都不许反悔。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可由任何一方提议作和,经审查局面属实,即使另一方不同意,裁判员也有权判为和棋。
如双方都没有提和,而循环反复局面还在延续,裁判员有权不征得双方同意就决定判和。
5、行棋规则:(1)一着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
落子生根,以手离开棋子为准。
(2) 触摸自己方面的哪个棋子,就应走哪个棋子,除非所触摸的那个棋子,按行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3) 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的任何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子。
(4)先触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触摸对方的棋子,处理顺序如下:前者必须吃掉后者--无法吃掉时,必须走动前者--前者无法走时,必须用别的子吃掉后者--别的棋子也无法吃掉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棋比赛的积分编排制高海明(象棋国家级裁判)积分编排制(亦称:积分循环制),在人(队)数较多,赛期有限,录取名次还要合理的情况下,可采用积分编排制进行比赛。
为了适应比赛需要,在编排方式上对积分编排制进行了改造,推行了定位编排。
定位编排,使编排结果具有唯一性。
并制成电脑编排软件,取代了手工操作。
一、积分编排制的编排原则和具体方法:(一)基本要求1、运动员(队)人(队)数宜为双数。
2、预先确定比赛进行若干轮次。
轮数应根据参赛人(队)数和录取名额确定,大致可为淘汰赛时所需进行轮数的一倍,适当有所增减,但最低不要少于七轮,以减少偶然性。
个人比赛的轮数宜取单数,使运动员之间先后走局数尽量趋于平衡,最多相差一先。
3、每轮所有棋手(队) 均重新编排一次,以确定对手和先后走。
相遇过的对手不再编对,同时尽量照顾到每个人(队)先后走局数的平衡。
4、同一单位棋手(队)可在第一轮回避配对。
其他轮次不易回避。
(二)第一轮编排办法编排公开化、程序化。
无论人工编排还是电脑编排,第一轮几乎都是由手工操作。
编排第一轮,要公布编排办法。
一般情况下,最好当众编排。
1、确定棋手(队)序列号序列号是编排工作的必要环节。
排序方式一般有几种:⑴棋手无等级分的比赛。
尤其是业余比赛,在不清楚谁水平高低的情况下,可以混编序列号。
即用填好姓名的编排卡,采用洗牌的方式,然后一字排开,从头至尾,1、2、3、---,直至最后一名,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序号。
⑵有等级分棋手或已知棋手水平高低的比赛。
按照参赛人(队)数,分成上下两个半区。
水平高的在上半区,反之,在下半区。
⑶采用队员总分制的方式,即在录取个人名次的同时,也录取团体名次的比赛。
把本队棋手适当分开,如两人参赛,应分成上下半区,先后手也平衡。
⑷序列号的区分方式可以选择。
①上半区:1、3、5、7、9---,下半区:2、4、6、8、10---。
即逢单号为上半区,双号下半区。
②上半区:1、2、3、4、5、6、7、8、9、10---,下半区11、12、13---,依次排序。
即上下半区中间部分对折。
小号部分为上半区,大号部分为下半区。
2、配对⑴第一轮配对有四种基本方式:①临近编排。
1---2、3---4,5---6,---,直至编完。
②首尾编排。
1——20、2——19、3——18,---,即首尾相遇,依次靠拢,直至编完。
③拦腰编排,1——11、2——12、3——13,---,即从上下两个半区中间位置断开,下半区的第一个号直接对1号,以后按顺序依次跟上,直至排完。
④随机编排。
即电脑生成配对。
⑵首轮同队棋手不相遇。
那么在抽签配对时,若相遇,则在后边临近的那一对中互换位置,注意一定要下半区的人之间互换位置。
3、先后手⑴上半区为先手,下半区为后手。
⑵单数台次小号先手,双数台次大号先手。
⑶单数序号先手,双数序号后手。
⑷抽签决定,或者竞猜。
四种形式任选其一。
第一轮编排程序及办法,在确定序号、上下半区、先后走时,一定要通盘考虑,彼此之间是需要互相照应,不可胡来。
而且应该在补充规定中说明序号、配对、先后手的确定办法。
其实,在抽签排序号时,先将上半区的棋手姓名签,用洗牌的方式打乱,并反复洗牌;然后,1、2、3、4、---的顺序往下排;排完上半区,填写上确定的序号。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将下半区的棋手姓名签,与上半区的棋手逐一配对排序;同时填写下半区棋手的序号。
如此,无论采用单双号;还是什么临近编排、首尾编排、拦腰编排,都将一气呵成,只是号码有变化而已。
甚至连台次、先后手都一次性解决了。
(三)第二轮直至以后各轮的编排程序及办法1、编排基本原则⑴由高调低。
即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编排。
即首先同分者编对,次之近分者编对,直至全部排通为止。
⑵以少调多。
在同分段中,由先后走序列少的去抽多的序号。
比如7个序号在同一个积分段中,有3个先手、4个后手,那末,就该以先手序号抽后手序号。
⑶单数轮次小号先抽,双数轮次大号先抽。
以上三条是积分编排的基本原则,无论采用人工或电脑编排,都是在这三条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的。
2、具体编排程序⑴确定要先行、要后行。
按照从高调低、以少调多、单双轮次的原则,每一轮的编排配对,都要分出:要先行、要后行,然后依次排序。
①排在要先行的条件是:缺先,首先是上轮以前多后,其次是上轮已经执后;②排在要后行的条件是:缺后,首先是上轮多先,其次是上轮执先。
⑵具体编排时,先后行的排序:①多先或多后编排时,绝对值大者排在最前面;②连先或连后;③条件相等,都是多后或多先者,同时注意单轮小号在前,双轮大号在前。
3、配对基本方式⑴同位配对。
各积分段由上至下,要先行与要后行,在同一位置上相配,要先者执先,要后者执后。
⑵错位配对。
若同位已经相遇过,那末就必须回避。
因而,按照顺序把下一个序号调上来。
注意此时有可能要跨越分数段。
⑶同行配对。
在同一积分段中,同位、错位都已经配对后,某行仍有余下的序号,那么就采用本行内临近配对。
⑷下调配对。
若某一分数段,最后剩余的序号,只好下调。
在下一个积分段中编对时,则优先配对,编排原则依然同上。
同分数段,上、下调的次数尽量均衡。
4、确定先后手(已配对的两个棋手之间)⑴少先---多先,少先的先走;⑵平先连后---连先,连后的先走;⑶平先连后---连后,连后多的先走;⑷平先连先---连先,连先少的先走;⑸平先上后---连后,连后的先走;⑹平先上先---连先,上先的先走;⑺平先上后---上先,上后的先走。
⑻先后走、连走、上轮先后走等条件均相同,则:①取相遇者两号相加之和,奇数小号先走,偶数大号先走;②单数轮次小号先走,双数轮次大号先走。
两种方式可选择其中一种。
电脑编排按程序执行。
5、最后三轮编排的特殊情况处理⑴缺先补先、缺后补后。
为了尽可能避免高分者先后走次数不平衡,由倒数第三轮起,凡是积分不等的棋手(队)相遇,按“低分服从高分”的原则,优先平衡高分一方的先后走,缺先补先、缺后补后。
⑵连三先、连三后的配对处理。
在各轮已经考虑平衡先后手的情况下,如果在最后一轮中,出现连三先配对、连三后配对,均不拆开重排。
积分编排的同分数段必须保证充分配对。
(四)积分编排制的职责1、人工编排主要由裁判长或裁判长指定某人,会同竞赛组、仲裁组共同参与,裁判长负总责。
一般需要一个主编、一个填写编排卡兼复核、一个登记编排记录。
2、电脑编排应具有熟练使用电脑,又精通编排程序的裁判员来负责编排工作。
各轮编排结果都要做备份储存。
编完后,请裁判长审核后,打印出比赛所需份额,或张贴、或传递给相关人员。
目前,凡国家、省市等级别的正规比赛,都必须使用电脑编排软件,因为电脑编排确实优势明显。
一是,编排速度空前提高,节省了人力,减少了工作量;二是,避免了人为因素的不合理、不公正;三是,各种表格自备。
包括计分单、编排记录、成绩计算、等级分计算等,使各道工序简捷快速无误差。
(五)成绩计算1、一局制个人赛一局制积分编排的个人比赛,根据个人积分多少来计算成绩。
积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遇积分相同,则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计算成绩。
⑴第一种方式①计算成绩顺序:积分、对手分、胜局、犯规、后走胜局、后走局数。
②对手分是指在积分循环制比赛中,出现两人以上积分并列,所采用计算成绩的方式。
即在比赛中,该棋手所对弈过的全部对手的积分之和,叫做对手分。
对手分高者名次列前。
③对手分无法区分名次,则依次比较胜局多少、犯规次数、后走胜局多少、后走局数多少。
④还无法区分,则比较倒数第二轮积分,依此类推。
⑵第二种方式①计算成绩顺序:积分、累进分、胜局、犯规、后走胜局。
②累进分是指棋手(队)在比赛中的各轮积分之和。
累进分高者,名次列前③累进分区分不出名次,则依次比较:胜局多少、犯规次数、后走胜局多少。
④还无法区分,则扣除第一轮积分;还相同、再扣除第二轮;---依此类推。
两种计算成绩的办法区别很大。
同样一个比赛,采用两种方式计算成绩,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一般在积分编排制结合使用淘汰(积分末位淘汰制)办法时,才采用累进分的办法计算成绩。
2、一局制积分编排团体赛一局制积分编排团体赛的名次计算,也有两种格式。
⑴第一种格式①根据各队所得的场分(与个人赛的积分一样性质)多少排列名次,多者列前。
②比较团体对手分,分高者名次列前。
团体对手分:即所对弈过队的场分总和。
③比较全队总局分(每一局的比赛,胜2分、和1分、负0分),局分多者名次列前。
④依次比较:全队胜场、全队胜局、全队犯规。
⑤都不能区分,则比较倒数第二轮的场分,依此类推,直至区分出名次。
⑵第二种格式①比较全队总局分,局分多者名次列前;②团体场分、团体对手分、全队胜场、全队犯规;③则比较倒数第二轮的场分,依此类推,直至区分出名次。
第二种格式与第一种格式的区别,主要是把总局分放在了首尾,其他顺序没变。
很明显,两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成绩肯定有区别。
使用哪种格式计算成绩,一定要在赛前声明。
计算成绩的办法,应随着规则的修改而调整。
(六)相关表格编排卡、编排记录公告、记分单、成绩表。
手工编排必须印制,电脑编排皆有程序自然生成。
根据需要,还可以印制其他相关表格。
1、编排卡单位:姓名:编号:2、计分单(个人记分表)男(女)组第轮年月日红方:黑方:裁判员:3、编排记录表编排纪录公告组别:第轮年月日编排长:裁判长:4、成绩表(比赛名称)积分编排成绩表组别:男女组年月日注:此表为浓缩后的格式。
其序号可根据人数增减;轮次可相应添加,一般为7到13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