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尿素装置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DOC189页)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DOC189页)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目录目录 (1)第一章尿素车间操作法 (6)第一节八大制度 (6)第二节安全常识 (10)第三节几种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 (10)第四节防毒和急救 (11)第五节化工岗位安全技术通则 (12)第六节主控岗位责任制及技术操作规程 (12)第七节尿素主要工艺指标 (15)第八节原始开车 (18)第九节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 (27)第十节不正常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29)第十一节尿素系统各种安全阀 (32)第十二节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 (33)压缩本体吹扫方案 (34)第二章 CO2第一节概述 (34)第二节质量要求 (34)第三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34)第四节吹扫程序 (34)第五节脱硫槽系统吹扫 (36)第六节安全注意事项 (37)第七节冷却水系统冲洗及试车运行 (37)第八节循环润滑油路冲洗及试运行 (38)第九节原始开车 (38)第十节注油系统的试运行 (40)第十一节试车步骤如下 (41)第十二节负荷试车 (41)第十三节负荷试运转 (42)第十四节负荷试车检查项目 (42)第三章高压合成系统及氨系统吹扫方案 (44)第一节吹除的目的 (44)第二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44)第三节吹扫的质量要求 (44)第四节吹扫的注意事项目 (44)第五节吹除具体步骤 (45)第六节人员配备 (51)第四章尿素装置蒸汽管网吹扫方案 (53)第一节吹扫的目的 (53)第二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53)第三节吹扫的质量要求 (53)第四节吹扫程序 (54)第五节安全及注意事项 (58)第六节人员配备 (59)第五章低压、蒸发系统吹扫方案 (60)第一节吹扫的目的 (60)第二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60)第三节吹扫原则要求 (60)第四节吹除介质及来源 (61)第五节吹除合格标准 (61)第六节吹除的具体步骤 (61)第七节人员配备 (65)第六章解吸、水解系统吹除方案 (66)第一节吹除的目的 (66)第二节吹除应具备的条件 (66)第三节吹除的质量要求 (66)第四节吹除步骤 (67)第五节吹除合格标准 (70)第六节人员配备 (70)第七章尿素系统吹扫方案 (71)第一节吹扫目的 (71)第二节吹扫应具备的要求 (71)第三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71)第四节吹扫步骤 (71)第五节吹扫质量标准及检查 (73)第六节人员配备 (73)第八章蒸发系统清洗方案 (74)第一节清洗准备工作 (74)第二节清洗步骤 (74)第三节加盲板 (74)第九章解吸、水解系统管线冲洗方案 (76)第一节冲洗的目的 (76)第二节冲洗应具备的条件 (76)第三节冲洗的质量要求 (76)第四节冲洗步骤 (76)第五节安全及注意事项 (80)第六节人员配备 (81)第十章高调水、低调水系统清洗方案 (82)第一节清洗的目的 (82)第二节清洗应具备的条件 (82)第三节清洗的质量要求 (82)第四节清洗步骤 (82)第五节工器具和材料 (85)第十一章循环冷却水冲洗方案 (87)第一节冲洗的目的 (87)第二节应具备的条件 (87)第三节冲洗的质量要求 (87)第四节冲洗的安全及注意事项 (87)第五节冲洗步骤 (88)压缩机组循环冷却水冲洗步骤 (90)第六节 CO2第七节安全注意事项 (91)第八节工器具和材料 (91)第十二章高压系统气密性试验 (92)第一节气密性试验的目的 (92)第二节应具备的条件 (92)第三节气密性试验的质量要求 (92)第四节试压步骤 (92)第五节调节阀一览表 (94)第六节人员配备 (94)第十三章低压、解吸气密性试验 (95)第一节具体步骤 (95)第二节气密性试验的要求 (96)第三节工器具和材料 (96)第四节人员配备 (97)第十四章蒸发真空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98)第一节方案范围 (98)第二节应具备的条件 (98)第三节具体步骤 (98)第四节蒸发真空度试验 (99)第五节工器具及材料 (99)第六节人员配备 (99)第十五章水解系统气密性试验方案 (100)第一节气密性试验目的 (100)第二节操作步骤 (100)第十六章高压系统冷态试压程序 (101)第一节冷态试压的目的 (101)第二节冷态试压应具备的条件 (101)第三节冷态试压后的质量要求 (101)第四节冷态试压的步骤 (101)第五节调节阀一览表 (103)第六节人员配备 (103)第七节工器具和材料 (103)第十七章高压系统热态试压程序 (104)第一节热态试压的目的 (104)第二节热态试压的质量要求 (104)第三节热态试压应具备的条件 (104)第四节热态试压的程序 (104)第五节工器具及材料 (106)第六节人员配备 (106)第十八章高压泵的单体试车方案 (107)第一节准备工作 (107)第二节高压NH泵的试运转 (108)3第三节甲铵泵的单体试车方案 (109)第四节离心泵的试车方案 (109)第五节试泵运转 (109)第十九章尿素系统水联动试车方案 (111)第一节水联动试车目的 (111)第二节水联动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111)第三节水联动试车的质量要求 (111)第四节水联动试车程序 (112)第五节安全注意事项 (116)第六节人员配备 (117)第二十章尿素系统原始开车方案 (118)第一节安全注意事项 (118)第二节原始开车 (119)第三节正常操作 (129)第四节岗位停车 (130)第五节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 (134)第二十一章泵房岗位原始开车 (136)第一节开车前准备工作 (136)第二节正常操作 (136)第二十二章巡检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138)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38)第二节原始开车 (139)第三节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 (143)第二十三章蒸发岗位操作规程 (144)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44)第二节工艺流程 (144)第三节工艺指标 (145)第四节蒸发系统开车 (146)第五节不正常原因及处理方法 (149)第二十四章泵房岗位操作规程 (150)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50)第二节工艺流程 (150)第三节工艺指标 (151)第四节正常开车:(液NH3泵开车) (152)第五节甲铵泵开车 (152)第六节离心泵的操作 (153)第七节正常操作 (154)第八节紧急停车 (154)第九节不正常现象处理 (155)第二十五章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 (159)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59)第二节工艺流程 (159)第三节正常工艺指标 (160)第四节正常开停车步骤 (160)第四节循环水泵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60)压缩机操作规程 (162)第二十六章 CO2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62)第二节工艺流程简述 (162)第三节工艺指标 (163)第四节正常开停车、倒车及紧停规程 (164)第五节不正常事故和处理 (166)第二十七章空压机操作规程 (168)第一节首次启动前的要求 (168)第二节首次启动 (169)第三节机组正常启动 (169)第四节机组工作运行 (169)第五节冷却水流量的控制(水冷机组) (169)第六节停机 (170)第七节故障及修理方法表 (171)第二十八章本装置各设备及基本参数介绍 (174)第一节压缩系统 (174)第二节高压系统 (175)第三节中、低压系统 (176)第四节蒸发系统 (177)第五节解吸、水解系统 (178)第六节蒸汽及冷凝液系统 (179)第七节尿素泵类 (180)第八节包装机组 (181)第二十九章尿素所有泵用油一览表 (182)第一章尿素车间操作法第一节八大制度A、岗位责任制:1、岗位操作人员受本班班长领导,上级有关操作指示,通过班长下达到岗位,对于违章指示,并越级上报。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doc 182页)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doc 182页)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doc 182页)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目录目录 (2)第一章尿素车间操作法 (7)第一节八大制度 (7)第二节安全常识 (11)第三节几种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 (11)第四节防毒和急救 (12)第五节化工岗位安全技术通则 (13)第六节主控岗位责任制及技术操作规程 (13)第七节尿素主要工艺指标 (16)第八节原始开车 (19)第九节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 (28)第十节不正常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30)第十一节尿素系统各种安全阀 (33)第十二节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 (34)压缩本体吹扫方案 (35)第二章 CO2第一节概述 (35)第二节质量要求 (35)第三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35)第四节吹扫程序 (35)第五节脱硫槽系统吹扫 (37)第六节安全注意事项 (38)第七节冷却水系统冲洗及试车运行 (38)第八节循环润滑油路冲洗及试运行 (39)第九节原始开车 (39)第十节注油系统的试运行 (41)第十一节试车步骤如下 (42)第十二节负荷试车 (42)第十三节负荷试运转 (43)第十四节负荷试车检查项目 (44)第三章高压合成系统及氨系统吹扫方案 (45)第一节吹除的目的 (45)第二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45)第三节吹扫的质量要求 (45)第四节吹扫的注意事项目 (45)第五节吹除具体步骤 (46)第六节人员配备 (52)第四章尿素装置蒸汽管网吹扫方案 (54)第一节吹扫的目的 (54)第二节吹扫应具备的条件 (54)第三节吹扫的质量要求 (54)第四节吹扫程序 (55)第五节安全及注意事项 (59)第四节冲洗的安全及注意事项 (88)第五节冲洗步骤 (89)压缩机组循环冷却水冲洗步骤 (91)第六节 CO2第七节安全注意事项 (92)第八节工器具和材料 (92)第十二章高压系统气密性试验 (93)第一节气密性试验的目的 (93)第二节应具备的条件 (93)第三节气密性试验的质量要求 (93)第四节试压步骤 (93)第五节调节阀一览表 (95)第六节人员配备 (95)第十三章低压、解吸气密性试验 (96)第一节具体步骤 (96)第二节气密性试验的要求 (97)第三节工器具和材料 (97)第四节人员配备 (98)第十四章蒸发真空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99)第一节方案范围 (99)第二节应具备的条件 (99)第三节具体步骤 (99)第四节蒸发真空度试验 (100)第五节工器具及材料 (100)第六节人员配备 (100)第十五章水解系统气密性试验方案 (101)第一节气密性试验目的 (101)第二节操作步骤 (101)第十六章高压系统冷态试压程序 (102)第一节冷态试压的目的 (102)第二节冷态试压应具备的条件 (102)第三节冷态试压后的质量要求 (102)第四节冷态试压的步骤 (102)第五节调节阀一览表 (104)第六节人员配备 (104)第七节工器具和材料 (104)第十七章高压系统热态试压程序 (105)第一节热态试压的目的 (105)第二节热态试压的质量要求 (105)第三节热态试压应具备的条件 (105)第四节热态试压的程序 (105)第五节工器具及材料 (107)第六节人员配备 (107)第十八章高压泵的单体试车方案 (108)第一节准备工作 (108)第二节高压NH泵的试运转 (109)3第三节甲铵泵的单体试车方案 (110)第四节离心泵的试车方案 (110)第五节试泵运转 (110)第十九章尿素系统水联动试车方案 (112)第一节水联动试车目的 (112)第二节水联动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112)第三节水联动试车的质量要求 (112)第四节水联动试车程序 (113)第五节安全注意事项 (117)第六节人员配备 (118)第二十章尿素系统原始开车方案 (119)第一节安全注意事项 (119)第二节原始开车 (120)第三节正常操作 (130)第四节岗位停车 (131)第五节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 (135)第二十一章泵房岗位原始开车 (137)第一节开车前准备工作 (137)第二节正常操作 (137)第二十二章巡检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139)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39)第二节原始开车 (140)第三节紧急停车及事故处理 (144)第二十三章蒸发岗位操作规程 (145)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45)第二节工艺流程 (145)第三节工艺指标 (146)第四节蒸发系统开车 (147)第五节不正常原因及处理方法 (150)第二十四章泵房岗位操作规程 (151)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51)第二节工艺流程 (151)第三节工艺指标 (152)第四节正常开车:(液NH3泵开车) (153)第五节甲铵泵开车 (153)第六节离心泵的操作 (154)第七节正常操作 (155)第八节紧急停车 (155)第九节不正常现象处理 (156)第二十五章循环水岗位操作规程 (160)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60)第二节工艺流程 (160)第三节正常工艺指标 (161)第四节正常开停车步骤 (161)第四节循环水泵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61)压缩机操作规程 (163)第二十六章 CO2第一节岗位责任制 (163)第二节工艺流程简述 (163)第三节工艺指标 (164)第四节正常开停车、倒车及紧停规程 (165)第五节不正常事故和处理 (167)第二十七章空压机操作规程 (169)第一节首次启动前的要求 (169)第二节首次启动 (170)第三节机组正常启动 (170)第四节机组工作运行 (170)第五节冷却水流量的控制(水冷机组) (170)第六节停机 (171)第七节故障及修理方法表 (172)第二十八章本装置各设备及基本参数介绍 (175)第一节压缩系统 (175)第二节高压系统 (176)第三节中、低压系统 (177)第四节蒸发系统 (178)第五节解吸、水解系统 (179)第六节蒸汽及冷凝液系统 (180)第七节尿素泵类 (181)第八节包装机组 (182)第二十九章尿素所有泵用油一览表 (183)第一章尿素车间操作法第一节八大制度A、岗位责任制:1、岗位操作人员受本班班长领导,上级有关操作指示,通过班长下达到岗位,对于违章指示,并越级上报。

尿素车间大颗粒岗位安全红线管理规定

尿素车间大颗粒岗位安全红线管理规定

尿素车间大颗粒岗位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尿素车间大颗粒岗位是生产尿素产品的重要环节,安全红线管理是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就尿素车间大颗粒岗位的安全红线管理规定展开论述,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操作安全红线规定1.1 装料前准备工作大颗粒岗位从事尿素装料工作,操作前需要进行装料前准备工作。

操作人员需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没有损坏和泄漏的情况。

同时,需穿戴好各项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操作人员需熟知装料操作程序,确保按规定操作。

1.2 装料操作规范装料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根据岗位安全红线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装料。

操作人员需确保装料仪表的准确性,避免因误差导致装料不准确。

同时,装料工作需要保持专注,避免分心或他人干扰,确保操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

1.3 装料后处理装料结束后,操作人员需立即清理和处理装料场地。

清理过程中,需确保设备及场地干净整洁,避免杂物积存或其他危险因素存在。

2.岗位安全红线违规处理规定2.1 违规行为定义岗位操作规程明确了不得违反的规定,如果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将被视为违规行为: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失误导致装料不准确,分心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等。

2.2 违规行为处理对于发生违规行为的操作人员,将根据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轻微违规行为,可进行口头警告,并要求改正;对于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需进行书面警告或者停职处理,并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需要追究相关责任,并依法处理。

3.岗位安全红线隐患排查和整改规定3.1 定期隐患排查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尿素车间大颗粒岗位需要进行定期隐患排查。

排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完好性、操作程序的合规性、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等。

排查过程中,需记录发现的隐患,并及时整改。

3.2 整改措施要求发现安全隐患后,相关责任人需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修复设备故障,更换损坏的个人防护装备,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等。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

启动设备: 按照操作规 程启动设备, 确保设备运 行正常,无
异常情况
监控生产: 监控生产过 程,确保产 品质 度、压力、 流量等,以 便后续分析
和改进
正常操作规程
检查设备: 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 状态
准备原料: 确保原料 充足且符 合要求
尿素车间操作法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的修订 与完善
操作规程
操作要点及注意 事项
工艺流程及设备介绍
工艺流程:原料 准备、反应、分 离、干燥、包装 等步骤
设备介绍:反应 器、分离器、干 燥器、包装机等 设备
操作要点:控制 反应温度、压力、 时间等参数
安全注意事项: 防止泄漏、爆炸 等事故发生
原料及产品性质
启动设备: 按照操作 手册启动 设备
监控生产: 监控生产 过程,确 保产品质 量和产量
维护设备: 定期维护 设备,确 保设备正 常运行
记录数据: 记录生产 过程中的 关键数据, 以便分析 改进
停车操作规程
停车前准备:检 查设备运行情况, 确保安全
停车步骤:按照 操作手册逐步关 闭设备
停车后检查:检 查设备是否完全 停止,是否有异 常情况
尿素结晶:调整温度、压力和流量,确保尿素溶液浓度和纯度 设备故障:及时停机检查,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操作失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 安全防护: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确保操作安全
操作规程的修订
修订目的:确保操作规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修订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内部规定等 修订流程:制定修订计划、收集修订意见、组织修订会议、形成修订 方案、审核修订方案、发布修订方案 修订内容: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维护保养等

尿素生产设备操作保养规程

尿素生产设备操作保养规程

尿素生产设备操作保养规程1. 前言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其生产需要完善的设备和操作规程来确保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为此,本文将介绍尿素生产设备的操作保养规程,以便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

2. 设备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相关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规定,并经过必要的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在操作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安装和检查阀门、管道等设备组件•配置相关设备参数和操作指令2.2 开始操作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应先检查设备的电气、气体、水路等方面是否正常。

并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开展操作,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参数和操作指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防操作人员误操作或操作不当•谨防设备漏气、渗漏现象•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异常现象•确保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2.3 停止操作设备停止操作后,应及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清理,以确保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做好设备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故障、缺陷等问题。

3. 设备保养规程3.1 设备日常保养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调整•设备的紧固件、管道、阀门等部分的检查和维修•机器运转状态的监测和记录3.2 设备定期保养除了日常保养工作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洗、更换、校准、检测等,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半年或年检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故障率高的设备进行定期保养,预防性检查和维护4. 安全操作规范在进行尿素生产设备操作时,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置,如帽子、口罩、手套、安全鞋等•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如设备漏气、泄漏现象等•加强设备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工作正常和安全5. 结论尿素生产设备操作保养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一、前言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原料,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尿素车间的操作法及操作规程,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二、尿素车间操作法1. 生产设备的操作在尿素生产车间中,生产设备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操作设备时,需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原料的配制尿素生产需要使用多种原料,包括氨气和二氧化碳等。

在原料的配制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按照配方要求,精确称量原料,并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注意原料的储存和运输,避免原料受到污染或损坏。

3. 生产过程的控制尿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4. 产品的收集和储存尿素生产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收集和储存。

操作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将产品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并进行储存。

在产品的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避免产品受到污染或损坏。

三、尿素车间操作规程1. 安全操作规程在尿素车间操作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遵守安全操作流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设备操作规程在操作设备时,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或参数。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原料配制规程在原料的配制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按照配方要求,精确称量原料,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

在原料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储存和运输,避免原料受到污染或损坏。

4. 生产过程控制规程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PPT 48张)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PPT 48张)

703C 402C 401C
C-803
C-804
401J/JS S-411
S-412 E-714
E-802 C-802
E-713 FIC7102 E-412 E-411
P-804 E-803 P-801 P-802
E-801
701-F
P-411 P-705 P-703 V-704 P-707
二、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化肥厂尿素车间

一、装置简介

二、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
三、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
化肥厂尿素车间
一、装置简介
尿素装置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荷兰斯塔米卡帮 公司引进的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于1976年建成投 产。其以合成氨车间来的液NH3和CO2为原料,原设计日 产尿素1620吨。2005年,通过引进荷兰Stamicarbon 公司的并联中压技术对装置进行50%扩能改造,改造
化肥厂尿素车间
2、高压系统
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是立式管壳式热交换器。离 开氨加热器(102-C)的液氨被送到高压喷射器(201-L) ,并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抽吸高压洗涤器(203-C)来的浓 甲铵液,混合后与来自高压甲铵泵(P501或301J/JS)的部 分甲铵液一道,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顶部。来自 汽提塔(201-C)顶部的气体也由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 )顶部进入。气、液混合后沿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的 列管内壁往下流,冷凝生成甲铵,且放出冷凝热和生成热。 在高压甲铵冷凝器(202-C)中,液NH3与CO2不允许全部冷 凝生成甲铵,大约只有78%左右的气、液被冷凝,剩余部分 仍然以气体存在,以便在合成塔(201-D)中继续反应为下 一步尿素合成反应提供热量。

尿素装置操作

尿素装置操作

QB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塔西南石化厂企业标准MSR/03.922(A)尿素装置操作规程2006年5月15日发布 2006年6月15日实施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塔西南石化厂发布审批表版本更新记录本规程是在2000年12月的QSR/03.013(A)—2000版本的基础上,根据股份公司炼化板块的具体要求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修订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对传统操作规程具体内容的修改,使之更适应操作需要。

对于装置开、停工方案、大型机组的开停机方案及各种单体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指南和事故处理预案采用新模式进行编写。

对整个操作规程结构进行调整,使之成为联系紧密并协调的规程。

使操作规程内容更全面,更完善,更接近生产实际,以便于操作人员能按此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并作为职工培训教材。

由于编写经验和水平有限,该规程中定有遗漏和不当之处,望该规程的使用者和读者发现问题后,批评指正,并按技术管理有关程序,开展修改、更正工作。

本规程执行中油塔里木分公司塔西南石化厂企业标准。

本规程实施后取代原来的尿素装置操作规程。

本规程由石化厂技术科归口管理。

本规程起草单位:塔西南石化厂尿素车间。

本规程于2006年2月修订。

本规程主要编制人员:邹进魏栓杰乌买尔江李尚林陈玉林赵永胜马久文车间审核人:邹进魏栓杰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 (1)1.1装置概况 (1)1.1.1 装置简介 (1)1.1.2 工艺原理 (1)1.1.3 工艺流程说明 (9)1.1.4 工艺流程图 (16)1.2物料平衡图 (17)1.3工艺指标 (25)1.3.1 原材料及动力消耗指标 (25)1.3.2 环保指标 (25)1.3.3 产品质量指标 (25)1.3.4 主要操作条件 (25)1.3.5 动设备工艺指标 (28)第二章操作指南 (30)2.1合成塔 (30)2.1.1 合成反应条件的选择 (30)2.1.2 操作控制 (31)2.1.3 合成塔温度变化的原因 (32)2.1.4 异常处理 (32)2.2分解、吸收系统 (33)2.2.1 工艺条件的选择 (33)2.2.2 操作控制 (35)2.3蒸发系统 (37)2.3.1 蒸发及其工艺条件的选择 (37)2.3.2 操作控制 (37)2.3.3 正常操作 (37)2.3.4 异常处理 (39)第三章开工规程 (40)3.1装置长停后开工 (41)3.1.1 开工统筹图 (41)3.1.2 开工纲要 (41)3.1.3 开工操作 (42)3.2合成塔保压,一段循环系统有压时的开车 (51)3.2.1 开工纲要 (51)3.2.2 开工操作 (52)3.3合成塔保压,一段循环系统无压时的开车 (54)3.3.1 开工纲要 (54)3.3.2 开工操作 (55)3.3.3 开工说明 (57)第四章停工规程 (59)4.1停工统筹图 (60)4.2系统长停停车 (60)4.2.1 停工纲要 (60)4.2.2 停工操作 (61)4.3合成塔及循环系统保压停车 (67)4.3.1 停工纲要 (67)4.4合成塔保压,循环系统卸压停车 (69)4.4.1 停工纲要 (69)4.4.2 停工操作 (70)4.5停工说明 (72)第五章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74)5.1二氧化碳压缩机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74)5.1.1 开机 (74)5.1.2 二氧化碳压缩机停机 (77)5.1.3 正常切换 (80)5.1.4 操作指南 (82)5.2一甲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86)5.2.1 开泵 (86)5.2.2 停泵 (90)5.2.3 正常切换 (93)5.2.4 操作指南 (95)5.2.5 日常检查与维护 (96)5.2.6 工艺系统 (97)5.2.7 常见问题处理 (97)5.3氨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99)5.3.1 开泵 (99)5.3.2 停泵 (103)5.3.3 正常切换 (105)5.3.4 操作指南 (107)5.3.5 日常检查与维护 (109)5.3.6 工艺系统 (109)5.3.7 常见问题处理 (110)5.4集中供油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111)5.4.1 开泵 (111)5.4.2 停泵 (115)5.4.3 正常切换 (116)5.4.4 操作指南 (120)5.4.5 日常检查与维护 (121)5.4.6 工艺系统 (121)5.4.7 常见问题处理 (121)5.5喷头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122)5.5.1 开喷头 (122)5.5.2 停喷头 (125)5.5.3 正常切换 (127)5.5.4 操作指南 (129)5.5.5 日常检查与维护 (130)5.5.6 工艺系统 (130)5.5.7 常见问题处理 (130)第六章基础操作规程 (132)6.1离心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132)6.1.1 开泵 (132)6.1.2 停泵 (135)6.1.3 正常切换 (138)6.2电动机的开、停操作 (144)6.2.1 开机 (144)6.2.2 停机 (147)6.3.2 换热器的停用 (152)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 (155)7.1事故处理原则 (155)7.2紧急停工方法 (155)7.3事故处理预案 (155)7.3.1 系统断电 (155)7.3.2 CO2气体中断 (157)7.3.3 总管蒸汽中断 (157)7.3.4 仪表空气中断 (158)7.3.5 冷却循环水中断 (158)7.4重大事故处理预案 (159)7.4.1 压缩机(缸体或附属设备)爆炸 (159)7.4.2 高压泵(缸体或附属设备)爆炸 (159)7.4.3 合成塔急剧超压 (160)7.4.4 惰洗器爆炸 (160)7.4.5 液氨缓冲槽爆炸 (160)7.4.6 合成塔爆炸 (161)7.5一般事故处理预案 (161)7.5.1 一吸塔超温 (161)7.5.2 氨泵一甲泵填料大量泄漏 (162)7.5.3 惰洗器防爆板破裂 (162)7.5.4 CO2原料气串氢氮气 (162)7.5.5 蒸发管线堵塞 (163)7.5.6 造粒喷头跳车 (163)7.5.7 熔融泵跳车 (163)7.5.8 高压泵缸头压盖螺栓断裂 (163)7.6 (164)7.6.1 方法 (164)7.6.2 频次 (164)7.6.3 目的 (164)7.6.4 要求 (164)7.6.5 检查与考核 (164)第八章操作规定 (165)8.1岗位职责 (165)8.1.1 班长岗位职责 (165)8.1.2 内操岗位职责 (165)8.1.3 外操岗位职责 (166)8.2交接班管理规定 (166)8.3操作记录规定 (167)8.4冬季防冻操作规定 (168)8.5日常操作规定 (169)8.6润滑油规定 (169)8.7防止出现有色尿素的规定 (169)8.8产品质量的规定 (169)8.9环保达标的规定 (170)8.10巡检管理规定 (170)8.11关键部位取样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75)9.3数据采集系统硬件配置方框图 (176)9.4专用仪表操作法 (176)9.4.1 YS-80TI调节器操作法 (176)9.4.2 FC调节器操作法 (177)9.4.3 L系列调节器操作法 (178)9.4.4 uR1800记录仪操作法 (180)9.4.5 SR1000记录仪操作法 (182)9.4.6 无纸记录仪操作法 (183)9.5CITECT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法 (184)9.5.1 尿素装置CITECT数据采集系统操作法 (184)9.6大机组联锁保护系统 (185)9.6.1 尿素CO2压缩机组联锁保护系统 (185)9.6.2 尿素一甲泵机组联锁保护系统 (186)9.6.3 尿素氨泵机组联锁保护系统 (186)9.6.4 尿素高压冲洗泵机组联锁保护系统 (186)9.6.5 尿素集中供油泵机组联锁保护系统 (186)9.7尿素控制回路汇总表 (187)9.8尿素变送器量程汇总表 (190)9.9尿素调节阀参数汇总表 (192)第十章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194)10.1安全知识 (194)10.1.1 灭火器 (194)10.1.2 消防蒸汽 (194)10.1.3 消防栓与快速接头 (194)10.1.4 火灾报警程序 (195)10.1.5 防护用具的使用 (195)10.1.6 常用自救互救方法: (195)10.2安全规定 (199)10.2.1 装置开工安全规定 (199)10.2.2 装置停工检修安全规定 (199)10.2.3 装置防冻、防凝措施 (200)10.2.4 石化厂安全十大禁令 (200)10.2.5 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201)10.2.6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201)10.2.7 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 (201)10.2.8 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 (202)10.3本装置历史上发生地的主要事故、处理及经验教训 (202)10.3.1 安全事故 (202)10.3.2 设备事故 (203)10.3.3 生产事故 (204)10.4本装置主要介质性质及有关参数 (206)10.4.1 尿素的化学性质 (206)10.4.2 氨的性质 (206)10.4.3 二氧化碳的性质 (207)10.5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 (207)10.6装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208)第十一章附录 (209)11.1装置设备明细 (209)11.1.4 换热器类 (211)11.1.5 通用机械类 (212)11.2主要设备结构图 (215)11.3安全阀定压值 (227)11.4装置主要流程图 (228)11.4.1 工艺流程总图 (228)11.4.2 氨系统流程 (229)11.4.3 高压泵流程 (230)11.4.4 解吸、尾吸系统流程 (231)11.4.5 冷却水系统流程 (232)11.4.6 蒸发系统流程 (233)11.4.7 蒸汽系统流程图 (234)11.5开停工统筹图 (235)11.5.1 开工统筹图 (235)11.5.2 停工统筹图 (235)11.6车间标准化现场平面布置图 (236)11.7操作规程存在问题收集表 (237)尿素车间操作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尿素装置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系统操作规程及安全环保管理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双转鼓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原则操作规程北京达立科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1月10日目录1、概述 (3)2.生产工艺说明 (3)2.1生产规模 (3)2.2运转周期 (3)2.3大颗粒尿素产品规格 (3)2.4主要工艺指标 (4)2.5物料平衡 (5)2.6工艺原理 (7)2.7工艺流程叙述 (7)3.开车 (8)3.1建立系统冷态循环,造粒转鼓预热。

(8)3.2投料前预调整、DCS系统的确认以及作好投料准备 (10)3.3系统投料和调整 (11)4.停车 (12)4.1 短期停车 (12)4.2长期停车 (12)5.正常操作 (13)5.1防止颗粒尿素缩二脲含量超高的控制要点 (13)5.2 返料量的控制 (13)5.3 防止造粒转鼓内尿素粘壁控制要点 (14)5.4引风管道的清理 (15)6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5)6.1 生产操作环境 (15)6.2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15)附件:工艺流程图物料流程图设备一览表仪表条件一览表专利设备总图1专利设备总图21、概述近年来,大颗粒尿素以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在日异激烈的尿素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赢得更多的市场。

其中大颗粒尿素的颗粒强度高、粉尘少、便于储运、缓释性好、适合于进一步生产复混肥(BB 肥)等优点是传统造粒塔喷淋造粒生产的小颗粒尿素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生产大颗粒尿素有多种生产工艺方法可供选择。

双转鼓流化床造粒生产大颗粒尿素工艺技术是北京达立科公司以国内专利为基础开发的并独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在国内已先后有多套工业化的成功实践。

与国外传统的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相比较,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装置布局紧凑,工艺操作简单,便于维护,运行成本(电耗)低等优点。

2.生产工艺说明2.1生产规模日产大颗粒尿素333吨,年产大颗粒尿素10万吨2.2运转周期连续运转周期30天,年生产天数300天2.3大颗粒尿素产品规格符合国标GB2441-91颗粒粒度2.00~4.75mm ≥93%(wt)水含量≤0.4%(wt)缩二脲含量≤0.9%(wt)(与装置界区外缩二脲含量有关)N含量≥46.2%(wt)亚甲基二脲以甲醛计≤0.6%(wt)(一般小于0.4%)2.4主要工艺指标温度:进造粒转鼓的尿素熔融物液温度 133.5~134.5℃,造粒鼓内温度: 85~105℃冷却转鼓出口大颗粒尿素温度:≤58℃压力:造粒转鼓内微负压(-20~ -40mmH2O)引风机出口: 3800Pa。

(最大值)2.5物料平衡大颗粒尿素装置物料平衡表(以每吨大颗粒尿素计)此部分尿素经洗涤回收后返回尿素系统,重新生产小颗粒尿素,故未计入物料平衡,如15物料点所示,只有放空的30ppm尿素粉尘计入物料平衡。

2.6工艺原理2.6.1转鼓流化床造粒原理流化空气从两端进入造粒转鼓的流化床腔内,并经流化床分布板的筛孔喷出,形成微压。

固体尿素(晶种和返料)从转鼓的一端进入,靠抄板和转鼓的转动提升和推进分布到流化床上形成均匀的流化层,在流化风作用下,颗粒尿素从流化床的低端离开床面,依靠重力散落下来,形成“料帘”。

尿素熔融物由转鼓的两端进入尿素熔融物总管,经过均匀分布在总管上的特制尿素熔融物喷头,以一定喷射角喷向尿素“料帘”,并均匀地包复在尿素颗粒上,再由下面的抄板收集,并随转鼓的转动进行轴向运动,周而复始不断“长大” , 直到达到设计规格。

流化空气为尿素颗粒形成流化状态提供了动力,同时又和流化态的尿素颗粒同处于良好的气——固相传热状态下,及时地移走尿素的结晶热和显热,使出造粒转鼓的大颗粒尿素降到90℃左右。

2.6.2转鼓冷却器工作原理在转鼓内安装一个特别的带可调节格栅的水冷式固体冷却器,大颗粒尿素由转鼓和抄板将其收集,提升并进行轴向运动,均匀地靠重力散落到水冷器的各冷却板上,在下降过程中,循环水和冷却风及时移走了热量,使尿素颗粒的温度降到≤58℃出厂。

2.7工艺流程叙述由尿素造粒塔和筛分机来的小颗粒尿素,及破碎后的超大颗粒尿素,经溜管进入造粒转鼓作晶种。

由尿素装置来的尿素熔融物送入造粒转鼓内的尿素熔融物喷咀,尿素熔融物喷至料帘上,以使晶种长大。

流化空气由流化空气鼓风机送入造粒转鼓内的流化床。

开车时流化空气经流化空气加热器加热到设计温度后再送造粒转鼓。

由造粒转鼓送出的半成品尿素经半成品皮带送入双层筛分机。

在最上层筛网筛出的超大颗粒尿素经破碎后,与在最下层筛下的小颗粒尿素一起进入造粒转鼓作晶种。

超大颗粒尿素也可单独销售。

在两层筛中间引出的大颗粒尿素,经皮带送入转鼓冷却机经冷却水和风冷却至≤58℃后,送往包装工序包装出厂。

引风机排出的含尿素粉尘气体送入尾气洗涤塔,尾气中的尿素粉尘被喷淋下来的洗涤液洗涤吸收,再经二次气液分离后排入大气。

尾气中尿素粉尘含量将低于国内现有自然通风造粒塔的粉尘含量,含尘量≤30mg/m3。

当洗涤液的浓度达到43-45%时,洗涤液送往尿素装置真空予浓缩器。

洗涤器由水解解吸系统工艺冷凝液补充,保持洗涤塔下部的液位。

工艺流程见附件。

3.开车3.1建立系统冷态循环,造粒转鼓预热。

3.1.1系统检查合格,调频器,DCS,一、二次仪表均已完成静态调试、校验、待用;风机、筛分机、二台转鼓及各机泵、输送皮带均已完成试运转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1.2联系有关单位准备开车。

3.1.3启动造粒转鼓,空载低转速运行。

检查变频器各项参数,调节性能是否灵活好用,作好空载低转速记录:功率、电流、电压、转速等。

3.1.4启用低压蒸汽,送入尿素熔融物管线夹套伴热、预热管线,沿程加强排水,保持阀门的开启状态。

启用低压蒸汽,加热界区送入的仪表空气,将加热后的仪表空气送入尿素熔融物管线和喷头,预热尿素熔融物管线和喷头,检查各喷头喷气状况是否正常。

送入尿素熔融物前关闭蒸汽阀门和仪表空气阀门。

3.1.5 启动晶种皮带及斗提机,检查皮带是否跑偏,并进行相应找正。

联系尿素造粒岗位,向造粒转鼓送晶种,按装置预定负荷的15~20%(wt)调节流量。

(注意观察造粒转鼓电流,以参考调节)注意:第一次开车需用造粒塔的合格尿素作晶种。

3.1.6启动所有皮带机,检查皮带是否跑偏,并进行相应找正。

3.1.7启动空气鼓风机,预热造粒转鼓a.关闭鼓风机出口放空阀门,打开鼓风机入口阀约1/4开度。

b.打开加热器疏水器前后截止阀。

c.检查电机、风机,盘车正常后启动电机。

观察风压,检查电机运行是否正常。

d.启用空气加热器加热空气:打开空气加热蒸汽阀约1/2开度。

3.1.8建立尾气洗涤塔冷态循环a.启动补水泵向系统补水:洗涤循环贮槽建立正常液位。

b.启动循环水泵,建立系统循环:检查送出系统的阀门是否关闭。

打开去喷头的喷淋水阀,建立正常洗涤循环。

c.投用洗涤循环贮槽液位计。

3.1.9启动引风机,调整系统负压。

a.打开引风机入口阀约1/4开度。

b.检查风机、电机,盘车灵活后启动电机,检查电机运行是否正常,记录风压和电机电流。

c.观察造粒鼓内的清淅度,视情况调节引风机入口阀开度,依据清淅度调节引风机入口阀开度,维持鼓内压力微负压。

(-20~-40mmH2O)d.作好记录:造粒转鼓和引风机出入口压力值。

3.1.10启动筛分机,检查现场电机和筛分机运行状况。

3.1.11启动冷却转鼓,投用冷却器。

a.启动转鼓,给定低转速运行。

b.检查现场电机及传动机构、运行是否正常,记录好空载时电机电流。

c.通过变频调速器改变冷却转鼓的转速,观察调节是否灵活好用,并作好变频器运行参数记录。

d.打开冷却器给水和回水阀,投用冷却器。

3.2投料前预调整、DCS系统的确认以及作好投料准备3.2.1 投料前系统预调整a.通过变频调速器调整造粒转鼓、冷却转鼓的转速,使之前后协调,具体做法是:通过鼓风机入口阀微调流化床风量,通过引风机入口阀调节系统真空度,使二路风量协调,系统压力(造粒鼓)维持在微负压。

b.通过调节空气加热器蒸汽量,调节造粒鼓内预热温度达60~80℃。

c.检查返料情况。

d.检查造粒鼓内料帘分布状况。

3.2.2 DCS系统确认a.确认一次信号,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在屏幕显示图中指示准确,位置正确。

b.控制回路灵活好用,并已完成静态模拟调试。

c.屏幕显示图:如组图、流程图已建立,能满足工艺需要。

d.报警信号已校验合格。

3.2.3 投料前准备a.再次检查斗提机、皮带系统,对跑偏设备进行调整。

b. 通知尿素岗位,尿素熔融物提温到142℃~145℃。

c. 再次检查尿素熔融物管线夹套伴热、预热管线,沿程加强排水。

3.3系统投料和调整3.3.1 系统投料a. 关闭预热仪表空气及相应加热蒸汽阀门,改送尿素熔融物。

b.现场打开造粒转鼓入口尿素熔融物阀门。

3.3.2系统调整a.观察喷头的工作状况,有无滴漏和堵塞现象。

b.通知中控室,系统提负荷,控制返料(晶种+返料):尿素熔融物量:3:7,进造粒转鼓,尿素熔融物温度维持在133.5~134.5℃。

c.将造粒鼓内压力稳定在微负压。

e.造粒转鼓的转速提到6~9转/分钟。

冷却鼓转速可比造粒鼓低1~2转/分钟f.视造粒转鼓内温度状况,停空气加热器,调节鼓风机入口阀。

g.视成品尿素的温度,调节冷却器冷却水流量及调节格栅位置。

h.尾气洗涤塔循环液的浓达到40~43%时,开始向尿素系统送液,并将尿素密度计投自动。

i.对造粒转鼓出料进行筛分分析,小颗粒比例与返料量比较,如差值超过5%,应检查筛分机工况;超大颗粒比例超过1.5%,应增加造粒塔来晶种量和调增造粒转鼓转速,或减少尿素熔融物进入量。

4.停车4.1 短期停车a.通知中控室和尿素车间大颗粒装置准备停车。

b.通知尿素岗位停止向大颗粒岗位送尿素熔融物,关闭该管线上阀门并吹除,尿素岗位冲洗送料管线。

c.视情况决定是否向大颗粒工段继续送晶种。

d.系统退到冷态循环,视情况决定是否启用空气加热器。

e.短暂停车顺序:从前往后,即尿液、晶种、造粒鼓、半成品皮带、筛分机、冷却鼓。

(视情况停鼓、引风机)短停、再开车顺序:从后往前,(鼓、引风机)冷却鼓、筛分机、半成品皮带、造粒鼓、晶种、尿液。

4.2长期停车a.通知尿素造粒岗位停送晶种。

停筛分机,皮带系统。

b.停鼓风机,关闭入口阀。

c.鼓风机停5分钟后停引风机(集中抽吸冷却鼓粉尘),关闭入口阀。

d.停二个转鼓,关闭冷却器进出口冷却水阀。

e.停尾气洗涤塔补水泵和循环泵,关闭入、出口阀、泵体排空。

视情况决定是否排空尾气洗涤塔,关闭去尿素送液管线的阀门。

f.打开两个转鼓的人孔。

5.正常操作5.1防止颗粒尿素缩二脲含量超高的控制要点5.1.1开车阶段,造粒转鼓顺利切换到造粒状态后,及时将尿素熔融物温度降到正常入口温度。

(134±0.5℃很重要)5.1.2正常生产时,控制好造粒转鼓尿素熔融物入口温度,建议在134℃,此时,系统的缩二脲增量约为0.06%,尿素熔融物液管线中尿素熔融物的温降为3-4℃时出蒸发器的尿素熔融物温度相应为138℃,尿素的大颗粒产品中缩二脲可以控制在≤0.9%(w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