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V2.1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基本风压取值

高层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基本风压取值

关于高层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基本风压取值的疑问【第一个问题】:精读荷载规范条文8.1.2条,及条文解释,它的意思是说:①《荷规》8.1.2条的条文解释说,本规范的基本风压wo,是根据那个标准方法统计分析确定的、重现期为50年的最大风速Vo,根据贝努力公式计算得到的基本风压。

②“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以及自重较轻的钢木主体结构”,基本风压就应“适当提高”,在《高规》里具体化为“承载力设计时,乘以1.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一般仍可采用基本风压值或右设计人根据情况定”。

③对于“此类结构物(针对上文提到的敏感高层建筑)”中的围护结构,因为“其重要性与主体结构相比要低些”,(括号里是规范条文的省略语,我理解就不再提高了,意思就是不乘1.1了),仍取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

简单地说,设计使用年限50年,如果一个地方的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40KPa,那该地方的敏感建筑主体结构承载力设计时基本风压取0.40x1.1=0.44 ,而其围护结构的基本风压仍取0.40KPa 。

【第二个问题】:①如果一个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是100年,那么按《高规》的P260条文解释,风荷载效应计算时应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计算;如果是敏感建筑,还应按4.2.2条,给予提高,(4.2.2条条文解释最后一句也说了,本条对设计使用年限50年和100年的高层都适用),即乘以1.1 。

②此类建筑中的围护结构,如果继续执行“不再提高了”(当然我也没找到这句话的依据,规范里只有针对50年建筑的依据),那就是应该仍取原来的尚未提高前的10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值,而不是死读规范中“仍取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那句话。

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对否。

我认为规范未予以明确,设计时设计人自己把握,考试时就不要再纠结了。

通用规范风荷放大系数

通用规范风荷放大系数

通用规范风荷放大系数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风振系数和阵风系数都是在平均风压基础上的放大系数。

它们都是因为要考虑风压随时间的上下波动(风荷载脉动)而引入的,只不过阵风系数用于围护结构,只取决于风场特性;而风振系数用于主要受力结构,除了风场特性之外还和结构的动力特性相关。

规范的“风荷载放大系数”是这两个系数的统称,第4.6.5条的第1款和第2款分别规定了主要受力结构和围护结构风荷载放大系数的取值要求。

主要受力结构的放大系数不能小于1.2,是对所有工程结构都适用吗?和原来荷载规范的风振系数适用范围似乎不同?
是的。

和原来荷载规范的规定有所不同,主要受力结构风荷载放大系数的规定,适用于所有工程结构。

作用于结构表面的风压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即使不考虑动力放大效应、将结构作为准静态结构(即根据Kx(t)=P(t)计算结构的响应),风荷载引起的响应也是围绕均值波动的(见下图)。

只用平均风荷载进行设计,将会低估结构的响应。

因此,所有工程结构
在进行主要受力结构设计时,都应当考虑风荷载脉动的增大效应,在平均风荷载基础上乘以放大系数。

而且根据通用规范,主要受力结构的放大系数不应小于1.2。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按老版本规范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1.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wk =βgzμzμs1w……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上式中: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Z:计算点标高:15.6m;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βgz =K(1+2μf)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A类场地:βgz =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B类场地:βgz =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C类场地:βgz =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D类场地:βgz =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gz=0.89×(1+2×(0.5(Z/10)-0.16))=1.7189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μz=1.379×(Z/10)0.24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B类场地:μz=(Z/10)0.32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C类场地:μz=0.616×(Z/10)0.44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D类场地:μz=0.318×(Z/10)0.60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00×(Z/10)0.32=1.1529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一、外表面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2. 负压区-对墙面,取-1.0-对墙角边,取-1.8二、内表面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风荷载计算解析

风荷载计算解析

4.2风荷载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物受的风荷载。

4.2.1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及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1.基本风压值Wo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度处10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的最值确定的风速V0(m/s)按公式确定。

但不得小于0.3kN/m2。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对风荷载是否敏感,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标准。

一般当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采用100年一遇的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全国各个地方的设计基本风压。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把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湖岸、海岛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及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公式A类地区=1.379(z/10)0.24B类地区= (z/10)0.32C类地区=0.616(z/10)0.44D类地区=0.318(z/10)0.6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3.风载体型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风力的大小。

一般取决于建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等。

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书中P57表4.2-2确定各个表面的风载体型系或由风洞试验确定。

几种常用结构形式的风载体型系数如下图注:“+”代表压力;“-”代表拉力。

风荷载计算解析

风荷载计算解析

4.2风荷载当空气的流动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会在建筑物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这些压力或吸力即为建筑所受的风荷载。

4.2.1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建筑结构所受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地点的地貌、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风的性质、风速、风向以高层建筑结构自振特性、体型、平面尺寸、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1.基本风压值Wo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度处10分钟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的值确定的风速V0(m/s)按公式确定。

但不得小于0.3kN/m2。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采用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对风荷载是否敏感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实用的标准。

一般当房屋高度大于60米时,采用100年一风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出全国各个地方的设计基本风压。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把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岸、湖岸、海岛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及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计算公式A类地区=1.379(z/10)0.24B类地区= (z/10)0.32C类地区=0.616(z/10)0.44D类地区=0.318(z/10)0.6位于山峰和山坡地的高层建筑,其风压高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可查阅《荷载规范》。

3.风载体型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风力的小。

一般取决于建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等。

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书中P57表4.2-2确定各个表面的风载体型或由风洞试验确定。

几种常用结构形式的风载体型系数如下图注:“+”代表压力;“-”代表拉力。

风荷载的计算

风荷载的计算

风荷载的计算垂直于建筑物外表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1、当计算主要承重构造时:Wk=βz·μs·μz·W0 ……………………〔7.1.1-1〕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m〕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根本风压〔KN/mm〕2、当计算维护构造时:Wk=βgz·μs·μz·W0 ……………………〔7.1.1-2〕式中: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根本风压应按本标准附录 D.4中附表 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m。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构造以及风荷载比拟敏感的其它构造,根本风压应适当进步,并应由有关的构造设计标准详细规定。

一、风荷载计算1、标高为33.600处风荷载计算(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Wk: 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 33.600m高处阵风系数(按B类区计算):μf=0.5×(Z/10)-0.16=0.412βgz=0.89×(1+2μf)=1.623μz: 33.600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B类区计算): (GB50009-2001)μz=(Z/10)0.32=1.4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50Wk=βgz×μz×μs×W0 (GB50009-2001)=1.623×1.474×1.5×0.600=2.153 kN/m2(2). 风荷载设计值:W: 风荷载设计值: kN/m2rw: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按?建筑构造荷载标准?GB50009-2001随着现代高尚住宅的开展对铝合金门窗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门窗不仅仅是框、扇的简单组合,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风压强度、空气浸透、雨水渗漏等性能〕。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按老版本规范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方法: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幕墙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计算:wk=βgzμzμs1w0 ……7.1.1-2[GB50009-2001 2006年版]上式中: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Z:计算点标高:15.6m;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高度不足5m按5m计算):βgz=K(1+2μf)其中K为地面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A类场地:βgz=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B类场地:βgz=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C类场地:βgz=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D类场地:βgz=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βgz=0.89×(1+2×(0.5(Z/10)-0.16))=1.7189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μz=1.379×(Z/10)0.24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B类场地:μz=(Z/10)0.32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C类场地:μz=0.616×(Z/10)0.44当Z>400m时,取Z=400m,当Z<15m时,取Z=15m;D类场地:μz=0.318×(Z/10)0.60当Z>450m时,取Z=450m,当Z<30m时,取Z=30m;对于B类地形,15.6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00×(Z/10)0.32=1.1529μs1:局部风压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1:一、外表面1. 正压区按表7.3.1采用;2. 负压区-对墙面,取-1.0-对墙角边,取-1.8二、内表面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大跨度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探讨——对某体育馆屋面破坏的结构计算分析

大跨度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探讨——对某体育馆屋面破坏的结构计算分析

大跨度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探讨——对某体育馆屋面破坏的结构计算分析f建筑与结构设计‰№c删知鼬一赢蕊磊【文章编号】1007.9467(2010)09.0054.03大跨度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探讨——对某体育馆屋面破坏的结构计算分析●傅余萍1,刘玉树z,张骏。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510405;2.广东省设计院,广州51000;3.富春东方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广州51000)【摘要】结合一般大跨屋盖结构风灾破坏的特点,对某体育馆屋面围护结构风荷载作用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对大跨度屋盖围护结构的实用计算重点提出看法.【关键词】大跨度屋盖结构;围护结构;风荷载【中图分类号】ⅡJ312【文献标志码】ADiscussionoftheCalculationofWindLoadontheRoofofLarge-spanEnvelope___?_-__——-AnalysisofStructureCalculationofaGymnasiumBuildingEnvelopeFUYu-pin91,LIUYu—shu2,ZHANGJun3(1.OuangzhouCityPolytechnic.Guangzhou510405,China)【Abstract]inthispaper,combinationthecharacteristicsofhurricanedamageonalarge-spanroofstructure,thecalculationofwindloadontheroofofagymnasiumbuildingenvelopewasanalyzed,thepracticalcalculationoftheenvelopeslructureWashighlightedtheviewsoftheauthor.【Keywords]large—spanroofstructure;envelopestructure;windload1工程概况该体育馆位于广东省某市,网架结构形式为马鞍形,下弦支承于主体结构柱上,最高柱项标高为25.14m,钢网架跨度为61.82m×75.4m,四周悬挑,最大悬挑尺寸为12.4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基本风压ω 0 地面粗糙度类别 离地高度z 局部风载体型系数μ sl 地面粗糙度指数α 名义湍流度I10 峰值因子g 阵风系数β g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不考虑修正的风载标准值 建筑群干扰系数 直接承受风载构件 构件从属面积 构件种类 面积修正系数 考虑修正的风载标准值 0.4 B 88 0.8 0.15 0.14 2.5 1.505156144 1.920192644 0.924860722 1 否 2 屋面 1 0.924860722 (kN/m²) 类 (m)
(kN/m²)
(m²)

(kN/m²)
建筑开洞情况 单面开洞率0.02-0.1 主导洞口位置(开放式建筑)体型系数 -0.5 建筑内压局部体型系数 -0.2 建筑内风压 -0.23121518 (kN/m²) 考虑内外压风荷载标准值 1.156075902 (kN/m²)
程序编制:剑无锋 于:江苏鸿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程序版本:V2.1 2012年11月15日 修订说明:本程序修订了V2.0版在计算风致内压时的一个错误 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程序仅适用于围护结构风荷载计算。 程序不适用于主体结构风荷载的计算 特别注意:程序在计算建筑内压时亦考虑了面积修正与建筑群扰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