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知识竞赛题
九一八知识竞赛题定稿版

九一八知识竞赛题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1. 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 A )2.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D )A 皇姑屯 B长春 C旅顺 D沈阳3.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是( B )A占领东北 B变中国为殖民地 C促使蒋介石扩大内战 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4.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有利的客观因素是( D )A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B经济危机使得日本经济困难C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 D中国国内局势动荡,战争频繁5. 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B )A卢沟桥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6.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政府现在既以此案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上述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的直接态度是( A )A寄希望于政治解决? B顺应民众的要求C采取了投降政策 D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7. 九一八事变,又称( A )事变A沈阳 B东北 C黑龙江 D辽宁8. 九一八事变后,只有多个月,东北多少平方公里锦绣河山全部沦陷敌手( B )A一百多万 B一百五十多万 C一百九十多万 D两百三十多万9. 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 B )10. 九一八事变后率东北军撤入关内的将领是( A )A张作霖 B张学良 C杨虎城 D何应钦11. 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D )A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12. 九一八事变后的影响不包括( D )A打破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加深了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13.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便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2.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官兵死伤仅199名,导致这种战况的主要原因是( B )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D国际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14.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D )A幻想国际干预 B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C借以削弱东北军力量 D惧怕抗日力量强大威胁其统治地位15. 30年代,有一幅漫画,画上是一个穿和服的大人,抱着一个戴眼镜的小孩,这幅画反映了( D )A美国与蒋介石的关系? B日本与美国的关系C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关系?D日本与伪满洲国的关系16.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D )A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B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明确的对日政策C“左”倾错误在党内仍占统治地位? D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17. 1933年,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原因不包括( D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D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18.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特点是( D )A保留原东北军的指挥系统 B形成独立的军事编制C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D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19. 西安事变也称( C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八一三事变20.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D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C向中共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 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21. 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有利于( C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日本侵略者 D中国人民22.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 A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制订宪法,给人民民主权利 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23. 从根本上说,促使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将领抗日反蒋的因素是( B )A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所决定? B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加深C受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 D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24. 1931年后,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是( D )A 由“门户开放”转为“大陆政策”B由绥靖转为独霸中国的政策C 由“门户开放”转为绥靖政策D由绥靖转为遏制政策25.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抗日,以换取民族危亡。
八年级历史九一八事变同步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九一八事变同步训练题及参考答案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巩固强化1.1933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使日军打开了()A.入侵东北的门户 B.入侵华东的门户.入侵华中的门户 D.入侵华北的门户2.“九一八”事变发生在()A.1930年 B.1931年.1932年 D.1933年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是()A.摆脱国内经济危机B.中国东北有丰富的资财富.蒋介石集中全力围剿红军D.侵占中国4.在“一•二八”事变中多次打退日军进攻的军队是()A.十八路军 B.十九路军.东北军 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5.指挥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中奋起抗日的爱国将领是_________。
6.“九一八”事变后,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开展游击战争的共产党员有()①马占山②杨靖宇③赵一曼④吉鸿昌⑤冯玉祥A.①②③ B.②③.②③④ D.③④⑤7.从1931年起,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制造了______事变和______事变,侵占我东北领土。
1932年扶持_______在长春建立了______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迁移拓展8.阅读材料: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请回答: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②作者与冯玉祥于何年成立的抗日团体叫什么?③作者的主要抗日活动有哪些?④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应用创新9.列举“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到1934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人民抗日活动的表现。
参考答案1.D 2.B 3.A 4.B 5.蔡廷锴蒋光鼐6.B 7.“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溥仪伪满洲国 8.①吉鸿昌。
②1933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③他们奋起抗战,收复多伦等失地,把日军赶出察哈尔省。
④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反抗外侵略的斗争精神。
9.“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不准抵抗,命令东北军撤入关内,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破坏十九路军抗战,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允许日军留驻上海,再次出卖中国人民的利益;签订《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省,并把河北省东部划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得在那里驻扎,使日军打开了入侵华北的门户;破坏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日,导致同盟军弹尽粮绝,宣告失败。
勿忘国耻 九一八知识竞答

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
九一八事变简介
辽宁、吉林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 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1931年9月19日凌晨,关 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 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 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 攻长春宽城区、二道沟、南岭等地。至1931年9月19日10 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
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品格力量,是一个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 应有之义。 “九一八事变”离我们 87 年了,但“九一八”作为民族苦 难的印记,牢牢刻在了中国人记忆之中,并且要代代传递下 去。每年九月十八日,在沈阳等地发出的声声警报,阵阵钟 声,是一种警示:中国人要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也是一种
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
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 进行顽强抵抗,战至11月18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弃守省城 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 尔。
九一八事变简介
12月15日,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 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什么? 柳条湖事件
国民党开始时对日推行什么政策? 不抵抗政策
第二部分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

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九一八知识竞赛参考题—难忘九一八练习题一、填空题1、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2、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地点在。
3、九一八事变后,只有个多月,东北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5、九一八事变的结果是。
导致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
6、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起,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
中国人民的抗战开始了。
7、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
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
8、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和十七路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
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
9、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督促、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11、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1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又叫做,发动者、。
13、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出发,主张解决。
党中央派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14、西安事变的结果是,从此,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二、列举题:1、列举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领及职位。
2、列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列举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进行抗日的队伍及领导人。
4、列举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简述题:1、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2、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是为什么?四、材料分析1、见书72页的《松花江上》的歌词请回答:(1)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脱离家乡而流浪?(2)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它反映了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歌中提到的“九一八”指什么?(4)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5)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九一八事变 同步练习

九一八事变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是A.摆脱国内经济危机B.实现大陆政策C.中国政局混乱D.“东北易帜”2.列强对九一八事变的真实态度是A.反对B.支持C.趁火打劫D.抗议3.下列爱国将领中最早率军抗日的是A.马占山B.冯玉祥C.蔡廷锴D.吉鸿昌4.1936年以后,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A.抗日义勇军B.十九路军C.东北抗日联军D.国民革命联军5.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抵抗的主要原因是A.期待国联“公理解决”B.认为中国实力不如日本C.幻想日本会“担保中国本部十八省完整”D.“宁可亡于日,不可亡于共”的反动立场6.1933年底,中国除南京国民政府外,还有哪些政权①伪满洲国②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④武汉国民政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问答题7.简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阶层、各阶级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表现。
(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属于九一八事变前夕国内外背景的有A.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方针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日本C.蒋介石继续执行“剿共”政策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在于A.摆脱国内经济危机B.变东北三省为其殖民地C.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D.打破华盛顿体系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由其反人民的阶级本性所决定B.害怕日本,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C.依靠国联制裁日本D.寻找有利时机对日作战4.下列观点最能说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B.“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
”C.“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而不可得。
”D.“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5.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有①周保中②马占山③杨靖宇④李兆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建立过的政权有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②伪满洲国③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④南京伪国民政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B.它使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变化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8.1932年底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担任该同盟主席的是A.蔡元培B.宋庆龄C.杨杏佛D.冯玉祥9.1931年至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主要特点是A.范围广、遍及全国B.社会各阶层普遍参加C.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D.抗日与反蒋相结合10.下列关于东北抗日联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国民党十九路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B.都失败了C.都以抗日为主要目标D.都打击了日军二、材料解析题(15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此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国家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少先队知识竞赛(观众参与题)

观众参与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短短三个月,日军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史称什么事变
“九一八”事变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在哪一年?
1927年
3、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是什么?
解放战争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4、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
5、请解释一下芦沟桥事变发生在哪一年。
1937年。
6、“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四项内容是什么?
“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有四项主要内容,是“五自”达标争章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启明星”科技活动,“百花园”文化体育艺术活动。
7、“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指的是哪三个代表什么?
“三个代表”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8、神舟六号在太空中运行几天?
五天。
八年级历史九一八事变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二八”事件发生在()
A.1931年B.1932年C.1933年D.1937年2.“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的是()
A.张作霖B.张学良C.蒋介石D.冯玉祥
3.“一•二八”事变中,率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是()
①佟麟阁②蔡廷锴③赵登禹④蒋光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是国民政府同谁签订的?()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
二、填空题
1.1931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日军炮轰东北军的北大营,占领________,这就是________事变。
2.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________,在长春建立________傀儡政权,企图把________从中国分裂出去。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
——蒋中正
请回答:
①材料中说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②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③这份电令造成了什么后果?
四、请用任意一种方法把“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简单情况介绍出来。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D
二、1.9月18日沈阳城“九一八”2.溥仪伪满洲国东北
三、①九一八事变。
②蒋介石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行不抵抗政策。
③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四、回答此题可以用列举法、图表法、文字叙述法等,无论形式是什么样的,都应包括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结果几项。
答案略。
抗战知识竞猜题(25题)

抗战知识竞猜题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日本侵华事件。
A、沈阳B、长春C、大连正确答案:A、沈阳2、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的占领。
A、《塘沽协定》B、《秦土协定》C、《何梅协定》正确答案:A、《塘沽协定》3、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名义草拟了(),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为抗日救国争自由宣言》C、《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正确答案:C、《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4、1944年,皮徐支队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在豫西农村大力推行()。
A、"土改运动"B、"减租减息运动"C、"倒地运动"正确答案:B、"减租减息运动"5、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后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福建事变B、两广事变C、西安事变正确答案:C、西安事变6、抗日战争的爆发,使()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
A、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中国人民同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C、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C、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是()。
A、叶挺B、朱德C、彭德怀正确答案:B、朱德8、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A、一二○师B、一一五师C、一二九师正确答案:B、一一五师9、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军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A )A 1931.9.18B 1932.9.18C 1933.9.18D 1934.9.182.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D )A 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3.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目的是(B )A占领东北 B变中国为殖民地 C促使蒋介石扩大内战D摆脱国内经济危机4.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有利的客观因素是(D )A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B经济危机使得日本经济困难C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 D中国国内局势动荡,战争频繁5. 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B )A卢沟桥事变B柳条湖事件C华北事变D西安事变6.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政府现在既以此案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上述材料反映出国民政府的直接态度是(A )A寄希望于政治解决B顺应民众的要求C采取了投降政策D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7. 九一八事变,又称(A )事变A沈阳B东北C黑龙江D辽宁8. 九一八事变后,只有多个月,东北多少平方公里锦绣河山全部沦陷敌手(B )A一百多万B一百五十多万C一百九十多万D两百三十多万9. 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B )A 1935.12.12B 1936.12.12C 1937.12.12D 1938.12.1210. 九一八事变后率东北军撤入关内的将领是(A )A张作霖B张学良C杨虎城D何应钦11. 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D )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D国共分裂对峙12. 九一八事变后的影响不包括(D )A打破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加深了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C中日民族矛盾向着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D中国内战进一步扩大13.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便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2.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官兵死伤仅199名,导致这种战况的主要原因是(B )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D国际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14.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D )A幻想国际干预 B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C借以削弱东北军力量 D惧怕抗日力量强大威胁其统治地位15. 30年代,有一幅漫画,画上是一个穿和服的大人,抱着一个戴眼镜的小孩,这幅画反映了(D )A美国与蒋介石的关系 B日本与美国的关系C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关系 D日本与伪满洲国的关系16.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主要原因是(D )A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B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明确的对日政策C“左”倾错误在党内仍占统治地位D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17. 1933年,国民党部分爱国将领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原因不包括(D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D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18.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特点是(D )A保留原东北军的指挥系统 B形成独立的军事编制C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 D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19. 西安事变也称(C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C双十二事变D八一三事变20.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D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C向中共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21. 西安事变发生后,若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有利于(C )A中国共产党B中国国民党C日本侵略者D中国人民22.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A )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制订宪法,给人民民主权利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23. 从根本上说,促使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将领抗日反蒋的因素是(B )A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所决定 B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加深C受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D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24. 1931年后,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是(D )A 由“门户开放”转为“大陆政策”B由绥靖转为独霸中国的政策C 由“门户开放”转为绥靖政策 D由绥靖转为遏制政策25.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妥协退让,以牺牲民族利益换取反动政权的苟安,而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抗日,以换取民族危亡。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取决于(A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两党的力量大小不同C两党矛盾尖锐D同日本关系的不同26.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继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是(B )A国民革命军B东北抗日游击队C抗日联军D抗日义勇军27.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C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粉碎亲日派企图C实现全民族抗日D寻找发展时机28.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B )A全面抗战时期B局部抗战时期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29.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事(C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 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D )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D国共分裂对峙31.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A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D伪满洲国成为日本的侵华帮凶32. 二十世纪30年代初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D )A歌颂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政D抗日救亡33.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C中国共产党党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主、外交干旋为辅的方针3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C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35. 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不同点是(C )A由民族危机引起B青年学生都起到了先锋的作用C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D由北京扩展到全国36. 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C )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东北抗日义勇军D抗日战争37.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其态度的实质是(A )A不抵抗政策B幻想国际援助C等待日本主动撤兵D攘外必先安内38.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提出(C )A国内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9. 张学良曾与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爆发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D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40.“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C )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41. 在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中,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武装,其中具有统一组织和领导的有(B )①抗日义勇军②抗日游击队③抗日联军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⑤十九路军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2. 1933年举起抗日反蒋旗帜的国民党将领是(C )①冯玉祥②李济深③吉鸿昌④蔡廷锴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43.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有(D )①抗日游击队②抗日义勇军③抗日联军A ①②B ③C ①D ①③44. 1931—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特点是(A )①抗日与反蒋相结合②参加者有人民群众也有国民党将领③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④主要抗日力量未能有效地联合起来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D ③④4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观条件是(A )①日本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②日本爆发经济危机,陷入困难境地③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忙于应付本国危机,无暇东顾④蒋介石政府集中兵力“围剿”红军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46. 九一八事变后,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的爱国力量不满蒋介石对日妥协的政策,纷纷举起抗日的旗帜,他们(B )①成立东北抗日联军②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③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④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革命政府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7.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8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有(D )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9. 评价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依据的主要史实是(C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②东北易帜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0.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B )A ①④②③B 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④D ①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