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肥胖》教材分析
远离肥胖-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远离肥胖-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小学四则运算中减法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初步理解减法应用的生活场景。
3.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和锻炼来预防和控制肥胖症。
教学内容1.减法运算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2.常见的减法应用场景。
3.预防肥胖症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2.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应用场景。
3.重视预防肥胖症,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来预防和控制肥胖症。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在介绍减法运算概念和方法之前,我会先向学生们展示一组数据,让同学们想想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
日期体重(公斤)08.01 50.208.08 50.808.15 51.308.22 52.008.29 53.009.05 55.009.12 57.0同学们可以留意到这组数据呈现了一种逐渐增长的趋势,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会不会想到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适当的身体运动是导致肥胖的大忌呢?学习新知接下来,我会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向他们介绍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让他们细心地咀嚼和领会其中的规律,并通过实践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引出拓展在同学们掌握减法运算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导同学们学习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和适当的身体运动来预防和控制肥胖症,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复习点拨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我们会进行全方位的复习和点拨,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所学内容。
总结本节课以减法运算为引子,帮助同学们打造健康、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和控制肥胖症。
参考资料1.《小学数学教育规划纲要》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3.网络文献:《肥胖症的预防与控制》。
初中心理健康_《肥胖的危害与预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肥胖的危害与预防》-健康教育-初中-张斌-370983120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肥胖增多的原因,正确认识肥胖的危害。
2、能力目标:掌握科学控制体重的有效措施。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注平衡膳食、关注营养、关注健康、预防肥胖的强烈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肥胖的危害,掌握科学控制体重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关注平衡膳食、关注营养、关注健康、预防肥胖的强烈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们都爱美!2、但是,有个青春的敌人始终围绕在我们身边,它有一个可爱的名字——“肥胖”。
二、引出课题正处青春期的青少年深受“肥胖”的困扰,那么同学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肥胖”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进行一场青春的“战斗”。
三、授课过程1、肥胖的基本概念。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调查数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和中国肥胖工作组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前后中国大城市青少年肥胖全面进入流行期,大城市更是“重灾区”。
2005年,我国7—18岁城市男生超重率为13.1%,肥胖率为7.1%,女生超重率为7.4%,肥胖率为3.6%。
2、肥胖的判断标准。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缩写为BMI)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正常人的BMI为18.5-24.9,BMI ≥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
而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 18.5-22.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超重百分比、标准体重(理想体重,IBW)(学生参考,不做具体详解)师引导,学生根据公式,运算自己的肥胖标准。
3、肥胖增多的原因。
(1)内因(30%):遗传、体型(2)外因(70%):饮食方面、运动方面、心理方面。
2024年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心肥胖》

2024年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心肥胖》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道肥胖的概念,了解肥胖对身体的危害。
2. 学会合理安排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肥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预防肥胖的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体重秤、食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体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引导幼儿关注肥胖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肥胖的概念、危害以及预防方法,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引导幼儿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小游戏,让幼儿模拟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板书设计1. 《小心肥胖》2. 内容:a. 肥胖的概念b. 肥胖的危害c. 预防肥胖的方法d. 健康的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健康饮食和运动场景。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肥胖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b.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如使用体重秤、食物模型等教具,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肥胖的概念;而画纸、彩笔、贴纸等学具,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体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关注肥胖问题。
此环节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_远离肥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远离肥胖教学内容: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以“远离肥胖”为主题,经历调查、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并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作出合理决策。
2.通过活动,了解“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做出决策”的程序,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分析、决策能力。
4.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受坚持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调查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作出决策”的活动程序,初步掌握研究小课题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调查、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小课题研究全过程,并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决策。
课前调查分成六组,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抽取20名学生,调查包括他们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
搜集肥胖的危害资料。
教学过程一、制定方案1. 课前创设: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对于这样的体重你还满意吗?为什么?预设:大部分学生很容易说出自己的体重,有的同学感觉自己太瘦或太胖。
2.明确目的:出示青少年肥胖照片与资料师:今天我们就以“远离肥胖”为主题,展开我们的调查研究。
那么,我们怎样进行研究呢?要先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师:下面我们就开始展开我们的研究。
二、实践探究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对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包括他们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
出示完善的调查表:姓名年龄身高(cm)体重(kg)与标准体重差2.计算数据:师:但是,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肥胖?什么才是标准体重呢?这儿有卫生部门出台的“少年儿童体重分类标准”。
出示“少年儿童体重分类标准”。
师:从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生:可以计算标准体重。
体重分为标准体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以及重度肥胖。
……师:那老师这儿有一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你能通过计算判断他的体重属于哪种类型吗?计算一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及教学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健康生活》,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小心肥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肥胖的危害,认识合理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肥胖的概念,知道肥胖对身体的危害。
2. 学会合理安排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 增强运动意识,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并付诸实践行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健康饮食和运动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体重秤、健康饮食宣传册、运动器材。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运动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户外活动,观察活动后大家的身体反应,引出肥胖话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肥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肥胖的特点。
(2)讲解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如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免疫力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避免肥胖?(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和运动习惯。
(3)进行小组活动,制作健康饮食宣传册。
六、板书设计1. 肥胖的概念、危害2. 健康饮食、运动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健康饮食和运动计划。
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健康饮食和运动计划,包括每天的食物摄入和运动时间。
2. 作业题目:我家的健康生活。
答案: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肥胖的危害,认识到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 课后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家庭健康主题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2024年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心肥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幼儿园小班教案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章节为《身体健康》。
具体内容为:引导幼儿了解肥胖的原因和危害,让幼儿认识到保持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胖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和运动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肥胖的原因和危害。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和运动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幼儿因为肥胖而受到嘲笑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肥胖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肥胖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了解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肥胖。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健康饮食和运动的计划,分享给大家。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小心肥胖板书内容:1. 肥胖的原因2. 肥胖的危害3. 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健康饮食和运动的计划,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实施。
2. 学生需要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和运动情况,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肥胖的原因和危害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培养健康饮食和运动的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健康知识。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与重点部分提到了“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饮食和运动的习惯”。
这一部分内容是整个教案的核心,也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一细节,并对这个重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课程对象大班幼儿,适用于3-4岁的幼儿园学生。
课程目的通过本次科学课的学习,幼儿将会:1.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2.学会如何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预防肥胖。
课程准备材料•儿童健康杂志;•能够呈现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儿童塑形体操视频。
环境教室内应该有一些可供幼儿们坐下的舒适椅子。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准备一些小玩具,用于幼儿们的练习游戏。
课程展开阶段一:介绍课程主题首先,老师应该介绍今天的课程主题:小心肥胖。
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肥胖和非肥胖的身体照片,让他们认识到不同身材的人。
阶段二:引导孩子们了解肥胖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习的关键部分,让孩子们了解肥胖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预防。
2.1 肥胖问题的来源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询问孩子们它们是否健康。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一些含糖量过高,油腻的食物、以及含有大量盐份的垃圾食品可能会导致肥胖问题。
2.2 肥胖问题的危害介绍一些肥胖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例如:体力下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
2.3 肥胖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好习惯:促进孩子们加强身体锻炼,选择健康的食物。
给孩子展示一些常见的运动,例如:跑、跳跃、体操。
让孩子们尝试体验视觉效应更好的塑形瘦身体操。
阶段三:游戏体验练习有助于活动密度;还能在游戏中学习肌肉运动。
将游戏与体育运动结合,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肥胖问题,并且知道如何去预防它。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应该提供指导,例如技巧或细节,帮助孩子们更加顺利的完成体育活动和各种游戏。
总结通过这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幼儿们能够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并且从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预防肥胖。
科学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孩子们更好地接受知识,并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希望本次教案能激发幼儿对健康事项的关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心肥胖》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体健康》,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肥胖的概念、原因和危害;掌握预防肥胖的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肥胖的概念,认识到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肥胖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预防肥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PPT、体重秤、身高尺。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场“健康小卫士”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了解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 讲解肥胖的概念、原因和危害(10分钟)教师通过PPT、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肥胖的概念、原因和危害。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关于肥胖的小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防肥胖的方法,并让每组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肥胖的概念、原因和危害2. 预防肥胖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健康饮食计划,并坚持执行。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判断他们是否存在肥胖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肥胖的概念、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预防肥胖。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执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幼儿真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健康饮食”主题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提高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执行。
2.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入程度。
3.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4.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执行1.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能迅速进入角色,感受到活动与自身健康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肥胖》教材分析
一、活动目标
1经历调查、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过程,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活动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受坚持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二、活动内容
本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远离肥胖”。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肥胖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惊
人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关注肥胖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了解肥胖、控制肥胖的欲望。
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合作地设计研究“远离肥胖”的整个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岌也我国儿童肥畔舉呈上升趋势,儿童吧胖巴成力一个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啊題。
擔国际肥睜研窥协令2CH0年公弗的研究报告區示,中国M岁以下的吧胖人
数已达口忆,7-1M岁儿童诒少年肥胖橙出牟另性为馆主%,女性为9一2%:肥胖已严重
划■斓着儿童、青少年的僮康©
我们来研究一下关「——'
ffl? 于肥胖的问趨0
為|本综合与实践共设计了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制订方案”,引导学生先确定研究内容,再确定研究方法,有序地制订活动计划。
第二个环节是“实践探究”,学生根据研究内容,调查统计小组内同学的体重
情况,制好表格,方便比较;上网查资料,了解肥胖的分类标准、肥胖的坏处,并做好记录。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信息,并计算与分析比较。
第四个环节是“反思应用”,引导学生分析肥胖对人类的危害,思考如何远离肥胖,体会所学知识在了解人类自身并保持健康中的重要性,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制订方案
输先”龙研究的内禹再腐定研究的水鼠W
1.耙胖的录类标浪是什盘?
A®K* 1-上坷搜索、壘问国书。
2是什盘療因导致肥胖? 2.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诩佥表、X视胖有什幺危害?窝地访问。
4我们卑斜学的惮童秋况芯样?
*
*3.址计分析o
■
■
实践探究
交流讨论
戎T解列肥胖与追动、遗伶等有芙,馬胖危害人的身体健盘
栽了解別少年儿变侔重的分类标准,權据这个录晏務准.我们可欣计算出誓个人罚标准雜童口
達㊁
少年儿■卩亠1呂岁)ct・l千克}対黄标
准
挥•案更=(#*-L<10> MOW
;址舞黠*华■+~~斋!
堆悅律率降■击~十+ 琲Qf
准律晝亠拙上
■-4*
根据调盘的數据,我剝作了全班同学修畫情况虬计表和蜿计田我们
班同学的肥胖情况是……
*«标;亿体吏轻度肥胖中度吧胖重度吧胖
人數
反思应用
光收集各小组同学的載將,再做咸统计衣,苛我们分析全虫同初的体童怙况抿有帮助:.吧井危爭人的身休皱曝.月巴畔儿童的脯功施明蛋低于正常儿畳。
洽疗肥胖.一是注逮倉會*夕吃油炸金品,木
淇淋等高揉童的食品;二是蹩持胞歩葷條育
逵动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教材解读
“远离肥胖”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百分数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学生深化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并综合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透过一组组真实数据,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
’
该活动的重点是“实践探究”和“交流讨论”这两个环节。
“实践探究”过程需要全体学生参与调查并真实提供自身的一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性。
“交流讨论”则是学生对调查的造成肥胖
的原因、确定肥胖的标准、全班同学的肥胖情况等的交流,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综合与实践的编写特点是:
1活动主题的选取视角独特、真实、有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动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成人和孩子开始患上“富贵病”一一肥胖,
不少孩子为“肉”所累。
本活动就以“远离肥胖”为主题,引领学生亲历调查、分析、整理数据的全过程,并对现实问题作出合理决策,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
2 •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
教材编排注重全体学生的自主参与,向学生提供了围绕主题制订计划、调查相关信息和数据、计算整理、分析交流、作出决策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研究现实问题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二)学与教建议
1明确活动目的,制订合理规划。
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供2010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公布的研究报告,让学生通过数据感受到肥胖已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从而激发起学生了解肥胖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制订计划。
教师可以参与并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且具有研究必要性的角度出发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分工合作,促进自主探究。
本活动涉及的调查与收集信息工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6组,到本学校所有班级调查,以保证调查数据全面,为后面的计算、分析提供足够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提前设计好调查表,及时做好记录。
在调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年龄、身高、体重等情况制成一个统计表。
3•计算整理数据,注重描述与分析。
由负责调查的学生提供少年儿童(7- 16岁)体重(千克)分类标准,其余计算、分类活动可以由学生
独立完成,并将本组的计算数据整理统计到设计好的表格中,引导学生分析本组所调查年龄段学生的肥胖
情况。
然后综合全班每个组的统计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计算数据进行全面的描述与分析,即少年儿童中是否存在肥胖现象,哪个年龄段肥胖现象比较严重,最好老师能从网上搜集农村、城市少年儿童的肥胖现象信息加以补充,以增强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并为后面的原因分析丰富储备。
4•减肥方案设计,培养应用意识。
借助计算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反思是这次实践活动的重点。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活动过程中使用的知识方法、对肥胖的认识以及治疗肥胖和预防肥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使学生在感受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健康意识。
5 •建议课时数: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