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理论
量价分析全集(图解)

量价分析全集(图解)K线图与成交量成交量是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
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投不活跃。
成交量是判断股票走势的重要依据,对分析主力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成交量含义1、说明个股的活跃程度与对当前股价的认可程度。
个股的运动一般都经历盘旋———活跃———上升———盘旋的循环过程,作为股价运动的第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股性被激活阶段,也就是成交量活跃的过程。
当一只个股处于底部蛰伏期时,其市场表现不活跃,该阶段的成交量低迷。
股价的上升必然导致获利盘与解套盘的增多,多空分歧加大,相应地,股价的进一步上升需要有更多能量的支持,而活跃的成交量正是对该现象的客观反映。
多空双方对股价的认可程度分歧越大,成交量也就越大。
理论上,多空双方对股价分歧最大的位置应该是在盘整区域的箱体顶部,从股价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在箱体顶部附近的放量也确实对股价的突破有一定参考意义。
2、成交量的活跃还与个股突破后的爆发力度有关,表明市场的内在强度。
换手率越高,参与的投资者越多,一旦市场向某个方向突破,原来巨大的多空分歧因一方的胜利使市场产生一边倒,迫使另一方返身加入,这种合力足以使市场产生巨大的波澜。
统计结果表明,当一段时间的累计换手率达到300%以上时,个股进入突破前的临界状态,这为我们把握入市时机提供了较好的早期信号。
主力资金介入个股具有较高的成本,这一特性使主力不可能在控盘后仍维护长时间的低位盘整,而累计换手率正是对该状况所作的较好描述,它能估计市场是否进入临界状态。
另外,放量前的成交量走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个股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进入该股中的主力是新主力还是老主力,主力的实力如何,有助于对主力控盘程度的判断。
这事实上是从成交量的角度对股价的盘整作补充描述。
一般,新主力介入时,由于介入控盘过程较长,成交量会相对活跃,而一旦进入控盘阶段后,主力又难以容忍其它投资者跟庄,不会长时间在其成本区域附近徘徊,会迅速拉高,这就会产生第一波的上升行情,即性质上为脱离成本区的行情。
量价时空核心原理

量价时空核心原理一、成交量的定性与含义1、定性:价量研究理论是研究各种价格形态与交易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2、成交量属次生信息:价格信息就是第一位关键的。
成交量红绿柱的含义:成交量的颜色依赖于买卖双方的力度。
价涨——红柱;价涨——绿柱;虚框——软件根据量比,预计的本交易日还会发生的交易量。
成交量的功能:1、使股价涨跌——是股价上升的原动力。
2、同意股价下跌上涨的速度。
(一)量价的功能性量价的功能性主要整体表现在:通过成交量和成交价的相互关系的变化展开相关性分析研究,从而阐明市场犯罪行为的内在本质,从而预测市场的未来趋势。
(二)量价的相互性量价的相互性主要整体表现在因果性和对应性两个方面量价因果性是指成交量决定成交价,量价的运动形成了市场趋势运动的因果循环,一般而言,成交量和成交价在同一趋势方向成正比关系,量价同步是趋势运动的内在本质之一。
而在破坏量价关系因果性的同时,也为技术分析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视角。
量价的对应性就是指成交价对应着成交量的变化。
存有什么样的成交价就存有什么样的成交量。
成交价与成交量的对应性,与成交量对成交价的决定性都具备同步与背离两种状态,都就是技术分析高度关注的研究视角。
必须指出,量价的因果性与对应性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但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这主要是指:量对价是因果关系,价对量非因果关系,仅为对应关系。
(三)量价的市场性量价的市场性表现在量价关系充分反映了多空双方对市场的认可程度和交易心理状态。
一般而言,交易双方对股价趋势的认同程度通过其反向交易来确认。
交易双方逆向普遍认可程度越大,成交量越大,成交量呈现出增量状态,意味著多空分歧的力度减小,趋势波动减小,趋势行情沿袭的可能性减小。
交易双方反向认可程度月小,成交量月小,成交呈减量状态,意味着多空分歧力度减小,趋势多动减小,多空能量也趋于平衡,市场转势随时可能发生。
A股量价时空——理论精编版

·“量价时空--四元共振”的创造者是我老蚊子【原创:孑孓之彳亍 2005-10-03 15:01多彩总汇浏览/回复:8610/76】“量价时空--四元共振”的创造者是我老蚊子国庆期间,偶然到了一个语音聊天室,与室主聊起了股市技术理论,我坦诚的说起我研究多年的“量价时空--四元共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该室主说我的理论是偷袭他老师的。
我不知道他的老师是谁,但我很清楚“四元共振”是我在多年前首先提出来的,而且是在一场大论战中我首次公开我所研究的理论,当时我定为“量价时空--四元共振”的时候经过慎重考虑,为今后在合适的时机公开该理论做的明确定位。
对于量价时空四元素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产生共振的方式与共振的效果等等,我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总结。
当时我把量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在我的研究中,量是第一要素,我将以前的“价量时空”修正过来。
对量的理解,是“四元共振”的精髓所在,量不仅仅是成交量,而更是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不管是大盘还是个股,量是第一位的。
没有足够量的价格是不可靠的价格信息。
共振是有条件的,只有当条件满足时才会产生共振;量价产生共振而时空不产生共振,那么效果就会明显减弱,量与价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量价与时空的关系等等,均有不同的组合与效果,只有当量价时空四元素同时产生共振的时候,能量才是最大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队德国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一座桥,结果把桥踩塌。
桥梁本身负载能力是远远大过这队德国士兵的重量,但由于士兵步调整齐节奏一致而产生物体共振,结果大桥在这种齐力的作用下而倒塌,这就是共振的作用。
对于证券市场,共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向上的共振,也有向下的共振,四元素发生向下共振的时候,熊市必然出现,四元素向上产生共振的时候,牛市必然出现。
共振的强弱也必然影响行情的大小。
运用到具体的市场分析中,四元共振是能起到预测作用的,对大盘或者个股均有预见性,我曾经成功的运用四元共振原理对上证指数做过精彩的预测分析,对照当时的大盘走势,大家可以发现我的预测是非常的准确的,为什么能做到这样,这就是四元共振的神奇之处:【作者:孑孓之彳亍时间:2002-4/25 02:19 】主题如果大盘是这样走、、、内容大盘前面的走势就不说了,后面如果在1570点左右止跌再反弹到1658点,接着再下跌到1470点,那么我可以说大盘再往后就会上冲到1756点左右就该大跌了。
量价关系

量价分析第一篇一、量价理论基础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寻找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必然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思维,应该是根据成交量和价格的变化,来分析大众对这只票的心理和买卖意愿与买卖力道,寻找股价阻力最小的方向,从而确定该进入市场还是该退出市场。
价格的高位和低位一般都是以大换手率为标志的,因为这样才能完成筹码的派发和收集。
如某只票一路缩量阴跌,突然某日放量上涨,说明之前阴跌时,没人买,现在的放量,是买盘涌入。
为什么很多股票在高位上涨时,不放量还能继续涨呢?因为主力有大量筹码,散户手里没多少筹码,涨,也没人卖,所以可以缩量继续涨,主力想怎么拉就怎么拉。
放量,是有假的,主力可以对倒放出来;缩量,主力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
人们老是抱怨K线和成交量有骗线,那是因为他们识别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通过量来识别K线的真伪,也是一种看图的方法,不参照量,光看K线,是容易被骗线迷惑的。
单根量也不容易识别的,一般要通过一组量来识别。
放量与缩量,通常能显示大众的心理或主力的心理,所以,做股票,有时只需要的K线和成交量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指标。
什么价涨量升、价涨量缩等等,反映的是买卖的心理状态,也反应了一只股票的市场状态,根据这种状态来确定可以进入或是不可以进入,这才是正途。
如果我们以量升就推测价要涨等等,想藉此寻求其必然联系,那是误入歧途。
大多数人喜欢看股票放量,不喜欢看缩量,其实相当部分的人看到了“假”的,没去看真的,“放量”只有在关键位置才有意义,除此之外,大多数的放量都没意义的。
“关键位置”,主要是指关键的阻力位和支撑位,一旦这些关键位突破后,就需要看缩量了。
要看阻力位和支撑位放不放量,那么这个阻力位和支撑位主要应该以成交密集区来确定。
下降通道中的股票,缩量阴跌,多半是有人卖,无人买,所以,缩量阴跌的票,多半还要跌。
如果一旦放量,就“有可能”是新的买方力量的增强,真与假,又要通过以后的缩量来加以甄别价量分析,是要结合K线的所处位置来看的。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理论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理论一、K线理论(一)K线的画法和主要形状K线又称为日本线,英文名称是蜡烛线(candle·stick)。
起源于日本的米市。
最初的K线理论被总结成sakata5法。
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由影线和实体组成。
中间的矩形部分是实体。
实体的上下端为开盘价和收盘价,分阴线和阳线,开盘价大于收盘价为阳线,反之为阴线。
实体上方的直线为上影线,上端点是最高价。
实体下方的直线为下影线,下端点是最低价。
一根K线记录的是证券在一个交易单位时间内价格变动情况。
将每个交易时间的K线按时间/顷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该证券价格的历史变动情况,叫做K线图。
证券价格涉及4个: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
根据4个价格的特殊取值,K线一共有12种形状—叫种没有实体、2种没有上影线、2种没有下影线、2种上影线和下影线都没有、2种上影线和下影线都有。
单根K线的含义。
从单独一根K线对多空双方优势进行衡量,主要依靠实体的长度、阴阳和上下影线的长度。
单独一根K线的含义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一般说来,上影线越长,下影线越短,阳线实体越短,越有利于空方占优,不利于多方占优;上影线越短,下影线越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多方占优,而不利于空方占优。
上影线和下影线相比的结果,也影响多方和空方取得优势。
上影线长于下影线,利于空方;反之,下影线长于上影线,利于多方。
(二)组合形态K线组合形态中所包含的K线可以是单根的也可以是多根的。
K线组合形态分为反转组合形态和持续组合形态2种。
(三)应用K线理论应注意的问题K线分析的错误率是比较高的。
K线分析方法只能作为战术手段,不能作为战略手段,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
K线分析的结论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大的。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调整”组合形态。
二、切线理论(一)趋势分析。
1、趋势的定义。
趋势是价格的波动方向,或者说是证券市场运动的方向。
市场变动不是朝一个方向直来耳去,中间肯定要出现曲折,从图形上看就是一条曲折蜿蜒的折线,每个折点处就形成一个峰或谷。
VR指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VR指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VR指标又叫成交率比率指标、数量指标或容量指标,其英文全称为“Volume Ratio”,是重点研究量与价格间的关系的一种短期技术分析工具。
第一节 VR指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一、VR指标的原理VR指标是以研究股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为手段的技术指标,其理论基础是“量价理论”和“反市场操作理论”。
VR指标认为,由于量先价行、量涨价增、量跌价缩、量价同步、量价背离等成交量的基本原则在市场上恒久不变,因此,观察上涨与下跌的成交量变化,可作为研判行情的依据。
同时,VR指标又认为,当市场上人气开始凝聚,股价刚开始上涨和在上涨途中的时候,投资者应顺势操作,而当市场上人气极度旺盛或极度悲观,股价暴涨暴跌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应果断离场或进场,因此,反市场操作也是VR指标所显示的一项功能。
一般而言,低价区和高价区出现的买卖盘行为均可以通过成交量表现出来,因此。
VR指标又带有超买超卖的研判功能。
同时,VR指标是用上涨时期的量除以下跌时期的量,因此,VR指标又带有一种相对强弱概念。
总之,VR指标可以通过研判资金的供需及买卖气势的强弱、设定超买超卖的标准,为投资者确定合理、及时的买卖时机提供正确的参考。
二、VR指标的计算方法VR指标是通过分析一定周期内的价格上升周期的成价量(或成交额)与价格下降周期的成交量的比值的一种中短期技术指标。
和其他技术指标一样,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不同,VR指标也包括日VR指标、周VR指标、月VR指标、年VR指标以及分钟VR指标等很多种类型。
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VR指标和周VR指标。
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VR指标和周VR指标。
虽然它们计算时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
以日VR指标计算为例,其具体计算如下:1、计算公式VR(N日)=N日内上升日成交量总和÷N日内下降日成交量总和其中,N为计算周期,一般起始周期为122、计算过程(1)N日以来股价上涨的那一日的成交量都称为UV,将N日内的UV总和相加称为UVS。
基金从业基金基础知识考点:股票分析方法

基金从业基金基础知识考点:股票分析方法基金从业基金基础知识考点:股票分析方法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基金从业基金基础知识考点:股票分析方法,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股票分析方法一、基本面分析1.分析预期收益等价值决定因素的分析方法称为基本面分析,而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正是基本面分析的核心所在。
2.对于公司前景预测来说,“自上而下”的层次分析法(三步估价法,宏观—行业—个股)是比较适用的。
(一)宏观经济分析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宏观经济指标,预测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1.宏观经济指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进行评估,首先要对该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变量)进行分析。
这些指标(变量)包括以下几个:(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状况的常用指标,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本国(或本地区)领土上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价值综合,是衡量整体经济活动的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四部分构成。
(2)通货膨胀的测量主要采用物价指数,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商品价格指数等。
(3)利率是资金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
(4)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对本国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5)预算赤字是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之间的差额。
一般认为,过量的政府借债会对私人部门的借债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得利率上升,进一步阻碍企业投资。
(6)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它测度了经济运行中生产能力极限的运用程度。
虽然失业率是一个仅与劳动力有关的数据,但从失业率可以得到有关其他生产要素的信息,从而对该经济体生产能力进行深入评价。
(7)采购经理指数(PMI)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股票量价理论

3、价涨量平,可持续买入。成交量保持相对的 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以在期间适时适量 地参与。一般而言,股价的上涨都需要有增加的 成交量作为扬升的基石,而这种股价一路涨升, 成交量却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的现象, 可以说是在市场中一个特殊的案例。从成交量的 平稳态势上来看,可以判断出场外的流通筹码一 定程度上是相当稀少的,控盘主力持仓的量度相 对而言是巨大的,而且都是一些成本十分低廉的 筹码。
放量不明显 放量明显
换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 本,换手率可以帮助我们跟踪个股的活跃程度, 找到“放量”与“缩量”的客观标准,判断走势 状态,尤其是在主力进货和拉升阶段,可以估计 主力的控筹量。当然大部分的分析软件上不提供 换手率的走势图,只提供当日的换手率数值,因 此运用换手率时还需找一个好软件才行。
量价股市歌谣
量增减缓论量缩,量缩减缓论量增 量增则攻为多头,量增反跌是空头 量增未攻高价见,量增不跌低点现 量价配合势延续,量能无波势不变 量能孤立价无依,量能丕变势蹊跷 量增价行势向明,量增势歇暂休憩 量增状弱多空变,量小状强势必坚 量缩价强势坚定,量缩价弱叛前兆 量增无高多转空,量增无低空自灭 量增价破尚可为,量缩价破势垂危
价涨量平体现出一个显著的信号,就是控盘主 力的操作目标位置在某种意义程度上,一般都是相 当的高,而且多是以做长庄为主,往往会有一段较 大的涨幅可待。
4、价涨量减,继续持有。价涨量减呈现的是一种 量价背离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都会引起市场上 投资大众的特别关注。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 续上升,最适宜继续持股。量减应当视之为浮动 筹码很少,筹码的锁定性已经很强。还有另外一 种情形,控制盘面的主力已经完全操纵股价,此 时还只是稳步推升的阶段,远未到开始大幅度拉 升的阶段,因此才会有这种量价背离的现象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价涨量增
在上涨趋势初期,若成交量随股价上涨而放大,则涨势已成,投资者可跟进;若股价经过一段大涨之后,突然出现极大的成交量,价格却未能进一步上涨,这一般表示多头转弱,行情随时可能逆转。
2.价涨量缩
呈背离现象,意味着股价偏高,跟进意愿不强,此时要对日后成交量变化加以观察。
若继续上涨且量增,则量缩属于惜售现象;反之,则应减仓,以免高位套牢。
3.价涨量平
若在涨势初期,极可能是昙花一现,不宜跟进。
4.价稳量增
若在涨势初期,显示有主力介入,股价随时可能变化,可跟进。
5.价稳量缩
说明投资者仍在观望。
若在跌势中,表示在逐渐筑底,可逐步建仓。
6.价稳量平
多空势均力敌,将继续呈盘整状态。
7.价跌量增
在连跌一段后,价微跌量剧增,这可视为底部,可介入;若在跌势初期,则日后将形成跌势;在持续涨势中,则为反转为跌势的讯号。
8.价跌量缩
若在跌势初期,表示跌势不改;若在长期下跌后,则表示行情可能将止跌回稳。
9.价跌量平
表示股价开始下跌,减仓;若已跌了一段时间,底部可能出现,密切注意后市发展。
10.涨跌停板制度下的量价关系
由于跌停板制度限制股票一天的涨幅度,使多空的能量得不到彻底的宣泄,容易形成单边市。
很多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的意愿,而涨跌停板制度下的涨跌幅度比较明确,在股票接近涨幅或跌幅限制时,很多投资者可能经不起诱惑,挺身追高或杀跌,形成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趋势。
而且,涨跌停板的幅度越小,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目前,在沪、深证券市场中ST板块的涨幅度由于限制在5%,因而它的投机性也是非常强的,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现象最为明显。
在实际涨跌停板制度下,大涨(涨停)和大跌(跌停)的趋势继续下去,是以成交量大幅萎缩为条件的。
拿涨停板时的成交量来说,在以前,看到价升量增,我们会认为价量配合好,涨势形成或会继续,可以追涨或继续持股;如上涨时成交量不能有效配合放大,说明追高意愿不强,涨势难以持续,应不买或抛出手中个股。
但在涨跌停板的制度下,如果某只股票在涨跌板时没有成交量,那是卖主目标更高,想今后卖出好价,因而不愿意以此价抛出,买方买不到,所以才没有成交量。
第二天,买方回继续追买,因而会出现续涨。
然而,当出现涨停后中途打开,而成交量放大,说明想卖出的投资者增加,买卖力量发生变化,下跌有望。
另外如价跌缩量说明空方惜售,抛压较轻,后市可看好;价跌量增,则表示跌势形成或继续,应观望或卖出手中筹码。
但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若跌停,买方寄望希望于明天以更低价买入,因而缩手,结果在缺少买盘的情况下成交量小,跌势反而不止;反之,如果收盘仍为跌,但中途曾被打开,成交量放大,说明有主动性买盘介入,跌势有望止住,盘升有望。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量价分析基本判定为:
1、涨停量小,将继续上扬;跌停量小,将继续下跌
2、涨停中途被打开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反转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同样,跌停中途被打开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则反转上升的可能性越大。
3、涨停关门时间越早,次日涨势可能性越大;跌停关门时间越早,次日跌势可能越大。
4、封住涨停的买盘数量大小和封住跌停板时卖盘数量大小说明买卖盘力量大小。
这个数量越大,继续当前走势概率越大,后续涨跌幅度也越大。
不过要注意庄家借涨停板反向操作。
比如,他想卖,先以巨量买单挂在涨停位,因买盘量大集中,抛盘措手不及而惜售,股价少量成交后收涨停。
自然,原先想抛的就不抛了,而这时有些投资者以涨停价追买,此时庄家撤走买单,填卖单,自然成交了。
当买盘消耗差不多时,庄家又填买单接涨停价位处,以进一步诱多;当散户又追入时,他又撤买单再填卖单。
如此反复操作,以达到高挂买单虚张声势诱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高位出货。
反之,庄家想买,他先以巨量在跌停价位处挂卖单,吓出大量抛盘时,他先悄悄撤除原先卖单,然后填上买单,吸纳抛盘。
当抛盘吸纳将尽时,他又抛巨量在跌停板价位
处,再恐吓持筹者,以便吸筹。
如此反复。
所以,在这种场合,巨额买卖单多是虚的,不足以作为判定后市继续先前态势的依据。
判断虚实的根据是否存在频繁挂单、撤单行为,涨跌停是否经常被打开,当日成交量是否很大。
若是,则这些量必为虚,反之,则为实,从而可依先前标准作出判断结论。